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臂丛神经阻滞是将局部麻醉(局麻)药注射在臂丛神经干、束周围,达到阻滞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和肌肉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目的。臂丛神经阻滞具有阻滞效果确切、不影响患者意识,对血压和呼吸干扰小等优点,是目前上肢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式。本文报告1例因毒蛇咬伤后行臂丛神经阻滞出现神经损伤的病例,以期为临床上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体重43.1kg,因左上肢被毒蛇咬伤4天于2018年7月30日就诊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2.
胡凯谦 《四川医学》2012,33(6):1084
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左无名指骨折,拟行左无名指内固定术,先行左腋路作左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时患者有痛感,随即稍退针,在附近注入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混和液20ml,皮下无血肿,手术开始,患者述疼痛,用芬太尼0.1mg,咪唑安定2mg静注以镇痛镇静,手术完成顺利。术后第1天随访患者左上臂内侧,左前臂尺侧有放电感,一天数次,较难忍受,作左腋部彩色超声显示无血肿,左尺神经肌电图示左尺神  相似文献   

3.
<正> 患儿男性,11岁,因左侧拇肌挛缩入院,在臂丛阻滞下行松解术。用1%利多卡因15ml加1%奴夫卡因15ml及肾上腺素数滴,经锁骨上路阻滞。按常规操作,针感明显后回抽无血,注入上述混合液。当注射完毕尚未拔针时,患儿突然双目凝视、面部肌肉及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口唇紫绀,立即给予吸氧、人工呼吸,并准备气管插管。数分钟后,患儿抽搐停止,恢复自主呼吸,神志清醒,改用局麻完成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既往,有癫痫发作史。本例患者进针后有明显针感,回抽无血,证明药物未注入血管;药物推完尚未拔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9岁,体重48kg,因肱骨髁上骨折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前一般情况尚可,无药物过敏史,心、肝、肾无异常,术日晨禁食水,鲁米那钠0.1g、阿托品0.5mg术前30分钟肌注.入室测P88次/分,R18次/分、BP14.0/10.0Kpa.常规臂丛(腋路)神经阻滞,抽吸无回血,注入2%利多卡因30ml(内含1:20万单位肾上腺素).当注射完毕,尚未拔针,患者突然面色青紫,口唇发绀,颜面及四肢剧烈抽搐;继之全身惊厥,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意识丧失、呼吸浅快、心音微弱.即刻面罩加压给氧,安定10mg静推,鲁米那钠0.1肌注氟美松10mg静推,抽搐未停止.5min后,2.5%硫贲妥钠5ml(125mg)静推,惊厥立即停止,自主呼吸暂停.气管插管、持续人工呼吸、头部冰袋降温.25分钟后自主呼  相似文献   

5.
臂丛神经阻滞发生全脊髓麻醉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东 《重庆医学》2007,36(7):609-60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身高1.68m,体重51kg,车祸伤,右肱骨中段粉碎性闭合骨折.手术方法,拟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右肱骨中段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6.
病人,男,20岁,身高1.62m,体重70kg。右手掌刀砍伤,ASAI级,拟在臂丛(肌间沟)神经附滞麻醉下行清创缝合术。术前用药: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测BP130/80mmHg(1mmHg=0.133kPa),HR86次/min,SpO2 98%。ECG正常。患者体型较胖,右侧肌间沟定位不清,多次穿刺未及异感,最后触及横突,回抽无异常后注入利布合剂(2%利多卡因10ml+0.5%布比卡因10ml)20ml。注药后5min,患者述右手有麻木感,监护仪显示:  相似文献   

7.
黄建盛 《自贡医药》1995,17(4):17-18
本文总结卫126例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路、肌间沟入路、腋入路的阻滞效果及优缺点,分析我院各种入路掌握的程度,借鉴锁骨下血管旁阻滞法。  相似文献   

