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双苯氟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双苯氟嗪 (Dip)和氟桂利嗪 (Flu)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内皮素 1(ET 1)灌注到大脑中动脉附近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并于灌注ET 1后 30min和 4 .5h腹腔注射溶剂、Dip 10 ,2 0和4 0mg·kg- 1和Flu 2 0mg·kg- 1,采用氢清除法监测灌注ET 1前、后纹状体血流变化 ,并对缺血后 2 4h脑梗塞面积、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 Dip 2 0和 4 0mg·kg- 1于灌注ET 1后 70和 10 0min明显改善缺血侧纹状体血流量下降 ;Flu 2 0mg·kg- 1的作用较弱 ,仅于灌注ET 1后 10 0min明显改善缺血侧纹状体血流量 ;Dip可以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脑梗塞面积 (r =0 .9797,P <0 .0 1) ,同剂量Flu可产生相似的作用 ;各剂量组Dip和Flu均可增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 Dip和Flu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Dip改善脑血流的作用略强于Flu ,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与改善脑血流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顺铂(DDP)大鼠肾毒性有无保护作用。方法DDP8mg·kg-1ip诱导大鼠肾损伤,于给予DDP2d前大鼠分别ip50,100mg·kg-1·d-1TMP,连续5d,于给药d5收集各组大鼠尿液,测24h尿蛋白含量,并于末次给药后4h处死大鼠,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含量,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肾脏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0,100mg·kg-1TMP组可降低DDP所致大鼠24h尿蛋白及血清BUN和Cr含量的升高(P<0.01);TMP两剂量组也可明显减少肾脏细胞凋亡率(P<0.01),显著增强肾脏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Bax表达,并明显降低Bax/Bcl2比值(P<0.01)。结论TMP可能通过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ax和增强Bcl2的表达,并降低Bax/Bcl2比值而抑制DDP引起的肾细胞凋亡,使肾脏免受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死面积的变化、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Bcl2与Bax蛋白表达以及罗非昔布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h/再灌注24h模型,于再灌注开始时灌胃给予罗非昔布。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损伤侧脑组织出现明显梗死灶,神经细胞凋亡率与Bax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罗非昔布1.12、2.24mg·kg-1均可明显减少脑梗死面积,2.24mg·kg-1剂量还可显著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与Bax蛋白表达,增高Bcl2蛋白表达与Bcl2/Bax比值。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可促进Bcl2蛋白表达并减少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三氟拉嗪对吗啡镇痛耐受性的翻转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三氟拉嗪对吗啡镇痛耐受性的影响。方法··:热板测痛法,测定三氟拉嗪对小鼠热板(55℃)痛阈值(s)的影响;慢性吗啡处理使小鼠对吗啡的镇痛作用产生耐受性 ,观察低剂量三氟拉嗪对吗啡耐受小鼠最大镇痛效率的影响。结果··:(1)三氟拉嗪(2-20mg·kg-1)呈剂量依赖性延长小鼠的热板(55℃)痛阈值(s) ;(2)慢性吗啡处理使6mg·kg-1 吗啡最大镇痛效率降低42.2%(P<0.05),9mg·kg-1 吗啡最大镇痛效率降低9.8%(P>0.05) ;(3)合用低剂量三氟拉嗪(2mg·kg-1)和吗啡(6mg.kg-1)可以使吗啡耐受小鼠的最大镇痛效率提高47.9 %(P<0.01),其最大镇痛效率与单独急性吗啡(6mg·kg-1)处理相同。结论··:三氟拉嗪对小鼠的吗啡镇痛耐受性存在翻转作用  相似文献   

5.
