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病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早期发现新生儿NEC,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过去3年收治的48例新生儿NE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保守治疗21例,存活16例,其中单纯引流5例中存活3例;手术27例,存活19例。结论精心护理可早期发现NEC,尽早明确诊断,早期干预,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特点,严重程度的高危因素。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7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约90%NEC发生于胎龄<36周患儿,早产儿、感染、动脉导管未闭、红细胞增多、非母乳喂养为NEC高危因素。结论 NEC好发于早产儿,穿孔率高,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降低NEC死亡率关键在于预防NEC发生。  相似文献   

3.
晏明佑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09-18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fizingen terocolitis。NEC)的发病吲索,为该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NEC9种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对资料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资料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窒息、感染、母围生期危险因素、快速超量高渗喂养6个因素为NEC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结论:该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NEC的防治关键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具有影响NEC发生因素的患儿,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小板(PLT)及清蛋白等血清标志物在需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中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从而为临床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7例确诊为NEC(Bell分期II以上)的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是否经过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n=26)与非手术组(n=41),对两组患儿保守治疗前和保守治疗后(24~48 h)外周静脉血的PCT、CRP、PLT、清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保守治疗后,手术组与非手术组CRP、PC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手术组PLT、清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后,手术组PCT、CRP水平高于非手术组(P<0.05),PLT水平低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后的CRP、PCT水平对NEC外科手术具有预测价值,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7.685 mg/L、14.675 m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68.3%和73.1%、82.9%。结论 PCT、CRP等血清标志物对NEC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具有指导价值,CRP、PCT水平明显升高、PLT及清蛋白水平明显较前降低提示NEC患儿可能需要手术。  相似文献   

5.
现将我们诊治2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1995年1月~1999年6月我们诊治NEC23例,均符合文献诊断标准[1]。其中早产儿占73.9%(,有,窒息缺氧19例占82.6%,开奶时间<3天18例占78.9%,人工喂养16例占69.5%,有感染因素11例占47.8%。1.2 治疗及转归:治疗综合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及控制感染等综合措施;转归:治愈13例占56.5%,死亡7例及因病情危重而放弃治疗在院外死亡3例共占43.5%。2 讨论 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症状及病因,以便能帮助临床早期诊断减少手术率及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NEC患儿临床诊治资料。结果对导致NEC患儿的发病因素进行比较,三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108例患儿通过保守治疗后,Ⅰ期有效率为100%,Ⅱ期有效率为76.47%,Ⅲ期有效率为22.22%,总有效率为79.63%。结论早诊断,早保守治疗,同样能够达到治疗效果,并可避免手术对患儿造成的损伤及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早期诊断、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方法 对本院近年治疗的48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与病情发展之间的联系,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以找到如何进行早期诊断、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结果 保守治疗21例,存活16例,其中单纯引流5例中存活3例;手术27例,存活19例,手术患儿中有5例广泛肠坏死患儿全部死亡或放弃治疗.结论 早期诊断对该病的治疗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及其在NEC发病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为NEC的32例患儿为病例组,同期在本院产科出生的32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归纳出可能引起NEC的早产、窒息、孕高征等19个疑似危险因素,用SPSS13.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Logistic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筛选出NEC的危险因素有3个,分别为早产、窒息、非母乳喂养因素,其他因素被回归方程排除。OR值分别为:19.474、12.966和16.245。结论本次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因素在三者中的OR值最高达19.474,引起NEC的风险最大。但母亲的孕期健康状况作为一个间接诱因也不能忽视。因此做好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出生,防止窒息的发生,提倡母乳喂养是预防NEC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ziting enterocolitis,NEC)的发病、治疗、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8月本院NICU收治的5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儿中胎龄〈34周37例,占69.8%;24h内开始喂养者34例,占64.2%;非母乳喂养者41例,占77.4%;发病时间〈2周36例,占67.9%;出生体重〈1500g19例,其中I、Ⅱ期4例,Ⅲ期15例,存活8例(42.1%),≥1500g 34例,其中I、Ⅱ期20例,Ⅲ期14例,存活25例(73.5%),(P〈0.01)。胎龄〈34周的37例中,I、Ⅱ期13例,Ⅲ期24例,存活19例(51.4%),胎龄≥34周16例,其中I、Ⅱ期11例,Ⅲ期5例,存活14例(87.5%),(P〈0.025)。53例NEC患儿共治愈31例,好转2例,死亡及放弃后死亡20例。结论 NEC好发于胎龄〈34周者,多发生于生后2周内,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对有高危因素的患儿适当延迟喂养及母乳喂养可降低NEC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刘婷娟 《黑龙江医药》2011,24(4):674-675
