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铁皮石斛类原球茎在生物反应器培养的影响。方法 采用接种量、通气量、蔗糖浓度、光照强度等单因素试验设计,烘干法测定生物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量,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结果 在生物反应器培养条件下,利于铁皮石斛类原球茎增殖和多糖积累的培养基组分为1/2 MS基本培养基添加1.0 mg/L NAA、5%椰乳、3%蔗糖,pH值为6.0;接种量为40 g/L,采用孔径为15 μm的多孔喷头,通气量用1.0 L/min和0. 5 L/min交替使用以及光照强度为2 000 lx等培养条件有效地提高3类原球茎增殖系数和多糖量。结论 不同的培养条件对铁皮石斛类原球茎的生长、多糖的变化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培养条件对铁皮石斛类原球茎的生物量和主要药用成分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步青  崔永一  郭岑  夏国华 《中草药》2012,43(2):355-359
目的探讨不同光照强度下铁皮石斛类原球茎(PLBs)生物量、主要药用成分多糖和生物碱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光照强度单因素试验设计,烘干法测定生物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生物碱量,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分析。结果铁皮石斛PLBs生物量在光照强度≥2 000 lx下培养40~50 d均较高,生产上需要PLBs维持旺盛的分裂,获得最高生物量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 000 lx条件下培养40 d,生物量达到0.74 g;多糖量以光照强度2 000 lx下培养30 d最高,达到16.88%;生物碱量以光照强度500 lx下培养30 d最佳,达到0.028 0%。结论不同的光照强度和培养时间对铁皮石斛PLBs的生长、多糖和生物碱的变化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培养时间对铁皮石斛主要药用成分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铁皮石斛原球茎液体悬浮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经元  郭顺星  肖培根 《中草药》2004,35(9):1042-1046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candidum原球茎液体悬浮培养的可行性以及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对原球茎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对原球茎生长的影响。结果无论鲜重还是干重,铁皮石斛原球茎在液体培养基上均极显著好于固体培养基(P<0.001)。不同基本培养基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培养天数为30d时,对于鲜重67-V极显著好于B5(P<0.01),B5极显著好于1/2MS(P<0.01),1/2MS显著好于MS(P<0.05);对于干重67-V与B5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B5极显著好于1/2MS(P<0.01),1/2MS极显著好于MS(P<0.01)。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对原球茎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接种量影响最大,体积其次,互作最小,若不考虑互作,对于鲜重和干重,最佳处理为接种量6.194g/瓶 培养液体积150mL/瓶或100mL/瓶;对于干重,若考虑互作,接种量为6.194g/瓶时,应选培养液体积150mL/瓶或100mL/瓶,接种量为3.102g/瓶时,应选培养液体积150mL/瓶或100mL/瓶,接种量为1.693g/瓶时,应选150mL/瓶或50mL/瓶。结论液体悬浮培养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的生长有利,获得了最佳基本培养基、接种量和培养液体积的最佳搭配方案,表明通过液体悬浮培养生产铁皮石斛原球茎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铁皮石斛试管培养物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冬青  廖俊杰 《中药材》2005,28(6):450-451
目的:比较铁皮石斛试管培养物与原药材的多糖含量.方法:用比色法测定石斛多糖的含量.结果:铁皮石斛原药材含多糖量最高,其次是原球茎和试管苗.结论: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比试管苗多糖含量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F24真菌诱导子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方法制备的MF24真菌诱导子,以不同的剂量,在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的不同时间加入,并继续培养不同时间,观察诱导子对原球茎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 将MF24液体发酵的菌丝体作为诱导子(方法4),以250mL·L-1(诱导子·培养基-1)的剂量(高剂量)加入培养基时, 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最高(5.63%),与对照(3.16%)相比提高了78.2%。在原球茎培养的第14d,以高剂量加入方法4制备的诱导子,继续培养2d,获得的多糖含量最高(5.92%),与平均值(4.59%)相比提高了29.0%。结论:在铁皮石斛原球茎培养的后期加入MF24液体发酵菌丝体制备的诱导子,有利于提高原球茎的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6.
