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创性 2 4h动态血压 (ABMP)监测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能较真实地反映血压水平、昼夜规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我们采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对 62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血压进行观察 ,以探讨此类病人动态血压的变化规律。资料和方法 AMI组根据WHO诊断标准诊为AMI的住院病人 62例 ,其中有高血压病史 32例 ,无高血压病史 30例。病人均在发病 1月内行ABMP检查 ,入院后血压低使用过升压药物的病人不例入本资料。正常对照组 4 6例选择同期骨科住院病人 ,其性别及年龄分布与AMI组相仿 ,体检及相关检查未发现心血…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及1年存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项随机试验已证实 ,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3~ 6个月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使高胆固醇水平患者降低死亡率。作为一级预防药物 ,他汀类亦可使胆固醇水平升高而无冠心病表现的高危人群随后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性下降。本研究评价AMI出院前或出院时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与 1年死亡率之间的关系。1995~ 1998年经瑞典 5 8所医院CCU治疗出院的年龄 <80岁的AMI列为研究对象 ,其中出院前或出院时应用他汀类药物者 5 5 2 8例 ,未应用他汀类药物者 14 0 71例 ,比较两者 1年内死亡的相对危险(RR)。结果表明 ,14 0 71例未应用他汀类药物者 ,…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病人的长期生存是临床医师及卫生公共官员面临的主要课题。虽然AMI二级预防药物选择取得重大进展,但具体病人是否应用、何时应用及治疗多长时间仍有多种主张。为评价AMI病人应用雷米普利(ramipril)治疗后生存效益的大小、时间及可靠性,作者对AIRE(theacuteInfarctionramlprilefficacy)试验进行了延伸随访研究。AIRE试验是一项多国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平行组研究。选择AMI伴有心力衰竭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发病后2~9d开始口服雷米普利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β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老年病人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AMI病人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110例)和对照组(90例):对117例出院存活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结果:住院30天期间美托洛尔组的再梗死、心力衰竭(killip Ⅲ/Ⅳ级)、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发生率分别为3.7%.6.6%,12%,7.5%,3.7%,均低于对照组(8%,15%,24%,17%,8%,P<0.05)。随访期间美托洛尔组的再梗死、心力衰竭(KillipⅢ/Ⅳ级)、心绞痛、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分别为4%,7%,15%,4%,均低于对照组(10%,18%,29%,10%,P<0.05);而美托洛尔组的LV ED D、LVE SD、LVEF远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美托洛尔可提高老年AMI病人的住院存活率,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加强溶栓疗效;长期应用亦可改善老年AMI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与方法:自1996 年以来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56 例。结果:共搭桥151 支,平均每例病人搭桥2.7 支,包括胸廓内动脉(IMA)70 支( 左IMA56 支,右IMA14 支,其中游离右IMA11 支) ,大隐静脉34 支,桡动脉47 支。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67 min ,转流时间96min。结果死亡1 例,其余55 例病人痊愈出院。结论:本文151 支桥中动脉桥占4/5,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后血压的转归及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后血压的转归及相关因素的探讨山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030001)王绪太,高虎荣,李运乾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茹香,段晋庆高血压病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易患因素,在我们统计的368例AMI病例中,合并有高血压者126例,占36...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后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洪岩,彭艳荣,刘燕(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淮河医院内科开封市471003)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的特点,提高预测AMI后猝死的发生率,我们采用动态心电图(DCG)对AMI后24~72h及第4周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女性急性心肌梗死( A M I) 与男性 A M I,探讨绝经前、围绝经期、绝经后及老年期等不同年龄段女性 A M I临床特点。方法:对64 例女性 A M I和154 例男性 A M I分别统计住院期间梗死部位、并发症、病死率,卡方检验。结果:①女性较男性晚6 年发生 A M I;② Q波梗死与性别之间无差异( P> 005) ,女性随年龄增加,非 Q 波梗死发生率增加;③女性 A M I并发症略高于男性,但无差异( P> 005) ;④女性 A M I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 P< 005) 。提示:随年龄增加, A M I中女性发生率及 Q 波梗死增加,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激素替代疗法可能降低女性冠心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静脉内溶栓疗法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的重要进展。80年代以来、AMI的溶栓疗法已广泛在国内临床开展,为挽救濒死的心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AMI的死亡率及为病人今后的介入治疗奠定了基础。此将我院内科应用溶栓剂尿激酶(UK)的临床应用经...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6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方法:自1996年以来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56例。结果:共搭桥151支,平均每例病人搭桥2.7支,包括胸廓内动脉(IMA)70支(左IMA56支,右IMA14支,其中游离右IMA11支,大隐静脉34支,桡动脉47支,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67min,转流时间96min。结果死亡1例,蓁55例病人痊愈出院。结论:本文151支桥中动脉桥占4/5,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应用β阻滞剂可使梗死面积缩小并使生存率增加,ACE抑制剂亦可使AMI后生存率改善并减轻左心室扩张。