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与实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李萍  黄艳华 《护理研究》2008,22(34):3117-3120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的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艾滋病重灾区的21家医院489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整体掌握情况欠佳,平均知晓率为73.5%;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接纳态度呈较低水平,平均接纳率为54.8%;护理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与防护行为有待规范与加强,正性行为平均发生率为72.6%.不同年龄、民族、学历、地区等的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存在差异.[结论]加强艾滋病知识培训,转变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态度,提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意识,以便护理人员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对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的认识程度及对艾滋病人的接受态度调查,对加强医院护理人员再教育、接受HIV/AIDS病人以及顺利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传染病医院400名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护知识和对艾滋病病人的接受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400名护理人员中97.3%对于职业暴露防护和处理措施,掌握得都比较好.在接受感染者方面护理人员的态度较差,只有22.7%的护理人员愿意护理HIV/AID病人,50.4%的护理人员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给予了宽容、接受的态度; 28.5%的护理人员对今后护理HIV/AIDS病人表示不情愿.[结论]尽管大多数护理人员对HIV/AIDS的职业暴露防护和处理掌握得较好,但对护理艾滋病病人存在着不情愿、厌恶心理.面对我国艾滋病感染者日趋增长的形式,持续开展对护理人员再教育的必要性,做好艾滋病护理、关爱感染者,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护理人员艾滋病预防与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防护行为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2007年10—11月,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新疆艾滋病重灾区的21家医院的489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艾滋病预防及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不足;对艾滋病病毒的灭活、HIV职业暴露后感染的监测与预防等知识的得分较低;不同民族、学历、工作科室的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护知识认知情况存在差异;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护相关行为有待规范与加强。结论应重视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与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执行安全操作,改善医疗环境,并健全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与防护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吴乔仙 《全科护理》2013,11(6):543-544
[目的]总结艾滋病病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以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方法]重视职业安全的培训,提高个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规范洗手;严格遵守侵入性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等。[结果]收治艾滋病病人386例,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1例,按暴露后预防(PEP)的流程予以处理后未发生感染。[结论]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严格的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李迎  张艳芬 《护理研究》2008,22(12):3207-3209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在乌鲁木齐市4所高校随机抽取367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艾滋病相关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均分为9.94分(满分22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均分为1.96分(满分20分);知识分值与态度分值呈正相关(r=0.32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艾滋病知识、专业、年级是影响大学生对待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贫乏,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存在较明显的歧视态度。高校应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端正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护士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实践(KAP)等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新疆艾滋病重点疫区20家医院的150名维吾尔族护士进行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吾尔族护士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平均知晓率为70.9%;对艾滋病及其患者的正性接纳态度呈较低状态,平均接纳率为52.5%,维吾尔族护士HIV职业防护行为有待于规范与加强,正性行为平均发生率为66.2%.结论 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途径,加强维吾尔族护士艾滋病知识培训,减少对艾滋病的歧视态度,提高HIV职业防护意识,以便维吾尔族护士在新疆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迎  张艳芬 《护理研究》2008,22(35):3207-3209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在乌鲁木齐市4所高校随机抽取3 67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艾滋病相关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均分为9.94分(满分22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均分为1.96分(满分20分);知识分值与态度分值呈正相关(r=0.32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艾滋病知识、专业、年级是影响大学生对待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贫乏,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存在较明显的歧视态度.高校应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端正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文建英 《全科护理》2016,(4):402-40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肺结核防护知识、信念、实践行为在肺结核职业暴露防护的作用。[方法]选取手术室31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知信行干预前后运用肺结核防护问卷和自制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肺结核职业暴露压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的肺结核防护知识和实践行为总分高于干预前,肺结核职业暴露压力问卷调查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知信行干预,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肺结核防护意识,改变护理人员不良的实践行为,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肺结核职业暴露率,减轻护理人员对肺结核职业暴露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妇产科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雪芬 《护理研究》2006,20(4):317-318
[目的]了解妇产科专科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为职业暴露、职业安全的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55名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相关内容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缺乏,存在职业感染危险性。[结论]妇产科专科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和接触抗癌药物造成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性客观存在,应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和防护管理。  相似文献   

10.
李雪芬 《护理研究》2006,20(2):317-318
[目的]了解妇产科专科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为职业暴露、职业安全的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55名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相关内容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缺乏,存在职业感染危险性。[结论]妇产科专科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和接触抗癌药物造成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性客观存在,应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和防护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手术室护理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防护行为与防护用品使用情况,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凉山彝族自治州17个县市38所医疗机构136名手术室护士进行 HIV/AIDS防护行为与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巡回护士“手术前戴好手套,手套污染后洗去表面污渍继续使用,手术结束时再脱去手套,以避免手被污染及节约成本”得分最高(4.20分±0.69分);有多种消毒灭菌装置,满足消毒灭菌需要得分最低(3.29分±0.78分);不同医院级别、不同学历、是否接受过 HIV/AIDS职业暴露知识和防护知识培训、是否认为有必要接受 HIV/AIDS职业暴露知识培训的手术室护士 HIV/AIDS职业防护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防护用品中使用最好的依次为肥皂洗手、乳胶手套、一次性外科口罩、真空采血装置、普通利器盒;较少能得到或使用的防护用品有护目镜与面罩、防护性口罩、防渗漏隔离衣或围裙。[结论]凉山彝族自治州手术室护理人员 HIV/AIDS防护行为与防护用品使用问题多而典型,存在相当大的职业安全隐患,应引起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急需加强培训养成规范的防护行为,同时医院应提供满足职业安全需求的防护用品,减少职业暴露,降低护士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2.
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职业防护现状。[方法]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护内容问卷调查,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结果]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达90%左右,而助产士在缝合会阴操作中针刺伤率也高达80.0%,分娩过程(引产)接触体液、血液者达100.0%。[结论]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在护理操作中被锐器刺伤的几率高,操作中护理人员存在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医院防护措施不力现象,防护知识宣教不到位。  相似文献   

