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中医病名规范、证候规范等研究的深入,中医眼科病名规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促进这一工作更好地开展,本文拟从方法学的角度,对眼科病名规范化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正于诸贤达。一、病名规范的必要性和意义由于多种原因,历代医家在眼病的命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十几年有关中医病名规范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分别从中医病名现存问题、中医病名存在的必要性、中医病名规范的关键和前提、中医病名规范原则及病名规范的思路与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中医病名规范研究的现状作一简要概述.认为中医病名应以继承性、实用性、特异性、先进性、准确性、公认性(权威性)、稳定性七项标准为原则.并根据中医病名规范研究的现状指出鉴于中医病名规范研究的复杂性及其涉及范围之广泛,建议该问题应由有关部门组织整个中医界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指出中医病名不可废,有其存在的必要,中医病名不应被西医病名所干扰或代替.同时还强调了应重视中医病名之合理继承.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系统分析中医病名规范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病名规范化内容及研究建议.笔者认为目前中医病名存在诸多问题,如“病”“证”“症”界定不清、中西病名混杂、病名层次混乱、病名内涵不清、缺乏统一标准等,根据存在问题,规范中医病名应从明确疾病定义、分化病名义项、规范病名分类、选定疾病正名、区分中西...  相似文献   

4.
对暴盲病名的发展沿革及其分化进行了介绍。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视力急剧下降的眼病,最早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抄本眼科》又称为"落气眼"。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眼科教材及专著对暴盲所包含的现代医学眼底疾病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对暴盲病名进行分化,首见于彭清华1989年发表的《中医眼科病名规范化的探讨》,分为视衣脱落暴盲、目衄暴盲、脉络阻滞暴盲、目系炎性暴盲和目系外伤暴盲5种病名;1999年出版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眼病》将其分为络阻暴盲、目衄暴盲、络损暴盲、火郁暴盲、视衣脱落5种;2003年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在彭清华对暴盲分类的基础上,将其分为络阻暴盲、络损暴盲、目系暴盲和视衣脱离4种。  相似文献   

5.
彭清华  彭俊 《中医药学刊》2010,(9):1812-1813
对暴盲病名的发展沿革及其分化进行了介绍。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视力急剧下降的眼病,最早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抄本眼科》又称为"落气眼"。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眼科教材及专著对暴盲所包含的现代医学眼底疾病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对暴盲病名进行分化,首见于彭清华1989年发表的《中医眼科病名规范化的探讨》,分为视衣脱落暴盲、目衄暴盲、脉络阻滞暴盲、目系炎性暴盲和目系外伤暴盲5种病名;1999年出版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眼病》将其分为络阻暴盲、目衄暴盲、络损暴盲、火郁暴盲、视衣脱落5种;2003年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在彭清华对暴盲分类的基础上,将其分为络阻暴盲、络损暴盲、目系暴盲和视衣脱离4种。  相似文献   

6.
中医病名的规范化,是中医诊断规范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要求之一,在中医临床诊断得不到医学界承认的今天,加强中医病名的规范化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中医眼科病名的规范化研究并不例外。中医眼科疾病的名称历代均未统一,自《秘传眼科龙木论^*载七十二症始,其后《银海精微》载八十症,《证治准绳》搜集整理为一百七十二症。  相似文献   

7.
1.统一和改革中医病名诊断解放以来,中医和西医都很注意对统一和改革中医病名诊断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①中西医结合的病名诊断,即以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进行双轨诊断定名。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发现存在很多问题,能够实行双轨诊断的医院往往以西医西药为主,中医中药为辅,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用中药治疗,发展下去,中医就会呈现出废医存药的危险。②证型诊断,即以中医的基础证或称主  相似文献   

8.
中医眼科病名规范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病名的规范化,是中医诊断规范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要求之一,在中医临床诊断得不到医学界承认的今天,加强中医病名的规范化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中医眼科病名的规范化研究并不例外。中医眼科疾病的名称历代均未统一,自《秘传眼科龙木论^*载七十二症始,其后《银海精微》载八十症,《证治准绳》搜集整理为一百七十二症。  相似文献   

