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将逆行追踪剂荧光金分别注射到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和极间亚核,观察到尾侧亚核Ⅰ-Ⅴ层的神经元均向同侧上述核团发现上行投射。值得注意的是尾侧亚核Ⅱ层也有神经元向上述各核团投射。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免疫荧光组化染色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浅层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和臂旁核的强啡肽能和NO能投射进行了研究。强啡肽原前体样阳性胞体主要位于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的I层和Ⅱ层外侧部;NOS样阳性胞体主要位于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Ⅱ层,I层较少,将荧光金注入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后,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同侧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的I、Ⅱ层,少量位于外侧网状核。尾侧亚核向丘脑腹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电镜观察了小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的突触联系。该核内的连续性突触有:1.树—轴—树突触(D-A-D_1):树突D内只含少量扁圆形突触小泡,与轴突A形成树-轴突触(D-A);而轴突A又与树突D_1形成轴-树突触(A-D_1)。2.轴-树-树突触(A-D-D_1):轴突终末A与Ⅱ型树突D形成轴-树突触(A-D);而树突D又与Ⅱ型树突D_1形成树-树突触(D-D_1)。3.轴-轴-树突触(A-A_1-D):轴突终末A与轴突终末A_1形成轴-轴突触(A-A_1);而轴突终末A_1与Ⅱ型树突D形成轴-树突触(A_1-D)。  相似文献   

7.
延髓尾段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与脊髓背角相续,两者在结构与功能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从灰质构筑上来看,Vc可划分为边缘层(Ⅰ层)、Rolando胶状质(Ⅱ层)和大细胞层(Ⅲ层)三层。脊髓背角则可分为Ⅰ~Ⅴ层,在颈膨大和腰膨大处又有Ⅵ层出现。一般认为传递伤害性信息的Aδ纤维和C纤维多终止于Ⅰ、Ⅱ层,此2层尤其是Rolando胶状质,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整合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有的神经元可传递伤害性信息,有的则具有调控、整合功能,而有的神经元可身兼二职。早在1904年Cajal根据细胞…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技术对大鼠脑干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测亚核(Vc)的NT能和L-ENK能投射进行了观察。脑干向Vc发出NT能和L-ENK能投射的神经元主要位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巨细胞网状核α部和延髓中缝核簇。结果提示NT和ENK可能参与下行抑制系统,Vc浅层密集的ENK样阳性终末不仅来自Vc内的局部或中间神经元,而且来自下行抑制系统的起始核团和脑干  相似文献   

9.
中缝背核是内源性镇痛系统中的重要核团之一,为了估计该核与个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与调控之间的关系,文内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FOS免疫荧光标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将荧光金注入中缝背核后,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后角浅层中可观察到许多荧光金标记神经元的胞体,其中有一部分神经元在给予外周伤害性刺激后被激活而引起的c-fos表达,该文进一步证明了来自脊髓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到中缝背核的直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和孤束核(NTS)的分支投射,用荧光素逆行追踪双标记方法,Fastblue(FB)和Nuclearyelow(NY)分别注射入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后,荧光显微镜(360nm激发波长)下可见三叉神经节内的多种逆行标记神经元。FB显示明亮的蓝色标记胞浆,而NY标记则为黄绿色的圆形胞核。虽大多数神经元为单标记,但部分也呈黄色胞核,蓝色胞浆的双标记细胞。双标记细胞多为直径30μm以下的中、小型,鲜见大型细胞。分支投射神经元可能扩散传递口、舌伤害性痛觉信息并在VC和NTS内与其他来源的内脏、躯体感觉传入信息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电刺激猫对侧或同侧红核对大多数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神经元由刺激下齿槽神经引起的诱发放电有抑制作用,其中包括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诱发放电。向中缝大核内注射微量利多卡因后,红核的抑制时程明显缩短,甚至抑制作用完全消失。结果提示红核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中缝大核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Calbindin D-28k(CB)样和Parvalbumin(PV)样胞体、纤维和终末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Ⅱ层内的公布及它们的突触联系。在光镜下观察到CB样和PV样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在II层内侧带(IIi)最为密集,PV样阳性神经元的胞体稍大,但数量少于CB样阳性神经元。在电镜下观察到CB样或PV样阳性结构主要形成下列4种突触联系:⑴阳性轴突终末与阳  相似文献   