13.
陈兆霞  胡萤  赵艳  谭玉桂 《全科护理》2013,11(21):1989-1990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人职业安全防护对策。[方法]对收治的艾滋病病人76例提出安全防护对策,重点加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防治知识培训与安全教育,严格进行预防性护理,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做好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防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76例病人中62例好转出院,3例自动出院,11例死亡。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职业安全防护医院应高度重视,严格规范管理,预防针刺伤是HIV职业暴露的防护重点,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性用药可有效预防HIV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任晓波  吴平  李莉  李蕊 《当代护士》2007,(10):112-112
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应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丽娟 《全科护理》2013,11(8):714-715
[目的]减少医护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医院感染。[方法]对8例艾滋病产妇行剖宫产手术,对医护人员强化安全意识,要求医护人员完善各项准备,执行规范操作,落实防护措施。[结果]8例艾滋病产妇的剖宫产手术顺利完成,无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结论]强化医护人员预防职业暴露安全防护意识、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学习、积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能有效预防职业暴露及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手术室护理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防护行为与防护用品使用情况,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凉山彝族自治州17个县市38所医疗机构136名手术室护士进行HIV/AIDS防护行为与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巡回护士"手术前戴好手套,手套污染后洗去表面污渍继续使用,手术结束时再脱去手套,以避免手被污染及节约成本"得分最高(4.20分±0.69分);有多种消毒灭菌装置,满足消毒灭菌需要得分最低(3.29分±0.78分);不同医院级别、不同学历、是否接受过HIV/AIDS职业暴露知识和防护知识培训、是否认为有必要接受HIV/AIDS职业暴露知识培训的手术室护士HIV/AIDS职业防护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防护用品中使用最好的依次为肥皂洗手、乳胶手套、一次性外科口罩、真空采血装置、普通利器盒;较少能得到或使用的防护用品有护目镜与面罩、防护性口罩、防渗漏隔离衣或围裙。[结论]凉山彝族自治州手术室护理人员HIV/AIDS防护行为与防护用品使用问题多而典型,存在相当大的职业安全隐患,应引起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急需加强培训养成规范的防护行为,同时医院应提供满足职业安全需求的防护用品,减少职业暴露,降低护士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7.
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职业防护现状.[方法]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护内容问卷调查,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结果]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达90%左右,而助产士在缝合会阴操作中针刺伤率也高达80.0%,分娩过程(引产)接触体液、血液者达100.0%.[结论]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在护理操作中被锐器刺伤的几率高,操作中护理人员存在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医院防护措施不力现象,防护知识宣教不到位.  相似文献   

18.
王欣  荣丽娟 《护理研究》2014,(14):1688-1691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地区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防护行为及防护用具的供应情况,为加强职业暴露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中山地区20所医院不同科室769名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上报情况、防护行为、对防护工具及防护设施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41.74%,上报率为13.65%;"侵入性操作时戴双层手套"和"有血液/体液喷溅可能时采取防护"两项的落实率为27.43%、34.72%;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科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措施不同(P0.05);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对医院职业防护环境及用具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级医院护士对职业防护环境及用具的满意度低于二级、三级医院。[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安全的职业环境建设,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具,加强培训,监督临床护士对防护用具的使用,加强暴露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实习期间艾滋病职业防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和教育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在校护生进行艾滋病职业防护教育。方法 对198名实习护生进行艾滋病职业防护的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对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护生对六步洗手法和针刺伤等锐器伤后处理两方面有较好的知晓率,分别为100%和97%;而护生对艾滋病的职业暴露的概念、职业暴露的分级、暴露后预防性服药和暴露后监测的时间点等知晓率不是很理想,均低于50%。护生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和职业防护行为有相关性(p<0.01)。有81.8%的护生表示有必要进行HIV职业暴露方面的培训。结论 加强实习护生的艾滋病职业防护教育,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提高职业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士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范知识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艾滋病(AIDS)病人或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职业暴露的防范知识和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方法的掌握状况,以便有目的地进行培训和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方法对23家医院920名护士有关HIV职业暴露预防知识及处理方法的掌握状况进行调查。结果92%护士对AIDS的传播途径认识正确;68%护士对AIDS病人或HIV感染者体液、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床上用品等处理有正确认识;23%护士对AIDS病人或HIV感染者用过的针头刺破皮肤的紧急处理方法有正确认识。结论为了保障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应加强临床护士对HIV职业性暴露相关知识和HIV职业性暴露后正确处理方法的培训,以确保临床护理人员职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