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VCF)目前是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北京50岁以上妇女脊椎骨折的患病率是15%,骨折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到80岁以后增加至37%[。1]因此对此病的治疗现在犹为迫切,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天池伤科整复手法结合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4月于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就诊的OVCF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PKP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天池伤科整复手法结合PKP治疗。对比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3%,与对照组的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疗效为优比例70.0%高于对照组的56.7%,2组各有2例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不满意。观察组术后1、4、12周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术后术后4、12周VAS、ODI评分亦低于术后1周(P<0.05);术后4周与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4、12周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术后术后4、12周VAS、ODI评分亦低于术后1周(P<0.05);...  相似文献   

3.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因骨质疏松所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逐渐增多。而骨折后出现顽固性疼痛,保守治疗均难以得到满意的效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重要方法。我院2009年6月~2010年4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4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用PKP治疗,治疗组另服补肾健骨汤。结果:手术均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内服补肾健骨汤的远期疗效、预防相邻或其他椎体再发骨折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4例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对比手术前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术后24~72h内腰背痛完全缓解10例,显著缓解4例。术后随访6~10月,术后压缩椎体高度明显增加,侧位X-RAY线片示Cobb角平均改善13.6°。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结论:PKP技术能有效缓解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所致的疼痛,使病变椎体术后即达到足够强度,恢复脊柱正常生物学力线,提高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bb角度数及椎体高度压缩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2月,术后腰背痛均得到缓解,患者的椎体高度得到了有效恢复,经统计学处理,术后1天、术后3月、术后12月患者VAS评分,Cobb角度数、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压缩率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的病例中有3例骨水泥渗漏,但均无骨水泥压迫脊髓、神经根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椎体高度无再明显丢失。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及减小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要求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卧硬板床,后背垫软枕.治疗组采用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治疗后6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s角、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伤椎前缘高度.治疗前后不同时间伤椎前缘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15.14±2.61)mm,(26.79±2.25) mm,(26.68±2.53) mm;对照组:(15.98±2.47) mm,(19.85±2.73) mm,(19.68±2.59) mm;F=22.532,P=0.031];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5.421,P=0.000);除治疗前外(t=2.138,P =0.261),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均小于治疗组(t=4.063,P=0.000;t =6.124,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 =35.835,P=0.000).②脊柱后凸Cobb's角.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脊柱后凸Cobb's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27.86°±1.81°),(8.24°±1.37°),(8.31°±1.63°);对照组:(27.43°±1.57°),(14.62°±1.55°),(14.75°±1.48°);F=22.462,P=0.021];2组患者脊柱后凸Cobb's角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4.736,P=0.000);除治疗前外(t=1.729,P=0.186),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脊柱后凸Cobb's角均大于治疗组(t=2.521,P=0.000;t =4.416,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 =39.421,P=0.000).③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8.62±1.53)分,(2.05±1.64)分,(1.52±1.24)分;对照组:(8.58±1.73)分,(2.41±1.74)分,(1.78±1.36)分;F=29.361,P=0.003];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104,P=0.032);除治疗前外(t=0.482,P=0.763),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大于治疗组(t=1.116,P=0.024;t=1.048,P=0.041);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 =30.821,P=0.013).④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治疗前后不同时间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79.68±4.21)分,(30.36±4.83)分,(21.23±4.61)分;对照组:(78.74±4.61)分,(33.72±5.72)分,(24.28±4.42)分;F=33.725,P=0.001];2组患者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3.672,P=0.048);除治疗前外(t=3.227,P=0.281),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大于治疗组(t=7.149,P=0.022;t =4.015,P=0.037);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 =26.815,P=0.027).⑤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患者术中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神经、脊髓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在恢复伤椎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缓解腰背部疼痛和恢复脊柱功能方面优于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在影像装置引导下,将骨水泥通过椎弓根途径注入压缩骨折或破坏的椎体内,目的是止痛和稳定、重建病变椎体,具有微创、并发症低等优点,还有增加椎体高度的作用,方法:本组患者2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单节段的13例.