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在滇东北疟疾传播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年6月至1986年6月,在滇东北威信县旧城区,开展了昆虫学和寄生虫学的调查,研究了嗜人按蚁和中华按蚊在当地的疟疾传播能量。观查区仅间日疟流行,年发病率3.8%。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蚁的昆虫学接种率分别为0.000853和0.000004。按此推算,当地由嗜人按蚊传播的疟疾病例占99.5%,中华按蚊仅占0.5%。说明嗜人按蚊在当地为高能媒介。  相似文献   

2.
都柳江河谷地区嗜人按蚊成蚊生态习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都柳江河谷地区嗜人按蚊成蚊生态习性。方法:应用按景成蚊调查方法,对嗜人按都蚊成蚊生态习性进行研究。结果:该地区嗜人按蚊成蚊的季节消长呈双峰形,5月有一小峰,10月达密度高峰;6~9月栖性以室外吸血,室外栖息为主要;6~9月叮入率室外高于室内,吸血活动呈“午夜型”,嗜吸人血,人血指数0.63;7~9月一个生殖营养周期2.1天,7~8月种群预期平均寿命为本10.60天。结论:从江县都柳江河谷地区嗜人按蚊成蚊与当地外界环境有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嗜人按蚊是仅存在于我国广东、四川、贵州等1 1个省 (区 )、市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疟疾传播媒介 ,由于其传疟媒介能量极高 ,约为中华按蚊的 1 8~ 2 0倍[1 ] ,其分布区内疟疾发病历来较高 ,大约为中华按蚊地区的 6 6倍[2 ] ,且波动幅度较大 ,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及我省防治的重点。目前 ,全国尚无较好又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因此 ,摸清嗜人按蚊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孳生地特点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针对性地指导我们开展相关传疟媒介的大面积防治工作 ,调整防治工作重点 ,进一步降低疟疾发病率 ,巩固所取得的疟疾防治成果。1 对象与方法1 1 方…  相似文献   

4.
5.
多重抗药性恶性疟的出现给治疗带来诸多为在此方面有所突破,作者推出CSNC方案和CK方案并举例说明两个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刘燕  曹静 《中国医药》2023,(10):1562-1564
按蚊伊丽莎白菌是一种相对较新发现的细菌,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具有高通量、快速、精准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微生物病原体检测和鉴定,弥补了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报道1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按蚊伊丽莎白菌的治疗及预后,探讨mNGS对于致病机制复杂、耐药性广泛的罕见按蚊伊丽莎白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按蚊的嗜血习性与其传病作用关系密切。Bull和King(1923)首先应用血清学沉淀反应鉴定蚊虫胃血,并由Bice和Barber(1935)加以简化,后经许多学者应用和改进。我省先后在顺昌(1958)、福州(1959)、闽侯和长乐(1964)等地采用此法进行调查。1975~1976年间重对有代表性的福州、永春、尤溪、邵武、宁化、泉州、浦城、福鼎、漳州等9县市设点捕蚊,对本省较常见的四种按蚊的胃血进行血清学鉴定。材料与方法于调查点人房、牛棚、羊栏、猪圈中捕集的按蚊经定种登记后,取胃血挤压在已编号的滤纸上凉干,置干燥器内保存备检。  相似文献   

8.
滇南微小按蚊实验室自然交配繁殖成功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小按蚊(A(C)minimus)是我省主要的传疟媒介.随着疟疾防治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对于抗疟药物的筛选,疟原虫动物模型的建立,杀虫剂毒力毒理的试验,疟疾虫苗的研制,以及遗传灭蚊、生物灭蚊等方面的研究,均需要成批标准化的蚊虫.为此,建立室内人工驯化微小按蚊是开展疟疾防治研究工作必要的条件之一.我们一九八○年  相似文献   

9.
潘红星 《中国医药》2009,4(11):853-855
目的探讨恶性疟相关性心肌炎的易患因素。方法对赤道几内亚共和国巴塔地区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所有诊治的恶性疟患者病例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发恶性疟相关性心肌炎者作为并发心肌炎组,未并发心肌炎者作为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及种族以1:1相互配对(配对者年龄差≤3),调查分析肥胖与吸烟是否为恶性疟相关性心肌炎的易患因素。对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SAS9.1.3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肥胖者患恶性疟时并发恶性疟相关性心肌炎的危险性比非肥胖者大(P=0.0271,比数比=3.5,95%可信区间1.152~10.633)。吸烟者未被入选回归模型。结论患恶性疟的肥胖患者易并发恶性疟相关性心肌炎,应及早采取干预性防治措施并慎用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抗疟药物。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在患恶性疟时并发心肌炎的危险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0.
潘红星 《中国医药》2009,4(8):853-85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myocarditis associated with falciparum malaria.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8 to June 2009, at Regional Hospital of Bata in the Republic of Equatorial Guinea, all falciparum malaria patients were enrolled for a pair-matched case-contrel study to investigate if obesity and smok-ing could be considered as significant risk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lciparum malaria-related myocarditis. Among them, forty-four pairs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malaria-related myocarditis (patients without myocarditis as con-trois) were matched by gender, age (±3 years) and rac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conditioned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Obesity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alciparum malaria-related myocarditis (P =0. 0271, OR = 3.5,95% CI 1.152-10.633). Conclusion Obesity might be considered as the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lciparum malaria-related myocarditis. Earl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hould be taken. Anti-malaria drugs showing cardiovascular side effects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in ob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我国寄生虫学工作者用离体饲血感染蚊的方法,观察大劣按蚊、微小按蚊和嗜人按蚊对恶性疟愿虫的敏感性。我们于1984~1987年,在贵州和云南的恶性疟流行区,采用直接叮咬“志愿者”(现症病人或带虫者)感染蚊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媒蚊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海南岛品系,下称AD),引自广西医学院,已在我所  相似文献   

