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乙型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传染病,现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临床上应用和正在临床研究中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分为免疫调节剂、核苷类和非核苷类药物,但免疫调节剂的不良反应和核苷类药物耐药性病毒株的出现使得新颖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研究成为热点。现对近年来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阐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以推动新型高效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的临床病毒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为双链DNA病毒,其长链(负链)携带了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包含4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架。由于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逆转录酶缺乏纠错功能,导致病毒基因变异的发生十分常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可以引起病毒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在引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预后和预防等方面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乙型肝炎病毒4个开放读码框架内基因变异的研究状况,以期为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发现的几种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基因变异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发现的几种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基因变异株侯金林廖慧钰王战会马为民姜荣龙戴炜骆抗先梁炽森我国HBs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相当多见[1]。众多与之有关的基础、临床和流行病学问题亟待解决。已有证据表明上述现象的发生与HBV变异有关[2,3]...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乙型肝炎研究的热点,目前分为A-H8个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病毒复制与清除、抗病毒治疗疗效及疾病进展、预后评估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王金科  武田 《医学文选》1995,16(2):164-165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DNA病毒,由于该类病毒复制需要有RNA聚合酶及逆转录酶的参与,所以DNA病毒极易发生变异。现已知HBV的变异与乙型病毒性肝炎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有密切的关系。1 HBV DNA的结构 HBV基因为3.2Kb,由两条链组成,呈环状结构。两条链的长度不同,其中一条链约占圆周的15~50%;另一条几乎为圆周的总长,但其两端并不连在一起。5’未端结合有引物蛋白,在3’末端与5’未端间约有10个硷基重叠,形成所谓的短末端伸延结构。DNA的正链(短链)5’末端附近有11个硷基重复序列,亦即DRI(nt1824~1834)、DR2(nt1590~1600)目前认为与HB-VDNA复制,并使DNA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与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94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YMDD变异,其中342例(YMDD变异株84例,YMDD野生株132例,YMDD阴性126例),同时检测其ALT、AST水平。结果:948例患者中检出YMDD变异株126例,其中单一变异株104例,混合变异株22例。342例中YMDD变异株、YMDD野生株和YMDD阴性的ALT、AST异常率分别为45.2%、53.0%、19.0%及42.9%、43.9%、17.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其乙肝病毒基因发生变异与其ALT、AST异常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芳  谢雯 《中国医刊》2006,41(10):23-25
我国于2005年12月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与美国、欧洲、亚太的指南共识一致,强调了规范的抗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治疗的重要性。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6年3月发表述评对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进行了评价,表明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现今乙肝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
耿颖  张建军 《医学综述》2008,14(4):544-546
HBV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基因变异,以实现自身生存的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发展、严重程度以及对抗病毒治疗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聚合酶链反应及其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人们能够从分子水平认识病毒及其变异,包括HBV不同基因区段变异的频率和类型。本文就HBV基因变异、临床意义及其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由于HBV复制过程中HBVD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导致HBV容易发生突变。HBV基因组中四个开放读码区均可发生变异,其中某些关键位点的变异可能与疫苗接种失败、肝炎的慢性化、重型肝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并可能影响肝炎的治疗。本文综述了HBV基因关键位点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HBV感染者血清HBsAg、抗-HBs共存与S基因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无锡地区HBV感染者HBsAg与抗 -HBs的共存模式与S基因变异、病毒复制及免疫治疗的关系。方法 :采用Abbott及ELISA测定HBVM ;套式PCR检测HBVDNA并作序列分析 ;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 :30例adr亚型 ,1例adw亚型 ;2 1份血清出现S区多部位变异 ,造成HBsAg肽 36、47、6 3、77、89、90、115、12 6、12 9、139、15 4位氨基酸替换 ;该变异不影响病毒复制 ;变异组免疫药物的使用率 6 6 .6 % ;抗 -HBs阳性血清加入HBsAg阳性血清后 ,再测抗 -HBs阴转。结论 :S基因变异导致HBsAg抗原性的改变和与抗 -HBs结合力的降低 ,以及检测灵敏度的提高、亚型的转变都是造成HBsAg与抗 -HBs共存的原因 ;免疫治疗等造成的免疫压力是产生免疫逃逸变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配比的方法,以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和非肝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其HBV感染6项血清学标志。