真菌诱导子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MF24真菌诱导子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方法制备的MF24真菌诱导子,以不同的剂量,在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的不同时间加入,并继续培养不同时间,观察诱导子对原球茎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将MF24液体发酵的菌丝体作为诱导子(方法4),以250mL·L^-1(诱导子·培养基。)的剂量(高剂量)加入培养基时,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最高(5.63%),与对照(3.16%)相比提高了78.2%。在原球茎培养的第14d,以高剂量加入方法4制备的诱导子,继续培养2d,获得的多糖含量最高(5.92%),与平均值(4.59%)相比提高了29.0%。结论:在铁皮石斛原球茎培养的后期加入MF24液体发酵菌丝体制备的诱导子,有利于提高原球茎的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7.
贯叶连翘不定根反应器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贯叶连翘不定根进行反应器培养,寻找适合不定根生长的适宜条件,为大量生产贯叶连翘不定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5L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研究了IBA浓度、糖种类和浓度、不定根的接种量和通气量等影响因子对贯叶连翘不定根培养的影响.结果:在MS培养基中培养贯叶连翘不定根,随着IBA浓度的增加,贯叶连翘不定根增殖系数呈增长趋势,当IBA质量浓度在1.25~1.75 mg·L-1时不定根生长良好;在糖种类和浓度试验中,发现以蔗糖为碳源培养的不定根生长最好,增殖系数达最大值22.15,当蔗糖质量浓度为30g·L-1时鲜物重、干物重和增殖系数均达最大值;在接种量试验中,结果表明当反应器的接种量为20 g时有利于不定根的生长;在通气量试验中,当反应器的通气量为0.075(空气体积/培养体/min)时,不定根的生长最旺盛,不定根的增殖系数显著增加;在不同大小反应器中培养不定根,发现不定根在5L反应器中的培养条件完全适用于10,20 L的反应器.结论:IBA浓度、糖种类和浓度、不定根的接种量和通气量对贯叶连翘不定根的生物反应器培养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析不同产区铁皮石斛、金钗石斛中石斛多糖、石斛碱和氨基酸的含量差异。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石斛碱及石斛中氨基酸的含量。这三种药用成分在石斛干茎中的含量依次为多糖、氨基酸和石斛碱。三种成分在不同材料中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浙江乐清1号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最高,赤水旺隆1号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最高,赤水宝源1号金钗石斛的氨基酸含量最高。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其多糖和石斛碱的含量有明显差异,而同一产地的金钗石斛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也会表现出显著差异。铁皮石斛的多糖和石斛碱含量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氨基酸的含量则主要受基因型决定,而金钗石斛的多糖和石斛碱含量主要受基因型影响。浙江乐清的环境适宜于铁皮石斛多糖的积累,赤水宝源乡较适宜于金钗石斛碱和氨基酸的积累。赤水旺隆的1号和3号金钗品系可以作为研究金钗石斛碱和多糖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药用成分分布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确定铁皮石斛的适宜采收期,对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主要药用成分的积累与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在一个生长周期内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多糖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个生长周期内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石斛碱的含量。结果铁皮石斛茎部分的多糖含量高于叶部分;而在叶与茎部分均未检出石斛碱。结论通过采收期的比较来看,4月底至6月中旬多糖含量相对较高,故将其定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真菌诱导子处理的铁皮石斛原球茎与对照原球茎、铁皮石斛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别。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诱导子处理的铁皮石斛原球茎、对照原球茎和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的氨性氯仿提取物中各成分的色谱峰面积积分值和相对积分面积。结果诱导子处理的铁皮石斛原球茎和对照原球茎中共有26个相同的化学成分,相对积分面积和分别为98.47%和97.54%,其中有19个成分在诱导子处理原球茎中的色谱峰面积积分值高于对照原球茎,它们中分别有5个和6个特有的成分,其中生物碱类成分分别为3个和1个。诱导子处理的原球茎和铁皮石斛中共有25个相同的化学成分,相对积分面积和分别为95.72%和96.44%,其中有17个成分在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中的色谱峰面积积分值高于诱导子处理的原球茎,有8个成分在诱导子处理的原球茎中的色谱峰面积积分值高于铁皮石斛,这其中有7个是生物碱类的成分。结论真菌诱导子处理后,没有改变原球茎的化学背景,但能提高原球茎中化学成分的含量。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的质量明显优于诱导子处理的原球茎。原球茎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对诱导作用较敏感。诱导子处理能促进原球茎中生物碱类成分的产生或特异性积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太子参不定根的培养条件进行系统的优化.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接种量、蔗糖浓度、无机盐浓度、培养天数、逐级扩大培养以及不同角度鼓泡式反应器对太子参不定根生长的影响,并对不定根中皂苷、多糖和氨基酸等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每1L培养基接种的不定根鲜重为6 g时,太子参不定根的干重增殖倍数达到最大值;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太子参不定根干重增殖倍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培养基中的无机盐浓度对不定根的生长有较大影响,3/4 MS最有利于不定根的生长;太子参生长呈“S”型曲线,在第28天生物量达到最大.结论:接种量、蔗糖浓度、无机盐浓度、逐级扩大培养以及反应器角度都会显著影响太子参不定根的生长,不定根中的皂苷和氨基酸含量高于栽培的太子参,而多糖含量低于栽培的太子参.  相似文献   

12.
