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征象与灌注参数对于周围型小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为周围型小肺腺癌的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先后行MSCT扫描,分析淋巴结转移与CT征象及灌注参数的关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螺旋CT扫描对周围型小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 90例直径<3 cm的周围型小肺腺癌中共有2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患者肿瘤位置、肿瘤增强CT值、病灶-肺界面、分叶征、淋巴结边界征象比较(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比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纵膈或肺门淋巴结短径大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患者MSCT灌注参数血容量(BV)比较(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流量(BF)和强化峰值(PEI)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大、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纵膈或肺门淋巴结短径、低BF值、低PEI值是影响周围型小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纵膈或肺门淋巴结短径、BF值、PEI值联合评估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胸部多层CT扫描(MSCT)对T1和T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指导意义。   方法   选择2004年3月至2012年3月T1和T2期NSCLC患者32例,依据病理结果分析术前MSCT对纵隔淋巴结的判断。   结果   以淋巴结短径≥10 mm MSCT评价纵隔淋巴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4%和92.4%;淋巴结大小、原发肿瘤位置及脏胸膜侵犯对纵隔淋巴转移的预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淋巴结大小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纵膈淋巴结转移的依据,原发于右肺的肿瘤及肿瘤伴有脏层胸膜侵犯具有较高的纵隔淋巴结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术前肺门纵隔淋巴结CT检查结果和术中淋巴结情况以及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情况 ,分析探讨CT检查对于诊断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2 0 0 1年 6月 - 2 0 0 3年 5月在我院行手术切除的 86例资料完整的NSCLC患者 ,全部患者均有术前胸部CT、术中肺门纵隔淋巴结描述以及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与否的结果。CT和手术诊断淋巴结异常的标准是 :淋巴结最小径≥ 10mm ,CT检查和术中检查淋巴结异常相一致者定义为敏感性 ,CT发现淋巴结异常而病理报道为淋巴结转移者定义为特异性。结果 :CT检查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淋巴结的大小关系密切 ,当淋巴结短径 <10mm时淋巴结的转移率为 16 % (12 77) ;10~19mm时转移率为 4 0 % (5 4 136 ) ;2 0~ 2 9mm时转移率为 75 % (2 7 36 ) ;≥ 30mm时转移率为 6 6。总的敏感性为 6 6 % (16 9 2 5 5 ) ,特异性为 5 1% (131 2 5 5 )。结论 :CT对NSCLC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尤其淋巴结短径≥ 2 0mm时 ,CT检查的敏感性较高。影响CT准确性的因素有淋巴结大小以及患者是否伴有肿瘤引起的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is~T1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脏层胸膜受累情况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Tis~T1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肺叶切除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术后将病理标本送检,明确患者胸膜脏层浸润(VPI)状态,依据VPI分为分为PL0组与PL1/PL2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肿瘤位置、脉管瘤栓、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基础疾病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资料。分析VPI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84例患者中18例合并VPI,脏层胸膜受累率为21.43%(18/84);PL1/PL2组肿瘤大小2~3 cm、术前CEA水平≥3.5 ng/L占比高于PL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1/PL2组淋巴结转移率、N2比率高于PL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s~T1期NSCLC患者VPI与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关系,当合并VPI时则需考虑存在淋巴结转移,术中应予以广泛淋巴结清扫,避免术后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5.
