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移植时损伤臂丛神经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2 0 0 0年 9月对一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患者施行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 ,术后出现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腕背伸及手指抓握障碍、上肢皮肤感觉异常等臂丛神经损伤表现 ,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 ,双上肢功能恢复正常。报告如下。患者 ,男 ,2 7岁 ,间歇性乏力 ,纳差 ,尿黄 7年。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经保守治疗无明显疗效 ,于 2 0 0 0年 9月在我院接受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取平卧位 ,左上肢固定在外展 1 80°位。术中采用静脉转流泵 ,于左侧股静脉、门静脉及左侧腋静脉置管 ,手术经过顺利 ,历时 1 4h。清醒后患者即诉左肩…  相似文献   

2.
肝癌肝移植术中的无瘤操作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术中的无瘤操作技巧。方法 7例肝癌患者实施肝移植。尽早建立静脉转流通道及断离门静脉、下腔静脉。游离肝脏时尽量不触及、压迫肿瘤;B超测量癌肿与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关系,确定血管是否切除及切除范围。结果 手术后2月,所有患者AFP均降至正常水平,肝脏未发现复发病灶,PET检查未见远处转移。结论 尽早建立静脉转流通道。手术中坚持癌肿切除的一般原则,同时针对肝移植特点,利用B超确定血管是否切除及切除范围,是预防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不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技术的经典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Zheng S  Huang D  Wu J  Wang W  Shen Y  Zhang M  Shen Q  Lu A  Fu P  Xu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5):326-328
目的 评价在成人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不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技术的结果和可行性。 方法 对 4 3例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原位肝移植和 15例不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经典原位肝移植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 在采用和不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 2组患者中 ,术后 3d血肌酐值和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不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患者组 ,手术时间 (5 6± 1 4 )h ,术中出血量 (42 0 0± 85 0 )ml,术中输血量 (480 0± 92 0 )ml,ICU停留时间 6 3d ,均低于或短于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的患者组。 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中不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技术在大多数成人肝移植中是安全而又可行的 ,并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 ,缩短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行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107例,单因素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些因素与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0.8%。术前Neld评分≥25分(P=0.041),术中输液总量〉10L(P=0.026),输血液制品总量〉4L(P=0.033)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术后前3d至少有2d的液体平衡≤-300ml(P=0.021)是保护因素。结论肝移植术前改善基础状况,术中控制输液量、减少输血液制品量,术后尽早实现液体出人量的负平衡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0年4月以来为三例肝癌患者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术。现就麻醉方法,术中处理和体会报告如下。麻醉经过和术中处理 1.患者入手术室后首先建立输血、输液通路和安装监测仪器。包括:心电图,右臂袖套式间接测压,经右侧颈外静脉置管测中心静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输液港囊袋修正术处理输液港注射座外露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期间896例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患者中因注射座外露行囊袋修正术12例,分析外露的原因,并观察行输液港囊袋修正术后的输液港使用情况。结果 12例行输液港囊袋修正术后均能正常使用,未出现感染、注射座再次外露等并发症。结论 输液港囊袋修正术是输液港注射座轻度外露、不伴输液港感染患者的有效处理方法,可避免重新建立静脉通道,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患者创伤。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一种快速、简单的腹腔内门体静脉转流方法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应用。笔者应用硅胶管建立下腔静脉与肠系膜静脉属支之间的连接,利用门体静脉压力差实现腹腔内门体静脉的转流。结果示该方法建立转流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无门静脉系统淤血的表现,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提示该法是一种操作简单省时、临时性的、有效的门体静脉转流方法,可减少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一、病例介绍患者,女;20岁,1983年12月31日火车辗伤,左大腿中段离断;右股骨闭合性骨折;左上肢尺骨开放性骨折、肱桡关节开放性脱位;软组织大块挫伤、裂伤;头部、躯干多处挫伤、擦伤。即行左大腿中段离断术;开放性创伤的清创术;骨折、脱位整复固定术。病人经手术、抢救、输血、输液和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后病情逐步稳定。1984年1月23日行右股骨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和左上,下肢清创换药术(以上手术均在全麻下施行).因输液困难(第一次手术曾在右上肢做静脉切开术,但7天后因切开部位疼痛及导管堵塞而拔除;后又多次在右上肢行静脉穿刺),故同时在左残肢腹股沟区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成人原位肝移植手术需使用常用的静脉静脉血管旁路的腔静脉重建技术。近年来无血管旁路转流的背驮式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成人原位肝移植手术常规运用背驮式技术的效果。美国迈阿密大学Jackson Memorial医学中心对1994年6月到2001年7月完成的成人原位肝移植10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人的人种、影响因子包括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输液量、出血量、以及手术后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共有918例进行背驮式肝移植,运用背驮式肝移植技术可减少输血量、热缺血时间、以及减少使用静脉-静脉旁路转流。运用背驮式肝移植技术的病人有75例(8.3%)出现顽固性腹水,5例(0.54%)静脉流出道狭窄(P=NS),术后肝肾功能衰竭发病率与传统手术相似。背驮式肝移植的总的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5%、78%、72%。单一变量分析提示:腔静脉重建方法、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总输液量、总住院日、供肝年龄、以及肝脏肿瘤表现是影响移植肝存活的显著因素;多变量因素分析提示:冷缺血时间、供肝年龄、总输液量、以及总住院日是移植肝存活的预后因素。