过期妊娠胎盘滋养细胞Bax、Bcl-2基因表达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过期妊娠患者促凋亡基因Bax和抑凋亡基因Bcl 2在胎盘滋养细胞层的表达 ,探讨细胞凋亡与过期妊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0例过期妊娠和20例正常足月妊娠产妇的胎盘滋养细胞层Bax和Bcl 2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和对比研究。结果 :胎盘滋养细胞层Bax和Bcl-2基因表达过期妊娠组分别为 (44 87±3 16) %和 (20 03±3 82) % ,足月妊娠组分别为 (43 89±3 96) %和 (34 14±3 85) %。2组比较Bax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而Bcl 2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1)胎盘滋养细胞层抑凋亡基因Bcl 2表达减少 ,可能与过期妊娠有关。 (2)胎盘滋养细胞层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与过期妊娠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双苯氟嗪对人心房肌纤维电生理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心肌动作电位 ,研究双苯氟嗪 ( Dip)对人右心房肌纤维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Dip1 0 μmol·L-1显著降低舒张期自动除极速率 ( VDD)和自发搏动速率 ( RPF) ,分别从( 1 5.0± 2 .5) m V· s-1和 ( 30± 2 ) min-1降到 ( 1 0 .2± 1 .5) m V· s-1和 ( 2 2± 2 ) min-1;Dip 30μmol·L-1显著降低动作电位幅度 ( APA) ,0相最大上升速率( Vmax) ,VDD和 RPF,分别从 ( 63± 2 ) m V,( 9.2±2 .1 ) V· s-1,( 1 5.2± 3.3) m V· s-1和 ( 30± 2 )min-1降到 ( 52± 5) m V,( 6.5± 0 .9) V· s-1,( 7.0± 2 .6) m V· s-1和 ( 1 7± 2 ) min-1.但在所用浓度范围内对最大舒张电位无显著影响 .结果提示 ,Dip降低人心房肌纤维 APA,Vmax,VDD和 RPF,可能与其抑制 Ca2 +内流有关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远志皂苷抑制β淀粉样蛋白片段1-40(Aβ1-40)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聚集状的Aβ1-40 25μmol·L-1诱导PC12细胞凋亡,然后将处理后的PC12细胞分为Aβ1-40模型组和远志皂苷50,100和200μmol·L-1组,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膜联蛋白-Ⅴ和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基因Bcl-2和Bax及细胞色素c(Cyt c)表达阳性的细胞百分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PC12细胞中Cyt c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β1-40模型组PC12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为(31±7)%;Bcl-2阳性表达细胞率降低(P<0.01),为(23.9±1.9)%;Bax和Cyt c阳性表达细胞率升高(P<0.01),分别为(79.0±3.7)%和(49.2±3.6)%,Bcl-2/Bax阳性表达细胞比值为0.3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远志皂苷50,100和200μmol·L-1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升高至(51±13)%,(64±7)%和(84±10)%(P<0.01);Bcl-2阳性率升高至(38.7±0.9)%,(53.7±1.6)%和(60.3±0.8)%(P<0.01),Bax阳性率分别降低为(60.8±1.9)%,(41.5±2.2)%和(32.7±1.4)%(P<0.01),Bcl-2/Bax比值亦分别上升为0.64,1.29和1.84;Cyt c阳性率分别降低至(45.4±3.4)%,(30.2±2.2)%和(27.5±1.0)%(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C12细胞凋亡率和Cyt c蛋白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P<0.01);远志皂苷50,100和200μmol·L-1作用24h,PC12细胞凋亡率和Cyt c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降低(P<0.01)。结论远志皂苷对Aβ1-40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Bax和Cyt c表达,增加Bcl-2表达和Bcl-2/Bax比值,从而阻断内源性细胞凋亡通路。  相似文献   

8.
