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参皂苷Rg3联合化疗抑制大肠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研究表明,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有密切关系,以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癌新药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人参皂苷Rg3是目前国内唯一批准用于临床的中药单体肿瘤新生血管抑制剂。本研究拟通过实验研究中药靶向药物人参皂苷Rg3联合5-氟脲嘧啶化疗对抑制大肠癌生长和转移能否起到协同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中药抗肿瘤及中医药和化疗协同治疗肿瘤提供客观依据,促进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现将其研究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化疗联合人参皂甙Rg3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血管生成是目前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热点,它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长,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人参皂甙Rg3是从中药人参中提取的一种血管生长抑制剂,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化疗与血管生长抑制剂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健择(gemcitabine)是目前治疗肺癌的最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抗胃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协同抗胃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人参皂苷Rg3组[GS-Rg3:10mg/(kg.d)灌胃]),紫杉醇组(10 mg/kg腹腔内注入,每周二次),联合组(人参皂苷Rg3+紫杉醇,用法同上),对照组(生理盐水组)。连续用药3周。用药结束后脱颈处死裸鼠,统计各组转移率,免疫组化检测微血管密度(MVD),RT-PCR测定血管生成因子β3-整合素的mRNA水平。结果:联合组肿瘤转移率低于紫杉醇组和人参皂苷Rg3组(P<0.05,P<0.01),联合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最低,与人参皂苷Rg3组和紫杉醇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联合组β3-整合素最低,与紫杉醇组、人参皂苷Rg3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具有协同抗胃癌转移作用,可能通过协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抗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3作用于体外培养的EA.hy926人血管内皮细胞株,采用transwell小室法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MTT法观察细胞抑制率,tube formation法观察微管形成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g3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EA.hy926细胞的侵袭能力及微管形成能力,但对EA.hy926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不是通过直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而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形成微管样结构及其侵袭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对小鼠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探讨Rg3抗肿瘤生长及抑制转移的机制。方法以Hca-F25//6A3-F(F)接种于615近交系小鼠,建立肝癌转移动物模型,分为5组:Rg3预防组(接种肿瘤前给Rg3)、Rg3治疗组(Rg3)、阳性对照组(PDD)、联合治疗组(Rg3 PDD)和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通过电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肿瘤细胞的凋亡,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人参皂苷Rg3预防组及治疗组电镜下可见较多细胞凋亡小体的形成;顺铂治疗组的形态改变以细胞破坏为主,凋亡的细胞较少;联合治疗组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程度相当。流式细胞学检测分析结果为:Rg3预防组、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细胞凋亡的特征峰(5/5),而顺铂治疗组为(1/5),阴性对照组未见。应用Rg3各组均较未用药组VEGF表达减少。结论人参皂苷Rg3抗肿瘤生长及抑制转移的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降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方法均有副作用。随着医药学的发展,天然药物在宫颈癌疗效、治疗靶点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国内外实验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传统的滋补养生名贵中草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3在抗宫颈癌方面有有效的作用,也有研究发现其能使化疗增敏。为进一步系统的了解人参皂苷Rg3在治疗宫颈癌方面的作用,本文从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抑制宫颈癌新生血管形成以及提高免疫力等几个方面对人参皂苷Rg3抗宫颈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情况。方法:搜集近年来有关人参皂苷Rg3抗肝癌作用机制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人参皂苷Rg3是从补益中药人参中提取的单体,其抗肝癌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抑制肝癌血管生成、逆转肝癌细胞多药耐药、与化疗联合的协同增效作用等。结论:人参皂苷Rg3具有抗肝癌作用,但其主要的作用通路和相关靶点还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人参皂苷是中药人参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成分,临床药理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b1 可以通过抑制P-gp 外排药物,增强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拮抗免疫功能的抑制和维持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功能;Rg3 则主要通过影响肿瘤细胞蛋白质表达、作用于细胞分裂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能抑制肿瘤新血管生长;Rh2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控制肿瘤细胞转移来起到抗肿瘤作用,本文通过对人参皂苷Rb1、Rg3、Rh2 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阐述,为其临床应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薛慧  王世军 《新中医》2007,39(2):96-98
随着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开发,诸多研究者发现部分中药或其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起到抗肿瘤作用。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如不良反应少、不会产生耐药、能从根本上遏制肿瘤复发、转移等。肿瘤转移离不开新生血管,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应用不仅使肿瘤得不到营养,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而且切断了肿瘤的转移途径,有效地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笔者就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3对NK细胞与K562细胞的结合率及毒性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直接抑制及诱导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以外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Rg3作用后NK细胞结合K562细胞的百分率以及NK细胞对K562细胞的直接毒性。结果:在Rg3浓度为0~50μg/mL范围内,NK细胞与K562细胞的结合率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Rg3能通过激活NK细胞,提高NK细胞与K562细胞的结合率,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位列第五,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人参皂苷Rg3是人参重要的化学成分,在防治结肠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人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3作为人参主要成分之一,同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迁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说明人参皂苷Rg3可通过多种机制防治结肠癌。本文追踪国内外最新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通过总结分析发现人参皂苷Rg3治疗结肠癌可增强化疗药物抗癌作用,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增殖、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及改善肿瘤微环境,还可调控PI3K/AKT、C/EBPβ/NF-κB、Wnt/Β-catenin、Notch-Hes1等信号通路等达到防治结肠癌的作用。目前人参皂苷Rg3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研究尚缺乏,多为联合用药,故本文通过梳理其作用机制,旨在为人参皂苷Rg3治疗结肠癌的基础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参皂苷Rg3防治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转移、提高化疗药物疗效、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及降低某些肿瘤患者及高危人群对诱变剂的敏感性等多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关于人参皂苷Rg3防治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人参皂苷虽具有广泛地防治肿瘤作用,但其确切地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富力、鲁岐两位青年博士历时5年埋头苦干,终于从中药人参中提纯出抗癌新药─Rg3参一胶囊,日前该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颁发的中药一类新药证书。这是继80年代中国成功研制第一个一类西药新药青蒿素之后产生的第一个中药一类新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5月6日的专题研讨会上,权威人士认为,该药将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中国药”。 Rg3最初是在中药人参中发现的,20年来韩、日、俄、美等国学者进行的大量研究发现,其主要作用为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转移。由于Rg3在人参中的含量仅为十万分之三,提取制备极其复杂昂贵,国外仍停留在实验室制…  相似文献   

