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纵隔肿瘤是胸外科多发病。近年来,作者手术治疗该类肿瘤104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9例,年龄9~70岁,平均年龄35.4岁。肿瘤分类:良性74例,恶性30例;病理学分类见附表。附表104例纵隔肿瘤组织病理学分类组织来源良性(例)恶性(例)胸腺源性胸...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78年10月至1994年12月间共收治纵隔肿瘤86例,其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纵隔肿瘤及囊肿62例.本组不包括原发于纵隔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何杰金氏病、淋巴肉瘤、炎性肉芽肿以及血管畸形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和囊肿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7月—2010年7月完全胸腔镜下或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切除前纵隔肿瘤和囊肿103例临床资料。其中完全胸腔镜切除66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切除37例。结果 10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80±15)min。术中出血平均(100±35)ml。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平均(3.5±0.5)d。术后住院平均(7±0.8)d。术后病理诊断:纵隔畸胎瘤17例,胸腺瘤34例,胸腺增生6例,支气管囊肿11例,胸腺囊肿15例,心包囊肿4例,纵隔囊肿9例,胸腺脂肪瘤3例,甲状腺肿1例,纵隔囊性淋巴管瘤1例,淋巴组织瘤样增生1例,脂肪组织增生1例。术后均无并发症。88例随访1~5年,均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前纵隔肿瘤和囊肿安全可靠,切除彻底,具有微创、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纵隔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断要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对1990年1月—2005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9例,良性肿瘤24例,恶性肿瘤6例,肿瘤平均直径10 cm以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3个月~3年,1例失访,其他均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应常规行CT检查,选择合适的麻醉及手术径路,术中可视情况分块切除或整块切除,术后注意防治气管软化和复张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纵隔前肠囊肿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纵隔前肠囊肿的病例资料.结果 51例患者中有24例(47.1%)无临床症状.MRI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16/21,76.2%)高于CT(14/41,34.1%).囊肿位于前上纵隔5例,中纵隔18例,后纵隔28例.完整切除35例,大部切除16例.病理证实支气管源性囊肿42例,食管囊肿7例,胃肠源性囊肿2例.结论 纵隔前肠囊肿术前诊断困难.应积极手术治疗,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是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胸骨路径在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位于前、中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接受CT引导经胸骨路径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0例前、中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即刻剂量学参数,观察术后粒子分布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局部疗效,随访术后半年、1年的生存率.结果 术后即刻剂量验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心外科手术技术的成熟,手术安全性的提高,采用胸部下段小切口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纵隔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纵隔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进行非手术治疗,进行手术治疗的65例除2例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手术病人均痊愈出院。非手术治疗的3例患者中1例死于呼吸衰竭。另2例放弃治疗。结论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纵隔肿瘤的有效方法,手术切口的选择主要根据病变部位而定,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的处理是纵隔手术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王洪武 《人民军医》2000,43(9):535-537
纵隔是位于胸郭中央 ,含有重要的器官和组织 ,其毗邻关系相对固定。因此 ,原发于纵隔的肿瘤也有固定的好发部位。现就常见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作简单介绍。1 纵隔分区了解纵隔的解剖结构 ,有助于肿瘤的诊断。纵隔分区有 3分法、4分法、5分法、7分法和 9分法等。近年来 ,经过反复比较研究 ,认为 7分法在临床较实用[1] ,分法如下 :纵隔上界为胸郭上口 ,下界为膈肌 ,其侧面与纵隔胸膜相连 ,前方为胸骨 ,后方为脊椎。以胸骨柄后上缘与心影后下端的连线分为前、中纵隔 ;以胸椎椎体前缘的连线分中、后纵隔 ;在胸骨体上缘与第 4胸椎椎体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胸外科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2月10月间,我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切除胸部纵隔肿瘤65例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三臂法,即一个镜头臂,两个操作臂,不设辅助口,建立8mmHg人工气胸。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等情况选择切口位置。对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手术患者体位、如何选取适宜的手术切口部位进行总结。结果本组65例纵隔肿瘤中:实性肿瘤41例,囊肿24例。其中64例顺利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肿瘤切除,1例联合电视胸腔镜系统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为3~210(50.63±46.35)min,术中出血量为0~200(22.62±33.64)ml,胸引管拔出时间为术后第1~14(4.02±2.62)天。所有患者均恢复顺利出院。术后随访1~21(7.61±4.58)个月,所有患者目前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胸外科纵隔肿瘤,具有手术更加安全、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带管时间短、患者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必要时,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与电视胸腔镜系统联合应用,可取得更佳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人漏斗胸微创矫形后胸廓骨的重塑变化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漏斗胸患者82例,男67例,女15例,年龄18~57(23.5±6.1)岁,对称型(I型)37例,非对称型(Ⅱ型)45例,漏斗胸指数(HI)3.2 ~ 11.8(3.98±2.96).