但AMI后在使用β阻滞剂的基础上,早期并用依那普利对左心室容量及射血分数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进行了研究。选择发病24h内入院的AMI病人18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应用β阻滞剂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84例)和安慰剂组(104例),分别于3h内静滴依那普利或安慰剂1mg,然后口服依那普利或安慰剂维持,并逐渐加量至20mg·d-1的目标剂量,共6个月。分别于心肌梗死后2~5d…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 A M I) 病人的临床治愈率,改善预后。方法:在发病年龄、性别、心梗部位、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监测手段接近( P> 005) ,应用国产尿激酶,对早溶组和晚溶组两组78 例 A M I 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早溶组和晚溶组,冠脉再通率725 % 和395 % ( P< 005) ;病死率5 % 和158 % ( P< 005) ;并发症早溶组明显低于晚溶组( P< 005) ;未见明显副作用。提示: A M I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是心肌再灌注的关键,时间越早,疗效越好,早期溶栓明显提高梗塞冠脉的再通率,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病人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以后长期应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心梗后生存率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洛沙坦、赖诺普利和美托拉宗致咳嗽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治疗充血性心衰、高血压、心肌梗死和伴肾病糖尿病。ACEI治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为持续干咳,不同人种中的发生率为5%~44%。ACEI致咳嗽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据推测可能是抑制激肽酶匾功能而不是抑制血管紧张素(AT)-I向AT-I的转换。如果这一假设成立,则特异AT-I受体措抗剂将不会致咳嗽。本文目的就是在ACEI致咳嗽史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中评价特异选择性AT一刀受体持抗剂洛沙坦(losartan,LST)、ACEI赖诺普利(lisinopril,LNP)和美托拉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米三嗪_萝巴新治疗老年大脑冠状循环危象型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88例病人分成2组,A组46例(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67a±s9a),B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68a±8a)。入院当日在常规治疗(止痛、溶栓、吸氧等)AMI同时,A组用阿米三嗪_萝巴新1片,po,bid;B组用地西泮片10mg,po,bid,疗程均为7d。结果:A,B2组治疗后在智能、神经功能、自觉精神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0%,88%,88%和50%,50%,45%(均P<0.05)。结论:对老年大脑冠状循环危象型心肌梗死病人阿米三嗪_萝巴新是控制神经精神症状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诊断研究概况杨清波(河南省三门峡市人民医院三门峡市472000)尸检证实,约20%~45%的左室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累及右室,单纯右室梗死(RVMI)则不到尸检证实心肌梗死的2%。由于RVMI血液动力学改变的特殊性,其临床意义和...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内与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胜文  于微 《河北医药》2000,22(3):177-178
目的 评价尿激酶(UK)冠脉内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冠脉溶栓组(A组)及静脉溶栓组(B组)各29例,分别给予UK治疗。结果 心肌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A组82.8%与B组62.1%比较,P〈0.05。但出血并发症B组10.3%与A组3.5%相比较,P〈0.05。结论 冠脉内溶栓治疗AMI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改善病人近期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艾司洛尔在高血压病人围拔管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星菊  房秀生 《中国药房》2001,12(4):232-233
全麻时气管内插管和拔管前可引起血压升高和心动过速,在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病人中可导致心肌氧供/需失衡。在心脏病人中控制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据文献报道,一般病人拔管期高血压发生率为4%~65%[1]。本文在高血压病人中观察了艾司洛尔(ESM)对抑制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合并高血压病的外科择期手术全麻病人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60±11.6)岁,ASA Ⅱ级~Ⅲ级,高血压史1年~30年,术前经过抗高血压治疗,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其中,合并冠心病4…  相似文献   

18.
尿激酶与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产尿激酶与进口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AMI病人97例,分为2组。尿激酶组54例(男性35例,女性19例;年龄62a±s8a)给尿激酶1.5MU,链激酶组43例(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63a±9a)给链激酶1.5MU;2药均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50mL中于30min内静脉滴注×1次;2组常规治疗相同。结果:尿激酶组与链激酶组的血管开通率和死亡率比较,依次为67%(36/54),70%(30/43)和7%(4/54),7%(3/43),均P>0.05,链激酶组1例出现脑出血。结论:尿激酶治疗AMI疗效与链激酶相似。  相似文献   

19.
1病历摘要 患者男74岁,1989年心电图出现房颤(Af),1990年4月因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塞(AMI)住院治疗,当时心电图示:MI和Af,经治疗AMI痊愈出院。但Af仍存在。1991年3月因劳累后心悸、胸闷来院,心电图示Af,再次住院治疗。入院体检:血压120/80nunHg,一般情况好,无发绀和颈静脉怒张,两肺无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节律完全不整齐,无杂音。肝脾不大,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血沉、血清钾、钠、氰及肝肾功能均正常。X线胸片报告:心肺正常。 患者人院次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巴曲抗栓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24例AMI病人(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69±s9a),其中88%为发病12h内入院。入院即刻给阿司匹林0.3g,po,qd×3d,再改为0.1g,po,qd;入院即iv输注巴曲抗栓酶20BU溶于0.9%氯化钠液100mL,1h内滴完,以后每隔1d(即入院d3,d5)再用巴曲抗栓酶10BU,1次。结果:冠状动脉再通率为50%(6h内入院者为69%),住院病死率为12%,未见出血等不良反应。用药后凝血因子I有显著降低。结论:巴曲抗栓酶治疗AM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