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支架与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并发症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8月于该院行贲门失弛缓症治疗的患者共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气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食管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总体症状评分、钡餐检查结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总体症状评分、钡剂宽度均低于对照组[(0.77±0.45)vs(1.91±1.03)分、(1.37±0.55)vs(2.11±1.4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钡剂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6.47±1.14)vs(6.01±1.0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疼痛、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及反流的患者总比例均少于对照组(28.57%vs 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作用下放置食管支架可有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可有效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优于内镜下气囊扩张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经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经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30例实验组患者完全治愈22例(73.3%),明显好转8例(26.7%),有效率100.0%;对照组患者完全治愈14例(46.7%),明显好转9例(30%),有效率为76.7%;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失弛缓症经腹手术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临床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作用.方法1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胃镜安装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后,观察症状、体征并进行胃镜检查及胃肠X线检查,观察贲门部通畅情况及有无胃食管反流,术后1~2月回收支架.结果16例患者支架置入均一次成功,贲门部开通良好.放置1月10例,2月6例,均顺利取出.随访6~18月,食管仍保持通畅.结论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回收方便、长期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贲门失弛缓症是以顽固性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往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应用全被膜抗返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姜志勇  刘福建  关航 《广西医学》2014,(12):1789-1791
目的探讨内镜下贲门支架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术后理想的支架留置时间。方法 78例AC患者,均行内镜下贲门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后支架留置时间小于1周26例(A组),支架留置2~3周30例(B组),支架留置1~2个月22例(C组),比较各组有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内,A组、B组、C组3组有效率分别为73.1%、96.7%、95.5%,B、C组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年复发率、术后3年、5年累计复发率均高于B组、C组(P〈0.05),而B组与C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支架移位、支架取出困难、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贲门支架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支架留置2~3周为较为理想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肉毒杆菌毒素联合球囊扩张与可回收自膨防返流覆膜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中长期疗效。方法49例贲门失弛缓症,联合组25例;采用肉毒杆菌毒素联合球囊扩张。支架组24例;采用可回收自膨防返流覆膜食管支架,对照两组患者中长期疗效、并发症。结果联合组12个月、24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4/25(96.0%)、20/22(90.9%),支架组12个月、24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2/24(91.7%)、18/21(85.7%),联合组方法简单,并发症少,中长期疗效优于支架组。结论肉毒杆菌毒素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创伤少,并发症少,中长期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亚型患者食管动力学特点的差异.方法 纳入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食管测压检查并分型,观察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特点,同时对不同亚型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①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均有吞咽困难不适,伴有反流症状13例(13/24,54. 17%),I型患者伴发反流不适症状更为常见(P=0. 015);②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测压结果均为食管同步蠕动,而且均存在食管下括约肌残余压升高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不完全,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升高的患者有5例(5/24,20. 83%), Ⅱ型患者的食管体部近端蠕动压力和食管体部远端蠕动压力均高于I型患者(P<0.05).结论 贲门失弛缓症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食管动力学特点,对于怀疑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建议进行食管测压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和进行分型,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2例,术前妥善准备,术后积极处理。结果:本组12例患者食管支架置入均一次成功。1例患者在支架置入2周内发生移位,取出后,经食管钡餐造影显示贲门通畅。置入食管支架后所有患者的吞咽困难、进食困难、反食等症状消失。食管钡餐造影显示贲门通畅。患者术后进食好,体重增加。结论: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暂时性金属支架和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对食管动力的影响.方法 2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置入可扩张带膜金属支架,术后3 d取出.另一组用Regiflex球囊扩张器在内镜下扩张治疗,治疗前、后2周和2年测定LES静息压、松弛率、食管内24 h pH监测,12例健康人测定LES静息压、松弛率.结果 扩张后2周支架组和球囊组LES静息压、松弛率、胃食管反流率无显著差异(1.72±0.78 kPa vs 1.90±0.99 kPa、76.66% vs 78.26%、27.72% vs 28.26%,P>0.05),且支架组和球囊组LES静息压、松弛率与正常人组无显著差异(1.72±0.78 kPa vs 1.90±0.99 kPa vs 1.90±0.82 kPa、76.66% vs 78.26% vs 90.00%,P>0.05).扩张后2年支架组LES静息压显著低于球囊组(1.89±0.98 kPa vs 4.15±0.15 kPa,P<0.05),而松弛率和胃食管反流率显著高于球囊组(73.46% vs 23.46%、66.12% vs 4.67%,P<0.05.),支架组LES静息压、松弛率与正常人组无显著差异(1.89±0.98 kPa vs 1.90±0.99 kPa、73.46% vs 90.00%,P>0.05).结论 金属支架和内镜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对食管动力的影响近期基本相同,在中远期暂时性金属支架扩张术仍能显著降低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LES压力,但胃食管反流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金属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经金属支架治疗的2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支架均放置成功(1例二次放置成功),成功率为100%,其中26例支架放置后3 d内吞咽困难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短期临床有效率92.8%.其余2例于2 W内症状明显缓解.1例术后出血,采取内镜直视下止血治愈.3个月后取出支架,随访3月~7年,3例复发,再次支架置入后缓解.临床有效率100%.结论:经胃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的创伤,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28例随机分为内镜组和超声内镜组各14例.前者在内镜直视下食管括约肌(LES)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后者采用实时超声内镜引导下LES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在治疗前与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钡餐5 min存留钡柱高度及贲门口直径.