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莫献凌  谢立  何芳  卓睿  陆红 《广西医学》2015,37(3):338-34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肝硬化患者右心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 方法 用超声心动图测量56例肝硬化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组的(1)右心腔结构指标:右房上下径、右房横径、右室基底部左右径、右室游离壁厚度( RVFWT)、右室舒张末面积;(2)右心舒张功能指标:右室外侧和内侧壁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波峰值( Em)/组织多普勒舒张晚期波峰值(Am)、舒张期血流E峰/A峰比值(E/A)、三尖瓣舒张早期流速 E 与三尖瓣环舒张早期组织运动速度 Em之比(E/Em);(3)右心收缩功能指标:三尖瓣内侧壁瓣环Sm、三尖瓣内侧壁瓣环Em、三尖瓣内侧壁瓣环Am、三尖瓣外侧壁瓣环Sm、三尖瓣外侧壁瓣环Em、三尖瓣外侧壁瓣环Am、右心室面积变化率(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心肌机能指数(RIMP).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右房上下径明显增大(P<0.05)、RVFWT增厚(P<0.05);右心室外侧壁Em/Am、右心室内侧壁Em/Am、E/A减小(P<0.05);E/Em比值稍增加,但两组E/Em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尖瓣内外侧壁瓣环Em、FAC、RIMP更低(P<0.05). 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价肝硬化患者右心形态和右心功能变化,测量方法简单,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心功能状况,并分析其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5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以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比较两组孕妇的舒张早期三尖瓣口最大血流峰值流速/舒张晚期三尖瓣口最大血流峰值流速(E/A值)、舒张早期三尖瓣口最大血流峰值流速/三尖瓣环右心室侧壁舒张期组织多普勒运动峰值速度(E/E’值)、右室流出道短轴缩短率(RVOT-FS)、三尖瓣环右心室侧壁收缩期组织多普勒运动峰值速度(Sa)、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比较各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孕妇的TPOAb阳性率为26.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孕妇TSH水平、FT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E/A比值为1.19±0.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0...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应变率成像技术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定量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方法选取肺动脉高压患者31例(PH组)及正常对照组33例,计算两组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三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应变率成像技术获得右心室各个节段舒张期纵向应变率及运动速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动脉高压组三尖瓣舒张早、晚期血流速度之比(E/A)、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三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右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各段舒张早期应变率(SRe)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舒张早期应变率(SRe)与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三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右室游离壁厚度、肺动脉收缩压相关性较好。结论应变率成像技术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定30例正常人和6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计算Ve/Va比值;并用脉冲多普勒测定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计算E/A值。结果 正常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A),E/A〉1;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Ve/Va〉1,高血压病人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运动组织速度成像测值差异有显著性,高血压组中二尖瓣环运动速度Ve/Va与二尖瓣血流频谱V/A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检出病例中QTVI明显优于血流频谱。结论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定二尖瓣口运动速度能较准确估计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超声心动技术检测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并与三尖瓣血流频谱对比研究,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方法依据Ganau分类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4组Ⅰ组为正常左室构型组(37例),Ⅱ组为向心性重构组(29例),Ⅲ组为向心性肥厚组(29例),Ⅳ组为离心性肥大组(25例);正常对照组32例。应用QTVI技术测量右室侧壁三尖瓣环处舒张早期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计算Em/Am值。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频谱E峰,舒张晚期血流频谱A峰,计算E/A值,并对两种检测方法和各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各组右室侧壁三尖瓣环处Em及Em/Am较对照组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在高血压各组中,Ⅲ组Em及Em/Am值最低,其次为Ⅳ组、Ⅱ组和Ⅰ组呈递减趋势;原发性高血压Ⅲ、Ⅳ组A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Ⅰ组E/A值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Ⅱ、Ⅲ、Ⅳ组三尖瓣口血流频谱E/A值较对照组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结论QTVI技术比三尖瓣口血流频谱更早、更敏感地发现高血压所致的右心室舒张功能障碍,随着左心室构型的不同,QTVI能准确评估右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高血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腾  陈丽函  郑宝群 《广东医学》2005,26(2):205-206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检测三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 ,结合三尖瓣血流频谱 ,评价高血压病右室舒张功能并探讨DT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 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30例健康者 ,应用DTI测量三尖瓣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 (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 (a)。