李华  徐鹏  赵艳  雷艳青 《安徽医药》2022,26(7):1301-1305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 A对乌头碱中毒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自 2018年 10月至2019年 7月,选取购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动物实验中心 SPF级健康雄性 SD大鼠 10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 1、干预组 2、干预组 3,每组各 20只。采取乌头碱( 20 μg/kg)尾静脉注射制备乌头碱中毒大鼠模型,干预组 1、干预组 2、干预组 3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胡皂苷 A(5 mg·kg.1 ·d.1、10 mg·kg.1 ·d.1、20 mg·kg.1 ·d.1),模型组与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后 12 h、24 h脑组织的凋亡情况以及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干预 12 h、24 h后,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低于对照组,丙二醛( MDA)、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高于对照组,模模型组 B细胞淋巴瘤 -2(Bcl-2)蛋白表达[( 0.29±0.05)、(0.18±0.0)]低于对照组[( 0.84±0.07)、(0.86±0.06)]模型组凋亡率[(34.24±2.11)%、(54.65±4.68)%]、 Bcl相关 X蛋白( Bax)蛋白表达[(1.25±0.06)、(1.39±0.05)]、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 CHOP)蛋白表达[(0.98±0.08)、(1.26±0.06)]、葡萄糖调节蛋白 78(GRP78)蛋白表达[(1.45±0.08)、(1.62±0.07)]高于对照组[凋亡率( 2.33±1.03)%、(2.42±1.15)%,Bax蛋白表达( 0.33±0.06)、(0.35±0.07), CHOP蛋白表达( 0.54±0.06)、(0.53±0.05), GRP78蛋白表达( 0.68±0.06)、(0.69±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 12 h、24 h后,干预组 1、干预组 2、干预组 3的 SOD活性、 Bcl-2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 MDA、T,NF-α、IL-6含量、凋亡率和 Bax、CHOP、GRP78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柴胡皂苷 A可以降低乌头碱中毒大鼠脑组织凋亡及脑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双苯氟嗪对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跳台法和电迷宫法,观察双苯氟嗪(dipfluzine)对亚硝酸钠和戊巴比妥钠造成的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双苯氟嗪可明显改善亚硝酸钠引起的小鼠记忆障碍和戊巴比妥钠造成的小鼠方向辨别的获得障碍,且有剂量关系,20和40mg·kg~(-1)双苯氟嗪使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和出现跳台错误动物的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20 mg·kg~(-1)双苯氟嗪使小鼠在训练的d1和d2受到电刺激后的正确逃避反应数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双苯氟嗪改善亚硝酸钠引起的小鼠记忆障碍的作用与桂利嗪(cinnarizine)相似,在改善记忆的有效剂量(20mg·kg~(-1))下,双苯氟嗪还有抗小鼠急性脑缺氧作用,使断头后小鼠张口呼吸动作持续时间(32±s7s)显著长于溶剂对照组(20±s4s,P<0.01).  相似文献   

10.
丹皮酚诱导人食管癌Eca-109裸鼠移植瘤凋亡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用药后COX-2、Bcl-2和Survivin的变化,探讨丹皮酚(paeonol,Pae)诱导Eca-109食管癌裸鼠移植瘤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食管癌Eca-109细胞,裸鼠皮下接种Eca-109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36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Pae不同剂量组(25、50、100、200mg·kg-1)和阳性药对照组(cisplatin,CD-DP,5mg·kg-1)。治疗2wk后处死裸鼠,剥取瘤体称瘤重并计算抑瘤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移植瘤组织COX-2、Bcl-2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Pae50、100和200mg·kg-1组和CDDP5mg·kg-1组均能明显抑制裸鼠皮下肿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23·54%、27·91%、34·46%和58·7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orP<0·01)。TUNEL染色可发现棕褐色的凋亡细胞呈散在或片状分布,Pae各剂量组的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分别为(11·02±2·58)%、(19·80±2·77)%、(24·48±4·35)%和(27·13±4·39)%,与模型组(4·81±0·83)%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or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ae能明显抑制移植瘤组织COX-2、Bcl-2和Survivin的表达(P<0·05 or P<0·01)。结论Pae能抑制Eca-109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诱导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的表达并抑制Bcl-2和Sur-viv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内输注与颈内动脉输注对中低温体外循环大鼠神经元凋亡和外周循环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PB模型,随机分成五组,假手术组(NonCPB组),体外循环组(CPB组),CPB+propofol2mg·kg-1·h-1静脉组(P2V组),CPB+propofol10mg·kg-1·h-1静脉组(P10V组)及CPB+propofol2mg·kg-1·h-1颈内动脉组(P2a组)。术中监测MAP、HR变化。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电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RTPCR法检测bax和bcl2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TUNEL检测结果显示P10V组和P2a组凋亡轻于CPB组(P<0.05);电镜显示P10V组和P2a组神经元损伤轻于CPB组(P<0.05);P2V组与CP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相比,CPB组baxmRNA和bcl2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P10V组和P2a组baxmRNA表达弱于CPB组(P<0.05),bcl2mRNA表达强于CPB组(P<0.05);P2V组与CPB组差异无显著性。Westernblot检测显示相同的变化趋势。循环监测显示P10V组出现HR增快,MAP下降,而2mg.kg-1·h-1的丙泊酚无论何种途径给药,均无明显的循环抑制。结论小剂量丙泊酚颈内动脉连续输注能明显抑制体外循环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且对循环抑制轻微。  相似文献   

12.
