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生物监测一是检测生物材料(如血液、组织、呼气)中母体化合物与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及排泄水平;二是检测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例如,接触有机磷农药后拟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一些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能和生物大分子(DNA、蛋白质等)共价结合,在一些靶组织和外围组织形成加合物。许多能形成加合物的化合物具有致癌性。尽管已测得外周组织中的加合物浓度和外界暴露程度成比例,但是还没有找到加合物与特定组织肿瘤  相似文献   

2.
用一种新型分析大鼠和人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加合物及尿代谢物的方法作为丙烯腈接触的生物监测V.Ivanovetal.为了进一步评价丙烯腈的生物效应(包括对人的致癌性)和生物监测,作者推荐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这一新型、简便、特异的方法测定蛋白加合物和尿琉基尿酸...  相似文献   

3.
检测人体致癌物—DNA加合物的物理方法郭颖颖译庄志雄校DNA加合物和致癌物修饰的DNA引发的抗血清现已广泛用来定量和定位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DNA损伤,也用于监测人类的暴露。目前在人体样品中进行的外源性暴露检测有黄曲霉毒素、4-氨基联苯、N-亚硝基胺、...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苯乙烯目前采用的生物监测指标和方法以及近年来在DNA、蛋白质加合物和巯基尿酸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份报告指出28种农药有潜在致癌性,其中氨基甲酸酯和脲类农药如利谷隆和杀虫脒列于危险性最高的一类。该类农药中的芳香胺基团.在体内代谢成高活性的羟胺,羟胺不仅具有遗传毒性,而且在红细胞内可进一步氧化为亚硝基芳烃,它与血红蛋白的半胱氨酸上的-SH基牢固结合,形成血红蛋白加合物。虽然、目前尚未发现血红蛋白加合物在肿瘤形成上的直接作用,但血红蛋白加合物与DNA加合物的水平呈比例关系同时具有取材方便、生物半减期长、其水平与染毒剂量相关及亚慢性接触可蓄积等特点。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用血红蛋白加合物作为接触此类农药生物监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从动物试验到现场调查研究都证实了TNT血红蛋白加合物是生物监测比较理想的指标[1,2]。已建立的检测三硝基甲苯(TNT)血红蛋白加合物的方法有:化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4]、质谱法[5]以及作为初筛用的抗原斑点法[6]。ELISA法具有简便、成本低等优点,多克隆法所制备的免疫血清存在滴度低的缺点。我们采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出特异性高、分泌抗体稳定的杂交瘤株,得到高滴度的抗体,并使用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TNT血红蛋白加合物的ELISA方法。一…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物发光法测定人群外周淋巴细胞DNA加合物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生物发光法测定人群外周淋巴细胞DNA加合物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讨水污染与人群DNA加合物水平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34例健康人群,测定其外周淋巴细胞DNA加合物水平,并对年龄,吸烟,饮食习惯等进行分析。结果:健康人群中男性DNA加合物水平略高于女性,但二之间差异无显意义;人群DNA加合物与年龄,吸烟,饮茶,饮食习惯和饮酒等因素均有显相关性,其中年龄,吸烟与DNA加合物的相关性最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DNA加合物水平上升;吸烟越多;DNA加合物水平越高,结论:人群DNA加合物水平影响因素很多,其在人体生物监测,肿瘤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1,3-丁二烯作为确定的人类致癌物,对职业接触人群造成健康损害。DNA和血红蛋白加合物作为一种体内暴露标志物,在生物检测和致癌机制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该文具体总结了丁二烯体内加合物形成种类,并分析了该加合物与基因多态性、肿瘤相关基因关系及在性别和种属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1加速器质谱法(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AMS)在加合物的鉴定和量化方面的应用DNA加合物是外来活性化合物在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对DNA碱基共价修饰所形成的化合物,目前已有多种方法用于检测实验动物和一些接触人群体内的加合物含量。加合物检测剂量-反应关系存在的问题是:动物模型怎样外推到人体,加合物水平是否能反映低剂量水平致癌物暴露情况?目前,多数研究方法在反映人体实际接触情况下DNA加合物定量方面存在明显不足。AMS是测试同位素比的一种高灵敏度方法,而同位素比常用于检测DNA加合物。AMS法测量放射性标记的化学物可精确到痕量分子水平,精确度达几个加合物/10^12核苷酸水平。  相似文献   

