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胸腔闭式引流技术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36例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术中采用留置深静脉管或负压吸引球的非胸腔闭式引流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经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5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6m 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d,术后平均镇痛次数0.5次,术后平均留置胸腔引流管2.9d,术后早期胸腔残余气胸发生率8%,无引流管脱落现象发生,切口均甲级愈合,均治愈出院。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采用非胸腔闭式引流技术安全可靠,患者疼痛轻,恢复快,临床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在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治疗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8例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在胸腔镜手术术后采用常规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实验组采用负压吸引球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术后VAS、平均住院时间、镇痛次数以及引流管天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引流技术安全可靠,患者疼痛轻,恢复快,节省护理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膜固定术后提高胸膜固定效果的胸腔引流方法及护理.方法:对108例经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组,56例术后采用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对比52例术后单纯闭式引流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在拔管时间、排液量、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及重度胸膜肥厚、完全缓解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配合良好的护理是提高胸膜固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2种不同引流方式(单根多孔引流管与双胸腔引流管)的效果,选择较佳的引流方式.方法 收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排除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持续出血、支气管残端持续漏气而再次手术的数据完整的83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依据引流管放置方式不同分为单根多孔引流管组(44例)与双胸腔引流管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平分(VAS)的差异.结果 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术后引流量[(887.16 ±263.27)mL比(1081.41 ± 435.06)mL],引流管带管时间[(4.45 ±1.59)d比(6.21 ±3.43)d],术后住院时间[(9.43 ±1.72)d比(10.95 ±2.11)d]均少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患者术后第2天VAS评分[(3.91 ±1.07)分比(4.64 ±1.42)分]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1.66 ±0.75)分比(2.08 ±0.77)分]小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放置单根多孔引流管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40例胸腔镜下肺癌肺叶切除后高渗葡萄糖胸腔内灌注治疗术后持续漏气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40例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肺叶切除术后,使用持续小负压吸引并配合胸腔内注射高渗性葡萄糖治疗术后持续性漏气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以持续小负压吸引配合胸腔内注射高渗性葡萄糖是治疗胸腔镜下肺癌肺叶切除术后持续性漏气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负压引流球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开胸手术及自发性气胸患者放置的胸腔闭式负压引流管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结果:60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顺利拔管,有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拔管后再次出现气胸,其中2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结论:胸腔闭式负压球管引流,较传统的胸腔闭式水封瓶引流,不仅仅给患者躯体带来的痛苦小,而且适宜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只要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及时排放引流液,就能做到引流彻底,不易感染;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方法采用双侧气管插管单侧通气全身麻醉,进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术后回室即予吸氧、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示波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做好胸腔引流管护理与康复指导。结果4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8天,术后12-48h拔除胸腔引流管,无肺泡漏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促使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7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加强优质护理干预能让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而且还能让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双侧气管插管单侧通气全身麻痹,进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术后回病房即予以吸氧、血氧饱和度及心电波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做好胸腔引流管护理与康复指导。结果 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天。结论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促使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采用双侧气管插管单侧通气全身麻痹,进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术后回病房即予以吸氧、血氧饱和度及心电波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做好胸腔引流管护理与康复指导.结果 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天.结论 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促使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柳勋法  杨超  钟贤良  钟源波  单爱军 《吉林医学》2011,32(22):4579-4579
目的: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5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持续低负压,对照组25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比较,试验组在治疗自发性气胸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84例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后肺复张不满意的患者,给予持续低负压吸引观察与护理。发现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过程中,加强观察与护理,能促进气体的排除,提高治疗效果好,无胸腔内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肺转移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38.56±7.92)min,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08.24±6.19)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时间为(2.64±0.82)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15±1.42)d;术后无切口感染、呼吸衰竭及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仅有2例出现肺不张,1例胸腔内持续漏气且伴皮下气肿,经对症处理后消失,切口愈合良好。无瘢痕组织,表面美观。术后随访1-2年,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对外周型早期肺癌、肺转移瘤患者采取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的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孔电视胸腔镜与标准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将霍山县医院普胸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2例周围型NSCLC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60例)和标准开胸肺叶切除术组(6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包括手术效果(淋巴结清扫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日平均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围产期死亡;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率、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孔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03. 9±40. 3)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日平均引流量为(79. 722±20. 676)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6. 223±1. 312) d,术后镇痛时间为(2. 671±0. 912) d,平均住院时间为(11. 887±3. 071) d;标准开胸组术中出血量为(254. 554±87. 158)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平均日引流量为(126. 363±33. 741)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13. 181±3. 257) d,术后镇痛时间为(9. 453±2. 176) d,平均住院时间为(20. 092±5. 514) d,两组统计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周围型NSCLC能达到标准开胸手术的根治要求,且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肺大泡是胸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治疗方法以行胸腔闭式引流为主。但因常常反复复发而困扰患者,最终选择开胸行肺大泡切除术。此方法因损伤大,往往患者不愿意接受。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胸腔镜下切除肺大泡,因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术后恢复快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接受。现将我院156例在胸腔镜下行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通过病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2至2013年共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手术156例。  相似文献   

16.
