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对脊髓损伤(SCI)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ES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间歇导尿、激发排尿技术或Crede手压法、Valsalva屏气法;PES组采用PE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评定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等。结果:2个月的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日排尿次数减少、平均膀胱容量增加、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减少,排尿症状有显著改善(P<0.05),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ES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PES联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对治疗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优于常规的膀胱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2.
神经电刺激是治疗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一种常用技术。本文综述这种治疗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电针联合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体表神经电刺激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2组患者膀胱排尿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等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个月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369.2±76.5)ml]、最大尿道闭合压[(75.4±10.5)cmH2O]和最大尿流率[(12.3±3.3)ml/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而充盈期逼尿肌压力[(21.8±5.7)cmH2O]、残余尿量[(85.4±41.8)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针联合体表神经电刺激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盆底肌电刺激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改善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对21例骶段以上SCI患者进行PES治疗8周,并在PES治疗前1周、PES治疗开始后第2周、第4周、第8周均记录7d的排尿日记并进行B超检查测残余尿量。结果: PES治疗8周后患者24h平均排尿次数由11.9±2.8减少至8.4±1.9次/d、漏尿次数由6.2±3.1减少至2.5±1.7次/d,平均单次尿量由188.1±43.3增加至254.1±42.4 ml/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盆底电刺激能有效地改善骶段以上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所致的尿失禁及尿频症状。对于PES治疗参数的选择和PES的长期疗效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体表膀胱及骶神经电刺激联合冷热交替膀胱冲洗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5例SCI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体表电刺激+冷热冲洗组、体表电刺激组和常规组3组,每组1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无菌性间歇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体表电刺激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体表膀胱及骶神经电刺激;体表电刺激+冷热冲洗组在体表电刺激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冷热交替膀胱冲洗。对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及停止导尿时间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膀胱容量多于治疗前、残余尿量少于治疗前(均P<0.05);体表电刺激+冷热冲洗组及体表电刺激组的膀胱容量明显多于常规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常规组(均P<0.05);体表电刺激+冷热冲洗组的膀胱容量明显多于体表电刺激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体表电刺激组、停止导尿时间短于体表刺激组(均P<0.05)。体表电刺激+冷热冲洗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6.7%,体表电刺激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40.0%,常规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46.7%,体表电刺激组及常规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体表电刺激+冷热冲洗组(均P<0.05)。结论体表膀胱及骶神经电刺激联合冷热交替膀胱冲洗法能有效地减少SCI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并缩短导尿时间,有效地促进了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Meta分析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在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CINAHL,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中,全面检索2019年3月31日以前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总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不同平面脊髓损伤(SCI)后尿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不同平面SCI引起神经源性膀胱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雌性SD大鼠80只,分为骶上脊髓(胸腰段)损伤组(30只)、骶髓损伤组(30只)及对照组(20只)。采用脊髓横断法制备大鼠脊髓不同平面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分别于动物模型制作前及制作后第20天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大鼠的膀胱功能。结果骶上脊髓损伤组逼尿肌漏尿点压较对照组、骶髓损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骶髓损伤组逼尿肌漏尿点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骶上脊髓损伤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顺应性较对照组、骶髓损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骶髓损伤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顺应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早期诊断及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常见并发症,由此诱发的泌尿系统并发症是患者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正确地处理神经源性膀胱,可以积极改善膀胱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尿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SCI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间歇导尿仍然是处理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方法,但其操作会给患者造成不便及有可能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药物治疗有一定副作用。电刺激治疗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该疗法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文就电刺激治疗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采用常规间歇式导尿技术并制定饮水计划,观察组加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膀胱功能及国际下尿路症候群症状(LUTS)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每日最大排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每日平均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平均漏尿次数及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方法对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的疗效优于常规的膀胱功能治疗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骶神经根磁刺激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SCI后NB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电针组、磁刺激组和联合组各20例,联合组为前3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并均在执行饮水计划的前提下行间歇性清洁导尿。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排尿日记评定和尿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因排尿症状而影响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对排尿日记、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发现,联合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电针组和磁刺激组,电针组和磁刺激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电针及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均能改善SCI后NB患者的排尿功能,而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N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脊髓损伤NB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和常规组各36例。