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评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中毒性脑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3例中毒性脑病患儿为观察组,根据GCS评分分为轻度组(n=22)、中度组(n=21)、重度组(n=20)3个亚组,另选择同期3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小儿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血清NSE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3个亚组血清NSE均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在入院即刻与治疗后3d、5d、7d、14d血清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E与中毒性脑病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利于判定中毒性脑病病情和预后,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指标,在各种脑损伤后急剧升高,并与病情和预后相关.本研究检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方法共89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根据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颅脑创伤组,于伤后12 h内分别检测血清(89例)和脑脊液(18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其与颅脑创伤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颅脑创伤各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且特重型组和重型组高于中型组和轻型组(均P0.05)。脑挫裂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高于弥漫性轴索损伤(P=0.025)、硬膜下血肿(P=0.031)和硬膜外血肿患者(P=0.021)。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与GCS评分(rs=-0.327,P=0.024)和Glasgow预后分级评分(rs=-0.252,P=0.049)均呈负相关关系。特重型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均高于血清(P=0.039,0.031)。结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变化可以作为辅助评价急性颅脑创伤程度、分型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实验室指标,且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较血清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癫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癫癎患者发作后不同时间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0例癫癎患者发作后48h内、2~4d、5~7d血清中NSE水平,并与2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癫癎患者发作48h内及2~4d血清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31,2.57;P<0.01,0.05).结论癫癎发作后血清NSE水平升高可能与脑神经元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8例脑出血患者起病第1、3、7、14d血清NSE水平进行动态测定,神经功能缺损按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标准进行评定。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并与出血量大小及SSS呈正相关。结论血清NSE的水平变化对判断脑出血量大小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测定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并探讨NSE含量与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223例,根据GCS评分将其分为轻、中、重型三组,在伤后1、3、5、7d应用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血清NSE浓度水平,并结合ICP、CPP及患者预后进行分析。对照组为正常健康体检者40例,其处理同颅脑损伤组。结果①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升高,轻型组轻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组与轻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重型组与中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重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型组(P〈0.01)。②血清NSE含量与ICP呈正相关(P〈0.05),与CPP呈负相关(P〈0.05)。③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不良者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NSE浓度升高与脑损伤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颅脑损病情的重要指标;监测血清NSE水平联合ICP、CPP等指标,可更为准确地判断病情、评价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对梗死灶大小和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第 1、 3、 7d血清NSE水平 ,并分析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浓度在起病第 1、 3d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第 3d达峰值 ,且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血清NSE变化对准确反映脑梗死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入院第2天和治疗14d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并与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监测有助于了解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其与脑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方法对210例ACI患者按脑梗死面积大小进行分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血清NSE水平测定。结果ACI患者各亚组间血清NSE水平有显著性差异(F值=16.2,P0.05),且与梗死灶体积呈显著正相关(r=0.72,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NSE水平可反应ACI患者的脑梗死状态,对判断病情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脑卒中病灶部位、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96例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58例脑梗死(CI)、27例脑出血(ICH)、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以及25名正常对照者血清NSE水平,分析其与不同卒中类型患者的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Barthel 指数(BI)、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评分及病灶部位和体积关系.结果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发病4 d内,CI组及ICH组中,较大病灶的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小病灶患者 (均P<0.01);ICH组、CI组血清NSE水平与CSS呈正相关(r=0.52,r=0.56;均P<0.01),SAH组、ICH组、CI组血清NSE水平与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1,r=-0.43,r=-0.53;均P<0.01);不同病灶部位患者血清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血清NSE水平可客观地反映脑损伤程度;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清NSE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含量变化以及亚低温治疗(HT)对血清NSE含量的影响,探讨HT的脑保护机制。方法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常温治疗(NT)和HT。两组均于伤后6h及1、3、5、7d取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测定其NSE含量,分析各时间点两组血清NSE含量与预后的关系。同时取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伤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NSE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各时间点HT组NSE含量均低于NT组(P〈0.01)。③与NT组比较,出院时HT组患者预后较好,但相差无显著性(P〉0.05)。④NT组预后不良者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HT能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哮NSE含量,并提示颅脑损伤后有较高水平血清NSE患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脑卒中的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和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动态检测77例脑卒中患者(脑出血36例、脑梗死41例)的血清NSE。结果 脑梗死和脑出血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后48小时内即有升高,第3~4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至28天左右接近正常;发病后各时点脑梗死和脑出血组血清NSE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期(发病1周内)血清NSE浓度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出血量、梗死灶体积呈正相关(分别P<0.001,P<0.01,P<0.005),与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无相关性(P>0.05)。结论 NSE可作为脑卒中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但对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无意义。  相似文献   

13.
tSAH患者血清内皮素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tSAH)患者血清中内皮素-1(ET-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和放免法检测5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24h内、第3、7、14d血清中ET、NSE的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第3、7d升高明显,第14d有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血清中NSE水平第7d达高峰。结论ET、NSE的变化可以反映蛛网膜下腔出后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MC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VMCI患者51例,正常对照组45例,完成神经心理学评估,头颅MRI或CT检查,测定血浆Hcy和血清NSE水平。结果 (1)两组间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MCI患者Hcy和NS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MCI患者中,LA-VMCI(23例)和LI-VMCI(28例),两组间Hcy和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Hcy与血清NSE呈正相关(r=0.657,P=0.008);(4)以Hcy来预测VMCI,其曲线下AUC为0.871(P=0.000,95%CI 0.753~0.948),OPP=15.89μmol.L-1,敏感性为86.5%,特异性为87.1%,阳性预测值86.7%,阴性预测值71.3%。以NSE来预测VMCI,其曲线下AUC为0.866(P=0.000,95%CI 0.756~0.930),OPP=17.82μg.L-1,敏感性为87.8%,特异性为85.3%,阳性预测值91.5%,阴性预测值为78.7%。结论血浆Hcy和血清NSE对VMCI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血清镁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清镁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早期补充硫酸镁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231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血清镁浓度,并将其中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8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硫酸镁2g(16mmol)稀释至100ml于15min内推注+硫酸镁7.8g(65mmol)稀释至500ml静滴24h。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及人院第3天时血清镁浓度.入院时和入院1周时的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浓度,6个月后按GOS进行预后评价。结果重型颅脑损伤与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血镁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低血镁组和高血镁组入院时GCS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1周时的血清NSE水平及伤后6个月时的GOS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颅脑损伤后早期患者血镁浓度与其伤情间的必然联系,早期补充硫酸镁也未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损伤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79例DAI患者伤后12h、1d、2d、3d、7d和14d的脑脊液NSE水平,并分析其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15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伤后12hDAI患者脑脊液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型组脑脊液NSE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1);预后不良组的脑脊液NSE水平则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或P<0.05);死亡组病人NSE水平持续增高。结论检测脑脊液NSE水平变化不但有助于评估DAI严重程度,而且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深低温停循环和顺行性灌注大鼠脑复苏对大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深低温停循环和顺行性灌注对脑的治疗及保护效果。方法制造大鼠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实验组(9只),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的NSE活性。结果实验组血清NSE活性在损伤后3、6、24h监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深低温停循环和顺行性灌注脑复苏技术通过降低NSE活性来增强脑细胞的自身保护作用可能是其抗神经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115例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脑卒中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 脑出血46例,脑梗死69例,正常对照21例,患者分别在起病3d内及2周时采集血标本。血清NSE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按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标准进行,结果 脑梗死,脑出血组3d内及起病2周时血清NSE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01),并与SSS呈明显正相关(P<0.001),结论 脑卒中早期血清NSE明显升高,血清NSE与SSS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