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玉梅  彭捷娜 《河北医学》2002,8(7):616-617
目的:观察冷晶体停搏液(Thomas液)与冷氧合血停搏液对心脏直视手术缺血期间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98例病人,分为二组,晶体组,冷血组,分别采用含钾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与晶体间断灌注保护心肌,从临床效果。心肌酶谱(CK,CK-MB,LDH)等方面评价两组作用。结果:冷血组自动复跳率高于晶体组;低心排率低于晶体组;体外循环后冷血组CK,CK-MB,LDH均低于晶体组,结论:冷氧合血灌注较晶体灌注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冷晶体停搏液和含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应用冷晶体或含血停搏液灌注施行冠状动搭桥术35例。冷晶体组采用间断灌注;含血停搏液组灵活交替采用温血、冷血停搏液,结果含量血停搏液组与冷晶体停搏液组术前心功能及血清CK-MB值、冠状动脉搭桥支数、体外循环时间无差异,但含血停搏液组主动脉阻断时间显著延长(P<0.01)。术后血清CK-MB值、自动复跳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含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不逊于冷晶体停搏液,主动脉阻断时间对心肌保护有更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瓣膜置换术中冷血停跳液持续-间断灌注技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5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冷血组和晶体组,心肌保护分别采用冷血持续-间断灌注与晶体液间断灌注,观察两组病例体外循环前后心肌酶谱(CK、CK-MB、LDH)变化、术后低心排发生率、利尿剂用量和血钾变化。结果:体外循环后冷血组CK、CK-MB、LDH升高值均低于晶体组(P<0.05);冷血组术中血液稀释程度减轻,术后利尿剂用量减少,低心排和低血钾发生率低于晶体组(P<0.05)。结论:在瓣膜置换术中应用冷血停跳液持续-间断灌注技术可改善心肌保护效果,降低术后低血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马刚  张希全 《中国全科医学》2005,8(24):2020-2022
目的 对比研究冷晶体停搏液与综合应用血液停搏液灌注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3例,随机分为冷晶体停搏液组(CCC组)11例和血液停搏液组(BCP组)12例进行心肌保护的临床对比观察.术中CCC组采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间断灌注,BCP组先灌注高钾温血停搏液诱导心脏停跳,然后间断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手术终末主动脉开放前温血诱导心脏复跳.结果 CCC组自动复跳率低于BCP组(P<0.05),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多于BCP组(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和术后强心利尿剂及正性肌力药物的用量、应用时间、应用率均多于BCP组(P<0.05),在升主动脉开放后各个时相点血cTnI高于BCP组(P<0.05).结论 综合应用温血心脏停搏液诱导心脏停跳,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及终末温血灌注,较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常温氧合血性心停搏液持续灌注心肌保护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随机对比的实验研究方法从测定心肌酶学、氧自由基代谢产物及心肌特异性蛋白几个方面来探讨冷晶体心停搏液间断灌注及常温氧合血性心停搏液连续灌注两种灌注方法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14只犬随机分为①对照组:冷晶体心停搏液间断灌注;②实验组:常温氧合血性心停搏液连续灌注。采集不同时点的犬冠状静脉窦血为测定标本,测定心肌特异性酶CK-MB、心肌特异性钙蛋白T(cTn-T),氧自由基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结果对照组在主动脉开放后,CK-MB、MDA、cTn-T明显升高,实验组升高幅度较小。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常温氧合血性心停搏液连续灌注,可以充分保证心肌在常温停跳期间的血供和氧供,避免了心肌缺血缺氧,明显地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非缺血性、比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和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2只同种健康山羊随机分为两组;冷晶体间断灌注组(对照组);不停跳组(实验组),每组6只,分别在CPB的不同时刻测定心肌组织铜蓝蛋白(CP)的含量及静脉血丙二醛(MDA)的含量,并切取心肌组织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CPB期间CP、MDA逐渐升高,恢复正常灌注后升高更明显,实验组虽也有所升高,但较对照组低,且恢复正常灌注后无升高趋势,超微结构的改变示对照组改变明显,而实验组则变化不明显,结论:浅低温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可有效避免心肌的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离体鼠心工作模型,比较并评定了常温充氧晶体停搏液连续灌注和低温乏氧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常温充氧晶体停搏液能减少心肌细胞酶的漏出,加强心肌细胞内ATP含量的储存,保护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心肌保护效果明显优于低温乏氧晶体停搏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冷晶体停搏液和含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应用冷晶体或含血停搏液灌注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35例。冷晶体组采用间断灌注;含血停搏液组灵活交替采用温血、冷血停搏液。结果含血停搏液组与冷晶体停搏液组术前心功能及血清CK-MB值、冠状动脉搭桥支数、体外循环时间无差异,但含血停搏液组主动脉阻断时间显著延长(P<0.01)。术后血清CK-MB值、自动复跳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含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不逊于冷晶体停搏液;主动脉阻断时间对心肌保护有更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小萌  郑慧 《广东医学》2000,21(7):573-574
