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为今后治疗积累经验、提供依据。方法回顾8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资料,分析导致死亡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恢复良好32例,中残12例,重残5例,死亡34例。手术延迟、原发伤重、手术不当导致的死亡占死亡总数的91%。结论手术延迟、原发伤重、手术不当是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在脑疝前或脑疝早期运用正确的手术方法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张波  王任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169-170
目的:探讨急生颅内血肿伴脑疝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I型颅内血肿穿剌针。血肿腔持续引流联合开颅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4例(63.64%),死亡3例(13.64%);常规开颅手术23例患者中,预后良好6例(26.09%),死亡12例(52.17%),两组良好率及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手术能缓解或解除脑疝危象,彻底清除血肿,降低死亡率,是治疗急性颅血伴脑疝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广泛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收集94例经CT证实并经手术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资料,据CT表现分为单纯型急性硬膜下血肿15例、复合型急性硬膜下血肿79例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治愈36例,中残19冽,重残17例,死亡22例,病死率为23.4%。结论判断出血来源是单纯型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关键,复合型广泛硬膜下血肿伤情特点导致其预后较单纯型差,采取早期大骨瓣减压术可明显降低颅内高压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单纯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应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3例单纯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患者入院时GCS评分5~12分。急诊头颅CT扫描检查9例为硬膜下新月形高密占位影,混杂高低密度影12例,间隔状或高低分层密度影2例;中线结构偏移0.5~2.0cm,血肿量平均55mL。均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手术治疗,术中证实急性硬膜下出血源于单纯皮层动脉破裂2例,桥静脉和侧裂静脉损伤9例,上矢状窦损伤6例,岩上窦损伤3例,横窦损伤2例,横窦及乙状窦交界处损伤1例。出院按GOS评分,死亡1例,重残6例,中残11例,恢复良好5例。结论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意识状况和病情进展准确把握手术时机是决定单纯型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期的特点与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期的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对1996年1月-1999年1月,我科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期6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硬膜下血肿41例,硬膜外血肿10例,脑内血肿4例,混合性血肿6例,脑肿胀7例,结果:本组死亡43例,总病死率63.2%;其中早期脑疝37例,死亡16例(43.2%),晚期脑疝31例,死亡27例(87.1%)。手术治疗55例(80.9%)。死亡34例,病死率61.8%,非手术治疗13例,死亡16例(43.2%),晚期脑疝31例,死亡27例(87.1%)。手术治疗55例(80.9%),死亡34例,病死率61.8%,非手术治疗13例,死亡9例,病死率69.2%.结论:脑挫伤合并颅内血肿是脑疝形成的主要原因,脑疝多生在伤后6小时内,尽快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积极对症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4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根据病情采用开颅手术对其实施治疗,治疗后5个月内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准确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经过开颅手术治疗后,有23例患者痊愈,5例患者病情呈显效,2例好转,10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效果明显,有助于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治愈率,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梯次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梯次减压术,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术后护理方法相同,术后随访6个月,进行GOS预后评分.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2例,对照组出现8例;术后6个月GOS评分,治疗组预后良好(65.00%),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30.00%,P<0.05),死亡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P<0.05).结论 梯次减压可实现颅内压逐步减压,避免了既往开颅手术直接打开硬脑膜减压过快、过快解除填塞效应而导致急性脑膨出的发生,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额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为主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以及死亡原因。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以额颞叶脑挫裂伤、急性硬膜下血肿为主的住院患者,血肿量在20ml左右,除外伴有其他部位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组死亡28例,锥颅组死亡10例,保守组死亡13例。结论额颞叶急性硬膜下血肿较其他部位脑内血肿更具危险性,血肿量20ml左右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1987年1月~1994年4月共收治急性硬膜外血肿195例,术后死亡13例,死亡率6.67%,与近期国内文献报道10%左右近似,通过回顾分析认为:死亡与年龄、性别无直接关系;主要的死亡原因与有无合并严重的脑实质损伤或并有其他脏器损伤有关;术前脑疝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并认为脑疝时间超过6 h,预后多属不良;手术治疗,单纯的硬膜外血肿以血肿清除术预后多能良好,除合并有严重脑实质损害一般不强调应用去骨瓣减压;车祸为致伤原因者常造成脑组织对冲伤且常合并全身其他脏器的复合性损伤,病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刘湘 《河北医药》2016,(8):1158-1160