脉冲多普勒 (PW )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最大峰值速度Em、Am ,三尖瓣口舒张早、晚期最大峰值速度Et,At。结果 高血压组e/a、Em/Am、Et/A、e及Et较对照组减低 (P <0 0 1) ;高血压组a及At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e/a与Et/At,Et/At与Em/Am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高血压引起右室舒张功能减低 ,且与左室舒张功能损伤有相关性。DTI技术可评价高血压右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组织多普勒与血流多普勒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右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腾  郑宝群  陈丽函  王伟 《河北医学》2005,11(5):408-410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三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并与三尖瓣血流多普勒进行对比研究,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应用TDI测量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三尖瓣各叶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波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波;脉冲多普勒测量三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E峰、A峰。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平均e波、e/a比值及E峰、E/A比值减低(P<0.01),A峰升高;e/a<1检出率高于E/A<1检出率(P<0.01);三尖瓣各叶瓣环e/a比值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可引起右室舒张功能减低,三类瓣各叶瓣环运动技术能简便有效评价高血压右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E/e'评价急进高原人员右心室舒张功能.方法 52名急进高原人员于赴高原前和赴高原后1个月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三尖瓣口血流速度E峰(E),三尖瓣口血流速度A峰(A),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E/e'比值.结果 急进前后常规超声收缩末期右房横径(RADs)、肺动脉内径(PA),较急进前增大,心率明显增快,心排血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平原相比,进入高原后1个月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幅度(TAPSE)、TV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e'、e'/a'降低、E/e'、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进高原后较早出现右室舒张功能异常,可通过E/e'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正常人三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超声组织多普勒技术研究三尖瓣环的运动特点,为三尖瓣环组织多普勒检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equoia-512彩色电脑声像仪,探头型号3V2c,H3.5MHz,选用胸骨旁四腔切面(PS4cV)、心尖四腔切面(AP-4cV)观察60名健康志愿者三尖瓣环前瓣(AAP)及隔瓣附着点(sAP),心尖右心两腔切面(AP-RH-2cV)观察三尖瓣环后瓣附着点(PAP).常规测量三尖瓣环上述五个位点的收缩期峰值速度ν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dR。舒张晚期峰值速度νdl,计算各点的νdR/νdL值.采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及均数的多重比较.结果:三尖瓣环五个附着点收缩期运动速度ν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νdR、舒张晚期运动速度νdL。总体上有显著差异,νdR/νdL值总体上无显著差异.结论:三尖瓣环的运动存在不对称性,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三尖瓣环的运动参数进行临床评价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观测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无明显症状酗酒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酗酒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左房收缩期速度(A),计算E/A。应用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量后间隔、左室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的二尖瓣环、基底段、中间段水平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计算Ve/Va。并比较二组间各参数。结果酗酒者二尖瓣水平及大部分节段Ve,Ve/Va减低,Va增高(P<0.05);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较脉冲多普勒对酗酒者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无症状酗酒者早期即存在左心功能的异常,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酗酒者左心舒张功能异常较传统超声更敏感,更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对骨质疏松症(OP)患者采用多普勒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DI)检测及评价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住院的OP患者120例为OP组,以同期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20例为正常对照(NC)组,应用TDI技术测量2组心肌运动频谱相关指标,心尖四腔心切面选左室侧壁二尖瓣环、间隔侧二尖瓣环及右室游离缘三尖瓣环3个位点,记录速度指标:收缩期S波峰值速度(Sm)、舒张期早期e波(e),舒张晚期a波峰值;S波与e波的速度时间积分(S-VTI及e-VTI),计算e/a值.