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两侧腋中线切口,胸腔镜监视下将制备好的支撑杆置入胸骨后(1根60例,2根22例).术前和术后1周行胸部CT扫描三维重建胸廓影像,在矢状位上以胸椎体中心线为切线位,测量胸骨与胸椎体前缘之间的距离,并观察心脏移位情况.结果 使用l根矫形杆矫形后胸骨体中部及下端分别前移8.69、15.69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胸骨体上端及胸骨柄上、下端分别前移2.39、-2.38、1.44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2根矫形杆矫形后胸骨柄下端及胸骨体上端、中部、下端分别前移10.8、12.45、17.61、20.62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胸骨柄上端前移2.34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扫描显示矫形后心脏恢复正常位置.使用2根矫形杆者胸廓外观优于使用1根者.结论 微创矫治成人漏斗胸时矫形杆的支撑力可使胸骨重塑成形;使用1根或2根矫形杆时胸骨的重塑变化规律及力学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3.
616例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并总结胸腔镜手术治疗某些胸部疾病的体会。1993年12月-2001年12月开展胸腔镜手术616例,手术644例。23例因为胸腔粘连或肿瘤外侵改为开胸手术,593例经胸腔镜完成手术,其中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276例,肺气肿肺大疱切除44例,纵隔肿瘤和囊肿切除55例,食管疾病手术78例,肺良恶性疾病手术75例,其他手术65例。麻醉采用双腔管气管插管576例,单腔管气管插管双肺通气34例、单肺通气6例。术后并发症24例,占4.0%,其中肺泡漏带引流管超过7天者15例,术后出血3例,自发性气胸Ⅱ型呼衰病人1例,其他并发症5例。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的276例获随访,其中4例复发。结果表明,某些胸部疾病胸腔镜治疗比传统开胸手术有更多优点,胸外科医生应逐渐改变传统剖胸手术观念,循序渐进开展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于无选择患者微创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侧入路缩短切口长度的合理性,并比较不同切口长度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3月-2007年12月共256例单侧TH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前均不特意选择切口长度,采用后侧入路及微创手术技术,按照术后切口长度测量值分组:小切口组(<10 cm)99例,中度切口组(10~14 cm)112例,标准切口组(>14 cm)45例.收集住院期间患者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总出血量、外旋肌保留和关节囊修复情况,分析术后X线平片,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来估测疼痛强度,Harris评分评定患髋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1年(2.5~9.2年).有211例无选择THA患者可用较小的切口(<14 cm)完成手术.小切口组体重指数低,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早期疼痛轻、对切口满意度高,但其髋臼假体外展角异常比例更高,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切口组在关节囊解剖位修复及梨状肌保留例数、手术时间和术后6周Harris评分与小切口组相同,但与标准切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选择THA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技术,较小的后侧切口可以获得安全满意的疗效.尽量缩短手术切口而非强求小切口,可最大限度减轻软组织损伤使手术顺利进行,并保证远期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ability of posterior approach incision length in an unselected patient cohort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different incision lengths. Methods A consecutive unselected 25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rimary unilateral THA between March 2001 and December 2007 were studied prospectively. Prior to the operation, the incision length was not deliberately selected for the patients. A posterior approach was used for all procedures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ique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incision length at the end of surgery: mini-incision group ( < 10 cm, 99 patients) , moderate incision group (10-14 cm, 112 patients) and standard incision group ( > 14 cm, 45 patients). The in-hospital data including age, sex, diagnosis,body mass index (BMI),operation duratio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total blood loss, preservation of the external rotators, anatomic repair of the capsule as well as postoperative radiographs were collected for analysis of th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e pain was estimated by using the individual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and the functional outcome evaluated by Harris hip score preoperatively and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period of 6.1 years (2.5-9.2 years). The incision length was shortened and optimized ( < 14 cm) in 211 patients. There showed decrease of BMI, 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less pain, satisfactory outcome but higher proportion of abnormal abduction angle of the acetabular prosthesis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in the mini-incision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groups (P < 0.05).