8.
我院在外周神经及神经丛阻滞麻醉中,因麻醉引起2例神经损伤,现报告如下:病例1,女,53岁,右肩肩周炎,于臂从神经阻滞下行肩关节按摩术。取锁骨上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异感明显,以1.33%利多卡因和(?)%丁卡因混合液20ml 作扇形注射(含1:20万副肾),术后发生右小指麻木,随访三天,右小指麻木略减轻。诊断为:臂丛神经损伤.病例2,男,34岁,右手外伤,在右侧臂丛神经(?)滞下行手外伤清创缝合术。采用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女,31岁,因左尺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1.2年。入室测Bp:126/93mmHg,P:125次/分,SpO2:98%,右前臂开放静脉,滴入林格氏液350ml。常规左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刺到骨质,诉左前臂麻胀感,回吸无血,注入1.5%利多卡因15ml,含肾上腺素0.08mg,注射过程中诉左手麻胀感。15分钟测左上肢失去自主功能,阻滞平面竟包括左乳房,而桡侧中段切口轻微不适,未辅助用药。术中测Bp:120/91mmHg,P:118次/分,SpO2:99%,麻醉平稳,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11.
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早已广泛应用于肩部和上肢手术,麻醉效果优良率较高,2006年丰浩荣等[1]报道选用此法实施3 000余例其优良率为93%,并发症为1.9%.随着麻醉技术发展和麻醉医师经验积累,该法麻醉效果优良率不断提高,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本科对成人施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718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80年1月至1983年5月共做小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51例,其中显微外科手术16例,介绍如下。一般资料年龄1(1/2)~3岁9例,4~6岁17例,7~12岁25例,年龄最小者1(1/2)岁。性别:男39例,女12例。手术种类:显微外科手术16例,包括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讨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法细针操作的特点。以更好地为上肢损伤修复术服务。减轻患者痛苦及并发症。方法:对102例上肢损伤患者行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法细针操作。结果:96例效果佳。5例效果较差需加用辅助麻醉药,1例无效,并发血管、神经穿刺损伤2例。气胸0例。结论:采用细针操作法能减轻术中、术后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效果佳。能更好的配合外科医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臂丛神经由C5-8及T1脊神经前支构成,主要支配上肢和肩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臂丛阻滞主要用于上肢手术麻醉和止痛,也用于上肢雷诺氏病或上肢血管吻合后扩张血管等治疗.臂丛神经与颈内静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静脉及胸膜等重要结构相毗邻,穿刺注药误入血管可以引起严重的局麻药中毒,刺破胸膜导致气胸或肺组织损伤.颈部组织比较浅,臂丛阻滞时穿刺针进入2cm以上就可能刺入到椎管内,导致高位硬膜外阻滞、甚至全脊麻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5.
红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91-1491
<正>2008年7月我院为1例患儿行"左肱骨骨折术后骨性愈合内固定术",但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致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12岁,30kg,以"左肱骨骨折术后骨性愈合"取内固定入院。既往体健,否认有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否认传染病、遗传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6.2℃,HR 88次/min,RR 18次/min,BP 90/60mmHg。发育良好,营养中  相似文献   

16.
某男,51岁,左肩部疼痛并活动受限3月余,有外伤史。患肢不能梳头、穿脱衣、系腰带等动作,夜间痛甚。查体:颈椎无压痛,椎间孔挤压及左臂丛牵拉试验(一),左肩及上肢皮肤感觉无减退,肌肉轻度萎缩,肩周有压痛,上肢外展、上举、外旋受限,肌力Ⅳ级。X线排除骨折,诊断为肩周炎。行肩胛上神经和痛点阻滞。药物:肩胛上神经:1%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24例小儿上肢手术患者采用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麻醉,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llk床资料1.1一般情况24例中,男19例,女5例,年龄5~11岁,平均8岁。尺林骨折ZI例,肽骨折3例。急诊手术治疗13例,择期手术11例。1.2麻醉方法术晨口服安定0.15ms/k扩',急诊手术则肌注。入室后去枕仰卧,头偏向健侧,常规消毒后用7"针头白皮肤至肌间沟进针约0.6cm,由上至下扇形寻找异感。异感出现后注人l%利多卡因8~15rnl(8~10mg/kg)。1.3结果患儿安静人睡,术区无疼痛反应,生命体征平稳。但小儿对止血带耐受性差,约25min即…  相似文献   

18.
小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68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小儿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8例ASAⅠ~Ⅱ级小儿上肢手术患者,在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阻滞成功后注入0.25%罗哌卡因局麻药,用量按0.5~0.6ml/kg给药。68例患儿均采用惠普(HP78352C型)多参数监护仪连续监测ECG、HR、SpO2。结果68例患儿均取得良好阻滞效果,术中患儿患肢松弛,对手术刺激及止血带耐受良好。结论小儿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便、阻滞完善、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丹琦 《黑龙江医学》2003,27(7):550-550
1 病例资料男 ,5 2岁。因右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 ,拟在臂丛麻醉下行切开取髂骨 (局麻 )植骨术。病人一般状态尚可 ,心电图及各项化验室检查均正常 ,血压1 6 2 3/1 0 2 4kPa(1 2 2 /77mmHg) ,心率 81次 /min。采用肌间沟进路行臂丛神经阻滞 ,选右前中斜角肌间隙与环状软骨水平面的交叉点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后 ,用 7号注射针头沿前中斜角肌间隙垂直进针 ,进针 3次无异感产生 ,改稍偏内进针寻找异感 ,进针 2次患肢出现异感 ,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 ,注入1 %利多卡因和 1∶2 0万肾上腺素的注射液 2 0mL ,患者未出现异常 ,且阻滞效果满意。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采用改良式肌间沟阻滞的74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传统肌间沟阻滞的7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 改良式肌间沟阻滞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肌间沟阻滞在上臂和手部手术麻醉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