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期脑室型囊虫病的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期脑室型囊虫病影像特点。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CT脑室造影,16例另行MRI检查。结果:本组中,发生于第四脑室20例(55.6%),第三脑室5例(13.9%),侧脑室11例(30.6%)。单发病灶30例,多发病灶6例。合并脑膜型7例,脑实质型退变期7例、钙化期14例。继发脑积水35例。28例表现为囊泡皱缩、壁厚,囊内密度增加,8例室管膜粘连、脑室形态严重失常。结论:综合多种影像检查表现可全面反映慢性期脑室型囊虫病影像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脑室型囊虫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脑室型囊虫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52例脑室型囊虫病的MRI表现特点。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16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32例有脑CT扫描对照。结果52例中,单纯性脑室型囊虫28例(53.8%),混合型24例(45.2%)。其中第四脑室32例,侧脑室10例和第三脑室7例,2个及2个以上脑室混合存在3例。52例共计脑室内囊性病灶77个,其中单发囊性病灶37例,多发囊性病灶15例。77个囊性病灶中,41个(53.2%)病灶内可见囊虫头节,其在T1WI上显示最清楚;头节信号在T1WI上与脑实质信号相近,而在T1WI上信号复杂,可表现为低于、等于或高于脑脊液(CSF)的信号。32例行脑CT扫描者,CT仅诊断脑室型囊虫10例。结论MRI是诊断脑室型囊虫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脑室型囊虫病的诊断优于C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2FLAIR序列在诊断脑实质囊虫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脑实质囊虫病患者行FSE T2WI及T2FLAIR扫描,分析并比较FSE T2WI及T2FLAIR序列显示的病灶数目。结果:60例患者中,FSE T2WI清晰显示185个病灶,其中位于皮层及邻近脑沟、脑室旁的病灶显示模糊,T2FLAIR清晰显示203个病灶;T2FLAIR多显示的18个病灶多位于皮层及邻近脑沟、脑室旁。结论:T2FLAIR显示病灶能力优于FSE T2WI序列,位于皮层及邻近脑沟、脑室旁的模糊病灶在T2FLAIR序列能清晰显示。充分利用T2FLAIR序列可进一步提高脑实质囊虫病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白玉贞  韩晓东  牛广明   《放射学实践》2011,26(2):155-158
目的:探讨MRI对单囊型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囊型脑囊虫病的MRI表现.结果:本组15例中7例位于脑实质,7例位于脑室,1例位于脑池;病灶形态尚规则,多呈圆形或类圆形(n=14),少数可见浅分叶(n=1);囊肿最大径为13~56mm,平均28mm;15例常规MRI平扫均呈长T1、长...  相似文献   

5.
脑囊虫病的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囊虫病患者不同时期囊尾蚴脑CT影像表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搜集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脑囊虫病 5 2 2例 ,并对脑CT影像表现进行分型。结果 :5 5 3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如下 :Ⅰ急性脑炎型 3 5例 ;Ⅱ特征性多发小囊伴偏心头节型 13 8例 ;Ⅲ囊虫性小脓肿型 84例 ;Ⅳ单发大囊与小囊并存型 41例 ;Ⅴ多发结节状或环状增强型 13 4例 ;Ⅵ钙化型 63例 ;Ⅶ脑室囊虫型 2 7例。结论 :CT可直接显示囊尾蚴 ,反映其病理改变和演变过程 ,对脑囊虫病的定位、定性及定量判定具有重要价值。另外 ,脑CT分型可预测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
大囊型脑囊虫病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不典型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大囊型脑囊虫病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1例同时接受CT和MRI检查。所有患者血和脑脊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及囊虫皮试均2项以上阳性。结果18例中,单发囊性病变9例,多发9例,共发现45个囊性病灶;脑实质内30个,蛛网膜下腔11个,脑室系统4个。病灶呈圆形及类圆形,短径0.4~6.0cm,平均2.2cm,长径0.6~8.0cm,平均3.1cm。9个(20%)囊肿内可见头节。3个囊肿周围见水肿,9个(9/21,42.9%)囊肿或囊壁有强化。结论大囊型脑囊虫病,脑实质型、脑膜型、脑室型及混合型均可见,需与脑脓肿、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软化灶鉴别。  相似文献   

7.
