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医学的进步使早产儿的存活率越来越高 ,但对于早产儿的喂养问题却有不同的争论。研究发现对早产儿早期开始肠道喂养 ,不会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 ,而且可以减少败血症的发病率 ,减少住院时间。母乳优于配方奶粉 ,间隔喂养较持续喂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NEC的影响。方法将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暖、治疗原发病、早期微量喂养等对症支持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105mg/次,每天两次)14天,而后观察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及肠道菌群的数量。结果治疗组NEC的发病率为4.4%,对照组的发病率为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大便益生菌和肠道菌群的数量无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便益生菌和肠道菌群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口服益生菌可以促进早产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和优势化,能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喂养因素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影响,为NEC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9年6月—2021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内科住院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患有NEC者为病例组,以1∶2匹配同期住院的非NEC早产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方式(母乳、混合、配方奶喂养)以及喂养因素(生后开始肠内喂养时间、禁食时间、肠外营养时间等)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这些因素对NEC发病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纳入47例早产儿(Ⅱ期30例,Ⅲ期17例),对照组纳入94例早产儿,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早产儿肠内喂养类型(χ2=24.871)、禁食时间(Z=-10.062)、肠外营养时间(Z=-2.217)及生后开始肠内喂养的时间(Z=-15.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乳喂养为早产儿NEC的保护性因素(P<0.01),延长禁食时间(OR=8.109,95%CI:5.477~12.007)、生后延迟肠内喂养(OR=17.710,95%CI:11.7...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TRNEC)的早产儿进行减量肠道喂养干预,以探讨减量肠道喂养对早产儿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在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患有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产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正常喂养,试验组实施减量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输血前后的血浆TNF-α与IL-6浓度,以及输血48 h内的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NF-α与IL-6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6、12 h,试验组TNF-α与IL-6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输血后6、12 h TNF-α与IL-6浓度显著高于输血前(P<0.05);输血48 h内,试验组发生TRNEC的比例及出现呕吐、腹胀、血便等症状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组(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减量肠道喂养可有效降低早产后输血后TNF-α与IL-6的浓度,减少TRNEC的病发,有助于早产儿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早期胃肠母乳微量喂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母乳微量喂养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胃肠耐受的影响,为早产儿的早期胃肠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2例早产儿随机分成治疗组(早期胃肠母乳喂养组)32例及对照组(生后24h后开始喂养组)30例,对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与胃肠耐受、并发症进行监测。结果:患儿体重开始恢复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时间、生后15天体重、胆红素水平、对喂养耐受情况、并发症等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胃肠微量母乳喂养可促进胃肠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并发症少,安全有效,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在全肠道外营养前后体重变化,监测其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肝功能及ALT、血BUN和血清氨基酸谱,认为全肠外营养在患儿需禁食时能提供较高热卡,保证患儿体重增长和生长发育,促进机体康复。全肠外营养应用了新生儿安全有效,18-氨基酸-600T是新生儿及好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低体重儿作全肠外营养的合适配方。  相似文献   

7.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导致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新型有效的防治NEC方法中,益生菌制剂为代表的微生态制剂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治疗的最佳推荐手段。本文综述近几年益生菌治疗早产儿NEC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粪钙卫蛋白(FC)水平在早期诊断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入住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76例怀疑发生NEC的早产儿为观察组,依据修正的BELL-NEC分期标准,根据最后诊断结果分为病例组和喂养不耐受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38例喂养顺利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及喂养不耐受组患儿在出现症状的24h、48h内及恢复期,对照组与病例组出生后相同日龄,从患儿尿布中采集粪便标本测定FC水平。结果病例组24h、48h的FC水平均高于喂养不耐受组和对照组;恢复期病例组FC水平较发病时24h和48h的FC水平明显下降;FC以57.95pg/mL为临界值时,敏感性89.5%,特异性79.0%;FC水平与NEC的严重程度(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FC有望作为早产儿NEC早期诊断、预测病情严重性及治疗效果的一项有价值的无创性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关闭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方法:将2010~2011年住院的125例早产儿按病例对照研究分成两组,动脉导管关闭早产儿63例为治疗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6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病因治疗、合理喂养。结果:治疗组中2例诊断为NEC,患病率为3.17%;对照组中9例诊断为NEC,患病率为14.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导管关闭可明显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早产儿最常见的急性和致死性消化道急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腹胀、便血等,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甚至败血症。目前,NE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发现肠黏膜屏障损害可能与其发病有关,谷氨酰胺(Gln)作为人体所需的条件必需氨基酸,在维持肠黏膜完整性,减少肠黏膜受损、缺血坏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谷氨酰胺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预防性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早期母乳喂养与延迟牛奶喂养对早产儿影响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了早期纯母乳喂养早产儿29例,与前1年延迟人工牛奶喂养早产儿43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前者4个月内无1例死亡,后者6周内死亡11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早产儿早期纯母乳喂养可以减少生理性体重下降,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存活率,减少并发症。而延迟人工牛奶喂养则生理性体重下降明显,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腹胀、腹泻或其他并发症,死亡率高。因此提倡早产儿要早期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2.
