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入路切除第二肝门附近的肝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第二肝门附近的肝癌位于三条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构架内,普一度被视为肝胆外科手术禁区。2002年10月至2004年5月,我科对4例第二肝门附近肝癌采用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解剖入路法,成功实施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累及第二第三肝门巨大肝癌的手术切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累及第二第三肝门的巨大肝癌往往被视为不可切除,本文探讨其可切除性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25例累及第二第三肝门的肝癌,平均肿瘤直径14.78cm.分别压迫主要肝静脉根部或/和肝后腔静脉;进腹充分暴露肿瘤后在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下切除肿瘤.切肝前根据需要预置腔静脉阻断带备用。结果 25例肝癌均得到顺利切除,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同205min,平均出血量1508ml随访半年生存率87.23%,半年肿瘤复发率20%。结论 切除累及第二第三肝门的巨大肝癌虽具一定挑战性.但只要方法得当仍然是可行和安全的手术。  相似文献   

3.
中央型巨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Wang Y  Chen H  Wu MC  Sun YF  Wei GT  Lin 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7):1025-1028
目的 探讨中央型巨大肝癌手术切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以来所切除的直径 >10cm的中央型巨大肝癌病例 ,包括位于左内、右前和全尾叶的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转移性肝癌。结果 共切除同时累及第一、二、三肝门的中央型巨大肝癌 4 0例 ,肿瘤直径平均为13 6 (10 5~ 19 0 )cm ;肝切除术式包括扩大中肝叶切除 9例 ,不规则中肝叶切除 13例 ,扩大左半肝切除 13例 ,全尾叶加扩大左半肝切除 3例 ,扩大右半肝切除 2例 ;平均手术时间为 197(90~ 380 )min ,平均手术失血量为 15 96 (30 0~ 110 0 0 )ml,全组无手术死亡 ,发生明显并发症者 8例 (2 0 % ) ;随访全组病例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5 6 %和 2 8%。结论 巨大中央型肝癌多同时累及 3个肝门 ,手术切除较为困难 ,但手术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解剖第三肝门在巨大肝癌切除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对12例肝右叶巨大肝癌患者解剖显露第三肝门的方法行半肝或右三叶切除术切除巨大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例经解剖显露第三肝门后顺利切除肿瘤.平均结扎肝短静脉4.1支,第一肝门平均阻断时间38.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35 ml.未发生大出血及空气栓塞,亦无术后肿瘤残留及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全组病例均未行全肝血流阻断.结论 行第三肝门解剖切除右肝巨大肝癌,能完整切除肿瘤,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肝门阻断时间,减少损伤肝短静脉或下腔静脉而引起的大出血及空气栓塞;减少术后肿瘤残留率.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用经第一肝门、尾状叶路径的方法,成功地切除了1例位于S8d(肝脏第8段后部)段,侵入肝门部胆管,尾状叶门静脉旁部,压迫推移肝中静脉、肝后下腔静脉的肿瘤,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冷冻肝切除对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ou XD  Tang ZY  Yu Y  Ma ZC  Wu ZQ  Zhang BH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7):439-441
目的探讨冷冻肝切除对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的价值。方法对84例原发性肝癌行冷冻肝切除,即对可切除肝癌,先用液氮(-196℃)冷冻,将癌块冷冻成冰球然后立即作常规根治性肝切除。术后定期随访。复发率和生存率用寿命表法统计。结果术后恢复均顺利,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冷冻肝切除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7%、83.9%和64.0%。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5.1%、30.1%和39.0%。结论冷冻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有可能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冷冻肝切除与常规肝切除的远期疗效比较,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李绍强  梁力建 《腹部外科》2006,19(3):F0003-F0004
