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指多种代谢异常聚集在同一个体的临床现象,也是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表现.MS以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为特点的血脂紊乱以及高血压等各个组分异常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症.  相似文献   

2.
<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又称代谢异常心血管综合征,它是一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和组合,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血脂异常)、高血糖(糖尿病、血糖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临床综合征.特征为糖尿病/糖耐量减退或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合并有高血压、血脂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微量蛋白尿和中心性肥胖等.代谢综合征增加了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同时也增加了心血管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方杰 《护理研究》2023,(23):4241-4246
对国内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横断面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并且以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代谢性因素中至少2个的聚集最为常见,总结了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5.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指多种代谢异常聚集在同一个体的临床现象,也是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表现,中心性肥胖为其必要指标。主要包括:肥胖症(obesity)、高血压(hypertension)、高血糖(hyperglyeemia)、血脂紊乱(dyslipidemia)、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高尿酸血症(byperuricemia)等。其中肥胖(尤其内脏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可伴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血脂紊乱(高TG、  相似文献   

6.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指多种代谢异常聚集在同一个体的临床现象,也是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表现。MS以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为特点的血脂紊乱以及高血压等各个组分异常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症。  相似文献   

7.
陈旭  江孙芳  盛建华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1):1455-1456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指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代谢异常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个体聚集的现象,由于该综合征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增加而备受关注。由于人种、地域的关系,目前对于MS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本研究用不同的诊断标准对上海市长风社区中糖尿病高危险人群的MS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其患病率,寻求适合上海城区的MS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初诊高血压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分布状况,为综合干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初诊高血压患者排除合并糖尿病后,测定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包括:血糖、血脂、腰围、体重指数。结果86例患者中,空腹血糖异常22例,随机或餐后血糖异常41例,TG升高32例,TC升高15例,LDL升高26例,HDL降低14例,男性腰围大于85cm14例,女性腰围大于80cm23例,体重指数大于24的12例。结论 高血压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发生率高,且多种因素并存,在降压同时应综合干预.可减少或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代谢综合征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勤  陈艳 《全科护理》2009,7(27):2525-2526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临床综合征。特征为糖尿病/糖耐量减退或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合并有高血压、血脂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微量蛋白尿和中心性肥胖等。代谢综合征增加了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同时也增加了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但代谢综合征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并保持科学的生活习惯,进行有效的药物干预,对代谢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3种人体测量指标(腰围、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预测青岛港职工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利用2000年青岛港健康研究横断面调查的18~54岁11359名(男性8758名,女性2601名)职工完整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3种人体测量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计算3种人体测量指标的不同水平识别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不同测量指标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并确定腰围的最佳截断点。结果:①男性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显著高于女性(P<0.05)。②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随着体质量指数、腰围和腰臀比的增加,男性患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的危险增高。然而相对于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随着腰围的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的增加更快。在女性中有与男性相似的现象。④采用腰围预测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的曲线下面积都高于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预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的最佳腰围截断点,女性分别为76cm,76cm,72cm,79cm;男性分别为85cm,85cm,83cm,85cm。结论:腰围较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能更好的预测心血管危险因素。男性腰围最佳切点为85cm,女性为79cm。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高血压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几百年认识过程中,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现在原发性高血压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积聚以及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综合征(高血压综合征),长期高血压所引起并发症和脏器继发性损害不言而喻,而高血压脑出血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有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所以在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上我们有必要另辟新径。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姚春莉  刘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453-3454
代谢综合征(metaboli esyndrome.MS)是一种以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Reaven在1988年首先提出了MS的概念,最初的描述是包括高血压、肥胖、脂质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空腹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并指出IR是M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引起MS中其他异常改变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MS的发病率日渐增高。MS是环境与遗传共同导致的复杂疾病。有关于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是近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篇就近几年来研究较多的与MS有关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腹型肥胖、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是代谢综合征(MS)的基本特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损害为其主要临床后果。MS的发病过程和病理生理特点又不完全等同于单纯  相似文献   

14.
ICU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ICU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2月于本院ICU住院治疗的206例患者的病史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既往病史中的精神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本次入院疾病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脑外伤是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ICU综合征由多种危险因素引起,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应积极预防并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梁锦雄 《临床医学》2010,30(5):101-102
随着对高血压病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高血压病是由多重危险因素所致的能产生多种心血管损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血压升高只是其中表现之一。在人群遗传背景无显著变化的情况下,随着代谢紊乱的增多,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同时也使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其重要的特征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高胰岛素血症。MS患者由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甚至病残、劳动能力丧失和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对2014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18例,心脏性死亡9例,全原因死亡11例;回归分析表明,通过治疗后Cr升高是患者死亡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性因素;入院时Cr水平提升,入院时新功能、冠状动脉病变数及ST抬高心肌梗塞是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后血肌酐指标升高是影响近期预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必须特别注意对患者肾功能有影响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动脉硬化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依据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体重指数分为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对合并有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干预,观察综合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动脉硬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前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脉压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明显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05),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综合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脉压及从SI明显降低(P〈0.05),但仍明显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05)。结论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较严重,多重危险因素的全面干预对动脉硬化指标可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皮椎体成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MS)是以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甘油三酯(TG)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症为特点的血脂紊乱以及高血压(BP)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MS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作者对江苏省金坛市职业人群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林军  梁创  叶岩军  陈先养 《新医学》2011,42(2):88-90,13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1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MS的定义进行MS筛查,并对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腹围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Ms的发生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肾功能异常等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男性高血压患者MS发生率较女性高(P〈0.05);在非MS高血压患者中,女性合并血脂紊乱以及合并高BMI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男性单纯高血压及合并高血糖的比率高于女性(P〈0.01);年龄、腹围、空腹血糖、HOMA-IR是高血压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腰臀比、BMI与MS的发生无关;MS组与非MS组相比,心血管事件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比例均较高(P〈0.05)。结论:MS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其发生与年龄、腹围、空腹血糖、HOMA—IR等因素有关,高血压合并MS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