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非小细胞肺癌中p16基因产物表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p16基因表达产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70例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16基因产物的表达水平,并以2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作对照。结果 肺癌组织p16基因产物阳性表达率为61.38%,癌旁肺组织为89.14%,正常肺组织为88.24%。肺癌中P16表达水平降低的程度与肺癌细胞分化、原发肿瘤大小和肺癌转移有密切关系(P〈0.01或P〈0.05),而  相似文献   

2.
胃癌p53表达与其病理组织学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胃癌的p53表达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70例贲门癌和胃窦癌的p53表达及病理组织学和预后进行研究。结果在170例胃癌中p53阳性表达率为288%,其中胃底贲门癌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胃窦癌(388%∶200%,P<0.05)。p53阳性组与p53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蛋白表达不仅与5年生存率无关,而且与早期或进展期胃癌、胃癌的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局部淋巴管与血管浸润等无关。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胃底贲门癌的p53免疫蛋白表达较胃窦癌高,但p53蛋白核染色不能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或参数。  相似文献   

3.
CD44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标准型 C D44( C D44s) 在非小细胞肺癌( N S C L C) 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N S C L C180 例和淋巴结 N S C L C 转移癌51 例的石蜡标本 C D44s 表达强度,并对180 例 N S C L C 的术中情况进行记录,对其中141 例病人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C D44s 强表达的 N S C L C 多为Ⅰ期,术中淋巴结转移率及4 年转移率较低,病人生存期较长;淋巴结 N S C L C 转移癌的 C D44s 表达率较原发灶低。结论  C D44s 强表达的 N S C L C 病人多为早期,发生转移可能性较少,生存期较长,可能是 N S C L C 一个预后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应用MDR(Ab-1)和C219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对42例膀胱癌MDR1和MDR3基因编码的P-GP170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0例膀胱初发瘤P-GP170的阳性表达率为70%(21/30),其中8例(27%)为强阳性染色,12例(43%)为阳性或部分阳性染色。12例化疗后复发的肿瘤切片,P-GP170的阳性表达率为83.3%,24例G(1~2)肿瘤P-GP170阳性表达率为79%(19/24)。而18例G3肿瘤P-GP170的阳性表达率仅占44%(8/18)。42例膀胱肿瘤总的P-GP170阳性表达率为73.8%(31/42)。实验结果提示,P-GP170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度或病理组织学分级不相关。复发性肿瘤P-GP170的表达率高于初发肿瘤,可能是腔内灌注化疗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膀胱癌多向耐药基因P—GP170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MDR(Ab-1)和C219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对42例膀胱癌MDR1和MDR3基因编码的P-GP170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0例膀胱初发瘤P-GP170的阳性表达率为70%(21/30),其中8例(27%)为强性染色,12例(43%)为阳性或部分阳性染色。12例化疗后复发的肿瘤切片,P-GP170的阳性表达率为83.3%,24例G1~2肿瘤P-GP170阳性表达率为79%(19/2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手术切除小细胞肺癌(SCLC)P53蛋白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根治术后>5年,术前未放疗、化疗标本32例;石蜡切片,ABC染色。结果P53蛋白表达总阳性率81.3%(26/32);P53蛋白表达与性别、吸烟、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原发病灶大小相关不显著(P>0.05)。术后2年内死亡组P53阳性率100%(14/14),>5年死亡组42.9%(3/7)(P<0.01)。前者死亡风险比后者高2倍。脑转移者P53阳性率85.7%(6/7)。结论P53蛋白在SCLC中有高表达,它与SCLC术后的近期死亡及脑转移有关,对判断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人非小细胞肺癌P16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p16基因缺失和突变与人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SSCP分析及DNA序列分析技术,对45例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16基因外显子1和外显子2进行基因缺失和突变分析。结果45例肺癌样品中共检出19例p16基因缺失,总的缺失率为42.2%(19/45)。其中纯合型缺失8例(17.8%),半合型缺失11例(24.4%);外显子1缺失7例(15.6%),外显子2缺失12例(26.7%);p16基因外显子2的突变检出率为31.1%(14/45);DNA序列分析显示p16基因72位密码子无义突变7例,75位密码子错义突变7例。结论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可能与人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对30例尿液标本(10例为膀胱癌,其中2例为复发性,20例为非癌对照组)脱落细胞CD_(44)基因含V_6外显于的变异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并与尿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90%(9/10)的膀胱癌尿脱落细胞均检测到CD_(44)基因含V_6外显子的拼接变异转录物的过量表达,而20例非癌对照标本均未检测到这种变异表达产物。本技术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为90%(9/10),较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60%(6/10)明显提高,且无创伤,无痛苦。提示尿脱落细胞CD_(44)基因变异表达产物检测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对膀胱癌早期诊断、监测复发和常规普查的简便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乳癌中p16,c-erbB-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p16和c-erbB-2蛋白表达与乳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PCR-SSCP技术,分别检测50例乳癌p16,c-erbB-2蛋白的表达和20例乳癌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及突变。结果 50例乳癌中,17例(34.0%)p16蛋白表达阳性,24例(48.0%)c-erbB-2蛋白表达阳性。20例乳癌中无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1例p16基因外显子2有点突变。结果表明,p16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剂量去甲长春花碱(NVB)联合顺铂(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治疗NSCLC38例均有病理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采用NVB30mg/m^2,第1.8天,DDP90mg/m^2化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16例,进展(P)5例,总有效率(RR)为44.7%,毒副反应,骨髓抑制I型IV度占76.3%,局部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PKC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PKC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研究8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KC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PKC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的病期和组织学类型有密切关系。Ⅰ、Ⅱ和Ⅲa期肺癌PKC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2.5%、44.8%和60.9%;鳞癌、腺癌和大细胞肺癌PKC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5%、43.3%和30.7%。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肺鳞癌的化疗不敏感性可能与其高水平的PKC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相关序列与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对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肝转移灶中HPVDNA相关序列。并应用PCRSSCP及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表达。结果在50例大肠癌中,检出HPV16、18DNA相关序列26例(520%),其中HPV16DNA4例(80%),HPV18DNA22例(440%)。p53基因突变率为560%。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20%。HPVDNA相关序列与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表达呈正比关系。结论HPVDNA相关序列可促进细胞转化、致p53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的凋亡,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探讨p16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本组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为我院1988~1990年外科切除标本,其中88例同时取癌旁组织做检测。所有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4~82岁,平均50-2岁;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及化疗;8例正常乳腺组织为我院病理科尸检标本。p16蛋白的检测按文献[1]的方法操作。每批染色均设阴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和阳性对照。阳性细胞数<30%定为阴性表达,≥30%为…  相似文献   