肝脏是血供丰富的器官,毗邻肝脏有多条大血管。第一肝门有肝动脉和门静脉;第二肝门有肝左、肝中和肝右三条静脉;第三肝门有数条肝短静脉;肝脏后方有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这些血管一旦损伤,将引起大出血,特别是肝静脉和肝后下腔静脉,出血凶猛,如处理不及时,短时间内血压将迅速下降,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肝脏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肝脏手术引起大出血的发生有明显下降,术中引起毗邻肝脏大血管损伤的处理也有长足的进步。一、邻近肝脏大血管损伤的常见原因1.肝外伤:严重的肝外伤,特别是Ⅳ、Ⅴ级肝外伤(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分级)常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50例接受不规则性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6.51%和2.53%,累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82%、41.24%和19.83%,术后化疗次数、血管受侵、肝被膜受侵和术前肝功能情况是影响手术切除后疗效的重要因素。结论 对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肝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可达到根治的效果,也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 月临沧市人民医院施行肝切除术的2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精准肝切除术101例(精准 组),Pringle法肝切除101例(传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胆汁漏、 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AFP值,以及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 等指标。结果 精准组与传统组的术中出血量[(505.5±64.1)mL vs (709.9±61.2)mL]、手术时间[(331.4± 42.3)min vs (318.1±52.5)min]、术后胆汁漏(1% vs 4%)、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8.7% vs 19.1%)、术后住 院时间[(16.1±3.4)d vs (24.5±4.1)d]、术后6个月AFP<10 μg/L率(91.3% vs 78.8%)以及术后1、3年无瘤 生存率(分别为71.7% vs 53.2%、48.9% vs 3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传统肝切除术, 精准肝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无瘤生存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癌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接受肝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实施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术后拔管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随访1a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及存活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手术适应证基础上,应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近期随访复发、转移及存活率与开腹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肝尾状叶肿瘤切除及术中大出血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尾状叶位于肝脏的后方,部位深在,显露难度大,加之左尾叶段和右尾叶段将肝后下腔静脉下段前壁和两侧壁包裹,在施行肝尾叶肿瘤切除时最大的手术风险,就是术中大出血。1994-2004年我院周伟平教授、王义教授等两个科室曾分别报道共行肝尾叶肿瘤手术切除142例。目前我院各临床科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RAS理念下的术后管理在肝癌肝切除术后康复中的重要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行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ERAS术后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ERAS术后组采用ERAS理念指导下的术后管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后管理措施,进行对照研究。分析比较两组的术前资料、术中情况以及术后疼痛评分、肝功能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再人院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术前资料及术中情况无差异(PO.05),与对照组相比,ERAS术后组术后疼痛评分降低,肝功能及肠道恢复加快,术后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降低;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再入院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RAS理念下的术后管理可以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减轻术后疼痛、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再入院率,在肝癌肝切除术后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儿巨大肝肿瘤切除术后胆道损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4.5岁。5个月前发现腹部肿块,在外院行全身化疗4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1次,体重下降3 kg。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11.4μmol/L,总蛋白82.7 g/L,白蛋白41.2g/L,ALT 18.5 U/L,AST 84.1 U/L,ALK 152μmol/L, AFP>1000 ng/L,乙肝表面抗原、抗体、e抗原、抗体及核心抗体、丙肝抗体均为阴性。CT检查提示肿瘤位于肝右三叶。查体:腹部隆起,右侧肋缘下可触及10 cm×8 cm质硬肿块,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1989年 1月~ 1999年 5月手术切除肝癌共 378例 ,其中 2 18例术后行辅助肝动脉化疗和门静脉化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探讨肝动脉与门静脉化疗的差异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 2 18例中男 179例 ,女 39例 ,年龄 30~ 73岁 ,平均45岁。B超和CT提示癌灶最大径 5~ 17cm ,单发癌灶 15 4例 ,多发癌灶 6 4例 ,伴有门静脉癌栓 47例。 2 18例均接受不规则肝切除 ,其中左外叶 5 7例 ,左半肝 44例 ,中肝叶 31例 ,右后叶 5 2例 ,右半肝 34例 ,门静脉有癌栓的取栓 31例。术前肝功能 (Child-分级 )A级 16 9例 ,B级 49例 (见表…  相似文献   

15.