分析讨论了100例脑囊虫病的临床和 CT 表现,其中脑实质型54例,脑膜型4例,脑室型6例,混合型36例。CT 主要表现为1.多发小囊状低密度灶和较大的囊状低密度灶,囊壁上显示高密度点状或结节造影。2.多发结节或环形强化灶。3.脑实质内广泛密度减低,病灶分辨不清或脑实质内可见散在小片状低密度灶,边缘不清,多无强化效应。其它征象有脑积水等。  相似文献   

8.
MRI对于各型脑囊虫病征象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分析MRI对于不同时期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103例经手术或酶标试验确诊的脑囊虫患者。结果 根据MRI的特点将脑囊虫病分为4型:单纯脑实质型(74例)、脑室型(7例)、蛛网膜下腔型(6例)、混合型(16例)。结论 MRI对于各型不同时期的脑囊虫病诊断价值较高。对于蛛网膜下腔型应引起注意,特别是合并有脑室扩张者,以免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9.
脑囊虫病的CT诊断(附60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T对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00例中,男375例,女225例,发病年龄2~77岁。根据病史、临床及CT表现,囊虫试验阳性及治疗随访观察证实者540例,手术与病理证实60例。结果:脑实质型508例,脑室及脑膜下型10例,脑膜脑池型13例,混合型69例。主要CT表现(1)小粟粒点状,小囊状及小囊内点状病灶;(2)点状、结节状、环状及环内点状强化灶;(3)其它:大环状、大囊状病灶及脑积水等。结论:小粟粒点状、小囊状及小囊内点状病灶或点状、结节状、环状及环内点状强化灶,是诊断脑囊虫病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脑囊虫病的CT诊断(附1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和探讨脑囊虫病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和120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及分型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实质型71例,脑室型10例,脑膜型8例,混合型31例。结论:脑囊虫病CT扫描具有特征性表现,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脑脊液电影对四脑室囊虫病诊断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脑脊液电影对四脑室囊虫病的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脑室囊虫病9例,回顾性分析其磁共振脑脊液电影表现。脑脊液电影采用头部正中矢状面,手指门控扫描技术。结果:(1)直接显示脑脊液(CSF)循环通路及分布情况,四脑室内病灶均表现为CSF的充盈缺损区。囊虫均为囊性,信号均、壁光整,壁可薄可厚。(2)CSF流动为搏动性往复运动,以导水管区最明显。在心脏收缩期,导水管内的CSF由三脑室流向四脑室,囊虫上方残余的四脑室腔扩张增大,舒张期缩小,顺应性良好。(3)四脑室囊虫存活期,边缘光整,CSF于其上方前后分流呈杯口状,囊虫游离于四脑室内,并可滚动,其形态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可有轻微变化;退变死亡期囊虫,周围室管膜出现炎性反应,并与囊虫壁粘连,CSF循环受阻更明显。结论:磁共振不但能对四脑室囊虫病做出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而且可通过脑脊液电影了解囊虫灶对CSF循环的阻塞程度和方式,以及观察囊虫与室管膜是否有粘连,从而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对脑室型囊虫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7-06~2000-06期间经0.5T超导型MR设备检查诊断为脑室型囊虫病有手术和病理结果者18例(手术证实16例,2例误诊)进行分析,并比较应用FLAIR序列与常规自旋回波(SE)序列的成像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FLAIR序列检出脑室内囊虫23个,常规SE序列检出12个(为FLAIR序列的52.2%),前者敏感性高.室内囊虫之内部结构与边缘情况亦以FLAIR序列显示为好.结论FLAIR序列用来抑制脑脊液自由水的信号,可进一步发现和明确在常规SE序列成像上未能见到的或可疑的室内病灶,故为常规SE序列检查的重要补充.