10.
苯DNA加合物的形成特征,条件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苯DNA加合物的形成特征,稳定地检测苯DNA加合物,采用32P-后标记法对染苯小鼠体内DNA加合物的形成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合物种类与染苯天数有关:500mg/kg染苯5天组外周血白细胞可检出2个DNA加合物斑点,而7天组可检出3个主要的和至少1个微弱的加合物斑点;染苯达一定剂量后,加合物含量和种类不再增加,1000mg/kg与500mg/kg染苯7天组的检测结果基本相同;苯醌可能是苯形成DNA加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2.5mg/kg苯醌染毒5天的小鼠白细胞中可检出3个主要的及2个微弱的加合物斑点,其层析特性与染苯小鼠加合物的层析性质基本一致。提示:动物染苯天数及次数、层析点样量及层析时间对加合物斑点形成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多环芳烃是一类典型的环境污染物,其代谢产物能够与DNA特异性结合形成DNA加合物。由于DNA加合物具有特异性的优点,作为多环芳烃暴露的生物标志被广泛应用于健康风险的评价,成为近年来研究和应用最多的一种分子水平的标志物。该文就目前多环芳烃DNA加合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分析致癌物-DNA加合物的新方法——“磷后标记方法及其改良过程,并阐述了该法在检测分析致癌物-DNA加合物的形成及结构、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人类DNA加合物的研究现状。该方法的不断改进及应用无疑为人类接触致癌物的早期生物学监测及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DNA加合物检测方法的建立为致癌物的人群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个有力手段,但应用于人群生物监测时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非创伤性获得靶组织的DNA样本。本文报道了分离脱落于尿中的微量膀胱上皮细胞DNA及用~(32)P-后标记法检测DNA加合物的方法。实验动物选用狗,将4-氨基联苯(ABP)按300 mg/ml溶于三辛烷偶姻(trioctanion),然后放人琼脂胶囊内以5 mg/kg体重经口染毒,每周5次,共染毒两周。每天在冰冷条件下收集24小时全尿,每个尿样都要进行镜检  相似文献   

14.
三硝基甲苯血红蛋白加合物与接触剂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血红蛋白加合物这一生物标志物对三硝基甲苯(TNT)的生产现场进行的调查结果,调查中采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两种人体TNT与血红蛋白加合物的方法,其中包括化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免疫学的竞争抑制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CI-ELISA)。在现场调查中,除了验证方法的敏感性和可用性之外,主要证实了TNT-Hb这一生物标志物是生物监测比较好的一个指标,它能反映近几个月内工作接触TNT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DNA加合物是化学毒物经生物转化后的亲电活性产物与DNA分子形成的共价结合物,是一种分子水平暴露标志物.DNA加合物在分子流行病学、分子毒理学及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致癌物-DNA加合物的生物监测,可以更为确切的评估人类接触环境中化学毒物的剂量.DNA加合物提供的是个体“内接触”量或“有效接触”量,而且DNA加合物的形成与暴露量及暴露时间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和时间-反应关系.(2)形成DNA加合物导致DNA分子的损伤,这种DNA损伤一旦不能被修复或被错误修复,就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核酸酶P1富集的32P后标记方法的影响因素常平李桂兰32P后标记方法自1981年报道以来,其方法不断完善和改进,已成为分析芳香族和大量非芳香族DNA加合物最敏感的方法之一[1],现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生物监测[2]。作者对其中采用最多的核酸酶P1富集的后...  相似文献   

