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戴立体定向头架定位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4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106例,采用反戴立体定向头架CT定位卵圆孔射频热凝毁损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结果 88例患者术后三叉神经疼痛消失,18例疼痛好转;术后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13例,面瘫1例。术后随访1年,复发12例。结论此方法弥补了传统经验穿刺射频损毁术定位不准的不足,其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治疗情况,其中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组28例,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组32例,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微血管减压术的治愈率优于射频热凝组;两组的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首选微血管减压术,而射频热凝术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或有开颅手术禁忌症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无框架立体定向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系统引导下,对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行经前入路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术中电刺激验证靶点,而后进行靶点射频热凝治疗。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随访6~36个月,疼痛完全消失29例,疼痛减轻1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8例,咀嚼力减弱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无框架立体定向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明显减少盲穿过程因深度或方向掌握不当产生的并发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提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报告了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其中11例发现三叉神经入脑干区动脉压迫神经根,将压迫血管与神经根分离,在其间植入纤维蛋白海绵或聚四氟乙烯片维持分离状态,术后除1例疼痛减轻外,其余疼痛完全缓解,另1例术中未发现责任血管,但在神经根远侧段发现有粘连,将粘连松解,使神经根游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或缓解,所有病例无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去除病因的手术方式,对已行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的患者再次行微血管减压术亦可获得满意疗效,作者还认为,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顺应了当今微侵袭外科的趋势,将有望被更多地用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悬吊法在微血管减压术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价。方法5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微血管减压术中应用悬吊法进行治疗。结果5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50例(92.59%)疼痛消失,3例(5.56%)明显缓解,有效率98.15%,术后1例疼痛未见缓解,二次手术,未见微血管压迫,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悬吊法的应用是对传统的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改进,可以减少术后复发的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从2003年11月到2007年1月本组施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110例三叉神经痛病例.结果 110例患者中,术中发现有血管压迫者107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105例(95.4%),4例明显减轻,部分缓解1例.平均随访35个月,复发1例,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好,安全可靠,对神经的损伤小,应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9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射频热凝术治疗效果,并与其他方法相对比。结果术后优良率94.8%,无效率0.5%,眼科并发症出现1例。结论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并发症相对较少等特点,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32例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症状立即消失26例,缓解6例,有效率100%。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创伤小,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2-10—2013-12收治的2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全麻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经电话及预约随访2~16个月,21例患者中术后疼痛立即消失17例,术后2周内疼痛缓解2例,疼痛明显减轻2例,能够耐受疼痛,总缓解率90.5%,总有效率100%。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疾病,但其病因及致病机理尚未阐明,目前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手段。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对不愿开颅或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可行射频毁损术,神经根切断术等破坏性治疗逐渐少用,对于反复复发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或癌性疼痛患者,可考虑行三叉神经脊髓束尾核切断术或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术。上述几种手术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也存在着一系列并发症及复发问题,如何提高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效果及减少复发,仍然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三叉神经痛不同术式疗效分析:附17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比较三叉神经痛三种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颞硬膜外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 ,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178例患者 ,对其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 :感觉根切断术组 :疗效尚好 ,不良反应中面部感觉障碍发生率较高 ,易误伤运动根 ,也较易复发 ;射频热凝术组 :简单、安全、有效 ,面部感觉障碍发生率较低 ,唯复发率较高 ;血管减压术组 ;疗效肯定 ,不良反应少 ,复发率低 ,但手术风险相对较大。结论 :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逐渐少用。射频热凝术适用于年老体弱 ,不能耐受手术及首次外科治疗者。对于射频热凝术后复发者 ,可酌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手术前后的护理,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减轻患者术前恐惧、紧张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增加疗效。方法对83例行微血管减压术的颅神经疾病患者,包括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术前进行心理辅导,术后加强对病情现察及护理。结果 5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治愈45例,有效7例,无效1例,后行三叉神经感觉根射频热凝术后治愈;27例面肌痉挛患者中,22例治愈、5例有效;3例舌咽神经痛患者全部治愈。术后17例因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后遗留有面部麻木,11例出现轻度面瘫,脑脊液漏3例,口唇疱疹9例,1例出现术后岀血,颅内感染1例。无l例死亡。结论通过术前心理干预,可以患帮助患者克服焦虑与恐惧心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加强术后病情观察,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术后2周内疼痛症状消失75例,2例手术及药物治疗无效,有效率为97.5%。根据电话随访,术后2年内2例复发,1例发生皮下积液,1例听力下降,2例头晕、耳鸣,2例轻度面神经功能障碍,无一例死亡。结论微血管减压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效果明显,在手术过程中应谨慎、规范操作,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4.
