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1级本科护生60人设为实验组,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将同年级另外60人本科护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2组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的评价、课程考试成绩。结果:2组对教师教学态度评价无差异,但实验组在对课程教学质量其他评价、课程考试成绩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可促进护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传统教学方法和护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法在基础护理学理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某高职学院2016级高中生源二年级护生共214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护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法,完成基础护理学的授课工作后,通过模拟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的理论考试成绩来分析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在期末考试的A1型题成绩上比较,即单纯考核概念及基础知识点的题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2型题、A3型题、A4型题(均加入临床案例分析或问题)成绩以及期末理论考试总成绩方面,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法(综合运用翻转课堂、PBL和TBL等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护生职业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将我校2010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6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个班,对照组采取传统培养模式,实验组采取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学习结束后,调查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比较两组护生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可明显增强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融入护理美学知识的教学效果。方法在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1级护理本科生中随机抽取60名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融入护理美学知识,对照组按照既往教学内容授课未刻意加入护理美学知识。以护生期末技能操作、理论考核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技能操作、理论和总成绩分别为25.23±2.27、53.33±3.81和78.57±4.55,对照组分别为23.76±2.75、50.87±3.95和74.63±4.30,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技能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有利于提升护生学习兴趣、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沟通交流、分析问题、人文关怀和审美能力方面,实验组的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美学与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改革能够提高护生基础护理学成绩及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与效果评价。方法 本研究做非同期对照设计,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78名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8级58名学生为对照组1,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19级60名学生为对照组2,采用线上理论授课+虚拟仿真实训模式;2020级60名学生为实验组,应用虚拟仿真实训+传统教学模式,课程完成后对3组进行操作考核。结果 3组操作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技能、护理记录项目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组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各条目得分均较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职业认同感条目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训能有效利用实训时间,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与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0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6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n=164)和实验组(n=175),每组3个班,实验组采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进行儿科护理学教学,对照组由校内专任教师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儿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成绩及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并采用教学效果评价表调查护生对教学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评价、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校院合作培养模式是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革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模式,加强护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方法将2007级本科护生141人设为实验组,采用新的实训教学模式;2006级124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 ,对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各系统疾病整体护理计划制定能力的成绩考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而操作考核成绩、制定护理计划考查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儿科实训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课程思政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我院2018级护理专业两个自然班的大专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对实训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实验组护生在课程前后进行人文关怀能力问卷调查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课程结束后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护理技能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课程前与课程结束后人文关怀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的护理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护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培养了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为高职护生人文关怀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合护理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级实用型护理人才,提高高职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学生分成2组,实验组实施“理论实训达标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式”教学方法。结果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理论实训达标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 选择112名本学院2021级专科护生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一班)和对照组(二班)两组,每组各56名。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中,实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学期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基础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同时测量Seminar教学的效果。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开放思想、寻找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总分得分高于实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开放思想、寻找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Seminar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实验组护生的理论A3、A4型案例分析题、理论总分、操作案例分析、操作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minar教学提高了护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培训在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管理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实验组在接受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有关职业安全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强化培训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对照组只接受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有关的职业安全教育,以此来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结果实验组护生针刺伤发生率和发生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培训能够有效降低高职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及发生频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智能手机的碎片化学习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级127名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智能手机的碎片化学习,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应用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和自编授课效果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课程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3项指标(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智能手机的碎片化学习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能有效提高高职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概念图教学法对培养高职护生能力的成效。方法将80名2008级高职护生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采用常规教学法外,还引入概念图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测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测试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概念图教学法有助于护生学习内科护理学知识,并能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课证融通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探索其纵向应用方法。方法 将2018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课证融通,即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1+X”证书考试内容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学校计划教材和传统教学方法授课。通过模拟考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并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模拟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对课证融通教学效果评价较好。结论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课证融通能够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和临床思辨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有助于获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与“1+X”证书,从而更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汪家龙  曹虹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5):662-665, 668
目的 参照教育部、卫生部启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分析现今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提出“卓越护理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思路、措施,探索以提升护生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改革。 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分别从黄山职业技术学院2017届和2018届高职护生中各抽取两个班,其中一个为“卓越护理班”,另一个为对照班。“卓越护理班”依据“卓越技能型护士培养计划”模式进行培养,对照班依据校普通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比较两个班级的专业核心课程综合成绩以及专业承诺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评价。 结果 除2017届卓越护理班护生《儿科护理学》成绩与对照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两届卓越护理班护生其余的核心课程成绩均高于对照班护生(P < 0.05~P < 0.01)。“卓越护理计划”培养前,2017与2018两届卓越护理班的护生专业承诺水平及职业决策能力各项目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后,2017与2018两届卓越护理班的护生专业承诺水平及职业决策能力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班护生(P < 0.05~P < 0.01)。 结论 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是卓越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技能教学中引入临床典型案例进行仿真实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护理学本、专科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引入临床典型案例进行仿真教学与实训;操作考核采用自选综合案例情景模拟考核模式及改革评价方法。结果:本、专科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期中操作考试技能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态度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操作态度成绩高于对照组;本、专科对照组护生期末操作态度成绩高于期中考试,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实训教学模式,可实现教学—临床有机结合;通过仿真实训体验,可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精神;革新考核与标准,可综合评价护生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院校合作培养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把我校2009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4个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个班,观察组给予院校合作培养模式进行儿科护理学教学,对照组由校内专任教师按传统方法给予教学,比较两组儿科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和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同时采用教学效果评价表调查护生对教学的评价。结果儿科护理学理论成绩结果,观察组平均成绩为(84.25±9.9)分,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4.08.25±9.22)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校合作培养模式是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教学较为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护理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方法将课程改革前的2008级115名本科护生作为对照组,由非护理学专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基本与公共卫生专业的科研课程内容相似;将改革后的2009级122名护生作为实验组,由护理学院具有专业研究背景的教师授课,教学内容体现护理专业特色。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学习难度以及学习收获大小。结果两组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基线资料包括护生年龄、性别及文理科构成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学习兴趣、学习难度及学习收获方面,实验组学生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护理专业教师进行本科护生《护理研究》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云班课+BOPPPS+视频反馈教学模型在常用护理技术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级高职护生设为对照组,2019级高职护生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云班课+BOPPPS+视频反馈教学模型,比较两组常用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期末铺麻醉床、无菌技术6项、密闭式静脉输液3项操作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铺床角环节、戴无菌手套环节、排气环节成绩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云班课+BOPPPS+视频反馈教学模型有助于提高高职护生的护理操作质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树立职业榜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儿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对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级4个护理专科班学生408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2个班为试验组,另2个班作为对照组.在教学前和教学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评估.结果 教学前两组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无明显差异(P>0.01),教学后两组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教学后的人文关怀能力比教学前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教学后的人文关怀能力比教学前有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儿科护理学》传统教学方式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但与教学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有显著性效果,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