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4周后评估患者下肢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 IEMG)、协同收缩率( CR),Berg平衡功能量表( BBS)、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 FMA)。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膝屈曲和踝背伸时的协同收缩率、BB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F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持续被动运动(CPM)对偏瘫患者股四头肌张力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存在下肢痉挛的偏瘫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下肢CPM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4、6周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6周的股四头肌张力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6周的股四头肌张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4、6周的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4、6周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M能降低偏瘫患者股四头肌张力以及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行减重步行训练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康复治疗,每周6次,共6周。治疗前后分别用FAC评分、FMA下肢评分、Banhel指数和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评测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实验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可进一步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治疗意义。方法按病程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分为急性期治疗组(257例)与恢复期治疗组(178例)两组。急性期治疗组病情稳定48h后进行瘫痪肢体生物反馈治疗,恢复期治疗组入院即开始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治疗后7d及治疗结束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简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患肢的运动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所有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急性期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01);急性期治疗组疗效优于恢复期治疗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有效。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瘫痪肢体进行早期生物反馈训练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早期功能锻炼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及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7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肢体康复锻炼,康复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测评两组康复状况。结果治疗后各组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并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江东农 《江西医药》2005,40(12):824-82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加入以神经促通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2组Fulg—Meyer(FMA)、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CIMT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MA、ARAT以及MBI得分均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醒神调气通络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性瘫痪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泰安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2例脑卒中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醒神调气通络针刺法)与对照组(传统阳明经穴针刺法),每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脑卒中患者MAS分级、C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MAS分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C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脑卒中患者的FMA、MBI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醒神调气通络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下肢肌张力、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临床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康复训练1个月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Ful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巴氏指数评分(MBI)、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进行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1个月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FMA、MBI 及BBS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一定提高,观察组患者FMA、MBI及BB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可增加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及心理重建有重要意义,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余红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3,(24):3742-3743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lO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各50例,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临床护理与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治疗,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MBI评分、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康复组患者MBI评分、FMA评分临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有显著的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运动想象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运动想象组(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其中运动想象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前进行"运动想象"。两组均接受1次/d,每次40 min治疗6周。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上肢功能(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康复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提高偏瘫患者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针灸、电刺激等治疗,康复组加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和神经网络重建仪等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来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指数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结合巨刺针刺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5月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巨刺针刺干预、常规康复训练及常规护理30 d;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指导下的巨刺针刺干预30 d。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改良Ashworth量表痉挛分级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30 d的FMA评分、MBI指数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 d,观察组FMA评分、M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Ashworth量表痉挛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午流注结合巨刺针刺干预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缓解肌肉痉挛,效果优于单纯巨刺针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全部患者常规治疗原发病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I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组间FMA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AD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早期偏瘫患者恢复下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用Bmnnstmm分期、Fugl—Meyer(FMA)积分法及FCA综合功能评定法,评价患者治疗1、3个月时下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1、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下肢Bmnnstmm分期、FMA积分、FCA行走功能评分均较综合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早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疗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易龙  )  张利芳  )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261-262
目的探讨爬行运动训练(CET)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康复训练(RRT)治疗组(n=28)和爬行运动训练(CET)治疗组(n=28),爬行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入爬行运动训练进行治疗。RRT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6周、CET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爬行运动训练治疗6周。所选取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爬行训练治疗每日一次,每次45min,每周训练6次,连续治疗6周。结果治疗6周后CET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RRT组较治疗前也均有改善(P〈0.05),RRT组与CET组相比,CET组治疗效果较RRT组更加明显(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爬行运动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功能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曲铭  林惠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19-3720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有肢位的摆放、避免腕屈曲、压迫性向心缠绕、冰疗、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松动神经系统、帮助淋巴回流等。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来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FMA评分和MBI指数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可明显改善其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偏瘫患者运用针灸康复优化技术对其生活活动能力指标的恢复情况。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偏瘫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针灸康复优化技术;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FMA评分及MBI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偏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偏瘫患者FMA评分(78.36±0.31)分;MBI评分(77.68±1.35)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偏瘫患者运用针灸康复优化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对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9.
韩建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222-222
目的观察抑郁情绪(PSD)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2.1~2012.6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初发脑卒中患者156例,均接受了常规神经康复治疗,疗程结束后对其进行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和"Fugl-Meyer(FMA)运动功能"测试。结果 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61例发生PSD(HAMA总分≥8,39.10%),未发生PSD患者95例(对照组)。PSD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FMA总分均明显差于对照组(P均〈0.01或P〈0.05)。结论 PSD明确影响着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可以减轻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