阿司匹林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72h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局部大脑缺血2h、再灌72h模型,观察60mg·kg-1阿司匹林对脑损伤面积、水肿程度及死亡率的影响;并从抗凋亡、能量代谢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变化探讨其机制。结果阿司匹林明显缩小再灌注72h引起的脑损伤范围,减轻水肿,降低死亡率,明显降低脑细胞凋亡数目,提高Bcl2/Bax,改善能量代谢,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异常升高。结论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损伤72h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凋亡、提高Bcl2/Bax、改善能量代谢及对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氨基肉豆蔻酸(D-82)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与线粒体途径活化的关系。方法 D-821.5,3和6mg·L-1处理HL-60细胞6h,或D-826mg·L-1处理细胞6,12及24h后,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O-EB染色分析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比色法测定胱天蛋白酶3和胱天蛋白酶9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胞浆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及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D-82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与HL-60细胞存活率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8(P<0.01)和0.809(P<0.05)。D-821.5,3和6mg·L-1处理HL-60细胞6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1±11)%,(70±9)%和(56±11)%;D-826mg·L-1作用HL-60细胞12和24h,存活率降至(36±7)%和(24±9)%。D-821.5,3和6mg·L-1诱导HL-60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及DNA阶梯状条带,凋亡率从正常对照组的(2±2)%上升至(18±4)%,(40±11)%和(75±11)%(n=3,P<0.05)。D-823和6mg·L-1组,罗丹明平均荧光强度由正常对照组的24±5降至20±5及12±4(n=3,P<0.05),说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D-823和6mg·L-1组胱天蛋白酶3活性分别增加39%和125%,胱天蛋白酶9活性分别增加61%和145%(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D-823和6mg·L-1组线粒体Cytc表达分别降低22%和38%(P<0.05,P<0.01),胞浆中Cytc表达分别升高22%和65%(P<0.05);Bax表达分别增加45%和116%(P<0.05,P<0.01),Bcl-2表达分别减少27%和40%(P<0.01)。结论 D-82通过活化胱天蛋白酶依赖的线粒体途径诱导HL-6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珍珠菜抗肿瘤有效部位ZE4对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裸鼠分别ig给予ZE4 100,200和400 mg.kg-1每天1次,或ip给予5-FU 20 mg.kg-1,隔日1次,共21 d。移植肿瘤细胞后每3 d测量移植瘤体积并绘制生长曲线,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剥离移植瘤组织称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匀浆中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D34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ZE4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给药21 d后,ZE4 200 mg.kg-1组瘤质量为(1.5±0.5)g,较模型组(3.2±1.0)g明显减轻(P<0.01),抑瘤率达52.1%;移植瘤体积在给药14 d后为(0.83±0.27)cm3,与模型组(1.74±0.67)cm3相比,明显减小(P<0.05),给药21 d后为(1.40±0.42)cm3,比模型组(2.90±0.89)cm3相比,明显减小(P<0.05)。ZE4 200 mg.kg-1组Bax/Bcl-2比值(1.157±0.058)较模型组(0.253±0.008)显著升高(P<0.01),ZE4 100和400 mg.kg-1组无明显变化。ZE4 100,200和400 mg.kg-1组血管生成均明显减少,其中ZE4 200 mg.kg-1组MVD(13.5±1.0)较模型组(42.3±2.5)mm-2明显降低(P<0.01)。结论 ZE4对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ip给予硝普钠2.5mg·kg-1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min,再灌注10min,重复2次,制备VD大鼠模型。VD模型制备后24h,治疗组大鼠于每天上午9:00ig给予缬沙坦8mg·kg-1,川芎嗪25mg·kg-1或缬沙坦+川芎嗪(8+25mg·kg-1),每天1次,连续15d,同时设假手术和模型组。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第2天取海马,逆转录PCR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末次给药后连续5d进行大鼠定位航行训练,训练的第3,4和第5天,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3±19,22±10和(16±7)s,与假手术组32±15,16±8和(10±6)s比较明显延长(P<0.05);第6天,模型组大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为(35.3±10.0)s,跨越虚拟平台(3.4±1.7)次,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为(30±6)%,与假手术组(6.3±2.5)s,(51±11)次和(38±8)%比较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mRNA和海马CA1区TNF-α,Bcl-2和Bax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第4和第5天,缬沙坦、川芎嗪单用和联合应用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分别为18±9和(13±7)s,18±9和(14±7)s及17±8和(11±7)s(P<0.05,P<0.01);联用组大鼠跨越平台的次数、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及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均明显增加,分别为(5.6±1.9)次,(50±8)s和(37±6)%(P<0.05),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用组上述指标改变不明显;二者联用组海马IL-1βmRNA,TNF-α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用组海马CA1区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降低(P<0.01),海马组织IL-1β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缬沙坦组海马CA1区TNF-α蛋白表达减少(P<0.05);川芎嗪组TNF-α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缬沙坦及川芎嗪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二者联用作用更加明显。