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深入了解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为制定家庭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顾者10人,以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 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即对非自杀性自伤认知不足、家庭压力大、复杂的负性情感、反思与成长。 结论 需加强家庭照顾者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相关知识普及,重视照顾者心理负担,加强家庭干预,改善照顾者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的心理体验,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例经历过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归纳、提炼资料。结果 经历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体验可以归纳为4个主题:来自学校的不良刺激长期蓄积,自我调节能力不足;来自家庭的关爱呵护不足,负性情绪无法释放;自伤前思想封闭拒绝交流,寻求帮助路径不畅;自伤后负性情绪得以释放,享受快感难以自制。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容易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支持教育,家庭营造舒心的氛围,双方共同为青少年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以避免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有关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真实体验与感受的质性研究,为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提供参考,帮助青少年回归家庭与社会。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到2023年6月1日有关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定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评价,运用Meta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 共纳入13项研究,包含226名青少年,提炼42个研究结果,整合成11个新类别,最终归纳为3个整合结果:非自杀性自伤的导火索,非自杀性自伤多维度体验,对治疗与帮助的看法。结论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早期经历各异,身心体验复杂。应加强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重视,建立家庭-学校-医疗机构互助联络网,做到信息共享、早期预防、联合应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自杀性自伤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流行病学现状、影响因素、评估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干预提供参考,降低青少年再自伤及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障碍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有非自杀性自伤史的抑郁障碍青少年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按精神科常规护理实施安全性评估与管理,观察组以面对面形式进行以情绪调节策略为主导的短期住院干预,每周2次,每次1 h,共7次。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自伤频次、对身体最严重的伤害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以情绪调节策略为主导的短期住院干预有利于提升抑郁障碍青少年的认知情绪调节能力,减少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6.
李淑英 《护理学杂志》2008,23(10):16-17
目的 降低生殖器损伤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方法 按入院时间顺序将56例生殖器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发生精神障碍18例(58.1%),观察组7例(2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生殖器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生殖器损伤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防止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出现自杀行为,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方法加强护理人员预防患者自杀以及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培训,对手外科收治的30例自杀入院患者进行严格入院精神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巡视,严格交接班,加强服药监护。结果 3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再次自杀或自伤行为,出院时自杀意念及自杀倾向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1)。结论预防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再次自杀的强化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及风险意识,保障自杀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首发精神障碍青少年患者父母心理社会轨迹,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对42例首发精神障碍青少年患者的43名父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应付方式问卷、SCL-90问卷于确诊2周内进行调查,于6个月、12个月再用SCL-90问卷调查;于上述3个时间段对患者父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归纳分析其心理社会轨迹。 结果 父母3个时间段SCL-90得分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应付方式得分分为退避自责组(22人)与非退避自责组(21人),两组SCL-90得分比较,第6个月及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访谈资料呈现心理弹性、心理恢复、心理痛苦3种心理社会轨迹。 结论 首发精神障碍青少年患者父母早期心理社会轨迹呈3种不同形式,大部分父母心理健康水平随患者病情好转而逐渐恢复,少部分父母心理痛苦持续存在。医护人员应同步对患者父母实施针对性干预,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情况,便于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5年内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49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为主要自杀自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多发生在非正常上班时段(除社会正常上班时间外8:00~12:00,14:00~17:30),且以首次入院及入院第1周最多,自伤、自杀方式依次为撞墙、割腕及吞服异物。结论:首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患者在入院第1周最易出现自伤、自杀行为,因此护士长可实施弹性排班,加强新入院患者的安全护理及管理,同时加强节假日的护理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的认知,为开展针对性生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20例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即对死亡的看法(愿意思考死亡话题、期待探讨死亡话题、谈论死亡话题过度冷静、存在认知偏差),对生命意义的看法(来源于爱与被爱、对意义感有困惑、生命是无意义的)。结论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死亡的认知存在偏差,未能建立正确生死观。医护人员需对抑郁症青少年开展生死教育,帮助其寻找和构建生命意义,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层级化的护理干预项目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主观体验的作用。方法以80例各类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层级干预组与普通干预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行相应护理,层级干预组在住院期间接受有层级化的护理干预项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发心理及生理症状、术后体内应激因子水平、术后面对疾病的主观体验及住院期间生活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差别。