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桂秀  葛继红 《肿瘤防治研究》1996,23(6):365-365,368
 石蜡包埋癌组织瘤苗的体外抗瘤作用石桂秀,葛继红,韩建平近年来,自体瘤苗主动免疫治疗肿瘤的方法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1],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目前研究集中在应用自体新鲜的癌组织制备瘤苗、这使得术后患者因得不到自体新鲜癌组织而难以应用,为此我们建立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石蜡包埋肿瘤组织制备的自体中草药肿瘤疫苗,对12例术后乳癌(其中5例为复发转移癌)患者进行了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IgG、LTT、CD、CD细胞与CD/CD比值几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5例复发性转移癌中4例取得满意的近期治疗效果,1例多部位转移者治疗无效。作者认为:应用石蜡包埋的肿瘤组织制各的自体肿瘤疫苗可以解除机体对自体肿瘤细胞的免疫耐度,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机能状态。对术后复发转移癌的早期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加之石蜡包埋组织易保存的特点,为乳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石蜡包埋癌组织制备瘤苗。方法 应用石蜡包埋的S_(180)的小鼠移植性癌组织制备瘤苗,对荷瘤S_(180)的同种异体小鼠进行治疗,观察其生存期、瘤体大小、重量。结果 (1)经该瘤苗治疗后小鼠存活期明显延长,为59.8±9.70天,对照组为38.33±8.2天。(2)肿瘤的重量0.81±0.27明显小于对照组(1.76±0.40)。(3)肿瘤的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石蜡包埋的癌组织瘤苗应用范围广,可长期保存抗原,制备简便,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瘤苗主动免疫治疗实验研究和初步临床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进行应用评价。用本室申报的发明专利——以β-榄香烯为主的复合因素制备的自体瘤苗或异体瘤苗主动免疫疗法,治疗40例直肠癌,结肠癌及胃癌等术后患者,制备瘤苗的肿瘤组织取自癌症患者术后切下之肿瘤标本,在无菌条件下选取新鲜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近5年来86例复发、转移乳腺癌切除转移病灶、转移灶旁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生长抑素受体测定,将上述三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同时与该86例患者第一次术后的生长抑素受体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复发转移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生长抑素受体表达率分别为25.58%-51.16%、2.33%-4.65%和0%;86例复发转移的癌组织与首次发病时的生长抑素受体表达率分别为38.37%和70.93%;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乳腺癌复发转移后癌组织中的生长抑素受体表达率明显低于首次发病时的表达率,此类患者病期晚、预后差,对于这类患者在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前应力争获取癌组织,以便选择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近5年来86例复发、转移乳腺癌切除转移病灶、转移灶旁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生长抑素受体测定,将上述三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同时与该86例患者第一次术后的生长抑素受体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复发转移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生长抑素受体表达率分别为25.58%-51.16%、2.33%-4.65%和0%;86例复发转移的癌组织与首次发病时的生长抑素受体表达率分别为38.37%和70.93%;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乳腺癌复发转移后癌组织中的生长抑素受体表达率明显低于首次发病时的表达率,此类患者病期晚、预后差,对于这类患者在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前应力争获取癌组织,以便选择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或区域淋巴结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在10%~20%不等,治疗后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期与复发转移病变的范围、照射剂量及照射范围大小有关[1]。所以及时发现复发灶并明确其范围,是临床制定正确治疗方案的先决条件。我们对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MRI表现和对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1996年1月—1999年7月期间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行MRI检查的患者20例,均为女性,年龄39岁~70岁,平均51岁。包括单纯癌29例,髓样癌3例,小叶内癌1例;术…  相似文献   