常规组仅接受康复治疗结合膀胱训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辅助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24 h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以及神经功能评分(ASIA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24 h 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分别为97.2% vs.55.6%,(5.1±1.2)次vs (8.3±2.2)次,(189.9±11.4)ml vs (145.3±10.8)ml,(90.2±2.4) ml vs (110.1±3.3)ml,均为P<0.05]。两组的ASI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NB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是一种治疗NB的好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功能性磁刺激(FMS)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采用经S3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例,通过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检查、因排尿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LUTS)症状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0例患者症状有显著改善,日平均排尿次数显著减少,日平均单次尿量增加,尿频、尿急、尿失禁的程度减轻,2例患者无效。结论:FMS可以显著地改善部分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尿流动力学结合膀胱再训练方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影响。 方法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均采用Laborie尿动力学检查仪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记录两组患者达到平衡膀胱的时间和治疗2、4、6、8周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于初次检查结束后即根据尿流动力学结果行常规药物和间歇性导尿干预,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依据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的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膀胱再训练方案,并进行干预。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均可达到平衡膀胱,但实验组患者达到平衡膀胱所需的时间更短,与对照组同损伤节段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8周后,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VH2O、BC、Pves、Pdet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06.79±29.25)ml、(4.29±1.79)ml/cmH2O、(48.79±18.75)cmH2O、(40.23±13.68)cmH2O,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分析下实行膀胱再训练方法可有效恢复平衡膀胱并降低泌尿系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由坠落伤、交通伤或运动等因素引起[1],表现出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比如肢体和躯干的感觉运动缺陷[2],且几乎所有SCI患者都有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3],发病率高且呈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 方法将6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干预组患者在进行简易尿流动力学检测过程中测定膀胱安全容量,并制订安全、有效的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方案。对照组患者在测定膀胱残余容量后,则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达到膀胱平衡所需时间及入选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期间尿路感染发生情况。 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均能达到膀胱平衡,干预组颈髓损伤患者达到膀胱平衡所需时间为(33.88±5.62)d,胸髓损伤患者为(34.75±6.63)d,腰骶髓损伤患者为(32.23±6.34)d,均较对照组达到膀胱平衡所需时间[颈髓损伤患者为(45.87±7.86)d,胸髓损伤患者为(44.32±7.55)d,腰骶髓损伤患者为(40.56±8.67)d]明显缩短(P<0.05)。干预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在入选1个月(12.5%)、3个月(6.3%)及6个月时(3.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能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膀胱平衡并抑制尿路感染发生,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在饮水计划的基础上实施清洁间歇导尿,并给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排尿日记、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患者膀胱功能。结果:治疗后排尿日记指标比较,2组每次排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5)、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24h尿失禁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观察组24h尿失禁次数、膀胱残余尿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每次排尿量较对照组改善增加(P0.05)。治疗后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组最大膀胱容积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充盈期逼尿肌压力及逼尿肌漏尿点压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具有协同疗效,能提高膀胱排尿功能、降低膀胱输尿管返流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俞募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电针组29例,对照组行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各组患者每日记录排尿日记,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评价膀胱排尿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8周后,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最大膀胱容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压、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等评价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上述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俞募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有明显治疗作用,是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有效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胫神经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源性膀胱及膀胱中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 vanilloid1,TRPV1)通道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期探究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每组6只:正常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干预组。对于脊髓损伤组及干预组,使用改良Allen’s打击法进行脊髓损伤造模。同时在2周后对干预组进行电刺激,每日2次,每次20min,每周5天,持续4周;实验第6周以尿流动力学指标及膀胱组织HE染色衡量干预效果,使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膀胱中TRPV1通道蛋白的表达。结果:干预组膀胱顺应性为0.05±0.01(ml/cmH_2O),脊髓损伤组大鼠膀胱顺应性为0.03±0.01(ml/cmH_2O),干预组较脊髓损伤组相比膀胱低顺应状态明显改善(P0.05),膀胱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与此同时干预组TRPV1通道蛋白在转录及翻译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胫神经电刺激有效促进了脊髓损伤大鼠膀胱中TRPV1通道蛋白的表达,并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研究证实,以阴部神经为作用靶点,通过对频率、强度、脉宽的调整,调节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同作用,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目的:了解阴部神经电刺激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ed Trials(CENTRAL)、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阴部神经电刺激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研究报道,并追溯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7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4篇文献。分析发现:阴部神经电刺激疗法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有一定疗效。该疗法通过调控阴部神经-膀胱反射及脊髓膀胱反射,从而调节逼尿肌及尿道括约肌的协同运动,改善膀胱壁的顺应性,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阴部神经电刺激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因目前临床研究较少,频率双向调节机制背后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不明,干预强度的选择不明确,故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明确阴部神经电刺激疗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