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行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的1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5例行全系膜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中,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8.6%,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糖尿病、肠梗阻及术前行放化疗(P<0.05)。结论 TME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肠梗阻及术前是否行放化疗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廖茂平 《实用癌症杂志》2014,(12):1631-1634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12例患者行直肠癌保肛术,必要的情况下行预防性肠造口。观察记录患者性别、年龄、BMI、ASA评分、糖尿病、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清白蛋白、肿瘤位置、肿瘤与肛缘距离、新辅助化疗、肿瘤组织类型、T分期、病理分期、手术方式、预防性肠造口等情况。结果患者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浓度、肿瘤与肛缘距离、新辅助化疗史是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BMI、ASA评分、糖尿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浓度、肿瘤位置、肿瘤组织类型、T分期、病理分期、手术方式、预防性肠造口与吻合口漏发生无关(P>0.05)。结论患者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浓度、肿瘤与肛缘距离、新辅助化疗史是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影响因素,确保手术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近13年来收治的514例直肠癌行TM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4例直肠癌共发生吻合口瘘43例,发生率为8.3%。其中男性患者,吸烟酗酒者,贫血低蛋白者,糖尿病及伴有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者,肿瘤距肛门距离小于7cm者,肿唐直径〉4cm者,术前放、化疗患者及手工吻合者易发生吻合口瘘;而不同的肿瘤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吻合口瘘的发生无明显不同。结论:直肠癌行TME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患者自身因素、肿瘤本身、手术者的操作技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近13年来收治的514例直肠癌行TM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4例直肠癌共发生吻合口瘘43例,发生率为8.3%.其中男性患者,吸烟酗酒者,贫血低蛋白者,糖尿病及伴有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者,肿瘤距肛门距离小于 7cm者,肿廇直径>4cm者,术前放、化疗患者及手工吻合者易发生吻合口瘘;而不同的肿瘤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吻合口瘘的发生无明显不同.结论: 直肠癌行TME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患者自身因素、肿瘤本身、手术者的操作技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水平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形成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9月至2021年05月期间在我院行直肠前切除术并发生术后吻合口漏的5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配对病例对照设计,以患者的年龄、肿瘤TNM分期、ASA分级、直肠癌家族史、糖尿病史为筛选因素选取在同期开展、同组医生实施直肠前切除术的102例患者,以样本量1∶2的方式进行配对。比较两组在性别、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subcutaneous fat area,V/S)、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有无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直径、肿瘤距肛缘距离等方面的差别。结果:共纳入样本153个,其中吻合口漏组样本51个,对照组样本102个。单因素分析显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性别、VFA、V/S、术前新辅助放疗史、术中出血量、肿瘤距肛缘距离及肿瘤直径有关(P<0.05)。对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VFA、V/S、术前新辅助放疗史、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直径及术中出血量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VFA可作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内脏型肥胖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积极干预,合理调控基础疾病及营养状况,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减少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01月至2019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6例cT3-4期和(或)N1-2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上述患者先行新辅助放化疗6~8周后行LAR术,所有肿瘤患者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根治性切除、低位保肛手术。根据收集的临床数据对比分析各组患者全身一般情况、肿瘤特征、检查指标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后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结果:新辅助放化疗后的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整体吻合口漏发生率为 10.3%。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发现吻合口漏的发生在糖尿病、BMI、术前白蛋白、预防性回肠造口、保留左结肠血管、侧方淋巴结清扫不同的分组中存在差异(P均<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BMI(OR=1.172,95%CI:1.012~1.357,P=0.034),术前白蛋白(OR=1.883,95%CI:1.001~3.993,P=0.037),侧方淋巴结清扫(OR=10.353,95%CI:1.513~70.846,P=0.017)是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后低位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与患者的血糖水平、BMI指数、白蛋白、预防性回肠造口、保留左结肠血管、侧方淋巴结清扫等因素相关。对于肥胖、低蛋白血症、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等危险因素的患者而言,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风险将增高;行预防性回肠造口、保留左结肠血管的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可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月至2008年7月1677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发生吻合口瘘后的治疗措施。[结果]共有44例患者(2.6%)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其诊断发生吻合口瘘的中位时间为术后第6d。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小于7cm、术前肠道梗阻为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现吻合口瘘后,有9例患者采取了保守治疗,19例患者立刻采取了积极手术治疗,另有16例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明显疗效后采取了手术治疗。[结论]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小于7cm、术前肠道梗阻的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易出现吻合口瘘,治疗方式应根据病人临床状况选择。  相似文献   

8.
