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琳  刘开英 《当代护士》2009,(6):103-104
目的探讨护理查对制度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2007年1月起将流程管理应用于查对制度执行。结果执行后护理缺陷下降,患者满意度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制定查对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查对类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查对制度在中医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本科室2014年1月~2015年1月护理缺陷因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并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采取相应措施,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与上一年作比较。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认真落实查对制度,护理缺陷率明显下降,护患矛盾也显著降低。因此,查对制度在中医科护理工作中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护理缺陷分析及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加强风险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对216起护理缺陷的分级、种类及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是发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建立健康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查对制度、高危患者、高危时段、高危人群及护理纪录等5个高危环节的管理,以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理缺陷发生的相关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我院精神科病房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实行护理工作缺陷自查与登记,并对收集的护理缺陷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缺陷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完善制度与工作流程.结果 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护理缺陷事件以“处理医嘱错误”为主,占40.77%,明显高于其他护理缺陷发生率.有66.15%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在晚班时间,其次是早班时间.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为工作2年以下的低年资护理人员,其中0~1年者占39.13%.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执行制度欠严谨,制度修订不及时等.结论 应加强综合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改革护理人员的排班模式,才能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风险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对216起护理缺陷的分级、种类及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是发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建立健康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查对制度、高危患者、高危时段、高危人群及护理纪录等5个高危环节的管理,以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临床护理缺陷分析及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强风险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 对216起护理缺陷的分级、种类及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是发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 建立健康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查对制度、高危患者、高危时段、高危人群及护理纪录等5个高危环节的管理,以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医疗护理工作中严格落实查对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查对质量,减少护理缺陷一直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我院2009年采取了“缺陷情景”考核培训,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查对意识及差错防范技巧,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查对制度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制度之一,也是护理工作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查对不严是护士静脉输液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自2007年1月我科将静脉输液查对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后对护士进行培训、督导临床应用,降低了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韩明清  王利军 《全科护理》2008,(18):1667-1668
[目的]加强护理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4月56起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分析。[结果]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发生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另外护患沟通障碍、专业技能不熟练、法律意识淡薄也是重要原因。[结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服务,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增强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缺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前列腺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前列腺患者88例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根据护理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满意度;查对制度执行评分、体位安全放置评分、术中无菌原则执行评分、术后安全护送评分;围手术期尿失禁、尿外渗、性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查对制度执行评分、体位安全放置评分、术中无菌原则执行评分、术后安全护送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试验组围手术期尿失禁、尿外渗、性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前列腺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效果确切,可确保术前严格查对,术中安全摆放体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加强术后安全护理管理,有利于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质控小组在防治失禁相关性皮炎(IA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2月入住ICU的6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2月入住ICU的69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期间成立质控小组,加强护理质控力度;比较两组IAD发生率、治愈率、护理人员对IAD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护理措施落实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控小组不仅在IAD防治中起到明显的作用而且在科室管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上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梁启玲 《全科护理》2012,10(23):2173-2174
[目的]探讨反问式查对流程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成立反问式查对流程管理小组,对护士进行培训及考核,根据每项护理操作及专科疾病的特点,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查对流程,在工作中实施与监控,比较实施反问式查对流程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反问式查对流程后,护理不良事件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反问式查对流程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护理工作不断规范化,实现了病人安全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授权管理对急诊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0例急诊ICU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急诊ICU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对研究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授权管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40),对照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器械药品管理、急救知识技能、文书书写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授权管理给急诊ICU护理质量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不仅可以提高急诊ICU的护理质量,还能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安全管理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用药。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与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记录在案的缺陷进行归纳分类比较。结果:改进安全管理措施后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总缺陷发生率从23.0%下降至0.2%。结论:实施安全管理,严把审方、摆药、配置、复核关,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确保药物配置质量,促进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事件因素与相应管理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ICU发生的73例护理缺陷情况,找出ICU常见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与高危环节,于2009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预防风险的能力,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查对制度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制度之一,也是护理工作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证[1],查对不严是护士静脉输液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自2007年1月我科将静脉输液查对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后对护士进行培训、督导临床应用,降低了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凤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3):1098-1099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将2005-2008年度本科室收集到的各种护理缺陷进行分析。结果查对制度执行不严和技术水平是导致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护理缺陷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可减少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查对制度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制度,查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但并不能杜绝一切护理缺陷,于是查缺补漏延伸了查对制度的内涵,成为查对制度强有力的后备军.为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通过积极思索,结合我科自身情况,我们自制了查缺补漏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讨论 我院实行工作量化考核,即打分制,得分与待遇呈正相关.此表对查缺补漏者给予一定奖励,而列出当事人姓名,以示提醒(不扣分).如此,让护士参与到护理管理中来,结合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护士的自觉性、积极主动性,增强了她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加强护理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4月56起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分析.[结果]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发生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另外护患沟通障碍、专业技能不熟练、法律意识淡薄也是重要原因.[结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服务,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增强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缺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加强护理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4月56起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分析.[结果]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发生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另外护患沟通障碍、专业技能不熟练、法律意识淡薄也是重要原因.[结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服务,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增强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