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piriformis tendon, anatomic repair of the joint capsule, operation duration and Harris score at 6th postoperative week in the moderate incision group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mini incision group but show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tandard incision group ( P <0. 05). Conclusions Minimally invasive THA with a smaller posterior incision can attain safe and effective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unselected patient cohort. A smaller but not necessarily miniincision may allow minimal soft tissue trauma for the surgeon to perform the procedure well and ensure a long-term clin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电视胸腔镜在胸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资料完整的204例电视胸腔镜外科(VATS)手术,根据疾病类型、麻醉及手术方式、并发症、结果等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评价近期结果。本组经VATS进行诊断、治疗均取得满意结果,没有手术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手术时间平均为110min,术后胸腔闭式引流平均2天拔管,平均住院9天;病人术后恢复均顺利。作者认为,VATS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在多种胸外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安全,并发症少;经过数年的临床实践,VATS已成为胸外科手术的标准术式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VATS对胸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尚有争议,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6.
胸腔镜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电视胸腔镜食管切除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该方法在食管外科中的地位仍在争论之中。作者自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开展了9例食管癌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42-56岁,平均51岁;颈段肿瘤1例,上胸段2例,中胸段5例,下胸段1例;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分期为Ⅱ期以下。1例因肿瘤外侵粘连重,术中中转为开胸手术,8例顺利行胸腔镜食管切除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胸腔镜游离食管时间平均70min(40-120min),总手术时间平均252min(230-27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50ml(150-400ml),平均摘除胸部淋巴结7个(5-12个)。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1例;颈部切口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果提示,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结果与开胸术相当,远期结果及其在食管外科中的地位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肝癌治疗与微创外科观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腹腔镜胆囊切除为代表的“微创外科” ,近年在外科领域有很大发展。而“微创外科观念”在疾病的治疗中则起着更为广泛的作用。癌症是当前全球性的顽疾 ,是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二位原因 ,而肝癌则是我国癌症中的第二号杀手。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人数约占全世界死于肝癌人数的 5 3% [1] 。本文拟回顾肿瘤外科的发展历史 ,结合肝癌治疗 ,试论“微创外科观念”对肿瘤外科和肝癌治疗的影响及今后的方向。1 微创外科观念在肿瘤外科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顾名思义 ,“微创”是指减少对机体的创伤。而肿瘤外科的首要目标是尽可能通过外科手段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创掌侧插入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可行性、注意点和并发症.方法 选择2009年8-2010年8月收治的2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微创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按AO分型:A2型5例,A3型3例,B1型4例,B3型7例,C1型2例,C2型1例.采用掌侧2条垂直或平行的切口,切口均长2 cm,其中远端横切口即沿腕近纹切开,两端纵切口紧贴桡侧腕屈肌桡侧切开,经旋前方肌深部插入锁定钢板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10~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13例,良6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86%.手术并发症:腕近纹处横切口延迟愈合1例;大鱼际部麻木1例,术后3个月症状消失;残留腕关节尺侧痛2例;腕关节功能受限2例.结论 微创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安全、创伤小、固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切口外形美观,符合微创理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4年11月240例接受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7例,女53例,平均年龄59岁,全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ECAB)100例,机器人乳内动脉游离+胸壁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 140例.术后每6个月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CT血管造影技术评估桥血管通畅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转为正中开胸或体外循环,共包括237例单侧乳内动脉(IMA)游离和3例双侧IMA游离,无手术死亡.24例(10%)使用杂交技术.术后随访41.1±12.9个月,无死亡、中风或心肌梗死发生.术后随访3年(最长时间91个月)的结果显示,TECAB组IMA移植通畅率为97.1%,MIDCAB组IMA移植通畅率为96.4%.结论 机器人辅助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于特定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乳内动脉桥可以保持良好的远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