14.
20(R)-人参皂苷Rg3是我国21世纪批准的第一个中药单体新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3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对抗肿瘤细胞的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目前对于20(S)-人参皂苷Rg3和20(R)-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作  相似文献   

15.
郭敬强  林胜璋 《中草药》2021,52(6):1668-1671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对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裸鼠背侧近右后肢处sc胰腺癌SW-1900细胞建立胰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人参皂苷Rg3低、高剂量(10、20 mg/kg)组。给药组ip人参皂苷Rg3,对照组ip0.9%氯化钠溶液,每2天1次,连续4周。给药结束3d后裸鼠脱颈椎处死,取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裸鼠瘤组织中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采用qRT-PCR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裸鼠瘤组织中血管内皮钙黏素(vascularendothelialcadherin,VE-cadherin)、络氨酸激酶受体A2(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receptor A2,EphA2)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人参皂苷Rg3组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质量显著降低(P<0.05),微血管密度显著降低(P<0.05),VE-cadherin、EphA2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可能通过调控VE-cadherin、EphA2m RNA和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6.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皂苷Rg3是人参提取物中主要抗肿瘤成分,可通过多途径发挥作用,尤其抗肿瘤血管新生作用具有特色,被认为是中药血管新生抑制剂。目前该药的研究已初具规模,近年来已通过多角度研究阐述其部分作用机制,对该药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备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茶多酚对移植性小鼠肿瘤微血管密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茶多酚口服、静脉与局部注射3种给药途径对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以判定茶多酚是否具有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效应.方法:移植性S180小鼠肿瘤动物模型建立后,分别按茶多酚口服、局部注射、腹腔注射及人参皂苷Rg3口服、CTX腹腔注射给药,5天后取肿瘤组织,常规石腊包埋、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组织MVD.结果:茶多酚口服、局部注射可明显减少S180荷瘤小鼠MVD,而腹腔注射则无明显效果.结论:茶多酚具有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茶多酚口服、静脉与局部注射3种给药途径对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以判定茶多酚是否具有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效应。方法:移植性S180小鼠肿瘤动物模型建立后,分别按茶多酚口服、局部注射、腹腔注射及人参皂苷Rg3口服、CTX腹腔注射给药,5天后取肿瘤组织,常规石腊包埋、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组织MVD。结果:茶多酚口服、局部注射可明显减少S180荷瘤小鼠MVD。而腹腔注射则无明显效果。结论:茶多酚具有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医学的不断发展,肿瘤的近期疗效已有很大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放疗或者化疗得到控制,甚至治愈。但是癌症病人生存率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而且许多肿瘤切除了局部的病灶,但隐藏在体内其它的地方的转移灶依然存在,化疗虽然可以使肿瘤体积缩小,但药物不可能将所有的肿瘤细胞全部杀死,只要体内还剩下一个癌细胞,停药以后就会有复发的可能。医学专家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必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如果能够用药物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就可以阻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进而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我国科学家对…  相似文献   

20.
西洋参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最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类,目前已从西洋参皂苷类成分已分离鉴定出49种,其中达玛烷型皂苷32种(新近发现的人参皂苷F1),齐墩果酸型皂苷3种,奥克梯隆醇型皂苷2种,其它类皂苷成分12种(新近发现的人参皂苷Rg6和Rg8)。西洋参除传统的生理活性外,多年来研究证明,西洋参中所含人参皂苷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生理活性方面具有很高价值和发展前景。本文对西洋参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及其在抗肿瘤的研究进展中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