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脏躁从肝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脏躁主要表现为妇女精神抑郁 ,心中烦乱 ,无故悲伤欲哭 ,或哭笑无常 ,呵欠频作 ,或语无伦次 ,情绪易于激动难以自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压力的加大 ,妇女脏躁在门诊中数量有所增多 ,中医临床治疗大多从心肾入手 ,但疗效有时不尽人意 ,笔者从肝论治 ,却能收到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肝郁气滞 ,内扰神志 ,治当疏肝安神肝主疏泄 ,主谋虑 ,性喜条达 ,条畅气机。当七情太过 ,情志不遂 ,稍有不顺便生郁闷 ,致肝气郁结 ,或数谋不决 ,肝气郁滞 ,疏泄无权 ,木失条达 ,气机阻滞不畅 ,气血转枢不利 ,欲畅不达 ,内扰神志 ,肝魂不能安藏而病脏… 相似文献
2.
从五脏各自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论述了五脏的功能失常皆可导致脏躁的发生,且从五脏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提出了脏躁病在五脏,而非仅在于心脾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脏躁从五脏论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五脏各自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论述了五脏的功能失常皆可导致脏躁的发生,且从五脏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提出了脏躁病在五脏,而非仅在于心脾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当今社会,郁病患者越来越多,尤其郁病气虚者更多。气虚为郁病的一个症状或一种证型,因郁病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断不可见气虚即补气,犯“虚虚实实”之戒。翻阅大量古籍的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郁病的病因和治疗均可从火来论,应区分壮火、阴火、相火、少火、虚火。郁病初期气结化火,治疗宜顺宜清,在上清降壮火,火清则气益;病程进展损及中气,阴火内生,治疗宜修宜补,健运脾胃以消阴火而补气;后期阴阳虚衰,治疗在下要补,温补少火或滋阴降火,以少火补气。然不可一概而论,在诊治过程中清上健中补下要根据虚实来调整药物比例,避免虚实之祸。从火论治郁病气虚,切中病机,经临床反复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李××,女,52岁,大埔饮食服务公司职工,曾患结肠炎史。于1975年10月间精神抑郁,失眠消瘦,继而卧床不起。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兼慢性结肠炎,治疗未效。于11月22日邀余往诊,病者常因苦思而失眠,失眠而苦思,甚则彻夜不寐,饮食锐减,消瘦日增。综观前后证因,诊断为脏躁病。由于结肠痼疾而伤其血,忧思抑郁而伤其阴。阴血耗伤,导致心肝失养,神志不宁,食少纳呆,便后腹痛。诊得脉细如丝,舌红口干,小溲短赤,均为阴血枯伤之征,非用大剂补养不可。然病久虚象已著,一时难冀递复,尤须善为调摄,以图功效。方取仲景《甘麦大枣汤》加味,药用甘草钱半,小麦一两,大枣八钱,阿胶三钱(后下),生首乌五钱,甘杞五钱,白 相似文献
10.
郭××,女,52岁。初诊:1982年12月7日。素体虚弱,复因操劳过度,更加七情所伤,出现精神恍惚,哭笑无常,不能自主。证见口干肤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默默不欲食,舌时颤动、色光红,脉细弦而数。此为肝郁化火,损伤心脾,而致精血化源不足,五脏失于濡养。治宜滋液缓肝,养血安神。投甘麦大枣汤加百合: 甘草15克浮小麦30克大枣6枚百合10克上药服二剂,症状明显减轻,言语清楚,能辨来人。但大便秘结、心慌、寐差如故,舌光红,脉细数。仍以原方加味: 甘草15克浮小麦30克大枣6枚百合15克麦冬15克生首乌12克柏子仁10克麻仁10克北沙参15克黑芝麻10克服六剂后,神志已清,二便调畅,食能知 相似文献
11.
12.
骆增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2,6(4):38-38
<正> 脏躁病,《金匮要略》已有明确记载,“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有如非己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从此,甘麦大枣汤为中医治疗脏躁的常规方药。笔者通过几十年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并非由于心气不足为唯一病机,常有兼夹证。因此,笔者将本病分为肝气郁 相似文献
13.
14.
15.
既往对男科病的论治多以脾肾亏虚、湿热下注等方面居多,谢建兴教授提出以气郁为主的诸郁致病的观点,治疗上以疏解诸郁为原则,并针对病因,进行综合的生活干预措施,治养结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总结全国名老中医马骏教授从脏腑论治郁病的经验及特色。马老认为郁病与肝、脾胃、心、肾的功能密切相关,郁病的病机多为脾胃失和、心脾两虚、肝脾同病、心肾不交,其中脾胃为郁病之本,故治以调脾、疏肝、养心、护肾,兼以对药“七情相合”,根据临床辨证以柴胡疏肝散、越鞠丸、四逆散、芩连温胆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六味地黄丸、二仙汤等为主方加减用药,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3则。 相似文献
17.
18.
从气 痰 火论治郁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病.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张机所著《金匮要略》即记载了百合病、妇人脏躁证及被后世称为“梅核气”的“咽中如有炙脔证”,初步确立了郁病的雏型。至元代《丹溪心法》又丰富了该病的内容,且提出了“六郁学说”。明代《医学正传》首立了郁证之病名。而今《中医内科学》六版大专院校教材再更名为郁病。其间先贤今哲对该病的病因与病机、辨证与施治、选方与用药多有精辟的发挥及宝贵之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