9.
浅谈建立中国医学病名及其系统的紧迫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中国医学病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现代科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整理和建立起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中医病名命名方法。方法:学习中医学传统著作,分析历史上中医病名存在问题,运用现代科技理论和辨证唯物观点提出命名法则和方法。结果:中医病名的整理,一要保持中医特色,注意继承传统精华之内容;二要体现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及新疾病谱的涌现,其整理和描记初步提出可用继承、充实、撮合,语言、现代、中西医通用等9种方法。结论:中医病名一定要改革,而且要规范地建立起来,并形成有序而严谨的系统,本文对此作出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收集整理相关眼底出血疾病资料,归纳相关中医及西医病名,总结症候分型,证治分型,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提出应规范其中医病名为"眼底血证"。方法通过对古代眼科名著相关眼底出血疾病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相关病名;通过现代数据库收集、整理近5年相关眼底出血疾病资料,归纳相关中医及西医病名。结果总结症候分型;收集整理本科相关眼底出血疾病病例,归纳相关中医及西医病名,总结症候分型,证治分型,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结论规范统一眼底出血疾病的中医病名及证型,保证诊断标准的统一和中医科研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中医病名诊断是临床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关系到能否准确地辨证用药,能否客观地反映病情的轻重变化及疾病预后,能否进一步总结提高中医药疗效及诊治疾病的规律.有人认为“中医辨证就是中医诊断”,或认为“中医病名诊断简单,易于判定”.上述看法显然是误解,中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其不同含义.对某些病情复杂的病人,作出准确、完整的病名  相似文献   

12.
复习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体会,探讨贫血性疾病中医病名,对贫血性疾病具有代表性的中医病证名称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当前贫血性疾病中医病名存在的问题,提出贫血性疾病规范化中医病名体系的构想。目前,贫血性疾病中医病名较为笼统、缺乏特异性,建议重新进行确定,使其规范化、体系化。  相似文献   

13.
中医病名诊断是中医诊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存在一些缺欠和不足,已经影响了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挖掘、整理、规范中医病名,坚持中医病名诊断,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医病名诊断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只注重证名,忽视病名,认为只要证名确定,即使不知道是什么病,也不影响论治,可以照样处方用药。因此,中医病名诊断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二是认为西医病名可以代替中医病名,在西医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辨证。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对中医病名诊断的意义缺乏认识,本文愿就此略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5.
中医病名规范化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病名的现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宜确定病名方法的规范化,目前应从理顺中医病名的层次关系,处理病名与证候的种属关系,限定主症作为病名的条件,加强疾病命名的方法研究,解决中西医病名对照的方法五方面着手,加快中医病名规范化的进程,为中医病名由规范化过渡到现代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一组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肾病综合征。以特发性膜性肾病为例,探讨中医病名标准化的原因,指出目前中医病名命名存在的问题,提出病名标准化应该遵循坚持病名内容科学、坚持病名通俗易懂、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病名命名方法,阐述了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病名标准化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毋庸置疑,中医病名的诊断属于中医诊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名的不尽完善影响着传统中医的继承和弘扬,挖掘整理及其规范中医病名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对于血液系统疾病,中医病名缺乏规范性是临床诊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似乎血证就是血液病的总称,虚劳可以概括所有贫血性疾病,因此,有必要尽快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8.
王小川  余杨桂 《中医药学刊》2010,(10):2160-2161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诊断及疗效标准及中医治疗方法及实验研究中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中医病名规范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医诊断应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名诊断。进行中医病名规范之研究,是中医学发展的大计。病名不规范,不仅临床的诊断和疗效的判断、科研成果的评定、医疗事故的分析等均缺乏准则;同时对中医学的发掘继承、学术发展,以及对外交流,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当前,中医的诊断在社会上得不到承认,因而病名规范显得更有必要,它等于为中医诊断立了“法”。通过研究,若能在统一中医病名的基础上统一中医诊断标准,将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医疗以及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在对外交流等方面也是有益的。中医病名规范之研究,涉及的问题较多,研究的难度颇大。本文仅就疾病的概念、病名诊断的必要、病名中存在的问题、主症能否作病名和疾病的分类等作初步探讨。对于病名的命名形式、命名原则和具体作法,将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西眼科汇通》系陈滋遗著 ,子陈任整理刊出 ,上海眼科医院总发行 ,1 936年 5月刊行。该书以合参中西眼科内容形式开中西眼科汇通之先河。前 8个章节以西医眼科应用解剖由表及里的顺序归类立项计 78个病名 ,后 5个章节以眼机能障碍导列出眼病共2 0个病症 ,合为 98个病种 (症状 ) ;余为中医眼科处方集及附录。中医眼科处方收载内服方 864个、眼药方 95个、外用药方 31个 ;附录部分 2例稀奇眼病报告。眼科学名词讨论及中医眼科手术法研究为陈任后续 ,最后表列中西眼科疾病名词对照。1 中西汇通本意 申引陈任观点陈滋认为中医理论不足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