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及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VM)、OMT高剂量组(OMT-H,25?mg·kg-1·d-1)、OMT中剂量组(OMT-M,12.5 mg·kg-1·d-1)、OMT低剂量组(OMT-L,6.25 mg·kg-1·d-1)、OMT极低剂量组(OMT-EL,3.125 mg·kg-1·d-1)、利巴韦林对照组(RB,100 mg·kg-1·d-1)。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由柯萨奇病毒B3型腹腔注射感染所致,各治疗组从末次给予病毒24 h后开始,腹腔注射,每日1次。于治疗第12天,每组处死小鼠6只,留取心肌标本。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OMT治疗显著降低了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凋亡心肌细胞的数量,与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比较,OMT-L组效果最佳(P<0.01)。与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小鼠比较,OMT治疗组的小鼠心肌组织中Bax蛋白表达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减少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的凋亡,该作用与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王超  姜红春  刘丹 《安徽医药》2021,25(10):1925-1928
目的 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低出生体质量(low birth weight,LBW)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19年1—8月,选取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购买的80只LBW新生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EPO组、高剂量EPO组,每组各2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吸入80 mL/L氧气2 h制作为新生大鼠制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动物模型;低剂量EPO组和高剂量EPO组于造模前、造模后7 d连续腹腔注射EPO(2500 IU·kg-1·d-1和5000 IU·kg-1·d-1),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完成给药后24 h处死大鼠,使用HE染色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改变情况;使用TUNEL法检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Bax)蛋白表达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密集、排列有序,层次清晰、分明;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细胞明显肿胀坏死、空化、间隙增宽;低剂量EPO组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轻度水肿、排列较为稀疏;高剂量EPO组大鼠大脑皮层洗白间隙增宽不明显、细胞层次较为分明、有序;TUNEL法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EPO组、高剂量EPO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21±2.00)%、(65.85±10.48)%、(40.32±5.22)%、(20.79±2.33)%,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神经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相比模型组使用EPO处理各组神经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且高剂量EPO组低于低剂量EPO组(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且高剂量EPO组高于低剂量EPO组(P<0.05).结论 EPO可以通过抑制凋亡蛋白的表达并促进抑凋亡蛋白的表达,保护LBW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腺苷及其代谢途径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腺苷2.0mmol.L-1作用于HepG2细胞24和48h,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观察腺苷膜转运体抑制剂双嘧达莫、腺苷脱氨酶抑制剂红-9-(2-羟基-3-壬烷基)腺嘌呤(EHNA)和腺苷激酶抑制剂5′-氨基5′-脱氧腺苷(AMDA)对腺苷抑制细胞存活的影响,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应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腺苷与HepG2细胞作用24和48h,HepG2细胞出现特征性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由对照组的(1.2±0.4)%和(4.1±1.6)%增加到(24.3±4.8)%和(38.6±7.4)%,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腺苷与HepG2细胞作用24h明显抑制细胞存活,P53表达明显增强,Bcl-2表达降低。预先分别给予双嘧达莫,AMDA和AMDA+双嘧达莫处理后,各处理组HepG2细胞存活率较腺苷组升高,细胞凋亡百分率和P53表达降低,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EHNA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百分率、P53和Bcl-2表达与腺苷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腺苷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腺苷在胞内可能通过腺苷激酶而不是通过转氨酶的代谢途径参与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腺苷对HepG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还可能与其增加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