不同真菌对2种药用石斛种子共生萌发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肖萌  高江云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7):3238-3244
兰科石斛属植物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和齿瓣石斛D.devonianum均为传统中药材,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研究利用3种从不同兰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与这2种石斛植物种子在树叶、松树皮和椰糠混合基质上进行共生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胶膜菌属Tulasnella FDaI7菌株及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 FDd1菌株分别能有效地促进兜唇石斛和齿瓣石斛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建成,石斛与真菌存在共生专一性。共生培养60 d,接菌FDaI7的兜唇石斛种子,原球茎或幼苗形成率分别为14.46%,12.07%;接菌FDd1的齿瓣石斛种子,二者形成率分别为44.36%,42.91%。在2种光照条件下,已形成的原球茎均能够进一步发育为幼苗,而持续黑暗条件会导致幼苗白化或畸形。研究结果为2种石斛的野外回归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这2种药用石斛人工仿生态栽培的种苗扩繁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白色紫锥菊试管苗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植物生长素2,4-D,IAA,IBA,NAA对不定根诱导以及IBA浓度对液体悬浮培养中不定根的生长及咖啡酸衍生物积累的影响,并进行了生物反应器培养.结果表明,对白色紫锥不定根诱导最适合植物生长素是IBA1.0mg· L-1,不定根诱导数目达到22.5根/培养皿.液体悬浮培养中IBA 1.0 mg·L-1最适合不定根生长及咖啡酸衍生物的积累.白色紫锥菊不定根在5L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培养30 d后可获得8.98 g· L-1干重,是三角瓶悬浮培养干重4.38 g·L-1的2.05倍;生物反应器培养的不定根中紫锥菊苷质量分数为14.08 mg·g-1(干重),是栽培根的2.4倍;氯原酸,菊苣酸,总咖啡酸衍生物含量是栽培根的4.0 ~25.6倍.该研究为大量生产紫锥菊药品可提供富含紫锥菊苷等咖啡酸衍生物的高品质生物医学药材.  相似文献   

14.
金线莲丛生芽培养及有效物质生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帆  廉美兰  李美兰  朴炫春 《中草药》2016,47(18):3284-3288
目的探明3种因素对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丛生芽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以及在反应器内通过大量培养丛生芽生产有效物质的可行性,为金线莲产品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材料来源。方法以金线莲丛生芽为材料,研究外植体长度、BA质量浓度和光条件对金线莲丛生芽的影响,观察利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培养金线莲丛生芽对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外植体大小为5 mm时丛生芽增殖效果显著好于1 mm。BA质量浓度为2.5 mg/L时生物量最高,但丛生芽中多糖、黄酮和总酚等有效物质的生产量在BA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出现最高值。明培养比暗培养更适于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的积累。反应器培养的丛生芽生物量,多糖,黄酮和酚类物质的生产量(678.3、12.2、17.8 mg/L)明显高于固体培养。结论外植体长度为5 mm、BA质量浓度为2.0 mg/L、在明培养条件下,利于丛生芽的生长,可生产较多的多糖、黄酮和酚类物质。在短时间内通过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可得到大量丛生芽,反应器培养比固体培养能获得更多的生物量和有效物质。  相似文献   

15.