本文就误诊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眶内囊虫病的影像学表现,评价B超、CT和MRI对其诊断的优势与限度。方法 将6例眶内囊虫病者的B超、CT和MR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眶内囊虫病在眶内形成肉芽肿。B超见肿块内有低回声液性暗区(囊泡)和点状强回声头节,并可见特异性虫体蠕动;CT可见点状高密度头节和低密度囊泡影,CT对头节的显示率较B超高;MRI对头节显示不清,仅可见囊光,但对眶内囊虫病累及范围和程度的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脑囊虫病磁共振表现。材料和方法:对9例脑囊虫病MRI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中7例可见明显的囊虫结节,1例合并右大脑中动脉闭塞,1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囊虫。另2例中,1例表现为白质脱髓鞘改变,1例表现为两顶叶肉芽肿样改变。结论:脑囊虫病分四型、四期。四型包括脑实质型、脑室型、软脑膜型及混合型。四期包括存活期、退变期、坏死期及钙化期。脑实质型MRI较具特征性,可见典型的囊虫结节,即圆形或类圆形、大小约1~10毫米的囊性病灶,其内有偏心或附壁的囊虫头节。存活期囊虫结节MRI表现为囊液T1WI信号与CSF相同,大部分可见偏心或附壁的头节,无囊壁可见,无明显水肿。退变、坏死二期MRI难于区分,此时表现为囊液T1WI信号略高于CSF并随病程延长而信号逐渐增高,囊壁逐渐增厚,一般无头节可见,增强可表现为环状及结节状强化,周围水肿明显。钙化期CT比MR优越。  相似文献   

15.
脑膜型囊虫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脑膜型囊虫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21例脑膜型囊虫病的MRI表现特点。2l例均行MR平扫,7例同时行MR增强扫描。结果21例脑膜型囊虫病中,单纯性脑膜型囊虫8例(38.1%),混合型13例(61.9%)。其中19例脑膜型囊虫多发,呈葡萄串状生长,2例单发,呈分叶状。囊虫发生于外侧裂9例,鞍上池6例,小脑桥脑角池4例,前纵裂池1例,同时发生于鞍上池与小脑桥脑角池1例。囊虫囊泡在T1WI上等于或稍高于脑脊液(CSF)信号,T2WI上等于CSF信号。囊泡壁在轴面T1WI上显示较为清楚,一般呈边缘光滑的细线样稍高信号影,增强后轻度强化;所有脑膜型囊虫内均未见头节显示。结论MRI是诊断脑膜型囊虫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MR imaging of intraventricular cysticerco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ree cases of cysticercosis with cysts located in the cerebral ventricles were studied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ing. This technique proved to be diagnostically superior to CT. In fact, MR can effectively replace metrizamide CT ventricul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intraventricular cysticerco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MR分型与分期标准。材料和方法:本组190例,男性119例,女性71例;平均年龄33岁。全部检查均在0.3T永磁体磁共振仪上进行,平扫222次;GD-DTPA增强98次。根据脑囊虫可以独立寄生的部位将其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和蛛网膜下腔型,二型以上并存为混合型。依据脑囊虫在体内的病理过程将其分为存活期、退变死亡期和修复期。又根据修复期的不同表现将此期分为肉芽肿形成亚期(ⅢA期)、结节钙化亚期(ⅢB期)和斑痕形成亚期(ⅢC期),两期以上并存为混合期。结果:脑实质型160例(84.2%),脑室型13例(6.8%)和蛛网膜下腔型3例(1.6%),混合型14例(7.4%);各型中存活期24例(12.6%),退变死亡期66例(34.7%)和修复期55例(29.0%)(其中ⅢA期19例;ⅢB期21例;ⅢA B期10例;ⅢC期5例),混合期45例(23.7%)。结论:MR对脑囊虫病的分型与分期有可靠的诊断价值,正确的分型与分期可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