17.
苯DNA加合物的组织分布及其与细胞遗传毒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桂兰  尹午山 《卫生研究》1995,24(5):260-262
用P1增强的32P-后标记方法测定了经腹腔注射染苯小鼠不同组织DNA加合物的分布及其与苯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WBC)减少、淋巴细胞微核形成及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关系。结果表明:1.苯在小鼠骨髓、肝脏和外周血WBC均可形成DNA加合物,其加合物含量以骨髓最高,肝脏次之,WBC最低。本结果与苯的代谢及毒性作用特点相一致。2.DNA加合物形成与细胞毒性有关系,DNA加合物量增加,淋巴细胞微核及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亦增加,而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减少,显示细胞遗传毒性和细胞毒性均增大。本研究为DNA加合物作为生物学监测指标,筛选高危人群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DNA加合物诱导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加合物如何诱导基因突变是目前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就DNA加合物诱导基因突变的机理及其检测方法的应用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9.
DNA加合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年,人类都将新合成数以千计的化学物质用于生产、生活,并最终排放到环境当中,其中,许多化学物质可能具有遗传毒性。如何对这些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价是一项十分艰难而重要的工作。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提出应用大分子(蛋白质、RNA、DNA)加合物来研究其遗传毒性,其中DNA加合物由于意义重大而成为多学科的研究热点。DNA加合物就是亲电性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与生物体内的DNA共价相连形成的复合体,是DNA化学损伤最重要和最普遍的形式。DNA加合物形成后,一旦逃避了自身的修复,就可能成为致突变、致畸、致癌的启动因子。所以,DNA加合物既可以作为接触标志物,反映毒物在靶部位的效应剂量,又可以作为效应标志物,反映DNA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10G环氧化物(BPDE)-DNA加合物在人群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针对BPDE-DNA加合物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150例的肺癌组织、120例的癌旁肺组织、40例的肺良性病变组织和40例的正常肺组织中BPDE-DNA加合物的含量,同时检测相应肺组织中p53、C-MYC、K-RAS、BCL-2、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BPDE-DNA加合物与上述基因的关系.并在BPDE诱导的体外人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模型上检测癌变过程中BPDE-DNA加合物的变化.结果82.0%的肺癌组织中可检出BPDE-DNA加合物,加合物阳性细胞的比率为11.52%±14.44%(x±s);37.5%的癌旁肺组织可检出BPDE-DNA加合物,加合物阳性细胞的比率为2.25%±5.07%;15.0%的肺良性病变组织可检出BPDE-DNA加合物,加合物阳性细胞的比率为0.75%±2.30%;40例正常肺组织中仅1例可检出BPDE-DNA加合物,该组人群平均加合物阳性细胞比率为0.03%±0.16%;肺癌组织中加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肺良性病变组织和正常肺组织,P<0.001.将肺癌病例按性别、年龄、细胞类型和吸烟史分组,发现男性病例加合物检出率为89.9%,高于女性的检出率(51.6%),P<0.01.99.1%的吸烟患者其癌组织可检出BPDE-DNA加合物,加合物阳性细胞比率为13.91%±15.53%;27.8%的非吸烟肺癌患者其癌组织也可检出BPDE-DNA加合物,加合物阳性细胞含量为4.68±7.44;吸烟患者BPDE-DNA加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非吸烟患者,t=3.44,P<0.001.肺癌组织BPDE-DNA加合物含量在p53、K-RAS、BCL-2基因阳性表达者中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而C-MYC、TERT基因表达与BPDE-DNA加合物无关联.在体外用BPDE作用于人气管上皮细胞系,可诱导该细胞系发生转化和癌变,在其癌变过程中BPDE-DNA加合物由阴性变为强阳性.结论BPDE-DNA加合物是反映多环芳烃暴露和产生致癌效应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其致癌作用可能与p53、K-RAS、BCL-2等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