14.
骨肉瘤p-糖蛋白表达水平与肺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骨肉瘤多药耐药性的表达与预后,证实p-糖蛋白(p-gp)介导骨肉瘤的MDR现象,明确p-gp表达与一年肺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84例骨肉瘤中p-gp表达,半定量化计量p-gp的着色强度及阳笥率,通过多因素相关分析和生存分析,探讨骨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和高危因素。结果 (1)84例骨肉瘤p-gp表达阳性55.1%,其中以低表达为主,占65.2%,高表达占34.8%;(  相似文献   

15.
mdm2基因和P53基因在膀胱癌中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mdm2基因单抗SMP14和抗P53基因单抗DO-7对70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ABC)检测。结果mdm2基因蛋白核染色阳性表达率为44.29%(31/70)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有关,而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无关,且复发或转移率较低(P〈0.05),P53基因蛋白总阳性表达率为45.71%(32/70),其中G3和T2-4肿瘤的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P〈0  相似文献   

16.
肾盂输尿管癌蛋白激酶C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PKCα在肾盂输尿管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5例肾盂输尿管癌中PKC、PKCα表达。结果 肾盂输尿管癌PKC、PKC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57.8%。其中T2~T3为68.6%(24/35)、68.6%尿管癌PKC、PKC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57.8%。其中T2~T3为68.6%(24/35)、68.6%  相似文献   

17.
p53基因和C—erbB—2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p53基因和C-erbB-2基因与胃癌组织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腹膜种植及预后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胃癌组织中的p53基因和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p53阳性染色率为24/72(33.3%),C-erbB-2阳性染色率20/106(18.9%)。p53阳性染色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分型及C-erbB-2基因表达呈高度相关。C-erbB-2阳性染色与胃癌腹膜种植、肝转移以及肿瘤组织分型呈正相关。p53阴性表达5年生存率(48.9%)显著高于阳性表达(17.6%)(P<0.05)。C-erbB-2阴性表达5年生存率(38.6%)高于阳性表达(21.7%),但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p53表达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C-erbB-2表达对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抑癌基因p16和RB与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e Y  Su C  Wang D  Guo W  Cheng X  Liu S  Liu Y  Liu B  Cao X  Shan X  Wu M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885-889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p16和RB基因失活的比率和失活的机制,探讨其与肺癌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病理和基因分型诊断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双重原位杂交、PCR、PCR-SSCP以及序列分析等方法,检测106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以及23例肺良性疾病标本抑癌基因p16和RB的改变,并做对比研究。结果 肺癌细胞p16RB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和良性疾病肺组织,且与肺癌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较早期肺癌(Ⅰ、Ⅱ期)病例即 较显著的抑癌基因0p16和RB的失活(32.6%和28.3%);非小细胞肺 以p16基因失活为主(50.1%),小细胞肺癌以RB基因失活为主(88.2%),p16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有纯合缺失、甲基化和点突变。结论 抑癌基因p16和RB在肺癌发生  相似文献   

19.
p16抑癌基因在胆管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16抑癌基因与胆管细胞性肝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胆管细胞性肝癌38例、癌旁胆管异型增生组织26例及正常肝内胆管组织中p16抑癌基因16例的表达情况。结果p16抑癌基因在胆管细胞性肝癌组织中表达率为26%,明显低于癌旁胆管异型增生组织(69%,P<001)及正常肝内胆管组织(81%,P<001);中、低分化胆管细胞性肝癌p16抑癌基因表达率(15%)显著低于高分化胆管细胞性肝癌的p16抑癌基因表达率(54%,P<005);在伴有淋巴结转移和门静脉癌栓的病例中,p16抑癌基因表达率明显低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p16抑癌基因阳性病人5年生存率为56%,而p16抑癌基因阴性病人5年生存率仅为14%,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16抑癌基因的表达与癌灶体积、癌灶数目及HBsAg无关。结论p16抑癌基因的失表达可能在胆管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抑癌基因表达与胆管细胞性肝癌的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门静脉癌栓形成有关,是判定胆管细胞性肝癌恶性程度及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Fas配体基因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Fas配体(ras ligand,FasL)基因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临床。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技术化学分别检测FasL mRNA及蛋白在51例肾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 51例肿瘤 32例FasL基因阳性表达。其中1、2、3级肿瘤中Fas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63.6%、88.2%,1、2、3、4期肿瘤肿瘤中Fas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