目的:探讨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防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调查我院新生儿中心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从护理角度时20例NEC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寻找护理观察与干预要点.结果:新生儿NEC的治疗和护理与预后密切相关,护理因素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结论:加强新生儿的护理,实施正确喂养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结局,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2例NE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25例,足月儿7例;男23例,女9例;平均出生体质量2 107.5 g;平均日龄14.8 d。临床表现以腹胀(30例)、肠鸣音减弱(25例)、血便(17例)、胃潴留(12例)为主。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异常11例,血小板减少10例,CRP增高25例;腹部X线检查:肠壁增厚或积气、门静脉积气及肝胆积气、气腹12例,腹腔胀气、肠管积气、肠管扩张18例,腹腔积液3例,气液平3例,肠气影增多2例,肠气影减少2例。按照Bell分期标准:Ⅰ期15例,Ⅱ期4例,Ⅲ期13例。内科保守治疗21例,手术治疗11例;治愈或好转25例(78.1%),死亡或放弃治疗后死亡7例(21.9%)。内科保守治疗18例治愈或好转出院,3例放弃治疗后死亡;手术治疗7例治愈或好转出院,4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NEC进展快,预后差,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提高对NEC的认识,及早识别,减少Ⅲ期病例及尽早手术是目前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血清瓜氨酸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收治的80例NEC患儿为研究组,按照修正的BELL分期标准将其分为A组(NECⅠ期,26例)、B组(NECⅡ期,32例)及C组(NECⅢ期,22例),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格检查的5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CG)。比较各组患儿血清瓜氨酸、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分析NEC患儿血清瓜氨酸水平与PCT、CRP水平的相关性,绘制血清瓜氨酸对新生儿NE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图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最后将80例患儿按照临床结局区分为治愈组(68例)和预后不良组(12例),初步分析血清瓜氨酸水平同NEC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B、C组患儿的血清PCT和CRP水平高于CG组,瓜氨酸水平低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血清PCT和CRP水平低于B、C组,瓜氨酸水平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的血清PCT和CRP水平低于C组,瓜氨酸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0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外科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8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例资料。结果均手术治疗,治愈68例,术后自动放弃或死亡12例,治愈率85%。结论早期诊断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对该病的治疗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3例,实施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分组对比治疗康复及好转率,护理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康复及好转率(96.97%)高于对照组(69.69%),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24.24%),且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治疗中配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腹腔引流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NEC的最佳途径。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NEC 49例,临床分期为BellⅡ、Ⅲ期,30例行保守治疗,19例行腹腔引流术。比较两组的禁食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粪OB转阴时间、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住院时间、中转手术率。结果腹腔引流组禁食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肠穿孔、肠狭窄和中转手术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结论早期应用腹腔引流相对保守治疗提高BellⅡ、Ⅲ期NEC的治愈率,缩短禁食时间,较快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肠坏死、肠穿孔、肠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病因、预后等,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38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胎龄在34周以下的NEC发生的概率较大,大多数是在2周内发病且多为非母乳哺育。在发病率上,34周以下患儿的明显要低于34周及34周以上患儿。结论 NEC发病率和存活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胎龄,其次是乳品哺育类型,应用母乳哺育并延迟小胎龄的哺乳时间,具有有效的预后改善效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特点、X线表现及治疗方法,以期为儿科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对我科40例新生儿NEC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新生儿NEC患儿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腹部X线检查仍是应用最广泛及最方便的诊断工具。结论新生儿NEC是新生儿期常见和严重的胃肠道急症,但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