12.
陈虹  陈汉彬 《贵州医药》2001,25(1):81-83
登革病毒 (DEN V)感染已成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 ,全球约有2 5亿人生活在登革热流行的高危地区 ,每年约有 1亿登革病毒感染者 ,其中 4 5万例属于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征 (DHF DSS)。 1978年以来 ,我国两广以及海南岛地区先后出现了登革热 (DF)流行[1.2 ]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证明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 ,而在我国白纹伊蚊分布广泛 ,在大多数地区 ,它是传播登革病毒的唯一或主要媒介。登革病毒在自然界主要是“人 蚊 人”循环。关于登革病毒在蚊体内如何定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轮状病毒(HRV)对乳鼠的损害,及嗜酸乳杆菌干预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乳鼠分正常对照组(A组),轮状病毒感染组(B组),嗜酸乳杆菌预处理组(C组),嗜酸乳杆菌治疗组(D组)。后三组喂服HRV Wa株,C、D组另喂服嗜酸乳杆菌,观察各组大便情况、体重变化、排毒时间。病毒感染后第四天随机处死各组8只乳鼠,取小肠标本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1.乳鼠在HRV感染后第二天出现腹泻。B组重型腹泻率显著高于C组和D组;B、C、D组体重增长落后于A组,P均〈0.01;B组腹泻天数和RV阳性天数显著大于C组和D组,P均〈0.01。2.B组绒毛脱落,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C、D组绒毛完整,炎症细胞少。3.B组微绒毛肿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C、D组微绒毛整齐、间质中少许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结论 1.乳鼠感染HRV后皆出现症状及肠损害。2.嗜酸乳杆菌能改善感染HRV乳鼠症状,减轻小肠组织损伤,增加浆细胞生成。  相似文献   

14.
15.
林琳  杨树平  赵志泉 《江苏医药》2000,26(9):685-686
目的 探讨内皮素 2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 该实验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 ,以MTT法记录并反映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效果。结果 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内皮素 2 ,培养 2 4小时及 48小时后 ,在浓度为 10 -9M时显示明显促进人肝癌细胞的增殖 (P<0 0 5 ,P <0 0 1)。结论 内皮素是一种促肿瘤生长因子 ,与人肝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出现铜绿假单胞菌合并按蚊伊丽莎白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脑出血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合并按蚊伊丽莎白菌肺部感染的治疗过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患者病情、病史、用药史及相关检查结果,分析按蚊伊丽莎白菌致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抗菌药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药师基于感染部位、混合细菌感染特点、抗菌药动学/药效学特性等,在抗感染方案调整为临床医师提出的用药建议后,患者全身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按蚊伊丽莎白菌为条件致病菌,毒力较低,不易感染健康人群。但当患者免疫力低时易转化为致病菌,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HB IG)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中的作用。方法2004年1~12月我院妇产科70例(其中肌注HB IG 32例,未肌注HB IG 38例)表面抗原阳性及其新生儿的HBV血清标志物。结果孕28周、32周、36周使用HB IG建立被动免疫,行产前阻断治疗后,HBsAg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6.25%和84.2%。结论孕妇使用HB IG能有效阻断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8.
作者应用粉螨尘的人嗜碱细胞脱颗粒试验(HBDT—M)对119例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过敏性哮喘患者HBDT—M的阳性率为44.54%,与正常人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人嗜碱细胞的释放能力与Ⅰ型变态反应密切相关,其释放能力增高者易患速发型过敏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是机体肠道、生殖道内重要的益生菌之一,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该菌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显示出抗肿瘤特性。本文综述了嗜酸乳杆菌对多种癌症的抑制作用,如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宫颈癌等,以及对其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抗炎等抗肿瘤作用机制。本综述为嗜酸乳杆菌抗肿瘤研究、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和生物防治肿瘤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李宗惠 《云南医药》1994,15(1):58-59
训化中华按蚊、大劣按蚊吸食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液的观察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李宗惠关键词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人和按蚊是恶性疟原虫生活史中的两个宿主,随着Trage及Jonsen体外连续培养恶性疟原虫接种在按蚊上,让其在蚊体内经有性繁殖发育成于孢子,则为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