比较温血心肌停跳液与冷晶体心停跳液在心脏瓣膜置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评价体外循环间断温血停跳液的心肌保护价值。方法在1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分别采用温血灌注和冷晶体灌注每组各50例进行心肌保护临观察。Ⅰ组先用高钾4:1温血停跳液灌注心脏停跳,以后再每隔20min用冷血低钾停跳液灌注一次,保持心肌低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下低温室颤性停搏方法对心肌的影响。方法:选用12条成年健康杂种犬,通过对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酶谱和ATP含量,心肌超微结构等指标的观察,比较在体外循环条件下低温室颤性停搏方法(实验组)和传统的晶体停搏液方法(对照组)对心肌的损伤程度。结果:利用低温室颤性停搏方法测得的cTnI,心肌酶谱和ATP含量等指标明显优于间断灌注晶体停搏液方法(P<0.01或P<0.05),对照组心肌超微结构亦显示出较实验组更明显的损害。结论:体外循环下低温室颤性停搏方法较传统的晶体停搏液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可行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氧合温血停搏液对心脏直视手术缺血期间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0例病人,分为3组,对照组、氧合温血组、氧合温血加1,6二磷酸果糖组(简称FDP组)各10例。观察3组术前、术后12h、术后24h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心脏停跳后10min、30min及升主动脉开放前3个时相的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心脏均经室颤停跳,其余两组均不经室颤且心脏自动复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酶谱变趋势显示对照组释放峰值高于氧合温血组及FDP组,下降也低于其余两组。电镜观察显示氧合温血组及FDP组保存了较好的心肌超微结构。结论:氧合温血及FDP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评价心内直视术中心脏跳动的作用。方法: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置换者,随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及停跳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和进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1、血浆CGRP,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 <0.01)。两组间比较,在主动脉开放后15min、30min,术后2h、6h等4个时点的含量,不停跳组均低于停跳组(P <0.05或P <0.01)。2、心肌CGRP含量,两组内各时点与其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术后含量不停跳组高于停跳组(P <0.05)。3、不停跳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而停跳组术后较术前心肌损害加重I-II级。结论:提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术对心肌损伤较轻,推测并非主要是由于增加了保护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且还减少了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具有较好心肌保护作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心肌肽素在体外循环中对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肌肽素(CMP)在体外循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5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经升主动脉根部灌注冷晶体停跳液,实验组在晶体停跳液的基础上加入心肌肽素60mg/L。其它处理两组相同。从心肌酶谱(AST、CK-MB、LDH1)、心肌组织细胞形态学、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等观察对心肌的影响。结果 (1)两组病例心肌酶在升主动脉开放后显著升高,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2)心肌组织细胞形态学、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对照组因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纤维变性、心肌横纹模糊和空泡样变显著,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部分心肌纤维溶解断裂,线粒体肿胀明显;而实验组心肌细胞的形态学超微结构损伤轻。结论 心肌肽素加入晶体停跳液中可加强心肌保护,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轻,对心肌的保护效果优于单纯晶体停跳液。  相似文献   

14.