记录时间指标:S波峰值时间(Ts-m),e波达峰时间(Te-m).结果 (1)运动速度参数比较:收缩期左室侧壁及间隔侧二尖瓣环两个瓣环位点的Sm、S-VTI值在OP组均低于NC组(P均<0.01),在OP组轻、中、重3个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舒张期左室侧壁二尖瓣环、间隔侧二尖瓣环及右室游离缘三尖瓣环3个瓣环位点的e、e-VTI、e/a值在OP组均低于NC组(P均<0.01),在OP组轻、中、重3个亚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时间参数比较:Te-m与Ts-m在OP组较NC组显著延长(P均<0.01);在OP组随轻、中、重骨质疏松程度的依次加重,Te-m与Ts-m呈依次延长(P<0.01).收缩期的Ts-m在各组同组不同瓣环位点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舒张期的Te-m在NC组不同瓣环位点间相近(P>0.05),Te-m在OP组及其轻、中、重亚组不同瓣环位点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通过TDI技术测量3个瓣环位点的速度及时间指标,显示OP早期即同时存在左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可作为判断OP患者心肌损害严重程度的客观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观察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方法收集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支架置入术或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29例。应用QTVI分别测定患者冠脉支架置入术前、术后2 d及术后2个月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前间隔、后壁、前壁、下壁6个位点的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Aa),计算6个位点平均值代表瓣环的整体运动。结果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后2 d QTVI测得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Ea/Aa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0.05)。支架置入术后2个月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Ea/Aa与术前比较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QTV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是一种无创性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疗效的有效方法,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微创外科房间隔缺损封堵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选择适合外科微创封堵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48例.其中男18例,女30例;年龄(31±16)岁.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5 d使用sonos4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经胸探头频率2.5 mHz,图像存储于光盘以便图像回放进行数据测量与分析.组织多普勒超声观察指标包括:(1)依据三尖瓣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测量收缩期主波(S波)的持续时间、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心室舒张主波和舒张晚期心房收缩波(A波)的持续时间及运动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心室舒张主波起点至A波终点的持续时间;(2)右室侧壁基底部(三尖瓣环处)和右室侧壁中部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度.结果 术后脉冲组织多普勒频谱测三尖瓣瓣环收缩期S波术后运动峰值速度(0.16±0.05)m/s比术前(0.20±0.04)m/s明显降低(P<0.05),舒张期心房收缩期A波运动峰值速度(0.12±0.03)m/s比术前(0.16±0.02)m/s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三尖瓣收缩期主波(S波)的持续时间(231±36)ms较术前(265±24)ms明显缩短(P<0.01);术后右室侧壁基底部和中部运动速度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准确无创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与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的比值(E/E’)对药物治疗前后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HCM患者的二尖瓣血流频谱和组织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TDI)频谱,并计算E/E’值,进行药物治疗前后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CM患者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显著减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显著增高,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的比值显著减低,E/E’比值显著增高,且E/E’>15的发生率最高;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和培哚普利治疗1年后,左室流出道压力和E’/A’明显好转(P<0.05);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1年时E/E’显著减低(P<0.05),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培哚普利治疗6个月时E/E’已明显减低(P<0.05),1年时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脉冲波多普勒技术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和TDI技术测定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比值对评价药物治疗前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三尖瓣环运动频谱峰值速度评价甲亢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和正常人各20例,先进行传统超声心动图检查,测三尖瓣口A峰、E峰、A/E值,再在脉冲组织多普勒模式下测右室游离壁和室间隔处三尖瓣环Em、Am、Em/Am。结果对照组、甲亢组三尖瓣口血流均为E>A,E/A>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室间隔及右室游离壁瓣环处的Em>Am,Em/Am>1;甲亢组,室间隔及右室游离壁瓣环处的Em相似文献   

16.