正前言肝切除术中出血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重点和难点。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可通过血流阻断控制出血量。与间断血流阻断法相比,持续性血流阻断可引起更为严重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可以避免剩余肝脏不必要的的缺血再灌注的打击。正常的肝外门脉解剖走形比较固定,  相似文献   

16.
肝癌肝移植术后个体化化疗疗效初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Chen GH  Lu MQ  Cai CJ  Yang Y  He XS  Zhu XF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7):1040-1043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辅助个体化化疗对预防肝癌复发、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1年 4月~ 2 0 0 3年 1月 2 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依据ATP TCA结果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5 2例单纯采用肝移植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肝癌患者的累计生存率和累计无瘤生存率。结果 个体化化疗组和未作化疗组肝移植术后 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31%、73 85 %和 92 0 6 %、6 3 93% ,两组术后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个体化化疗组和未作化疗组患者肝移植术后 6、12、18、2 4个月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90 0 0 %、80 0 0 %、80 0 0 %、6 0 0 0 %和 6 7 31%、5 1 92 %、4 0 0 3%、37 81% ,二组术后累计无瘤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肝移植术后辅助个体化化疗能显著降低肝癌肝移植术后的肿瘤复发率 ,明显延长肝移植术后的无瘤生存时间。根据ATP TCA技术指导制定的肝癌肝移植术后个体化化疗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尽管部分肝癌病人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可无瘤生存数十年,但多数病人虽经外科医师不懈努力,却在术后不久复发甚至出现远处转移,此情况令外科医生感到无奈及沮丧。然而,对于此类病人,外科医师依然需要而且应该有所作为,包括规范化实施初次及再次肝切除手术,严格遵守无瘤原则,联合射频消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等方法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甚至进行肝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肝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资料,根据有无术后肝衰竭并发症分为观察组(n=55例)和对照组(n=65),比较两组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一般指标,术中相关指标,分析各变量与肝衰竭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白蛋白含量、凝血酶原时间(PT)、手术时间和肿瘤直径≥10 cm、Child-pugh分级C级、术中失血量1000 ml、肝切除术范围≥半肝的患者比例均有明显差异,它们均是术后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有肝衰竭的风险,应全面评估相关危险因素,最大化降低肝衰竭风险。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免疫细胞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rcinoma,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免疫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量血细胞计数法(FlowCytometry,FCM)检测方法,动态观察120例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HLA鄄DR含量变化。结果肝切除术前肝功能Child鄄PughB级、OGTTL型和术前施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组,CD4+/CD8+比值则较高(P<0郾05)。全部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后CD3+CD4+T细胞和NK细胞(CD3-CD16+CD56+)含量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2周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8+含量明显低于肝切除术前和术后第3周(P<0.01);而CD4+/CD8+比值则显著高于肝切除术前和术后第3周(P<0郾01)。结论PLC合并肝硬变肝储备功能不足、术前肝动脉栓塞化疗和肝切除术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PLC患者肝切除术前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比较前入路与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CNKl、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截止2013年4月的相关文献,收集比较前入路切除与常规切除治疗肝癌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采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 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患者总数615例(前入路肝切除304例,常规入路肝切除311例).结果显示,前入路肝切除术中失血量[加权均数差(WMD)=-680.2 ml;95%CI,-1023.97~-336.43;P=0.0001]、外科并发症(OR=0.59;95% CI,0.38~0.93;P=0.02)、围手术期病死率(OR=0.37;95% CI,0.21~0.67;P=0.0009)、术中输血率(OR=0.38;95% CI,0.25~0.59;P<0.01)、住院时间(WMD=-4.75 d;95% CI,-7.82~-1.67;P=0.002)、肿瘤破裂发生率(OR=0.33;95% CI,0.11~0.97;P=0.04)明显优于常规入路切除术.两种入路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入路肝脏切除术与常规入路比较,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输血率、外科并发症发生率、肿瘤破裂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两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