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因上消化道出血前来就诊的患者140例,分析出血的病因以及药物止血及内镜下止血的治疗效果。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病变等。采用内镜治疗,显效4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71%。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内镜止血治疗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127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内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部位的诊断价值,以及急诊内镜下止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7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内镜检查及止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急诊内镜检查98.43%明确了出血原因及部位,对125例上消化道出血进行了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止血成功率94.40%,一次性止血成功率92%,再出血率和外科手术率为2.3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急诊内镜下止血失败和死亡的常见原因。结论急诊内镜诊疗对于明确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部位具有重要价值,急诊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操作者应迅速、轻柔、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379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原因的内镜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5年379例非静脉曲张良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断和治疗。结果消化性溃疡出血是非静脉曲张良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急性胃黏膜病变。胃黏膜下血管病变、食管病变及上消化道癌也是引起该类出血的原因之一。早期内镜检查提高出血责任病灶检出的阳性率,绝大多数良性上消化道小量渗血均可以通过内镜下局部注射及局部电凝法止血,确认为小动脉或小静脉出血时,止血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结论(1)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为首,急性胃黏膜病变次之,胃黏膜下血管病变、上消化道癌、食管病变的上消化出血均可表现为大量呕血。(2)无内镜诊疗禁忌症者,应及时内镜探查以明确出血原因,确定引起出血的责任病灶;(3)对于不同情况的上消化道出血应区别对待,使用不同的内镜止血方法,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4)内镜止血后复发出血选择性内镜复查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止血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在2010-2013年期间2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6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97.88%(231/236),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贲门及胃恶性肿瘤、Dieulafoy病、Malory—Weiss综合征,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95%(217/236),内镜下止血成功率87.71%(207/236),手术率8.90%(21/236),死亡率2.12%(5/236)。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可提高止血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8~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1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②经内镜及内科综合治疗总止血率为98.1%.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对有活动性出血者采用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并通过内镜进行治疗.结果 92例患者出血原因得到确诊,90例患者经过内镜治疗痊愈,2例无效改为手术治疗.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下止血效果好,风险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索绪枭 《医学综述》2012,(24):4277-4278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对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118例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疗方法分为急诊内镜组和内科常规治疗组,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的病因检出率、有效止血率、再出血率和手术率等数据进行χ2检验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急诊内镜组的病因检出率、有效止血率显著高于内科常规治疗组,分别为93.0%对60.7%,93.0%对70.5%;再出血率和手术率显著低于内科常规治疗组,分别为3.5%对16.4%以及3.5%对1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具有诊断率高、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并接受急诊内镜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10例的临床资料,记录内镜下诊断、病变部位、范围及出血征象等。内镜止血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喷洒止血、注射止血、氩离子凝固止血、钛夹止血及联合止血。结果210例患者中即时止血成功203例(96.7%);48 h内再出血14例,再次急诊内镜下止血成功10例(71%)。共11例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血管栓塞,急诊内镜治疗总有效率为94.8%(199/210)。结论急诊内镜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是首选急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梁高林 《华夏医学》2006,19(4):665-666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术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诊断及病灶内镜下治疗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电子胃镜对7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及酌情镜下止血治疗。结果:经急诊胃镜检查,病变确诊率95.9%,出血主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64.8%,急性胃粘膜病变18.3%。内镜下止血有效率95.4%。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病情允许前提下应尽早行内镜检查,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邓有辉  黄珍堂 《右江医学》1999,27(6):332-333
本文通过对11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发现非老年组主要病因是十二指肠溃疡,老年组主要病因是胃溃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次是胃肿瘤和食道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炎。认为对病因未明的上消化道出血,可先按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指出在出血12~24小时内急诊胃镜检查,有利于明确病因及作内镜下止血治疗,对提高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水平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丁建明  郭凌 《微创医学》2006,1(1):28-29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止血效果。方法对15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常规检查后,立即进行胃镜下止血治疗,按不同病因、病变部位,使用喷药、高频电凝、微波透热、套扎等不同止血方法治疗。结果胃镜检查发现出血原因依次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其它疾病;48h内检查找出出血原因者145例,占93%;内镜下喷洒90例、高频电凝24例、微波透热20例、套扎10例24h内活动性出血均停止。结论急诊胃镜是检查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诊断及止血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出血灶检出率高、止血治疗快速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影响。方法对7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100%,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炎、贲门及胃恶性肿瘤、剥离性食管炎、Mallony-Weiss综合征、十二指肠癌、Dieulafoy病。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17/18),止血率97.1%(68/70),死亡1.4%(1/70)。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内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周明贵 《黑龙江医学》2013,37(9):801-802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0-03~2013-03间我院收治的1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内镜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口服止血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中转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效果好、再出血率与中转手术率低等优点,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急诊胃镜检查出血病变检出率100%,出血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贲门及胃恶性肿瘤、Mallory-Weiss综合征、十二指肠憩室,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1%(32/34),总止血率98.38%(122/124),病死率0.80%(1/124)。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降低病死率。服用NSAIDs的患者,应重视对胃黏膜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15.
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8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临床上急诊胃镜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18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内镜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内科传统治疗法,内镜治疗组根据出血情况采用套扎止血、药物喷洒、注射、金属钛夹等方法。结果:经治疗后,内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6.25%,内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内镜治疗组冉出血率、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下止血效果好,风险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吉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669-2670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9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97.96%,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黏膜剥离伤、Mallory-Weiss综合征、十二指肠癌,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止血率92.86%,病死率3.57%.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降低病死率.服用NSAID的患者,应重视对胃黏膜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17.
洪涌 《大家健康》2013,(12):107
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病情变化进行了解,掌握其病因、发病率和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80例,对其病因以及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应用对症的止血药物以及措施进行治疗之后,153例患者止血有效,占85.0%,27例患者止血无效,占15.0%。对上消化道出血症状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再出血会导致机体的耐受性变差,造成脏器功能的衰竭。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其病因繁多,首选的诊断方式是内镜检查,能够随时对消化道的病变进行观察,在必要时应该进行活检病理检查。检查时间越早,患者确诊率越高,常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止血药物,必要时予生长抑素以及内镜止血,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4月~2004年11月经过急诊胃镜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结果消化性溃疡57例,出血性胃炎19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7例,癌肿6例,Dieulafoy病4例,贲门撕裂症3例,其他18例。检查时活动出血39例,镜下止血成功35例(89.7%),4例转外科手术。结论①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②急诊胃镜检查可有效及早明确病因并快速止血,或根据病情及时采用相应措施,为外科医生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诊之一,正确地判断出血的病因及其各种诱发因素,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收集本院自1998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47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胃镜及手术等检查观察,现将其出血原因及预后有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止血技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近期疗效及应用价值,总结内镜下止血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90例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内镜下止血技术及其近期疗效、并发症等。结果镜下止血成功率90.0%。结论内镜下止血成功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