苏慧东  余帅  刘世果 《癌症进展》2021,19(20):2080-2082,2086
目的 探讨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4例NSCLC患者,术前分别给予增强CT扫描和PET/CT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PET/CT检查和增强CT扫描诊断NSCLC淋巴结转移的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评估其对NSCL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PET/CT检查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SUVmax和淋巴结短径均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P﹤0.01);增强CT扫描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碘浓度明显低于非转移淋巴结(P﹤0.01).增强CT扫描与PET/CT检查诊断NSCLC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分别为66.35%(69/104)、87.50%(91/104).PET/CT检查诊断NSCLC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5%CI:0.76~0.93),高于增强CT的0.74(0.73~0.89).结论 PET/CT检查诊断NSCLC淋巴结转移的效能较高,可为合理制订治疗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纵膈淋巴结影像学分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常见影像学检查对NSCLC纵膈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及价值。方法:56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NSCLC,术前患经胸部CT扫描、全身^18F—FDG PET显像和经食管超声检查,并对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颐性的分析:结果:所有56例NSCLC患肺部及相应转移部位^18F-FDG摄取增高,PET检查对预测NSCLC纵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4%,特异性为90%,CT扫描纵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57%,特异性为82%,其中38例行经食管超声解剖显像纵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6%,特异性为70%.PET对NSCLC纵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优于胸部CT解剖显像和经食管超声解剖显像。结论:应用^18F—FDG PET在对NSCLC的术前分期明显优于CT和经食管超声等常规检查,但PET在精确定位方面仍然需要结合解剖显像检查,PET—CT等图像融合技术等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纵隔镜技术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状态(是否存在转移)的临床应用策略.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临床连续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临床分期为Ⅰ~Ⅲ期的NSCLC患者152例,分别采用CT和纵隔镜技术评估纵隔淋巴结状态.根据纵隔淋巴结最终病理结果,计算CT下纵隔肺门淋巴结阴性NSCLC的纵隔镜检查阳性率和实际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以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T分期、肿瘤类型(中央型或外周型)、CT下纵隔淋巴结大小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等作为预测因子,进行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69例CT下纵隔肺门淋巴结阴性NSCLC,纵隔镜检查阳性8例,阳性率为11.6%;实际纵隔淋巴结转移14例,发生率为20.1%.62例临床Ⅰ期(cT1~2NOMO)NSCLC,纵隔镜检查阳性7例,阳性率为11.3%;实际纵隔淋巴结转移12例,发生率为19.4%.对全部152例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和CT下纵隔淋巴结大小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69例CT下纵隔肺门淋巴结阴性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CT下纵隔淋巴结短径≥1 cm的NSCLC患者,术前必须进行纵隔镜检查;对于腺癌患者,即使是CT下纵隔肺门淋巴结短径<1 cm,术前也应该进行纵隔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探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指标参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确诊为胃癌的患者,术前利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检出胃周围淋巴结,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从淋巴结短径、淋巴结CT值、淋巴结短长径比值、门静脉期与平扫期CT值之差等参数分析确定对判断淋巴结转移有价值的指标。结果:淋巴结门脉期CT值≥65 Hu、淋巴结短径≥6 mm、淋巴结短长径比≥0.6、淋巴结门静脉期与平扫期CT值差≥35 Hu,以上4项中有两项符合要求判断淋巴结转移,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50%,有三项符合要求判断淋巴结转移,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75%。结论: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综合应用淋巴结的各项指标参数,可以对胃癌胃周围淋巴结是否转移作出比较可靠的判断,为术前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强CT影像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诊治NSCLC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8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增强CT扫描。统计增强CT扫描结果,分析增强CT强化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并分析增强CT参数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最后开展COX回归分析获取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8例NSCLC患者增强CT扫描结果:43例轻度强化,35例明显强化;32例肿瘤直径≤3 cm, 18例肿瘤直径>3~7 cm, 28例肿瘤直径≥7 cm; 33例淋巴结≥1 cm, 45例淋巴结<1 cm; 10例无淋巴结肿大,31例肺门淋巴结肿大,37例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强CT明显强化患者与轻度强化患者间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长期随访,78例NSCLC患者存活55例,3年生存率为70.51%(55/78);不同CT增强、肿瘤大小、淋巴结大小、淋巴结肿大NSCLC患者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CT强化程度、淋巴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术前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 -CT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探讨18FDGPET- CT在判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短径<10mm)方面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12例经病理确诊的NSCLC患者术前行18FDGPET- CT检查,详细记录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主要探讨短径<10mm的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验证。可以做分析的淋巴结共有76个。结果 76个淋巴结中,病理证实为阳性6个,病理证实为阴性的70个。PET- CT共检出5个真阳性、6 7个真阴性、3个假阳性、1个假阴性淋巴结。PET CT的敏感性为83.3% ,特异性为95 .7% ,准确性为94 .7%。阳性预测值为6 2 .5 % ,阴性预测值为98.6 %。结论 18FDGPET CT对短径<10mm的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判断是准确和可信的,对NSCLC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现有的研究表明:肺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但与肺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podoplanin标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标本微淋巴管并计数LMVD,观察患者肺癌病灶MSCT表现。方法对34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行MSCT检查,收集相关临床病理结果;评价MSCT表现(包括边缘形态、内部结构、邻近结构的CT征象);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心区、周边区的LMVD。结果 MSCT表现有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和癌性淋巴管炎的患者,其肺癌切除标本周围区LMVD均高于无上述表现者(P均<0.05)。结论 MSCT出现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或癌性淋巴管炎表现提示更高的肿瘤淋巴管生成水平,具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乳头型肺腺癌为主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年6 月至2014年8 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微乳头型肺腺癌(微乳头成分>50%)为主的MSCT特征。结果:本组18例中1 例为弥漫型肺癌,3 例为中央型肺癌,14例为周围型肺癌。14例周围型肺癌直径为1.3~8.5 cm,平均直径为3.56cm,其中8 例直径≥ 3 cm;13例呈分叶状,9 例边缘可见长短毛刺,7 例可见胸膜凹陷征,5 例紧贴胸膜及与胸膜粘连,1 例内侧可见支气管截断征,4 例周围伴阻塞性炎症,1 例伴钙化,2 例病变较大密度不均,4 例肿物内可见含气支气管征,2 例呈实性与磨玻璃混杂密度。18例中16例病变增强CT值(Δ CT)为13~80HU,平均47.5 HU,其中Δ CT≥ 15HU者15例,Δ CT≥ 20HU者15例。2 例胸膜增厚伴右侧胸腔积液,病理证实1 例胸膜转移;1 例右侧胸腔积液,病理证实同侧胸膜转移;1 例合并双侧胸腔及心包少量积液,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结节影。8 例可见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强化密度不均,6 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4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但CT检查中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结论:微乳头型为主肺腺癌在女性非吸烟的老年患者中多见,以周围型肺癌多见,且基本具备周围型肺癌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的典型表现,实性为主,强化较明显,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3.