目的:分析预见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额颞部对冲伤伴颞骨骨折所致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额颞部对冲伤伴颞骨骨折后畸形硬膜下血肿患者共89例。根据手术方法,回顾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双侧去骨瓣开颅手术,对照组脑疝侧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开颅,再行对侧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1、3、7 d颅内压逐渐降低( P <0蜒.05);观察组术后1、3、7 d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中度残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的急性脑膨出、癫痫、颅内感染、迟发性出血、脑脊液漏、切口疝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预见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额颞部对冲伤伴颞骨骨折所致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可快速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并与开颅术的疗效相比较。方法从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5例,回顾性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对比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差异。结果 65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钻孔引流组38例,其中36例治愈,2例复发,无死亡;开颅组27例,其中治愈26例,1例死于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无复发;两组在治愈率、复发率、及死亡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钻孔引流术与开颅术均是治疗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前者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及避免行开颅手术等优势,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分步减压式手术方法治疗的76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良好37例,中残18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结论 分步减压式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可降低术中脑膨出的发生,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急诊床边钻颅减压结合手术开颅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的临床救治经验,进一步提高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的成功率.方法 对1998~2001年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和急性硬膜外血肿脑疝患者98例,分成两组,行急诊床边钻颅减压结合手术开颅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的有45例(减压组),仅作常规开颅手术抢救的有53例(常规开颅组),并对其预后作比较.结果 减压组预后良好者55.6%.死亡者26.7%.常规开颅组预后良好者30.2%,死亡者52.8%.对两组的良好率和死亡率分别进行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床边钻颅减压结合手术开颅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开颅手术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降颅内压、保护脑组织,并采取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治疗。观察组从发现单侧或双侧脑疝症状至采取手术治疗时间≤1h,对照组治疗时间〉1h。治疗后比较2组病死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为36.7%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级恢复率为43.3%高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争取在脑疝发生前或脑疝早期行手术清除血肿并减压,才能进一步提高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脑幕区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7年至2010年18例小脑幕区硬膜下血肿采取手术治疗并观察、总结.结果 18例小脑幕区硬膜下血肿患者,治愈17例,1例合并有脑干损伤患者死亡.结论 及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小脑幕区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相关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4月-2013年4月本科治疗的41例颅脑损伤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晚期脑疝和创伤性休克引起的脑缺血或者缺氧是导致患者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要原因,治疗后,6例患者恢复良好、8例患者轻微残疾、7例患者重度残疾,5例患者呈现植物生存、15例患者死亡。结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以及迟发性的颅内血肿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关键因素。采取综合性的处理方法,对预防及处理手术中的急性脑膨出、在降低致残率以及死亡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永和  卢明 《江苏医药》2003,29(5):324-324
我院 1997年 5月~ 2 0 0 2年 4月 ,对在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脑膨出者行术中头颅CT扫描 ,发现7例患者在手术区域外的远隔部位颅内出血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 ,男 5例 ,女 2例 ;6例为交通事故致伤 ,1例为坠落伤 ;年龄 19~ 4 6岁 ,平均 32岁。受伤到手术时间 2~9小时 ,平均 3 5小时 ,术前 5例昏迷 ,3例有脑疝表现。手术前诊断 ,脑挫伤伴脑内血肿 5例 ,急性硬膜血肿 1例 ,脑挫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 1例 ,6例为颅内多发伤 ,5例有颅骨骨折。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 ,手术进行过程中出现脑组织向外膨出 ,为了明确颅内是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早期微创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护理方法。方法本文所选对象为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收治7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全部患者均给予超早期微创治疗,对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结果全部70例患者中,64例患者预后良好,4例患者中残,2例患者死亡。结论选择超早期微创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时,为其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能让康复效果显著提高,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研究重型颅脑损伤(SCCI)患者临床救治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方法,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 分析368例SCCI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状况.结果 本组病例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和高处坠落伤,损伤类型最常见为硬膜下血肿,其次为硬膜外血肿和颅内多发性血肿伴脑挫裂伤.本组368例中共死亡68例,总死亡率为18.5%,其中手术治疗314例(85.3%),死亡30例,手术死亡率9.6%;非手术治疗54例,死亡38例,病死率70.4%.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减压、术中妥善脑保护、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加强术后的监护、防治并发症和加强静脉营养支持是提高SCCI患者救治成功率和改善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杨阳  郭继龙 《黑龙江医药》2013,26(4):731-734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急诊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本组死亡4例,植物生存3例,余69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4例死亡病例主要因严重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继发脑干损伤,导致手术后中枢性衰竭死亡。抢救成功率94.7%。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及时清除血肿减压、止血,防止颅内压进一步升高造成脑疝是治疗颅内出血的关键步骤之一,及时积极正确的急救处理和外科手术治疗和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也大大降低了致残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