杨利群  叶茂  徐红珍  吴春  潘征夏  杨杰先 《重庆医学》2006,35(12):1108-1110
目的探讨体重7kg以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灌注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5年5月100例7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的CPB管理过程。结果全组病例CPB方法为深低温停循环9例,深低温低流量19例,浅低温或中低温高流量72例。57例婴幼儿使用常规超滤(CUE)加改良超滤(MUF)技术。治愈91例,死亡9例,死亡率9%,无1例出现严重CPB并发症。结论婴幼儿CPB必须最大限度减少预充量,提供合适的流量灌注和良好心肌保护,维持合理血球压积(HCT)和晶胶比,同时采用超滤技术,减轻CPB后水肿,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Theconceptthataminoacidcanbeusedasenergysupplementduringmyocardialischemiachangedduringthelastdecade.Muchmoreconcernswerearousedwhenpeoplenotedthatthedepletionofaminoacidmightaffectoxygenmetabolismduringischemia--re--perfusion.Forthepurposeofscrutinizingtheeffectofaminoacidcardioplegiaonmyocardialmetabolismandfunctionduringtheperiodofischemia-reperfusion,thecaninecardio--pulmonarybypass(CPB)modelwasintroducedintotheexperiment.Asparteandglutamatewereaddedintothewarmbloodandcoldcrystalloidcardi…  相似文献   

16.
李安桂  何巍 《华夏医学》2003,16(4):590-592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心肌保护是心脏外科的一个重要课题。冷晶体停搏液、含血停搏液的心肌保护作用已被广泛研究证实,但该两种心肌保护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不阻断心肌血供,避免了心肌缺血损伤及再灌注损伤,临床使用已观察到较冷晶体停跳、含血停跳心脏手术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心脏不停跳与停跳行二尖瓣置换术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将12例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BH)与12例冷晶体灌注心脏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CCP)做比较,在麻醉后10 min,术后42、4、48、72 h这5个时点抽取周围静脉血测定血清CK、CK-MB、cTnI,MYO的变化。其中随机在BH组及CCP组各抽取10例,分别于体外循环(CPB)前和体外循环后取右心房心肌标本,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形态并进行量化计分。结果 BH组术后各项指标虽较麻醉后增高,但增高幅度小于CCP组,在术后24 h均开始下降,72 h已基本接近正常。CCP组在术后24 h时各项指标除MYO外仍持续增高,72 h尚未恢复。体外循环后CCP组肌线粒体计分均高于BH组(P〈0.01),BH组心肌超微结构优于CCP组。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较冷晶体灌注心脏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冷血含钾停搏液在小儿心直视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自1992年5月至1993年5月在34例小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直视术中应用冷血含钾停搏液(BCP)16例,与应用冷晶体停搏液(CCP)的18例作对比,BCP级取得满意的心肌保护效果。结果表明:BCP组术后心肌同工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门冬氨酸基转移酶的活力明显低于CCP组,并且自动复跳率高(93%),无脱机困难,术后所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少,无低心排和死亡。  相似文献   

19.
磷酸肌酸停搏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涛  李守先 《上海医学》2001,24(1):38-40
目的 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在心脏直视手术中作为添加剂加入心脏停搏液中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66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I组)及试验组(Ⅱ组),各33例。I组使用冷晶体停搏液,Ⅱ组在I组停搏液中加入CP。于不同时段取血样检测5种心肌酶的含量。结果 两组心肌酶含量,术前差异无显著性;术后Ⅱ组心肌酶谱上升幅度低于I组,而下降速度则快于I组。结论 外源性CP加入心脏停搏液中对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方法4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冷晶体停跳液组(A组),温血停跳液组(B组) 每组20例,分别于围术期多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CK及CK-MB的水平.结果:术前两组的cTnl、CK及CK-M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开放主动脉后l h至术后24 h达峰值,其后缓慢下降.术后24 h、48 h温血停跳液组cTnI水平明显低于冷晶体停眺组(P<0.05),CK-MB在开放主动脉后1 h温血停跳液组低于冷晶体停跳液组.cTnl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时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cTnl判定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优于CK、CK-MB,对围术期心肌缺血损伤的诊断、预后及心肌保护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