8.
29例乳腺癌组织间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125Ⅰ放射性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在防治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以及用于局部复发结节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25Ⅰ放射性粒子于乳腺癌手术中、手术后植入到局部靶组织,以及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结节和乳腺癌术后转移淋巴结中,3年中共应用29例(双侧1例),125Ⅰ放射性粒子全组共行31次植入术,共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868粒,平均每例每次植入28粒.结果全部病例随访,最长4年,最短1年,本组应用于预防局部复发的25例病例中,无1例局部复发,本组应用于局部复发结节治疗的3例中,2例局部复发结节植入后消失,1例局部复发结节无变化.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对侧腋下淋巴结转移治疗的1例,转移肿大淋巴结缩小1/3.125Ⅰ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乳腺癌局部控制有效率为96.77%.结论125Ⅰ放射性粒子用于乳腺癌术后预防局部复发,以及局部复发结节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并发症少,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崔杰 《现代肿瘤医学》1997,5(4):228-229
本文分析了影响乳腺癌根治术和发转移的因素,43例乳腺癌采用根治术,术后^60Co放射治疗,化疗后局部复发7例(16.3%),远处淋巴结转移8例(18.6%),骨转移13例(30%),肺转移12例(285),肝转移12例(28%),胸膜转移6例(14%),手术时临床分期越早,术后复发转移时间越长,腺癌、单纯癌术后复发时间较长,浸润性导管癌、髓样癌术后复发时间较短,腋淋巴结(+)术后复发时间短,绝经前患者术后复发时间较短;据上认为: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与手术时临床分期、腋淋巴结(+),病理类型及月经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Snail 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石蜡组织标本50例及20例癌旁正常乳腺石蜡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APK及Snail 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MAPK及Snail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水平显著性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MAPK阳性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家族史、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均无显著性相关性(P>0.05),Snail蛋白阳性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腋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具有相关(P<0.05)。至随访截止时间,50例患者发生复发转移24例,其中MAPK及Snail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中的阳性表达水平显著性高于未复发转移患者(P<0.05)。[结论] MAPK及Snail蛋白可能参与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发展,并有可能成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 探讨NDV(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瘤苗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 材料与方法:自2001-05~2001-11,对8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给予瘤苗免疫治疗。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术中留取肿瘤组织备用瘤苗制作和药敏试验;切口愈合后即行放疗;放疗结束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行化疗一疗程;化疗后4周,行瘤苗治疗,每周注射一次共4次为一疗程。 结果: 通过门诊复查、随访10~25个月。 4例无复发,KPS 90~100分,生存期分别为25、24、20、23个月,平均23个月。复发4例,其中3例死亡,生存期分别为10、14、15个月,1例右额胶质瘤III级者全切除术后13个月复发,行γ刀治疗及化疗,现KPS 90分,已生存19个月,该疗法超过文献中脑恶性胶质瘤中位生存期不足一年的报告。 结论: 恶性脑胶质瘤自体瘤苗治疗理论上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肿瘤复发,但还需临床和基础的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术后即时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2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即时乳房重建的疗效。方法对27例乳腺癌患者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中6例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1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时切取包括背阔肌及其表面的脂肪和岛状皮肤、髂嵴上方脂肪、背阔肌前沿侧胸部脂肪和肩胛区脂肪构成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转移至胸壁重建乳房。结果27例即时乳房重建全部获得成功。切除乳房的组织量为180-330ml(平均215ml),移植重建乳房的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组织量为210-380ml(平均245ml)。24例术后辅助化疗,5例辅助放射治疗。随访6~24个月(中位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术后无一例局部复发、转移。美容效果:优17例,良6例,一般3例,差1例。结论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或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即时乳房重建形态良好,不影响术后辅助治疗和远期疗效,作为目前乳腺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当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复发或出现转移者约占50%之多。为了探讨复发转移与病理类型,术后淋巴结转移及月经状况与治疗的关系,本文收集了30例术后复发转移之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30例,均为女性,年龄为30~65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绝经前24例,绝经后6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其病理类型分别为髓样癌2例,导管癌5例,单纯癌20例,  相似文献   

14.
异时原发乳腺癌和皮肤Merkel细胞癌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肤Merkel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异时原发乳腺癌和皮肤Merkel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史、肿瘤组织的病理免疫组化表达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Merkel细胞癌患者表现为乳腺癌术后3年出现皮肤肿块,无乳腺癌复发和转移证据;免疫组化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和细胞角蛋白20(CK20)。于术后6月复发,术后4年死亡。结论:Merkel细胞癌罕见且进展快,即使综合治疗后仍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倾向,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临床上需结合病史与第一原发癌的转移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用18F-FDGPET对30例脑转移瘤γ-刀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脑转移瘤y一刀术后患者,术后3天~3个月。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1.5岁。原发灶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脑部转移灶经病理、临床与影像学综合诊断,其中肺癌脑转移20例,食后癌脑转移3例,肾癌脑转移1例,结肠癌脑转移1例,乳腺癌脑转移5例。临床随访3~10个月,平均5个月,20例病人术后2~4个月行CT或MRI检查。1·2PET显像病人禁食6h以上,肘静脉注射“F-FDG185~370MBq,40min后行头部发射扫描(…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术后短期复发54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的治疗外科手术仍是主要根治手段,而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癌的复发及癌的远处转移。我院从1986~1991年收治437例乳腺癌患者。本文收集术后短期(2年内)复发及转移54例,根据有关资料就复发及转移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气管自体移植修复下咽癌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1例下咽癌患者术后采用喉气管自体移植修复下咽,术后随访3年。结果:6例无瘤生存,吞咽功能恢复良好。1例死于肺转移。4例局部复发,其中2例已死,2例带瘤生存。结论:认为该术式简便、创伤小,吞咽功能恢复良好、但对于广泛侵及喉及食管口的下咽部病变,需选用其它更为广泛的术式或其它重建技术。  相似文献   

18.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的最佳顺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后放化疗最佳顺序,使保乳治疗的局部控制、远处转移和保乳效果达到最佳。方法 2000年1月~2002年11月,对38例符合保乳治疗条件的早期乳腺癌实施了保乳治疗。手术方式为局部广泛切除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2周开始化疗,化疗2周期后再开始放疗,全乳剂量50Gy,瘤床补充照射10~18Gy。放疗结束后根据使用化疗方案选择立即化疗或休息1周后再开始化疗,化疗共6周期。治疗结束后每3个月复查1次,放疗后6个月行乳房钼靶摄影。此后1年1次乳房照片检查。结果 38例保乳治疗的患者均定期复查,中位随访24个月(5~35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放疗后1年或以上的28例患者乳房外观良好。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中“三明治”式放化疗能满足保乳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术后复发的治疗徐传林,张逢兴,潘爱莲,都振利通常认为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再治疗比较困难,1984~1990年我院收治乳腺癌288例根治术后复发转移30例,外院术后复发转移54例,共计8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年龄84例中年龄最小30岁,最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07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为乳腺癌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7例患者分成复发转移组(34例)及非复发转移组(73例),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TAMs、VEGF、MVD、p53蛋白表达、化疗方案、脉管癌栓、S-TK1、S-CD105、GLUT-1及HK-II与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绝经情况与术后复发转移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原发肿瘤大小、p53蛋白表达、S-TK1表达是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原发肿瘤大小、p53蛋白表达、S-TK1表达与乳腺癌复发转移密切相关,针对影响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因素,进行综合的预防及治疗,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