离体培养条件对人参不定根生长及其活性成分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对人参不定根的摇瓶培养条件进行系统的优化。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接种量、蔗糖浓度以及无机盐浓度对人参不定根的生长、人参皂苷以及人参多糖合成的影响。结果:每1 L培养基接种的不定根鲜重为20 g时人参不定根的干重增殖倍数达到最大值;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人参不定根干重增殖倍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人参多糖含量增长趋势不明显,不同蔗糖浓度时各单体皂苷含量有显著区别,人参总皂苷含量随蔗糖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单位体积培养基中的多糖和皂苷产量均在40 g.L-1蔗糖质量浓度下达到最大值;培养基中的无机盐浓度对不定根的生长以及多糖和皂苷的合成与积累都有较大影响,3/4MS最有利于不定根的生长以及皂苷的合成,而不定根中的多糖含量则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结论:接种量、蔗糖浓度、无机盐浓度都会显著影响人参不定根的生长以及其活性成分的合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16.
霍山县3种石斛叶片光合特性及其对光强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永萍  李玲  李合生  骆炳山  林毅 《中草药》2005,36(4):586-590
目的研究石斛的光合特性,了解其适宜栽种的光强。方法测定霍山县3种石斛(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铁皮石斛D.candium,铜皮石斛D.moniliforme)的光合速率对光强响应曲线,不同光强处理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及3.0×104lx瞬时光强下叶片荧光猝灭诱导。结果霍山县3种石斛属于阴生植物对光强的响应,光饱和点、光补偿点较低,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都较低;大于4.0×104lx强光下石斛叶片受光抑制严重。结论霍山县3种石斛生长光强,一般为(0.2~2.0)×104lx;可以在(2.5~3.0)×104lx光强的环境中生长;不适宜在大于4.0×104lx光强的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鼓泡式生物反应器对人参不定根培养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角度的鼓泡式生物反应器对人参不定根生长及人参不定根有效成分皂苷和多糖合成的影响.结果:不同生物反应器培养人参不定根中,适合培养人参不定根生长的最佳反应器类型为120°圆锥型鼓泡式生物反应器.测定120°圆锥型反应器内的人参不定根生长呈典型的“S”型曲线.人参不定根在第40天得到最大的生物量,并且鲜重、干重、干重增殖倍数都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113.15 g,9.62 g,63.13倍.人参不定根总皂苷和多糖质量分数为2.25 mg·g-1和2.73%.结论:适合培养人参不定根的最佳反应器为120°圆锥型鼓泡式生物反应器.该实验为工业化生产人参有效活性成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悬浮培养的铁皮石斛原球茎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和分化状况进行研究,以解决原球茎转接成活率低的问题。方法:选用不同基本培养基、碳源、培养基pH和激素,以生长鲜重和成苗数为指标,考察原球茎的生长和发育。结果与结论:降低固体基本培养基元素的含量有利于原球茎的生长,但不利于原球茎的分化。NAA,IAA,IBA和GA有利于原球茎的生长与分化,而偏酸的培养基pH和灭活的真菌不利于原球茎的生长与分化,灭活真菌容易引起原球茎的形态变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国圆田螺多糖(PCC)体外抗乙肝病毒的生物学活性.方法:以HepG2 2.2.15细胞系为体外实验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将不同安全浓度的PCC及阳性对照药物3TC作用于此细胞系,实验同时设不加药物的细胞对照,第9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水平,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结果:PCC在HepG2 2.2.15细胞培养中的TCo为1g·L-1,TC50 >10 g·L-1,对细胞毒性较小.PCC对HepG2 2.2.15细胞HBsAg,HBeAg分泌的IC50分别为0.501,0.401 g·L-1,SI分别为>19.96和>24.94.PCC可以有效抑制HBsAg,HBeAg的分泌,且PCC对HBeAg的抑制效果优于HBsAg.PCC在0.1,1g·L-1(P<0.05)对HepG2 2.2.15细胞中的HBV-DN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中国圆田螺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HBV活性,且毒性较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