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结肠憩室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资料完整且经腹部CT、结肠镜和/或手术确诊的急性结肠憩室炎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89例,女43例,男女比例为2.1∶1.0,发病年龄(51.8±13.1)岁;急性单纯性结肠憩室炎119例(90.2%),急性复杂性结肠憩室炎13例(9.8%);发病部位:盲肠升结肠82例(62.1%),乙状结肠23例(17.4%),降结肠16例(12.1%),横结肠8例(6.1%),同时累及两个部位者3例(2.3%);主要症状:腹痛132例(100.0%),发热117例(88.6%),腹部压痛132例(100.0%);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升高者103例(78.0%),WBC计数(15.8±5.1)×10~9/L,C反应蛋白(CRP)升高者124例(93.9%),CRP数值(34.1±15.3)mg/L;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检查,有结肠壁增厚表现者124例(93.9%),结肠周围脂肪组织密度增高者78例(59.1%);119例急性单纯性憩室炎患者均经静脉输注抗生素后好转,13例急性复杂性憩室炎患者中,3例经单纯静脉输注抗生素后好转,5例单纯腹腔脓肿和2例腹腔脓肿伴腹腔积液者静脉输注抗生素,同时行腹腔引流管引流后好转,2例腹腔游离气体及1例腹腔脓肿并瘘管形成、腹腔积液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后好转,在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结肠憩室炎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腹部压痛,腹部增强CT在其诊断及病情评估中起重要作用,大部分患者无并发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右半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临床上并非少见,国外文献报告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为10%~22.8%,国内报告为20.8%~25%[1].本科于1983年~2002年共收治右半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12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有效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对12例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患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结肠镜减压及手术治疗。结果 6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经结肠镜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治愈;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因误诊为器质性结肠梗阻而手术。结论 多数急性结肠假性梗阻可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通过临床仔细分析可与器质性结肠梗阻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417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根据随访6个月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370例)和死亡组(4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急性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存活组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癌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22例肺癌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出现肺癌或脑卒中首发就诊疾病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脑卒中首发组(56例)和肺癌首发组(66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并对肺癌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单因素回归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肺癌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吸烟者占59.02%,病理类型以腺癌(59.60%)为主,发现时肿瘤常已多发转移(84.75%),患者多存在血液高凝状态(73.77%)及抑郁状态(61.62%),且同时累及多支脑动脉(64.29%)导致多发脑梗死(76.53%)。两组性别、双侧前后循环梗死、合并其他部位血栓、放化疗、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治疗后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吸烟、腺癌是肺癌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 临床发现同时累及多支脑动脉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151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KI组与非AKI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脓毒症并发AKI患者的临床特征。用Logistic回归对脓毒症性AKI发病及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1例患者中67例并发AKI,发生率为44.4%。40例AKI患者死亡,病死率为59.70%。AKI患者的年龄、心率、白细胞、SAPS评分、降钙素原、乳酸、血管活性药物及呼吸机使用率、病死率高于非AKI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血钠、血小板低于后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APS评分(OR:1.065,P=0.022)、高白细胞(OR:1.066,P=0.015)、心率快(OR:1.047,P=0.021)、低MAP(OR:0.971,P=0.029)、血小板减少(OR:0.996,P=0.019)、低钠(OR:0.923,P=0.012),糖尿病(OR:3.561,P=0.010)、慢性肾脏病(CKD)(OR:1.018,P=0.030)是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高乳酸(OR:0.372,P<0.05)是脓毒症并发AKI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SAPS评分、心率、MAP、血钠有助于脓毒症性AKI的早期识别。血乳酸值与脓毒症AKI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急诊科31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发生急性肾损伤的136例患者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急性肾损伤的176例患者纳入未发生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支持率、糖尿病发生率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136例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中预后不良78例(57.35%),预后良好58例(42.65%);176例单纯脓毒症患者中预后不良33例(18.75%),预后良好143例(81.25%);预后不良组SOFA评分、Scr、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机械通气支持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Scr、机械通气支持是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1,P<0.05);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是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HR<...  相似文献   

8.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因急性脑梗死入院的患者60例,于入院第1、3、7d分别做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白天、夜间平均血压等参数,结合患者预后等综合分析其特点。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血压值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在第1、3d正常血压的昼夜变化节律消失,到第7d有49例患者血压平均值下降,有13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昼夜节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压升高明显,并失去正常的昼夜节律变化,随着病情的迁移血压值慢慢回复正常,患者在发病初期维持一定的血压高值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9.
选取住院治疗的急性脊髓炎患者56例,根据激素治疗的给药方法,将其分为甲基强的松龙组与地塞米松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患者下地行走时间、肌力恢复时间及排尿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地塞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炎安全、有效、合理、快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 RAP)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RA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1)RAP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致病因素依次是高脂血症、特发性、胆道疾病、酒精性以及其他罕见疾病,约半数RAP患者伴有基础疾病,并且多数患者既往有2次及以上急性胰腺炎病史;(2)RAP以间质水肿型胰腺炎为主,局部并发症包括胰周积液18例、假性囊肿5例、胰周坏死物聚集14例、包裹性坏死9例;(3)老年RAP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比1:3,主要病因是胆源性疾病。结论:RAP好发于中年男性,高脂血症是其首位病因,多数患者多次复发并以轻症胰腺炎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回顾电子结肠镜检出结肠憩室患者的资料,分析结肠憩室发病特点及其与伴发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5月该院13 638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内镜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结肠憩室患者检出情况及内镜下组织表现,以及其与伴发疾病的相关性。结果共发现结肠憩室379例,检出率为2.78%,呈逐年升高趋势,由1.79%增长至3.35%,第5年较第1年检出率明显提高(P 0.05)。结肠憩室发病与结肠息肉、结肠癌、结肠脂肪瘤、结肠黏膜黑变病和肠道手术史呈正相关(P 0.05),与缺血性结肠炎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 5年间电子结肠镜下结肠憩室检出率明显升高,结肠憩室检出率与结肠息肉、结肠癌、结肠脂肪瘤、结肠黑变病及肠道手术史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药物中毒的临床特点,为急诊中毒患者的诊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197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服药时间、就诊时间、药物种类、药物毒检浓度、伴随症状、住院时长、治疗方式、液体复苏、患者转归及预后)。纳入标准:年龄...  相似文献   

13.
