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下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又称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AP),对机体的损伤性大、传播速度极快、流行范围广。目前发现该病不仅引起呼吸道的严重损伤,而且对肝脏等脏器也有损害。我们对确诊为SARS的75例患者进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现将有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SARS患者的心肌损害情况及心电图特点。  相似文献   

3.
伤寒患者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6例伤寒患者做心肌酶谱检测并与21例菌痢患者的心肌酶进行了对照分析,以探讨伤寒患者心肌酶谱改变情况,结果:门冬酸氨基移换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以及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均有显著差异,肌酸磷酸激酶(CK)差异无显著性,结果表明伤寒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蝮蛇咬伤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蝮蛇咬伤患者进行心肌酶谱(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MB)的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蝮蛇咬伤组心肌酶谱指标普遍显著升高。结论通过对蝮蛇咬伤患者心肌酶谱的测定,可了解患者心肌损害程度,对于及早对症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华珍 《中华综合医学》2001,2(12):1085-1086
目的:为了解小儿哮喘发作时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清酶,肌酸激酶采用动力学法,肌酸激酶同功酶应用免疫抑制法,结果:患儿与对照组相比血清心肌酶均明显升高,尤以后两项为。结论:此因缺氧引起各脏器的受损,致细胞膜通透性增高。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发生早期心肌酶谱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观察组患者65例,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分为两个亚组:重型(含特重型)脑外伤组(GCS≤8分)15例,轻中型脑外伤组(GCS 9~15分)50例;健康对照组32例,为同期住院耳鼻喉科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血清心肌酶(ME)[谷草转氨酶(AST)、肌酸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结果:脑外伤患者心肌酶升高发生率为75.4%,对照组心肌酶基本正常,两组AST[(35.98±27.70)U/L vs(18.19±3.90)U/L];CK[(531.28±602.20)U/L vs(89.13±41.80)U/L]、CKMB[(24.05±18.00)U/L vs(12.97±4.20)U/L]、LDH[(227.46±88.90)U/L vs(154.75±26.70)U/L]、HBDH[(175.26±60.20)U/L vs(118.63±18.60)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越重(GCS评分低,死亡风险高),ME值含量越高。死亡患者ME值含量明显高于存活者。结论:急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ME值含量升高,早期检查心肌酶可作为伤情判断的指标之一,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0.
心肌酶谱中的CPK、LDH、AST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观察起到重要作用,自1984年以来,我们结合临床诊断、抢救的治疗实践中,作了上述三种酶学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在ICU中的住院费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我院2003年5月至6月住ICU的41例重症SARS患者与同期的179例住院SARS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将41例重症患者中分别住ICU1与住ICU2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1例重症SARS患者中,男性21人,女性20人,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47.00±14.60)岁;其住院总费用为1902190元,平均(47117.51±33316.89)元;其中药费所占比例最高(48.27%),其他依次为治疗费、检查费、其他费用和床位费。ICU1组与ICU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总费用及5种费用的平均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1例重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179例患者(P<0.05);发生并发症的人数(占73.2%)明显增多(P<0.01);使用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治疗的分别占58.5%及17.1%,明显增多(P<0.01)。ICU1组患者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人数(占78.3%)明显多于ICU2组(P<0.01)。提示重症SARS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增高,药费所占比例最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及时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并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药物及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并能有效地控制SARS患者住院费用,降低药费比例。  相似文献   

12.
128例SARS病例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AR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广州市某SARS定点医院128例SARS住院病例的性别、年龄分布、接触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并发症、治疗与预后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37.6±14.5岁,男性54例,女性74例,69例(53.9%)有SARS病人接触史,3例有明确的野生动物接触史;入院前平均病程为5.79±5.56d;入院时主要症状为发热(123例,96.1%)、咳嗽(74例,57.8%)、全身酸痛(26例,20.3%)、呼吸困难(12例,9.4%)和腹泻(10例,7.8%)等;实验室检查见白细胞计数低下(35例,27.3%)、肝功能ALT异常升高(35例,27.3%)、心肌酶CK异常升高(26例,20.3%)和肾功能Cr异常升高(3例,2.3%)。胸片显示89.1%(114例)的病例在入院时可发现肺部病灶,X线主要表现为渗出性病变,显示为淡薄云雾状或片状的浸润阴影,平均累积肺叶数为2.12±1.27;31.3%(40例)出现并发症;经过系统治疗,63.3%(81例)的病例在住院后10d内病灶已开始吸收。平均住院天数为20.73±11.68d。119例(93%)康复出院,9例死亡,病死率7%;22.7%(29例)出院时胸片仍显示存在纤维化病灶。结论SARS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全身酸痛、白细胞计数偏低、易累及心、肝、肾等脏器,胸片主要为片絮状阴影,经治疗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但要注意肺部的残留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酶活性及CRP、Fn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SARS患者血清中CRP、Fn和反映组织细胞损伤的血清酶活性变化规律。方法:观察SARS患者急性发病期和康复期血液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血清LDH、CK、ALT和AST活性采用:ROCHE诊断公司速率法试剂盒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RP和Fn测定采用ELISA方法。结果:急性期患者CRP明显升高,同时伴随血清LDH、CK、ALT和AST活性的部分升高,至恢复期CRP明显降低,血清ALT和LDH活性进一步升高,而AST和CK基本恢复正常;Fn在急性期明显降低,康复期恢复正常水平。结论: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反映细胞膜损伤的酶活性进一步升高,提示组织细胞损伤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4.