高一群  毕红霞  宋卓 《黑龙江医学》2007,31(12):889-890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测量三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室功能,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2例肺心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各项常规参数。应用TDI采集二尖瓣环3个位点的运动频谱,测量各位点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a)、收缩期位移(D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例组三尖瓣环各位点Sa、Ds、Ea、A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心病患者右室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均较正常人减弱,右室功能降低。TDI可准确、定量、无创地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二尖瓣运动对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英  高玉丽 《西部医学》2004,16(3):252-253
目的 应用多普勒成像技术 (tissue velocity imaging TVI)测量二尖瓣环水平运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研究二尖瓣环舒张速度与左室整体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观察我院接受彩色多普勒检查患者 2 0 0例 ,先完成常规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测定 ,再取心尖四腔切面 ,心尖左室长轴切面 ,心尖左室两腔切面 ,转用 TVI速度模式 ,测量二尖瓣瓣环运动频谱 ,取平均值。结果 冠心病组、高血压组及其他疾病组舒张早期平均峰值速度 Ve低于正常组 (均 P<0 .0 0 1) ,舒张晚期平均峰值速度 Va高于正常组 (均 P<0 .0 5 ) ;Ve/ Va舒张功能参数与传统二尖瓣口血流 E/ A存在线性相关 (r=0 .81,P<0 .0 1)。结论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水平运动可用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多种超声技术综合评价血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患者右心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 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并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组(T2DM组)43例,糖尿病前期组(也称糖调节受损,IGR组)38例,同时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对入选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TDI)超声检查,主要检测右心室大小、右心室前壁厚度、三尖瓣口多普勒血流频谱及三尖瓣环右心室侧壁组织多普勒频谱参数,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NC组比较,T2DM组和IGR组三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增高、E/A降低(P<0.05),三尖瓣环右心室侧壁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增高(P<0.05)、Em/Am降低且<1(P<0.01),右心室快速充盈减速时间(DT)延长(P<0.05),右心室心肌作功指数(MPI)增大(P<0.01)。结论 与正常人比较,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均降低,组织多普勒成像在判断右心室舒张功能方面较多普勒血流有更好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为临床早期发现其功能异常并给予干预和指导用药;为延缓心力衰竭、改善预后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志愿者,取动态心尖四腔切面图常规测量:右心房横径(RADd),右心室横径(RVDd),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灌注峰速E,舒张晚期血流灌注峰速A,计算E/A-TVE/A;左心房内径-LA,二尖瓣口E/A-MVE/A,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面积变化分数△A%;右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Em/Am的计算、收缩期峰值速度Sm,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容收缩时间IVCT.使用Q-LAB分析软件测量两组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的速度V、变形s和变形率曲线,记录舒张早期各节段的峰值变形率、SRe、SRa和舒张晚期的SRE/SRA、收缩期的V、S、SRs.结果(1)传统超声测量的比较:RADd,RVDd,E,A,TVE/A,RVEF,△A%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测值较对照组增大,MVE/A测值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织多普勒右室测值比较:Em、Am、Em/Am、Sm、IV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RT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TI测值比较:S,SRs,SRa增大,SRe,SRe/SRa,V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VEF与V,△A%与S的绝对值、TVE/A与SRe,Em/Am与SRa呈正相关(糖尿病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2、0.54、0.883、0.52,P=0.001;对照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0.30、0.881、0.51,P=0.001),IVCT与S的绝对值、IVCT与V、IVRT与SRe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应用STI可以早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损害,其灵敏度高于普通超声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有利于临床指导、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陈茜  郭瑞强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6,25(3):150-152,F0002
目的: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CMM)和组织多普勒成像(DTI)等方法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探讨CMM和DTI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舒张早期和晚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将30例高血压患者例分为三组:高血压Ⅰ组(20例)E/A<1,和高血压Ⅱ组(10例)E/A≥1,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CMM测量左室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FPV);应用DTI分析二尖瓣环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结果:高血压Ⅰ组和Ⅱ组的左室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FPV)、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Ve/V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时,二尖瓣血流频谱可能出现假性正常现象;FPV、Ve、Ve/Va是综合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