双节段8例,3节段以上的4例共治疗41个椎体,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3-24个月的随访(平均10个月).其中16例患者术后背部疼痛立即得到改善;13例患者术后当天下床活动.7例患者术后次日下床,术后X光检查椎内骨水泥分布均匀.结论:PVP具有止痛和稳定椎体.具有微创、并发症低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治疗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高龄(〉80岁)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5例,在局部麻醉下,经皮双侧椎弓根穿刺建立工作通道,放置可扩张球囊于伤椎内塌陷终板下方,扩张球囊抬升终板恢复伤椎高度,在持续透视监控下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手术前后伤椎复位情况,患者背痛的缓解程度以及活动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能在术后次日下床行走,未发现手术并发症,手术前椎前部、中部高度,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与术后相应数据配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患者胸腰背痛均明显缓解,手术前后背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上,能够安全微创地复位固定伤椎,止痛作用确切,可实现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治疗的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1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77例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78例采用传统开放式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疼痛缓解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危害老年人的重要疾病之一,胸腰椎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我们采用后伸复位法联合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弯角穿刺椎体成形装置辅助下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弯角穿刺椎体成形装置辅助下单侧穿刺PVP治疗OVCF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52~83岁,中位数70岁。均为单个椎体骨折,T8骨折2例、T9骨折3例、T(10)骨折3例、T(11)骨折5例、T12骨折7例、L1骨折6例、L2骨折4例。骨密度T值-3.8^-2.6,中位数-3.2。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骨水泥注入量。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临床疗效。观察骨水泥渗漏、神经损伤、伤椎塌陷以及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7~30 min,中位数23 min。术中出血量5~10 mL,中位数9 mL。骨水泥注入量3.5~6.8 mL,中位数4.6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8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术前(7.57±1.33)分,术后24 h(2.73±1.01)分,术后3个月(2.60±0.72)分,术后6个月(1.73±0.74)分;ODI,术前(57.93±9.43)%,术后24 h(28.13±6.82)%,术后3个月(20.90±4.13)%,术后6个月(19.97±2.14)%。1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位于椎体前方,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故未予处理。至末次随访时,均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伤椎塌陷及再骨折。结论:弯角穿刺椎体成形装置辅助下单侧穿刺PVP治疗OVCF,疗效确切,骨水泥渗漏、伤椎塌陷及再骨折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李永革 《中医正骨》2019,(7):21-26,33
目的:比较过伸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单纯PKP治疗椎体后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椎体后壁破裂的OVCF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过伸复位联合PKP治疗38例(联合组),采用PKP治疗32例(PKP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40~80岁,中位数60岁。均为单节段骨折,其中T 11 28例、T 12 22例、L 111例、L 29例。骨质疏松症病程6个月至7年,中位数3年。骨折至就诊时间1~21 d,中位数11 d。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2 h、24 h、48 h的胸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复位前、复位后即刻、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伤椎后凸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术前、术后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情况。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2.7±5.8)min,(53.1±4.9)min, t=0.308,P =0.759;(7.4±1.0)mL,(7.2±1.1)mL, t=0.796,P =0.429;(9.7±1.3)d,(9.5±1.2)d, t=0.664,P =0.509]。②胸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 F=78.973,P =0.000);2组患者胸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 F=5.945, P =0.000 );术后不同时间点胸腰背部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 F=61.974,P =0.000);2组患者胸腰背部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6.8±1.0)分,(5.1±0.9)分,(4.2±0.7)分, F=56.134 ,P =0.000;(7.5±1.2)分,(6.7±1.0)分,(5.9±0.8)分, F=13.878,P =0.000];术后12 h、24 h、48 h,联合组的胸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PKP组( t=2.777,P=0.007;t=7.016,P=0.000;t=9.060,P =0.000)。③伤椎后凸Cobb角。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 F=56.075,P =0.000);2组患者伤椎后凸Cobb角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 F=11.289,P =0.000);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伤椎后凸Cobb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 F=45.201,P = 0.000 );2组患者伤椎后凸Cobb角随时间变化均呈减小趋势,但2组的减小趋势不完全一致(18.7°±2.4°,6.3°±1.2°,6.1°± 1.3°,6.2°±1.3°,6.4°±1.2°, F=22.397,P =0.000;18.6°±2.2°,7.9°±1.3°,7.8°±1.2°,7.9°±1.3°,7.8°±1.3°, F=15.986,P= 0.000);复位前,2组患者伤椎后凸Cobb角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80,P =0.857);复位后即刻、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联合组的伤椎后凸Cobb角均小于PKP组( t=5.350,P=0.000;t=5.644,P=0.000;t=5.450,P=0.000;t= 4.681 ,P =0.000)。④伤椎前缘高度。