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病因及微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126例面肌痉挛患者全部在局麻下行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结果126例患者术中均发现面神经根部有血管压迫.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51例.小脑后下动脉及其分支38例.椎动脉23例.多根小动脉14例。85例患者术后面肌痉挛即停止.28例于术后7~30天内面肌痉挛停止,8例30~90天内面肌痉挛停止.5例3~6个月内面肌痉挛停止。随访108例,随访时间1~4年。2例于术后16个月复发,2例术后18个月复发。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根受血管压迫所致.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附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手术经验。均在磁共振检查后行微血管减压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MRI及术中均见面神经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6例,椎动脉1例;三叉神经责任血管为椎动脉4例,小脑上动脉3例。行微血管减压后,三叉神经痛症状均立即消失;面肌痉挛术后立即消失5例,术后3个月内完全消失2例。结论术前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指导手术;微血管减压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PRT)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PRT治疗的438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8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术后3个月以后再次出现三叉神经痛症状判定为复发。结果 438例中,术后复发35例,复发率为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典型疼痛、病程≥48个月、既往微血管减压术或伽玛刀治疗史及术前BNI分级Ⅴ级为PTN病人PRT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4个独立危险因素的比值比进行赋分,总分0~10分,其中0~5分为低风险组,6~10分为高风险组。低风险组PRT后复发率0fen[3.30%(7/212)]明显低于高风险组[12.39%(28/226);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警评分系统预测PTN病人PRT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729(95%置信区间0.701~0.913),最佳截断值为6.0分;评分≥6.0分预测术后复发的敏感度为0.939,特异度为0.601,Youden指数为0.540。结论 对PTN病人,如果疼痛不典型、病程长、既往有手术治疗史及术前BNI分级高,PRT后复发风险高,注意密切随访。基于4个危险因素建立的评分系统对预测病人术后复发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临床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MVD治疗的164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48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面部疼痛分级标准评估疗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1周BNI分级Ⅰ~Ⅱ级139例(84.76%),Ⅲ级25例 (15.24%);术后11例(6.70%)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共复发31例,复发率为18.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5年、减压未充分、压迫有移位是影响PTN病人MVD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 MVD治疗PTN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对于病程长、未充分减压的病人,应注意加强随访,防治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MVD)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241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中均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包括异常肌反应(AMR)、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面神经自由描记肌电图(Free-EMG).对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 与手术疗效及术后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单纯应用涤纶垫棉治疗基底动脉压迫所致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1例基底动脉压迫引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患者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均单纯使用涤纶垫棉作为减压材料,且未使用其他减压方式。手术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于脑干和责任动脉之间放置涤纶垫棉实现减压。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提出的疼痛分级评估手术效果。结果3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27例(87.1%)术后疼痛即刻完全缓解(BNI分级Ⅰ级),3例在术后3个月内完全缓解(BNI分级Ⅰ级),1例疼痛部分缓解(BNI分级Ⅲ级)。5例(16.1%)患者术后出现面部感觉减退,其中3例自愈;1例患者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3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85个月(中位时间为40个月),随访期间有4例(12.9%)复发(BNI分级Ⅳ~Ⅴ级),其中2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另外2例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可部分控制面部疼痛。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单纯应用涤纶垫棉治疗基底动脉所致三叉神经痛的术后即刻效果显著,但其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