王文辉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93-3796
目的:研究口服益生菌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有效性.并确定益生菌诱导肠道先天免疫应答基因成熟的作用.方法:将240例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的婴儿由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添加到母乳或混合喂养(母乳和奶粉),每天两次,连续6周.对照组的婴儿由母乳或混合喂养.NEC分级根据Bell的标准.未成熟和成熟的人肠上皮细胞经LPS刺激后由ELISA检测IL-8和IL-6,通过实时RT-PCR检测先天免疫反应的基因的表达.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婴儿,研究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Bell分期(分期≥2)与死亡率显著降低.所有NEC相关的死亡病例发生在对照组.益生菌显着减小LPS诱导的IL-8,IL-6的表达,TLR2和TLR4 mRNA的水平下降,提高了负调节因子SIGIRR和TOLLIP mRNA表达水平.结论:益生菌补充显著减少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NEC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益生菌促进先天免疫反应的基因表达的成熟,可能解释了其在新生儿NEC的保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微量胃肠喂养联合肠外营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和观察.方法将40例胎龄为26~34周,体重为1238~208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为20例,分别叫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的微量胃肠喂养联合肠外营养,对照组给与常规喂养.监测和观察两组患者的喂养时间、胎粪排尽时间、喂养的耐受程度、体重增长情况.结果观察和对照组相比较,喂养时间、胎粪排尽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缩短,喂养的耐受性明显增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胃肠联合肠外营养,可减少喂养并发症的发生,使喂养不耐受得到改善,同时促进早产儿肠道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喂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的喂养是个困难的问题。因为不能很好地把握他们对营养的实际需要,对如何能迅速地提供适合的营养而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存在着不同意见。发达国家对早产儿实施了近20年的静脉营养,通过临床实践及研究后指出:不应单一依赖静脉营养,早期经口喂养可改善早产儿的营养及预后。本文以胃肠喂养为重点,综述近年来早产儿喂养的研究进展。1 早产儿喂养现况早产儿的糖原、脂肪及蛋白质库存少,能量贮存极为有限。在外界不供给热能的情况下,体重1kg的早产儿其能量贮存仅供其生存4小时,体重2kg的早产儿其贮存的能量仅能维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经验。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住的53例胎龄<32周、Bell分期Ⅱ期以上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不同分为治愈组(36例)和预后不良组(17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重度窒息、发病前3 d内输血、动脉导管未闭、感染性肺炎、血小板计数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6个因素与NEC预后不良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重度窒息、发病前3 d内输血及血小板计数下降是NEC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重度窒息、发病前3 d内输血及血小板计数下降是导致NEC早产儿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高度重视这些因素,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毛胜妹 《现代保健》2013,(19):100-101
目的: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病、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13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发生NEC相关情况。结果:2136例早产儿,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74例,发生率达3.46%,NEC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胎龄小、低出生体重、窒息、肺透明膜病、呼吸暂停、呼吸衰竭、肺出血、败血症、低血压、凝血异常、胎膜早破、硬肿症。结论:NEC在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比较易发生,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避免或及时治疗引起NEC的因素,及早发现治疗,力求及早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7.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一种极为严重的获得性胃肠道疾病,尤其多见于早产儿。因其发病率、死亡率以及预后不良风险较高,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有较多的研究指出肠道微生态失调与该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益生菌作为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生物制剂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新生儿肠道菌群特点及益生菌在预防早产儿NEC的相关研究热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青萍  许卫东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260-4261
为了观察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对48例早产儿中28例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另外20例给予单纯经胃肠内喂养。观察两组体重变化、生理性体重下降时间、血生化的变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诊断标准〔1〕,系我院2004年5月~2006年1月我科新生儿病房住院患儿。治疗组28例,男18例,女10例,胎龄(31.9±2.01)周,出生体重(1601.25±260.87)g;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胎龄(32.4±1.93)周,出生体重(1580.32±280.27)g。除外消化道畸形,窒息及心肺疾患儿。治疗组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06年1月-2015年12月危重症早产儿44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PNAC分为PNAC组57例和非PNAC组384例,比较两组患儿出生体重、胃肠喂养开始时间、达到全胃肠营养时间等情况。根据胎龄及入院时间划分亚组进行分析比较PNAC的发生率。结果 PNAC发生率为12.93%。两组早产儿在胎龄、出生时体重、胃肠喂养开始时间、达到全胃肠营养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龄小、出生体重小、胃肠开始营养延迟等是PNAC的危险因素。应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减少PNAC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