作者认为,大部分的成人原位肝移植可运用背驮式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理工作中常遇到许多患者因并存多系统疾病,其病情复杂,需建立2条或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同时滴注不同的药物。不仅给患者带来穿刺时的疼痛,还带来诸多不便,鉴此,我科于2002年开始在原有的静脉通道上另插入一套输液系统,应用近4年,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收到良好的效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不同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式及围手术期液体管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从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107例,单因素分析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MELD评分,腹水状况,供肝冷缺血时间)、术中(手术方式,输液总量,晶体液体量,胶体液体量,输血液制品总量,白蛋白使用量,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和术后(前3天每天的液体出入量)等情况与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统计MELD评分≤15分和>15分且<25分病例,标准经典原位肝移植组和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组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组比标准经典原位肝移植组术中输液总量>10L的患者(P=0.020)和术后前3天至少有2天的液体平衡≤-300mL的患者均减少(P=0.023)。肝移植术中输液总量>10L(P=0.023)和输血液制品总量>4L(P=0.032)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采用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P=0.006)和术后前3天至少有2天的液体平衡≤-300mL(P=0.040)则是保护因素。结论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和术后前3天至少有2天的液体平衡≤-300mL,能够显著降低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中痂下静脉穿刺法作为静脉输液通道的可行性.方法:对2006-2009年45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切痂植皮术中,在洗手巡回护士相互配合之下,行痂下静脉穿刺法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输血补液.结果:45例病人均成功完成痂下静脉穿刺,满足了术中大量输液的要求.结论:痂下静脉穿刺法在大面积烧伤病人术中运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以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最佳输液途径。方法 将14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行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观察组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易固定,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因素对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移植中心1999--2002年之间的资料齐全的89例肝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病例资料,利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患者的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时间与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有相关性(P=0.041,P=0.005)。患者术后30d内的不良预后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有相关性。在多因素分析中,仅有手术时间与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相关(P=0.026)。结论 术中输血量和手术时间为发生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其中手术时间为一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 由于急诊病员病情急而危重,病情变化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输液通道是麻醉和手术成功的保障。因而,护士必须掌握各种急症手术病员的病理生理特点,正确分析病情,选择最佳的静脉通道。对于提高手术病员的麻醉安全性,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体外静脉转流技术对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功能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肝移植术中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技术(veno-venous bypass,V-VB)对患者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仍然存在争议。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104例,探讨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准的原位肝移植手术,受体的肾静脉以上至横隔以下的腔静脉段,作为肝切除的一部分而被切除。有时,由于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该段腔静脉后的分离和随后的止血都极困难。所以,1989年Tzakis等报道了一种保留下腔静脉全长的原位肝移植手术,称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Piggyback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此后,学者们对这种术式又进行了某些改良,使得这一技术更趋完善。有人认为,背驮式手术技术是肝移植的最重要发展项目之一。我院于1996年5月至今,已分别对成人和儿童3例患者成功地施行了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1手术方法我院3…  相似文献   

18.
原位肝移植不同术式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麻醉处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疾患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因晚期肝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及肝移植手术的巨大创伤和对机体的干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液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和内环境与凝血功能紊乱,并累及重要器官的功能.我院自2002年4月至2003年10月进行成人原位肝移植手术93例,其中48例采用背驮式术式,42例采用经典非静脉转流术式、3例采用经典静脉-静脉转流术式.本文着重探讨背驮式肝移植术与经典非静脉转流式肝移植术对血液动力学的不同影响及麻醉处理.  相似文献   

19.
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广泛应用,自1998年以来,我科对手术病人采用马来西亚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建立输液、输血通路,杜绝了因术中患者烦燥不安、改变体位、活动等造成的鼓针现象,不但保证了手术过程中输液、输血静脉通路,也避免了反复静脉  相似文献   

20.
在活体肝移植中,重建肝静脉的通畅回流是保证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术手术成功,避免发生小肝综合征(small-for-size syndrome,SFSS)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肝静脉流出道梗阻(hepatic venous congestion,HVC)可以有效保护移植肝脏,提高活体肝移植疗效.现对我中心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施行的22例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中发生HVC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