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讨论调配中药饮片处方的过程中存在的差错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存在调配差错事故的91份中药饮片处方。结果:在存在调配差错的91份中药饮片处方中剂量(每付中药的剂量误差超出应付剂量±5%)差错为6份,错配(将处方应付中药饮片误拿成其他饮片)为20份,多配(将处方中没有的中药饮片误配入药)为12份,漏配(将处方中应付的中药饮片忘记调配入药)为40份,发药差错为8份,其他为5份。全部差错类型中,发生漏配次数最多,其差错率为43.96%,与其他差错的出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配中药饮片处方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处方调配流程,坚持以患者为核心的原则,最大限度降低调配处方过程中的差错率,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调配环节差错的原因及预防对策,降低差错率,以保障用药安全。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中医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中药饮片调剂中调配环节出现差错的12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造成调配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比较改进前后的调配差错率。结果:120例中药饮片调配差错中,药物漏配73例(占60.83%),药物错配24例(占20.00%),药物多配14例(占11.67%),药物规格错误6例(占5%),其他3例(占2.5%)。经过改进后,药物漏配为10例(8.33%),错配3例(2.50%),多配2例(1.67%);规格错误1例(0.83%),药物漏配、错配、多配现象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格错误、其他与改进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后,配制差错率明显降低,中药饮片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及总结防范措施。方法:翻阅记录的处方调配差错资料,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包装因素、名称因素、摆放因素、人员因素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性的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方法:翻阅记录的处方调配差错资料,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包装因素、名称因素、摆放因素、人员因素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性的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6.
中药饮片处方的调配不能简单看作是照方抓药,它涉及到中医中药知识,医生药师很多方面问题,是从事中药饮片处方调配人员与临床医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事情。努力提高调配质量,严格控制中药饮片的处方调配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是中药房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药学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调配差错进行统计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减少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对某医院2020年7—10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调配差错进行统计分析,于2020年11月—2021年2月对各项差错实施针对性的改进措施,2020年7—10月为实施前,2020年11月—2021年2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前共调配了134 869袋输液,其中的调配差错有78袋,调配差错率为0.06%。采取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后,实施后共调配了155 970袋输液,其中的调配差错有41袋,调配差错率为0.03%。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调配差错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其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后,降低了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调配差错率,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在医院中药房或是社会药店,日常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差错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应付错误.这是因为中药饮片品种繁多,有些存在名称相似或一药多名的情况,极易混淆.现针对几组名称相近、在调配过程中易发生混用的饮片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9.
中药饮片调剂工作是整个中药调剂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易发生差错的环节。通过全面分析中药饮片调配环节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建议尽快完善中药调剂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构建新的药房管理模式,规范对调配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为提高中药饮片调配质量,预防和避免调配差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医院药房、公司药店的中药调配人员偶有配错方,药库发货人员亦有发错药的差错事故发生,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为此,笔者总结试析了差错事故的原因以及预防和纠正的管见。简述如下。一、由于社会上和少数领导同志有重医轻药的思想,对中药工作缺乏理解,加上中药调配人员中,多数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工,个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药方剂编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按照《CB/T7635.1-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中药部分编码规则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对中药方剂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方法采用6层9位数字代码,收集了常用和经典中药方剂481首,进行重新分类、编排与编码。结果共给出了481个“身份证”。结论一方一名,一组代码为标识码,使中药方制拥有了固定的、全国统一的“身份证”代码。同时,对中药方剂中的每一味中药饮片考证,运用课题组中药饮片代码研究的成果,对每一味饮片都给出了一个固定编码。该研究成果促进了中药方剂的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是中医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关键,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和毒性等。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过于重视研究手段,忽视自身文化内涵分析。未来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中医理论本质,在传统文献整理和统计的基础上,融合哲学、逻辑学等自然科学元素,深度剖析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是中医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关键,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和毒性等。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过于重视研究手段,忽视自身文化内涵分析。未来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中医理论本质,在传统文献整理和统计的基础上,融合哲学、逻辑学等自然科学元素,深度剖析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4.
植物硅酸体是充填于高等植物组织细胞中的非晶质二氧化硅(SiO2·NH2O)在禾本科植物中含量丰富。具有分类学上重要的形态差异。植物硅酸体分析为中草药的分类、鉴定与秘方的破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传统民俗中流传有大量中草药,其用途主要包括辟秽防病、康复保健、美容化妆、服饰佩物、洗浴、日常疗病等.民俗为群体性、倾向性的社会行为,并有地域性、传承性、历史性、民族性等特点,同时中草药中的一部分药物也来源于民俗,研究民俗中的药物可有助于研发中药新药.  相似文献   

16.
中药抗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国君 《四川中医》2014,(8):185-186
中药作为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中草药抗真菌的一些研究进展,以及中药以不同形式发挥抗真菌作用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贵阳中医学院2所附属医院为调查代表单位,调研中医内科临床处方饮片用量,明确贵阳市临床饮片用量的现状和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各门诊中医内科内服汤剂处方12 461张,构建中药饮片用量数据库,基于Weka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明确了贵阳市300味中药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药频次、相应的用量区间及其与《中国药典》规定用量的符合率,大多数中药的临床用量为(3~6],(9~12],(12~15]3个区间,剂量多集中在10,12,15,20,30 g。结论:贵阳市中医内科临床饮片用量状况和特点与全国整体饮片用量状况和特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中药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事件近年不时有所报道,其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现就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与药材质量、处方组成、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说明书内容、临床使用,监测管理和再评价的关联,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药功能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中药功能基因研究主要是探寻中药活性成分相关功能基因及表达规律,确定药用成分合成的调控机制,获得中药药用成分关键代谢途径和其中的关键调控因子,为中药现代化奠定基础。本文从模式植物(水稻、拟南芥等)、主要技术策略(基因表达差异、基因表达序列标签、基因芯片技术和基因表达序列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基因组学等)等三方面对国内外植物功能基因研究作了介绍.还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与紫杉醇生物合成基因及植物P450基因研究现状。并对本研究室石斛碱功能基因研究情况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我国白蚁危害现状。提出利用具有杀虫生物活性的中草药制成高效、低毒、无残留、无污染、价廉的白蚁防治剂的思路,并对这一思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