13.
吕葆真  丁玉强  王丹  张淼丽 《解剖学报》1999,30(3):197-198,I002
目的 了解神经激肽B受体(NK3受体)与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制的可能关系,调查NK3受体在三叉神经尾介亚核和脊髓内的分布状况。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NK3受体样免疫反应产物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和脊髓内的分布基本一致。致密的免疫反应产物分布Ⅱ内层(inner part),而Ⅰ层和Ⅱ外层染色浅谈。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杂色相结合技术对大鼠脑干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的NT能和L-ENK能投射进行了观察.脑干向Vc发出NT能和L-ENK能投射的神经元主要位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巨细胞同状核α部和延髓中继核簇.结果提示NT和ENK可能参与下行抑制系统,Vc浅层密集的ENK样阳性终末不仅来自Vc内的局部或中间神经元,而且来自下行抑制系统的起始核团和脑干的其它结构,这些广泛起源的NT和L-ENK能投射可能对Vc浅层内传送面口部伤害性刺激信息的神经元和中间种经元发挥抑制和/或去抑制作用,调控面口部伤害性刺激信息向中枢传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甘氨酸受体和甘氨酸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其匹配关系,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结果:甘氨酸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胞体和纤维分布于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各层,尤以浅层密集,甘氨酸阳性胞体在每层均有广泛分布,甘氨酸阳性纤维及终末密集分布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浅层,深层的阳性纤维及终末呈散在线性分析,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浅层甘氨酸阳性纤维和终末的分布与甘氨酸受体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免疫荧光组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脊髓向丘脑和臂旁核的谷氨酸能投射进行了观察。磷酸激活的谷氨酸胺酶(PAG)是谷氨酸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识物。PAG样阳性胞体主要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的Ⅰ层,少量PAG样阳性胞体也见于它们的Ⅱ层外侧部及外侧网状核。将荧光金注入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后.荧光金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对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的Ⅰ层及外侧网状核;将荧光金注入臂旁核后,荧光金逆标神经元也主要见于对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背角的Ⅰ层及外侧网状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12.4%,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的13.2%呈PAG样阳性;颈髓背角浅层向丘脑瓜基底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12.7%,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的14.3%呈PAG样阳性。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和臂旁核投射的PAG/荧光金双标神经元分别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内PAG样阳性神经元总数的13%和24.6%,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和臂旁核投射的PAG/荧光金双标神经元分别占颈髓背角浅层内PAG样阳性神经元总数的11.6%和30.1%。外侧网状核内的部分PAG样阳性神经元也向丘脑腹基底复合体或臂旁核投射。Ⅰ层内的双?  相似文献   

17.
将逆行追踪剂荧光金分别注射到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和极间亚核,观察到尾侧亚核Ⅰ~Ⅴ层的神经元均向同侧上述核团发出上行投射。值得注意的是尾侧亚核Ⅱ层(胶状质)也有神经元向上述各核团投射。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在尾侧亚核浅层(Ⅰ、Ⅱ层)约10%~30%荧光金逆标神经元呈calbindin-D28k样阳性.而在浅层仅偶见荧光金逆标神经元呈parvalbumin样阳性者。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支持Ⅱ层神经元有传出投射的观点,也提示calbindin-D28k样阳性神经元和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在尾侧亚核浅层可能分别代表着具有不同特性的两类神经元。  相似文献   

18.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向三又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 5 C)投射的起源细胞在其吻、中、尾三个部分的分布不同,且由尾段向吻段有从腹侧向背侧移行的趋势。尾段的HRP逆标细胞主要位于PAG的腹外侧区、内侧区腹侧部;中段的标记细胞较多,主要见于腹外侧区、背侧区和背外侧区腹侧部,尚可见一些顺行标记的终末;吻段的标记细胞主要位于背外侧区,在上丘深层、Cajal氏中介核、Darkschewitsch氏核内,也可见标记细胞。标记细胞和终末均主要位于注射侧的PAG内。PAG向Sp 5 C投射的5-羟色胺(5-HT)样神经元主要位于PAG的中、尾段的腹外侧区和内侧区腹侧部。中段的双标细胞占全部双标细胞数的57%,尾段占41%,吻段占2%。在背中缝核(DR)内,亦可见到一些双标细胞。PAG内的双标细胞占其HRP标记细胞总数的37%,但仅占5-HT样阳性细胞总数的4.5%。标记细胞主要为中型(20—30μm)梭形及三角形,小型(<20μm)梭形和大型(>30μm)多角形细胞较少见。  相似文献   

19.
20.
中缝背核是内源性镇痛系统中的重要核团之一,为了估价该核与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与调控之间的关系,文内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与 FOS 免疫荧光标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将荧光金注入中缝背核后,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颈髓后角浅层中可观察到许多荧光金标记神经元的胞体,其中有一部分神经元在给予外周伤害性刺激后被激活而引起 c-fos 表达,该文进一步证明了来自脊髓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到中缝背核的直接投射至少有一部分与中缝背核的痛觉谓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