14.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5例急诊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急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PHPT的急诊相关临床表现。结果骨关节痛,腰痛、血尿、泌尿系结石,多饮、多尿、无力为PHPT主要急诊症状。结论熟悉PHPT急诊临床表现特点是防止PHPT误诊、漏诊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龚家俊  王文敏 《新医学》2021,52(5):371-375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急性脑卒中后患者,分为脑梗死组52例、脑出血组5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组47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实验室检查以及在内科基础上进行保护心肌治疗。治疗完成后,比较2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CCS的发病率、心肌酶变化,并随访6个月,比较有无CCS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脑出血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的心律失常及入院第3日心肌酶异常发生率均高于脑梗死组(P均< 0.017)。脑梗死组、脑出血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CS发生率分别为6%、20%、38%,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的CCS发生率高于脑梗死组(P < 0.017)。随访6个月,发生CCS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为58%,高于未发生CCS患者的20%(P < 0.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尤其是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较易出现CCS,造成患者的不良预后,需重视对该类患者心功能的监测,若患者出现CCS,应立即调整治疗方案控制CCS病情,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行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25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其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计算术后谵妄发病率,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术后发生谵妄36例,发病率为14.06%,临床特点为意识障碍,恐怖性错觉与幻觉,精神及运动性兴奋等临床特点;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低蛋白血症、合并基础病及麻醉方式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密切相关;年龄、术前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全面评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血管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65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结果。分析比较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血管病变特点。结果①脑干梗死的最常见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83. 03%)、吸烟(55. 76%)、糖尿病(50. 91%)、高脂血症(50. 30%)和饮酒史(47. 88%)。各项危险因素在不同梗死部位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②脑干梗死常见症状和体征依次为肢体无力(69. 70%)、头晕/眩晕(58. 79%)、感觉障碍(41. 82%)、共济失调(35. 15%)和构音障碍(34. 55%)。③脑干梗死多发于脑桥(73. 94%),其次为延髓(10. 91%)、中脑(4. 85%);合并脑干外多病灶患者占10. 91%。④头颈部CTA结果显示,165例患者中,椎动脉狭窄患者79例,占47. 88%;基底动脉狭窄患者13例,占7. 88%;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30例,占18. 18%。不同梗死部位患者椎动脉狭窄及椎动脉发育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基底动脉狭窄发生率在不同梗死部位患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脑干梗死最易发生于脑桥,其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脑干不同部位梗死的患者基底动脉狭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基因对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利用二代测序方法检测2017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145例初诊AML患者中RUNX1、FLT3、NPM1等在内的25种AML相关基因突变情况,按照有无RUNX1基因突变将患者分为RUNX1基因突变(RUNX1mut)组及RUNX1基因野生型(RUNX1wt)组,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初诊时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FAB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层、AML细胞免疫表型、伴发基因突变、治疗疗效及生存期方面的差异。 结果15例(10.34%)患者中检出RUNX1突变。与RUNX1wt组(n=130)患者相比,RUNX1mut组(n=15)患者的年龄更大[(61.00±10.42)岁,(49.92±16.33)岁](t=3.63,P=0.001),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更低[34.01(22.60,45.00)%,55.91(33.44,77.95)%,U=827.00,P=0.013],AML细胞表达CD15[0%(0/15),26.15%(34/130),P=0.022]和CD64[6.67%(1/15),39.23%(51/130),χ2=6.20,P=0.013]的阳性率更低,合并其他基因突变个数更多[5.00(3.00,6.00),3.00(2.75,5.00),U=650.50,P=0.032],且更易伴发EZH2突变[20.00%(3/15),1.54%(2/130),P=0.008]及8号染色体三体(+8)异常[21.43%(3/14),3.31%(4/121),P=0.025]。两组在性别、初诊时外周血细胞计数、FAB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层及诱导治疗反应率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RUNX1mut组患者1年总生存期显著低于RUNX1wt组[40.00%(6/15),66.15%(86/130),χ2=3.97,P=0.046]。 结论在AML患者中RUNX1基因突变与高龄、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AML细胞低表达CD15和CD64及伴发更多的基因突变相关,RUNX1突变易合并EZH2突变及8号染色体异常。携带有RUNX1突变的患者可能生存期更短,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ICU 356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急性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ICU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56例资料完整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设计的《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观察表》记录相关研究内容,采用U检验、x2检验等方法,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性别、年龄、中毒原因、毒物类型、中毒距就诊时间、中毒距入ICU时间、住院时间、心肺复苏、机械通气、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356例患者分为存活组(260例)与死亡组(96例),存活组住院时间(5.72 ±4.37)d、中毒距入ICU时间(17.16±31.22)h、APACHEⅡ评分(10.27±7.77)分,与死亡组住院时间(3.53 ±5.79)d、中毒距入ICU时间(37.21 ±67.35)h、APACHEⅡ评分(18.78 ±8.66)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两组间心肺复苏、机械通气、毒物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心肺复苏、机械通气、毒物类型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得到死亡风险模型:Y=-0.817-0.137X1 +0.140X3 +2.133X4+ 1.039X5-0.291X6.结论 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心肺复苏、机械通气、毒物类型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PACHEⅡ评分系统可用于急性中毒患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