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前列清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非特异性)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复方前列清汤治疗,对照组30例用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53.33%,对照组1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总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EPS白细胞数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前列清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属脾肾阳虚兼精室湿热、淤阻络脉证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骨痹康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痹康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设立骨痹康胶囊治疗组(治疗组)和芬必得胶囊对照组(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麻木等症状、体征积分等变化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疼痛得分明显减少,4分以下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法)对比,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痹康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效。  相似文献   

3.
陈晓锋 《陕西中医》2007,28(6):663-664
目的:观察温胆汤配西药治疗痰瘀型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后立即给予温胆汤加减治疗(茯苓、半夏、枳壳、竹茹、地龙、水蛭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6%,对照组为8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ADL)治疗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有12例,生活需要帮助有11例,而对照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有4例,生活需要帮助也有11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QLI)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QLI积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型脑血栓形成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严晓丽 《陕西中医》2012,33(2):176-178
目的:观察传统论治法与从肝论治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入组的患者先采用传统论治法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继续前来诊治的病人换用从肝论治法治疗。结果:采用传统治疗,疗程结束后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SPIEGE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结束后,有15例继续治疗,换用平肝法论治,最后一诊与传统治疗基线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传统方法治疗失眠症有一定疗效。从肝论治法治疗疑难或顽固失眠病有效,也可能与增加治疗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理疗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09—2018年收治的膝关节滑膜炎的患者900例,分成2组作为此次治疗研究的对象。结果经过此次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的有199例(44.22%),治疗有效的有226例(50.22%),治疗无效的有25例(5.56%);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的有108例24.00%,治疗有效的有218例(48.44)%,治疗无效的有124例(27.56%)。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25例(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326例(72.44%),其对比结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此次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实施的针灸理疗结合中药外敷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14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1个月两组FDI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对FD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和多潘立酮治疗FD均有效,但是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陈晓锋 《四川中医》2007,25(12):61-6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痰瘀型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瘀型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胆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6%,对照组为8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ADL)治疗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有12例,生活需要帮助有11例,而对照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有4例,生活需要帮助也有11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QLI)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QLI积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型脑血栓形成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滋阴通脉汤治疗阴虚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阴虚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安慰剂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后立即给予滋阴通脉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ADL)治疗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有16例,生活需要帮助有21例,而对照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有9例,生活需要帮助有15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QLI)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QLI积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滋阴通脉汤治疗阴虚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何氏化痰平肝汤治疗眩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何氏化痰平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DH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HA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82.0%,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DH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HAD分布、HAD、HAD-A和HAD-D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DH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DH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HAD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D分布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HAD、HAD-A和HAD-D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D、HAD-A和HAD-D总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氏化痰平肝汤加减治疗眩晕疗效确切,并能有效减轻眩晕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院自2010年4月开始被确定为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治疗点以来,共收治83例HIV感染者。83例患者中,有中药合并美沙酮治疗,有纯中药治疗,有中西医药结合治疗,其中纯中药治疗的是35例,处于无症状期。在无症状期,目前不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笔者用纯中药治疗HIV感染35例,有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糜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锡类散,治疗组用清糜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溃疡数目、溃疡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口疮复发时间(15.53±10.56)d,治疗后口疮复发时间(65.53±15.56)d,治疗后口疮复发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口疮复发时间(15.83±12.56)d,治疗后口疮复发时间(105.63±10.66)d,治疗后口疮复发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口疮复发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糜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滋肝补肾方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疗效。方法将10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滋肝补肾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5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风中医病证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 〈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中风中医临床症候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 〈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滋肝补肾方对恢复期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肾气亏虚型脑血栓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肾气亏虚型脑血栓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安慰剂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后立即给予培元通脑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74.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ADL)治疗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有20例,生活需要帮助有14例,而对照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有7例,生活需要帮助有15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QLI)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QLI积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肾气亏虚型脑血栓恢复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祁培宏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206-1207
目的观察酒肝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酒肝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硫普罗宁口服。观察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检查,B超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中医症状、体征总计分较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血清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肝功能指标(ALT,AST,γ-G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谷丙转氨酶(ALT)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酒肝胶囊有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影像学指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小儿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小儿多动症患者,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空白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空白组给予利他林治疗。一共治疗一个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空白组治愈的有12例,占总体的40%;好转的有12例,占40%;未愈的有6例,占20%,空白组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治愈的有23例,占总体的76.7%;好转的有6例,占20%;未愈的有1例,占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结论:针刺治疗小儿多动症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优于服用利他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加中药治疗子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针灸及中药治疗,对照组用宫腔镜IUA分解术后加西药治疗。结果:月经恢复率治疗组92.50%,对照组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治疗组65.0%,对照组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再粘连率治疗组12.50%,对照组4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UA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UA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及中药治疗子宫腔粘连综合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王小忠  傅强 《河南中医》2014,(3):565-566
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优势,治疗方法有单味药及成分治疗,复方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和联合治疗,中医药为辨证治疗,能采取多种方法联合治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3例,2组在相同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80mg/天,2月为1疗程。观察2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纤维化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丹参注射液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辨证分型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5 6例 ,并与用西药治疗的 5 2例进行对照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 .6 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8.85 %,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明显性 ,P <0 .0 1。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主症积分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相似文献   

20.
谭静  方芳 《新中医》2013,(1):55-57
目的:观察通窍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瘀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通窍止痛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治疗。分别测定2组治疗前后头痛积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和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头痛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低切和血浆黏度水平有所下降(P<0.05),高切和纤维蛋白改变不明显(P>0.05)。治疗后2组高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β-EP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2组治疗后血浆β-EP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SDS评分、S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窍止痛汤为治疗偏头痛瘀血型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