王小倩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7):162-164
目的分析总结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在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期间20例于本院行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在术前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咳嗽及深呼吸锻炼,做好呼吸道护理,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呼吸道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引流管。结果患者在术后的平均引流时间为(3.1±1.3)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1±2.5)d,均痊愈未出现严重围术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护理前后满意度也明显提升,相较护理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68.51±12.29)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2.67±14.26)分,护理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行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持患者的胸腔闭式引流畅通,促进患者能够提高术后恢复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移动式输液架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心胸外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未使用移动式输液架的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使用移动式输液架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自行,家属协助或护士协助下下床活动。观察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将胸腔闭式引流瓶放置在新型移动式输液架上,下床活动。比较两组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放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肺部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放置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肺部并发症方面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移动式输液架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在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放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肺部并发症上具有显著优势,有效地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夏少锋 《当代医学》2021,27(34):156-158
目的 探究一次性沟槽负压引流管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引流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一次性沟槽负压引流管引流,n=40)与对照组(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n=56),其中对照组分为单管引流组(对照A组,n=30)与双管引流组(对照B组,n=26).比较3组术后临床恢复指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胸腔穿刺率.结果 实验组胸腔总引流量、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A组、对照B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A组、对照B组,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的26.67%、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二次胸腔穿刺率为2.50%,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的20.00%、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沟槽负压引流管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住院费用,缓解疼痛,降低二次胸腔穿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胸腔镜下单操作孔手术切除肺大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经胸腔镜下单操作孔手术治愈的肺大泡患者56例作为治疗组,2008年1月~2008年12月经胸腔镜下二孔操作手术治愈的肺大泡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术后3个月~1年内随访,治疗组患者无术中输血,无中转开胸手术,无胸膜腔感染和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40.89±3.53) min,术后患者住院平均时间(6.3±1.2) d.对照组复张性肺水肿、肺不张、包裹性胸腔积液各1例,2例放置胸腔引流1周以上仍漏气,平均手术时间(120.56±11.35) min,术后患者住院平均时间(13.4±2.3) d.两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差异均统计学意义(t=175.702,t=61.058,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单操作孔手术治疗气胸肺大泡患者具有微创、安全、疗效高、恢复快、患者更耐受、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临床手术切除肺大泡的优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经胸腔镜喷洒滑石粉联合负压吸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行经胸膜腔固定术的 5 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2 8例 ,采用闭式引流加负压吸引 ,对照组 2 6例单用闭式引流 ,观察 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平均拔管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缩短 ,排液量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 ,Kamofsky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增高 ,术后 4周形成包裹性积液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 ,2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2组术后发热、胸痛及体温升高等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经胸腔镜喷洒滑石粉联合负压吸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 ,方法简单易行 ,可减轻患者痛苦 ,缩短病程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