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的HBV感染总阳性率分别为98.21%,93.75%和96.43%;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3组的感染标志组合较一致,HBsAg和抗-HBc双阳性为主;HBeAg在肝硬化和慢性肝炎中明显高于肝癌组;抗-HBe和抗-HBcIgM3组间无显著差别。提示HBV感染的慢性化与原发性肝癌病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合扶绥等地10多年来进行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关系的系列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肝癌高低发区HBsAg对比调查,凡采用灵敏性较差的检测方法,往往有不平行关系;若采用灵敏性高的RIA法,无论成人或儿童都表现出明显的平行关系.(2)反复、多次肝癌户与非肝癌户家庭成员的HBsAg检测及病例(对照)研究、前瞻性研究都一致证明乙型肝炎与肝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病例对照研究最高的OR值达21倍,前瞻性研究最高的RR为44.03倍.(3)两次前瞻性研究结合HBV感染,黄曲霉毒素的调查分析;认为扶绥县肝癌高发,HBV感染是一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明显的表示与黄曲霉毒素摄入有相互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RPHA 法和ELISA 法对7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26例胃癌患者做了HBsAg、HBcAg 和抗-HBc 三项指标的检测,并且以胃癌患者为对照组,就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各项感染指标做了比较,发现原发性肝癌与HBV 的感染有密切关系。文章就这一关系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含HBV前C C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 :用PCR法扩增含 1.3倍HBVayw型全基因组真核表达载体pHBV1.3的前C C基因片断 ,应用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构建融合表达载体 ,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其转染到HEK2 93细胞 ,并用荧光显微镜及ELISA法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经PCR及酶切鉴定 ,证实成功构建了含HBV前C C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 -HB VC ,显微镜下观察及ELISA法证实在HEK2 93细胞中表达了相应融合蛋白。结论 :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与GFP的双功能融合蛋白 ,适合于针对HBV前C C区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重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炎病原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07例重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炎病原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亚重肝病人HBV复制指标HBeAg、HBcAbIgM及HBV-DNA阳性率高于慢重肝,而慢重肝的HbeAb阳性率(54.2%)明显高于亚重肝(27.8%)。此外,还发现51.4%的重肝病人由单纯HBV感染引起,HBV合并HCV感染的重肝病人仅为23.4%。但是HBV与HCV重叠感染的重肝病人的病死率(52.0%)明显高于单纯HBV感染(29.1%)。以上结果提示:慢重肝可能主要由抗HBe阳性的HBV病毒株所引起。HBV与HCV的重叠感染能加重病人病情,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定量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临床关系及HBVDNA定量分析在拉米夫定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109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水平及观察35例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效果;结果:109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HBV—M)的阳性模式有一定相关性,在HBsAg、HBeAg阳性模式中约有93%以上病例HBVDNA阳性,其含量最高,而在HBs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中其HBVDNA阳性检出率仅为67.7%,其含量不高。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拉米夫定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含量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应用PCR技术定量检测血清HBVDNA含量是诊断乙型肝炎和了解病毒复制与临床关系的重要指标,是指导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反义寡核苷酸(ASON)进行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及ASON抗HBV作用机理,设计合成了针对HBV不同基因位点的ASON〔PreS2翻译起始位点、HBV调节成份顺向重复序列(DR2)和增强子Ⅱ〕。以HepG2·2·15细胞为细胞模型,动态观察了这三种ASON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抗HBV作用。结果表明:这三种ASON对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91.1%、449%和564%,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为657%、601%和515%,无关序列无明显抑制作用。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为研制新一代抗HBV基因治疗药物奠定了基础,探讨了特异性阻断HBV基因表达的可能途径。ASON抑制作用机理可能是ASON作用于病毒逆转录和翻译水平甚至复制水平上  相似文献   

19.
ffeStnn Objectif Wr les effets des mutations du motif YMDD (twineme thionineaSperticachoagurtic acid) de Ia --se dans le tw du virus d' optite B (HBV) sur Ie traitement antiviraI dlamivudine. mebo he mpnt d 'ADN du HBV contenant le nzotif me dens le gdne Pht obtenu mrM d pertir des 19 matw chroniques d' mptite B avec lerum ADN HBV witi f d la 48for rtins dutraitement d lamivudine. L' 8chantillon etait SUkt d I' analyse sdquentielle automatique. te infiuences desvarinbles des mutati…  相似文献   

20.
应用斑点杂交方法对36例HBsAg阴性的各种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BV-DNA的检测,33例获得阳性结果。目前认为血清和肝组织HBV-DNA的检测是判断HBV感染和复制的特异和敏感方法,对于HBV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