结果层级干预组患者术后首发心理及生理症状、术后体内应激因子水平、术后面对疾病的主观体验及住院期间生活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优于普通干预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化护理干预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主观体验,改善术后护理效果,对妇科肿瘤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 is a mental illness with a prevalence of 1.5% in Western countries. One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BPD is self-mutilation of any kind. These patients are especially often seen in our clinic since our institution is collaborating with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that offers supra-regional specialist inpatient hospital treatment of BPD. Types of self-manipulation are various and include slashing and cutting, burning or freezing, bonebreaking, hitting or incorporation of foreign objects. Due to the difficult-to-treat primary disorder, more wound manipulation or self-injury may occur when tensions continue, even after adequate plastic reconstructiv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hich represents a challenge for the plastic reconstructive strategy. We describe speci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plasticreconstructive surgery in the light of BPD and self-mutilation and present our algorithm with a series of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such patients as well as three illustrative case reports.  相似文献   

13.
毕越英  田静 《护理学杂志》1997,12(4):197-199
按照Huse-Kleinstoll术后精神反应11项的临床分型和表现,我们对重症病人并发精神障碍临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手术因素,药物影响,术后并发症所致脑缺氧是并发精神障碍的物质基础,电解质紊乱,护理不当是主要诱因,总结了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减少术后不良刺激,加强血气及电解质的监测等的方法和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症焦虑患者实施心理活动干预的效果。方法2012年1-10月骨质疏松症病区,各50例焦虑患者分别予单纯常规护理及另加心理护理的不同干预,比较不同措施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结果住院3天后实验组患者未出现焦虑情况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有效全程的心理活动干预促进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轻其在住院治疗期间的心理负担,大大促进患者的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5.
孟娜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4):156-159
探析于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期间辅以基于部位-护理措施链接式速查表的优质护理的效 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蒙阴县人民医院手术室行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为研 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上给予基于部位-护理措施链接式速查表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心理弹性、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满意度、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坚韧、自强、乐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 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36.36%(P<0.05);观察组 对护理及时性、护理措施合理性、服务针对性及结局有效性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 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入睡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 于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期间实施基于部位-护理措施链接式速查表的优质护理可获得 满意效果,利于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改善睡眠及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接收的8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3例,观察组治疗期接受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参考组进采用常规的住院干预,对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再出血复发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出血停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患者再出血复发率、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 <0.05)。结论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4例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进行细致的护理。具体方法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营养支持、保证抗结核化疗、肺功能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合理体位、营养供给、切口及各管道的护理、呼吸功能的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结果:54例患者平均住院18天,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功能训练、术后呼吸道管理、切VI引流管的管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措施,对胸腰段脊柱结核手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肺移植患者围术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为肺移植患者诊疗过程中获得更好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5例实施同种异体右单肺肺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肺疾病患者围术期实施科学评估心理变化,了解其围术期存在心理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探索和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策略。结果肺移植患者围术期多存在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能积极配合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于术后第21、27、28、22、25天各项指标稳定,康复出院。结论对肺移植患者围术期存在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机体功能,有利于患者围术期的治疗和术后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U患者转出时家属的内心体验,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即将转出ICU患者的直系家属12名,进行个人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转出期望与应激压力并存,因意识到患者依然危重而焦虑,感知到治疗环境及护理模式的转变,照顾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结论患者转出ICU时,家属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与治疗环境改变、照护知识缺乏有关。ICU医护人员应提高对家属的关注度,及时给予评估并干预,以维持家属对患者的良好照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