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 F=36.975,P= 0.000);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 F=15.302,P =0.000);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伤椎前缘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 F=22.041,P= 0.000);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随时间变化均呈增高趋势,但2组的增高趋势不完全一致[(12.3±2.0)mm,(20.6±2.2)mm,(20.4±2.1)mm,(20.5±2.1)mm,(20.7±2.0)mm, F=18.957,P= 0.000;(12.5± 2.2)mm ,(18.7±2.0)mm,(18.9±2.2)mm,(18.8±2.1)mm,(18.9±2.0)mm, F=16.093,P =0.000];复位前,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98,P= 0.692);复位后即刻、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联合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均高于PKP组( t=3.751,P=0.000;t=2.913,P=0.005;t=3.374,P=0.001;t=3.751,P =0.000)。⑤ODI。术前2组患者的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78,P =0.860);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ODI均较术前降低[(64.3±4.6)%,(19.7± 2.3)%, t=53.458,P= 0.000;(64.1±4.8)%,(23.6±2.9)%, t=40.853,P =0.000],联合组的ODI低于PKP组( t=6.274,P =0.000)。⑥ADL评分。术前2组患者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35,P =0.81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ADL评分均较术前增高[(41.6±3.5)分,(71.8±5.0)分, t=30.503,P =0.000;(41.4±3.6)分,(66.2±5.2)分, t=22.182,P = 0.000 ],联合组的ADL评分高于PKP组( t=4.584,P= 0.000)。⑦安全性。联合组1例出现骨水泥渗漏,PKP组1例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出现骨折畸形愈合。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23,P =0.879)。结论:过伸复位联合PKP与单纯PKP治疗椎体后壁破裂的OVCF,二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前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手法复位及治疗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33椎)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所有病例经过传统手法复位后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治疗,临床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治疗,椎体高度恢复情况良好,手法复位前骨折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为17.25±4.92mm,椎体成型术后为19.78±4.86mm,差值均数为1.86±1.76mm(P〈0.01)。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前患者的VAS评分平均为8.8±2.7分,术后第1天降至平均2.9±1.9分,随访2~16月,平均12月,除1例患者因其他疾病死亡外,其余患者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VAS平均为2.7±2.9分,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手法复位及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疗程短、操作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SKY膨胀式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共选择住院患者41例,20例23个椎体行PKP治疗,21例24个椎体行手法复位配合PKP治疗.通过对患者VAS评分、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角度恢复率3项指标比较,了解2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法复位配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在解除疼痛及保持椎体高度上均优于单纯PKP手术组(P<0.05,P<0.01).结论:手法复位配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有效、安全,能够早期解除患者腰背痛,重建椎体高度,利于病情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比采用单纯PKP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结合术前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楔形骨折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椎体成形术结合术前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楔形骨折20例,并与同期20例经皮kyphon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的患者比较手术前后的VAS评分,伤椎椎体前中高度压缩率,后凸角度以及两组伤椎椎体前中高度恢复率。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后椎体前中高度压缩率、后凸角度及VAS评分指数较术前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同时两组组间的伤椎前中高度恢复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体成形术结合术前复位与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都能有效的恢复伤椎高度及后凸角,但前者在恢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上优于后者,在恢复伤椎的中间高度上弱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9例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治疗组49例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膨胀式椎体成形术(SKY)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VP(63例)、PKP(26例)和SKY(23例)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术后即刻及术后6,18个月的脊柱后凸Cobb角,疼痛缓解指数评分(VSA评分)。结果所有患者中有26例发生骨水泥渗漏,PVP组21例,PKP组2例,SKY组3例。3组术后6个月内疼痛缓解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18个月时,SKY组、PKP组疼痛缓解指数差于PVP组,PVP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方面明显差于PKP和SKY;术后18个月,PKP和SKY的矫正效果降低。结论PVP、PKP、SKY疼痛缓解近期效果相近,远期PVP较好;椎体后突角矫正,近期PKP、SKY较好,远期效果降低;PKP与SKY相对PVP可大大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91-293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112例老年骨折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两组患者均给予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补肾健骨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骨密度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P0.05);两组术前、术后第1、3个月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第1、3个月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中药治疗,每日1剂,连续治疗2~3月,依据评定标准,观察疼痛、测骨密度.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检测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凸成形术结合中药能够显著改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创伤小且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