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廓清范围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89年1月—1999年1月,淋巴结廓清术后病理证实的纵隔淋巴结转移(pN2)137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pN2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纵隔淋巴结CT扫描阴性时(cN0-1)pN2有意义的预测指标;总结不同位置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方式。结果:NSCLC无论病理类型和临床状态如何,均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纵隔淋巴结增大(cN2)和cT2或cT3腺癌患者转移的发生率较高(65.0%,75.0%)。纵隔淋巴结转移多为区域性(80.9%),跨区域纵隔淋巴结转移多数伴有隆凸下淋巴结受累。结论:对NSCLC应行纵隔淋巴结廓清,尤其对cN2和cT3、cT3腺癌。多数患者单独廓清区域纵隔淋巴结即可达到目的。建议手术中对肺门和隆凸下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无转移时可不必廓清非区域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和120例胃炎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螺旋CT常规扫描结果显示,肿块周边呈等密度。增强扫描结果显示,病灶动静脉期均呈明显的均匀强化。试验组患者的BF、BV和PS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TT值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和8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死亡率高(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和转移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能有效判断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78例,16排螺旋CT进行诊断,并进行常规CT扫描与增强CT灌注扫描。结果:78例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60例,无淋巴结转移18例,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76.9%。无转移淋巴结组的肿瘤直径为(0.54±0.11)cm,而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直径为(0.87±0.12)c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CT扫描,图像无伪影,靶平面保持良好。有淋巴结转移组的PS与BV值都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经过CT判定为淋巴结转移61例,无淋巴结转移17例,与手术病理判定对比,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94.4%。结论:16排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能获得更好的肿瘤血液动力学信息,具有很好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对胃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影响分期和预后,胸内淋巴结(包括肺门和纵隔)转移是影响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淋巴结转移特点进行分析,为手术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5例NSCLC手术病例,比较胸内各组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肿瘤原发部位和肿瘤组织类型两方面比较各分组之间淋巴结转移率及跳跃性转移率的差异。结果:205例NSCLC术中共清扫胸内淋巴结977组共3 577枚,平均每例17.4枚。其中220组共508个淋巴结存在转移,有胸内淋巴结转移病例98例,转移率为47.8%。发生跳跃性转移35例,转移率为17.1%。第4、5、7、10、11组淋巴结转移频度较高。肺上叶癌比肺下(中)叶癌更容易发生跳跃性转移。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鳞癌。结论:NSCLC的淋巴结转移多数是按肺内淋巴结到肺门淋巴结再到纵隔淋巴结的顺序进行逐级转移,纵隔淋巴结的跳跃性转移比较常见。NSCLC的淋巴结转移特点与肿瘤的原发部位、肿瘤组织类型有密切关系。手术应根据淋巴结转移规律对胸内淋巴结进行系统性清扫,特别注意转移频率较高的第4、5、7、10、11组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首过时间动态增强CT评价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管生成及其病理学特征的价值。方法33例周围型NSCLC患者行首过时间动态CT检查,记录首过时间强化峰值(PH),采用CD34免疫组化(S-P法),测定微血管密度(MVD),评价首过时间PH值与MVD的相关性。结果33例患者首过时间PH值及MVD不同N分期(N0与N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过时间PH值与MVD呈正相关(r=0.793,P=0.000)。首过时间PH值判断NSCLC有无淋巴结转移(N0与N1-2)的最佳界值点为12 HU,利用该界值点判断N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75.0%、84.8%、91.7%和66.7%。结论肺部首过时间动态增强CT有在活体替代MVD评价周围性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学特征的能力,首过时间PH值可能成为常规CT对NSCLC分期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