152例医务人员SAR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广东省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更有效的提高其防护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9所医院中医务人员SARS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时间等分布特征。结果:医务人员感染者以20~40岁最多见,占84.2%;有明显的医院聚集现象;感染时间以2月份为主,占82.9%;传播途径均为职业接触感染。结论:对与SARS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增强他们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可降低感染SARS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确诊的 61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发现 :发病 2周为疾病的高峰期。有明确SARS接触史者 47人 ( 77.1 % )。 5 6例 ( 91 .8% )静点甲泼尼龙 ,5 4例 ( 88.5 % )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用药后血红蛋白降低幅度达 2 0 g/L者占 44.4% ( 2 4/ 5 4) ,心动过速者占 40 .4% ( 2 3 / 5 7)。 6例死亡患者中 5例为老年人 ,均合并严重的基础病变 ,另 1位患者在住院期间自杀。所有患者在出现症状后 ( 8.6± 5 .9)d( 1~ 2 4d)胸片显示异常 ,胸片浸润性病灶完全吸收的平均时间为 ( 1 7.1± 6.2 )d( 5~ 3 5d)。提示 :对SARS患者 ,早期、持续一定时间的中等剂量的激素是必要的 ;治疗过程中应该重视大量激素和大量利巴韦林带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激素治疗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糖代谢障碍的影响,对220例SARS患者中51例高血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高血糖患者年龄18~86岁,平均(52.35±16.64)岁,男24例(47.1%),女27例(52.9%)。其中有糖尿病史10例(19.6%),无糖尿病史41例(80.4%)。所有病人均给予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发现随着激素用量的增加血糖升高病人增加(P<0.01)。提示使用激素治疗SARS有可能引起高血糖,此时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体液免疫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特异性体液免疫特征。方法:采用ELISA技术检测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M水平。结果:SARS患者住院期间血清特异性IgG水平持续升高,阳性检出率为77.3%;特异性IgM抗体水平住院3周内持续升高,第3周达到最高值,阳性检出率达60.O%,第4周则迅速下降。SARS患者血清IgM阳性出现时间早于IgG 1周。结论:SARS患者血清中均存在特异性IgG抗体,而特异性IgM只存在70%~80%患者血清中。SARS特异性抗体产生的时间和变化特点相似于其它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MRI追踪观察SARS康复患者继发下肢骨缺血性坏死改变,并研究激素使用与骨缺血性坏死的关系.方法 对广州124位SARS康复医务人员(其中86例使用不同剂量的激素治疗)进行下肢骨(包括双侧髋关节及膝关节)MRI检查,对异常者进行了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86例使用激素治疗的SARS康复者中,共发现5例异常,其中3例下肢骨缺血性坏死伴髋关节少量积液及骨髓水肿,1例双侧股骨胫骨骨髓水肿,1例单侧股骨颈骨梗死并已钙化.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激素单日最大剂量与骨缺血性坏死有相关性.M R I随访显示4例(4/5,80%)经治疗逐渐好转,1例(1/5,20%)未见变化.结论 广州市使用激素治疗的SARS康复医务人员4%出现股骨缺血性坏死,经治疗均逐渐好转.激素单日最大剂量与骨缺血性坏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医护人员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及对策,以SARS定点医院的1806例临床一线和二线工作的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与常模及153例民众比较。发现医护工作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较普通民众无显著性差异;但医护工作者中女性的SDS评分显著高于男性。在SARS定点医院中,原传染病专科医院(北京佑安医院与地坛医院)医护人员的SD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对照组。提示要加强对职工的心理咨询,并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一线人员,共同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20.
SARS引发了人们对医患关系的新思考。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面对危险英勇无畏,值得敬佩;医护工作存在的危险性及其艰苦程度,使人们更加理解和支持医护人员的工作;媒体的客观报道和导向,为医患关系的良好沟通建立了重要桥梁。公众和媒体的理解及支持最终转化为医护人员战胜“非典”病魔和改善医疗服务的强大精神动力。SARS使患难与共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医患关系中得以具体的体现;医务人员血的代价的付出为改善医患关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