吕强  姜协  颜荣林 《中国癌症杂志》2017,27(11):903-907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是临床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使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使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前切除术的患者,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细胞分化程度、吻合口部位、TNM分期、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术前贫血及是否进行术前新辅助放疗的单因素分析,旨在进一步判断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风险。结果:150例患者中共7例发生吻合口瘘,其中3例行二次手术回肠造瘘,4例保守治疗后愈合。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证实,吻合口距肛距离、术前新辅助放疗是影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使用双吻合器技术进行直肠前切除的吻合其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相对较低,吻合口距肛距离、术前新辅助放疗是影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吻合口瘘的高危患者可以考虑选择性的进行保护性小肠造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后的肠梗阻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23例接受腹腔镜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计算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并按照其肠梗阻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梗阻组和未梗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因素。结果923例患者中有45例术后30 d内发生肠梗阻,占488%,为梗阻组;未梗阻组87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手术方式、吸烟史、术前低蛋白血症及腹部手术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年龄≥65岁、男性、直肠肿瘤、TNM分期Ⅲ~Ⅳ期、术中中转开腹、术前低蛋白血症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受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前合并症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导致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对患者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307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年龄≥60)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7例患者中,有30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9.8%),其中患者的性别、肿瘤位置及术中失血量为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主要与患者肿瘤TNM分期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相关(P〈0.05),但并未增加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P〉0.05)。结论引起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为性别、肿瘤位置及术中失血量,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不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昂  周毕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9,(19):3468-3471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437例,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法。分析影响老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肠梗阻、Dukes分期、BMI、出血量、血管侵犯和神经侵犯。结果: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9例,发生率为6.64%。经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Dukes分期、BMI、出血量和神经侵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瘘组术前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3 h、吻合距肛缘距离≤7 cm、肠梗阻、血管侵犯人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3 h、吻合距肛缘距离≤7 cm、肠梗阻和血管侵犯为影响术后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受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吻合距肛缘距离、肠梗阻和血管侵犯影响,为降低术后吻合口瘘,需按照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行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手术的21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4例患者术后共发生吻合口瘘16例(7.5%).发生时间为术后4-15d,平均(6.8±1.4)d.其中性别、肿瘤Dukes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结肠储袋等对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术前有无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史、有无合并肠梗阻、手术方式、吻合器应用、吻合器吻合后手工缝合减张及术后直肠留置肛管引流减压对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均有明显影响(P<0.05).4例严重吻合口瘘的患者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行横结肠造瘘术,术后4个月成功闭瘘.12例较轻的吻合口瘘患者采用单纯完全静脉营养、抗生素治疗、经引流管局部冲洗等措施全部治愈,愈合时间为14d至3个月,平均(28.7±2.3)d.术后无死亡患者.结论:高龄、贫血、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及肠梗阻、低位吻合口等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吻合器吻合后手工缝合加固减张,术后直肠内留置肛管减压引流可显著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积极合理的采取非手术或手术措施治疗吻合口瘘是促进吻合口愈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吻合口瘘为直肠癌保肛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增加和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经发展为主流术式,因此研究此术式下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吻合口瘘的防治办法,以期提高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综合效果,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01—2015-06-30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性别、年龄、伴有糖尿病、体质量指数、肿瘤最大直径、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白蛋白、病理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离断血管水平、预防性造口、手术方式、肿瘤下极距齿状线距离和新辅助放化疗的情况,统计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和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和效果。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75%(14/160)。单因素分析显示,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组与未发生瘘组在患者体质量指数(χ2=4.974,P =0.026)、术前白蛋白水平(χ2=5.749,P =0.016)、超低位保肛(χ2=8.270,P =0.004)、手术方式(χ2=10.27,P =0.001)和新辅助放化疗(χ2=7.540,P =0.006)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OR=22.156)、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OR=9.742)、手术方式(OR=6.161)和新辅助放化疗(OR=19.045)是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子。经采取充分引流、静脉使用生长抑素、双套管冲洗及回肠或横结肠造口等方法进行处理后,吻合口瘘均痊愈。结论体质量指数、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手术方式和新辅助放化疗等是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伴有独立危险因子病例采取预防性造口,可以降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概率,减轻瘘的程度,缩短瘘的愈合时间。围手术期采取适当措施,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探讨预防左半结肠、直肠癌梗阻及创伤患者Ⅰ期手术后吻合瘘发生的方法。方法对142例左半结肠、直肠癌梗阻、86例左半结肠、直肠创伤患者进行Ⅰ期手术,术中采用肠腔内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法,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及腹腔脓肿发生率。结论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法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癌梗阻及创伤Ⅰ期手术后吻合口瘘的生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1例,统计1年生存率,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等信息,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71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88.73%(63/71).肿瘤直径、肿瘤数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术前新辅助化疗、有无术后辅助放化疗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VI瘘的影响因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直肠癌患者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VI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56例直肠癌患者均行前切除术,发生吻合口瘘24例,其中行保守治疗8例(7例治愈,1例转手术治疗后治愈);行末端回肠造瘘术11例,横结肠造瘘术5例,均治愈。单因素分析显示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患者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肠梗阻、肿瘤与肛缘距离、肿瘤的分期等因素有关(P〈O.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肠梗阻、肿瘤分期、肿瘤与肛缘距离为吻合口瘘发生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手术操作,正确的治疗措施,是减少吻合口瘘发生,减轻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