结果 在治疗后3个月,内镜组和超声内镜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超声内镜组的有效率高于内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贲门口直径、5 min存留钡柱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贲门口直径、5 min存留钡柱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实时超声内镜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定位更准确,疗效确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胸腔镜下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全部接受胸腔镜下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经过手术治疗,该2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显效17例,好转10例,较差1例,临床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43%。经过手术治疗,该2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没有出现任何的呕吐、反流等不良反应。结论:胸腔镜下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非常突出,而且不良反应比较少,非常有利于加速患者恢复,因此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比较药物结合内镜下注射肉毒素及单纯肉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醇酯口服结合内镜直视下于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固有肌层处局部注射肉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对照组采用肉毒素内镜下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停服药物1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吞咽困难Stooler分级及治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治愈率及有效率之间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肉毒素注射+药物口服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的有效率高于单纯肉毒素注射治疗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别(P<0.05)。两组停服药物1月后有效率均显著下降,均为0%。结论:食管下段括约肌局部注射肉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技术操作简单,近期治疗效果好,是值得推崇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和临床症状,对比内镜下水囊扩张及肉毒毒素注射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临床初次确诊为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内镜下水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的临床症状评分和食管动力学指标,并记录随访12个月内患者的缓解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的临床症状积分(总体症状、反食、吞咽困难、胸痛)和食管动力学指标(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和松弛率、食管体部收缩幅度及顺行性收缩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1周水囊扩张组反食、吞咽困难症状积分的改善优于肉毒毒素注射组(P<0.05,P<0.01),治疗后1周和1个月水囊扩张组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的改善优于肉毒毒素注射组(P<0.01).术后12个月水囊扩张组和肉毒毒素注射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73.2%和61.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术后12个月两组累积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结论 内镜下水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两种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均有效,而且前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Heller‘s术附加抗返流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荣繁 《医学文选》2001,20(3):264-266
目的:探讨Heller's术及其附加抗返流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对86例贲门失弛缓症行Heller's术附加抗返流术为观察组,50例贲门失弛缓症单纯行Heller's术为对照组,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远期疗效及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结果:Heller's手术组远期有效率70%,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30%,Heller's术附加抗返流手术组远期有效率93.02%,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5.81%,两组远期疗效和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eller's术附加抗返流术远期疗效较单纯Heller's术好,而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单纯Heller's术低。  相似文献   

16.
周东海  王秋生 《中国医刊》2012,47(10):72-75
目的 探讨腹腔镜Heller-Dor/Toupet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施行腹腔镜Heller肌切开加Dor(44例)或Toupet(2例)胃底折叠术,并进行随访.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11.9±32.08)分,术中出血(28.3±32.72) ml.术后随访(62.3±8.5)个月,手术优良率92.3%(36/39),手术后烧心症状发生率5.1%(2/39),术后症状评分食管最大宽度、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压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腹腔镜Heller-Dor/Toupet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术后胃食管反流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胃镜下球囊扩张术与植入覆膜可回收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11年6月贲门失弛缓症行内镜下治疗患者共68例,其中行胃镜下球囊扩张术42例,覆膜支架植入治疗26例,2组患者术前临床症状积分和食管体部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球囊扩张组19例需2次扩张治疗,扩张2次病例平均年龄(28.5±6.2)岁,扩张1次病例平均年龄(47.3±12.6)岁,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穿孔1例。支架组均植入成功,20例有移位,经1~5次重新放置支架,其中5例2~3周取出,21例1个月时取出,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2组治疗后1、3、6个月时有效率及1、6个月时食管最宽体部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首选方法 ,特别是中老年患者,支架治疗可获长期效果,但有较高的再次内镜介入治疗率。  相似文献   

18.
被膜抗返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全被膜抗返流食管支架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应用.方法 选择2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食管支架治疗.在胃镜下置入全被膜抗返流食管支架,1个月后取出支架,观察症状、贲门通畅及胃食管反流情况,并随访8~30个月.结果 本组患者的支架置入与取出均能顺利完成,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吞咽困难均明显缓解.术后不同程度地胸骨后疼痛4例,异物感3例,用止痛药后可以缓解.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被膜抗返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安全、近期疗效好等特点,其中远期的疗效及支架的置入时间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支架放置组11例,经内镜安装可回收全覆膜防反流支架,术后2个月回收支架;扩张组16例,行内镜下探条或气囊扩张。在治疗后6、12、18个月时随访,了解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1例支架放置组患者,支架均成功置入并顺利取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扩张组16例中有2例术后并发贲门黏膜撕裂大出血,无1例发生穿孔。在治疗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咽下困难缓解率均达到100%。16例扩张组患者18个月后有5例复发(31.3%),临床症状≥Ⅱ级,11例支架组患者18个月后只有1例临床症状为Ⅰ级(9.1%),支架放置组较扩张组疗效更显著(P0.01)。结论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远期疗效理想,可作为贲门失驰缓症的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眼针结合雷火灸对贲门失弛缓症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对照组12例,观察组给予眼针结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分别记录2组入组时、治疗1月后主观指标Eckaxdt评分、客观指标食管腔扩张直径和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结果 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主观和客观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眼针结合雷火灸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能明显改善主、客观指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