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多发性骨髓瘤 (MM)是一种克隆增殖性浆细胞疾病。由于瘤细胞的增殖比例很低 (通常小于 1.5 % ) ,以及多药耐药的形成 ,MM的治疗反应较差 ,迄今仍被视为不可治愈的疾病。近年来对MM的治疗有一些新的认识 ,兹分述于下。1 化学治疗 自 196 9年Alexanian等首先应用马法兰与泼尼松 (MP方案 )治疗以来 ,MM的预后有了一定的改善 ,中位生存期由 17个月提高到 5 4个月 ,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但完全缓解 (CR)率仅 3 % (MacLennan ,1985 ) ,生存 5年以上者不足 5 %~ 10 %。此后 ,曾以长春新碱、环磷酰胺、亚硝脲、蒽…  相似文献   

2.
以往多倾向于对多发性骨髓瘤采用保守治疗,但疗效不佳。近10年的研究证明,大剂量治疗加干细胞移植可极大地减少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再合并移植后免疫疗法治疗微小残留病,可望使患者长期无病生存,延长总生存期。本文主要就这两方面的内容对国外近年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多倾向于多发性骨髓瘤采用保守治疗,但疗效不佳。近10年的研究证明,大剂量治疗加干细胞移植可极大地减少患体内的肿瘤负荷,再合并移植后免疫疗法治疗微小残留病,可望使患长期无病生存、延长总生存期。本主要就这两方面的内容对国外近年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口服用药相对于静脉用药有许多优点,近年来大量临床试验及免疫调节剂和新型生物靶向药物的出现给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本文阐述其应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近年来 ,随着对其生物学特性的不断认识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多发性骨髓瘤的大剂量放、化疗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 4 +细胞筛选、免疫治疗、支持治疗、干扰素维持治疗、Thalidomide等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7.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系并能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恶性增生性疾病。我国骨髓瘤发病率为1/10万,约占恶性肿瘤的1%,发病年龄大都在50~60岁之间。MM尚无根治的方法。现对MM的联合治疗、干细胞移植、新型药物治疗及并发症的治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随着多发性骨髓瘤 (MM)发病机制的探讨 ,认为抗血管新生可能是治疗 MM的新的有效措施 [1 ]。目前抗血管新生剂研究较多的为酞咪哌啶酮 (商品名反应停 )。我院应用反应停治疗 12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5 0~ 6 7岁 ,中位年龄 6 2岁 ,初治者 4例 ,病程分别为 3、8、13个月 ,难治复发病例 8例 ,病程 8~ 37个月 ,分别曾用 MP(马法兰、泼尼松 ) ,M2 (马法兰、泼尼松、长春新碱、卡氮介 ) VMP(长春新碱、米托蒽醌 )等不同的化疗方案多次化疗未缓解或缓解后复发而未再缓解者。全…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异常积聚的恶性疾病,传统和大剂量化疗治愈难度大。近年来随着对MM的深入研究,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干扰瘤细胞生长和生存通路为机制的新药快速进入临床,以临床特征和细胞遗传学等生物学特征为基础的新预后评价系统不断完善,使MM的治疗得到了极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率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全身恶性肿瘤的1%。近年来,随着对MM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思路、新方法相继出现。现将MM的治疗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评估IgD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特征和疗效。回顾性分析1993年4月-2013年6月间15例新发IgD MM临床资料。15例诱导治疗中传统化疗9例、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6例。诊断及疗效采用IMWG的标准评估,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男女比例2∶1,中位年龄57(40-72)岁;15例均为Durie-SalmonⅢ期,轻链为λ型占80%(12/15),有骨损害者占了86.7%(13/15),髓外侵犯者33.3%(5/15),胸腔积液26.7%(4/15),肾功能损害86.7%(13/15),贫血占93.3%(14/15),血清白蛋白〈35 g/L占26.7%(4/15),平均肌酐清除率为23.1(6-44)ml/min,诊断时中位血红蛋白82(43-131)g/L。结果表明,可随访11例中,8例死亡,3例存活;平均随访20(0.5-138)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PFS)7(95%置信区间CI 4.6-9.4)个月,中位总体生存(OS)时间15(95%CI 6.6-27.4)个月;用传统化疗诱导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期17(95%CI 6.0-28.0)个月,用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期15(95%CI 0.0-33.3)个月(P=0.90)。15例中可评价疗效14例,完全缓解者(CR)33.3%(5/15);非常好的部分缓解者(VGPR)13.3%(2/15);部分缓解(PR)20%(3/15);疾病稳定者(SD)20%(3/15);疾病进展者(PD)6.7%(1/15)。结论:IgD MM是一种少见的MM类型,预后差。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方案对伴髓外浸润的患者有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可能改善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观察硼替佐米为主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16例初治、11例复发难治性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与沙利度胺(VDT方案)化疗,7例初治、4例复发难治性患者采用VD方案化疗,2例初治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美法仑与沙利度胺(VPT方案)化疗,28天或35天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2-8疗程化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总有效率为72.5%,其中16例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呼吸道感染、带状疱疹及尿潴留等,经对症治疗和减低剂量后均缓解。结论:硼替佐米治疗初治或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确切,患者对其不良反应一般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4.
周美玉  徐娟  徐才刚 《华西医学》2010,(6):1019-1022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发病特征及临床特征,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MM的疗效及不同类型与不同临床特征的MM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128例MM患者的发病和临床特征,以及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并对不同治疗方案、不同类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MM患者发病的中位年龄为59岁,临床上以不明原因的骨痛、贫血、感染和球蛋白增高为主要表现。128例患者中行方案一(马法兰、强的松/地塞米松、反应停)的总有效率为53.3%(32/60);方案二(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马法兰、强的松、卡氮芥、阿霉素)为44.4%(8/18);方案三(长春新碱、阿霉素/表阿霉素/脂质体阿霉素、地塞米松)为68.5%(24/35),方案四(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反应停)的总有效率为86.6%(13/15)。方案一和方案二间、方案三和方案四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三、方案四的疗效均优于方案一和方案二(P〈0.05)。IgG型总有效率为63.2%(48/76),IgA型为60.9%(14/23),kappa轻链型为42.8%(6/14),lammda轻链型为46.2%(6/13)。IgG型和IgA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gG型、IgA型的疗效均优于kappa轻链型和lammda型(P〈0.05)。不同类型及使用不同方案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期及3年和5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患者发病高峰年龄介于40~70岁,骨痛和贫血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长春新碱、阿霉素/表阿霉素/脂质体阿霉素、地塞米松以及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反应停方案总体疗效相当,但后者完全缓解率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V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到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VD组(38例)和VAD组(21例)。VD组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VAD组接受长春新碱、阿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对两组疗效、中位生存时间、1年和2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VD组和VAD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78%和59.09%,VD方案优于VAD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中位生存时间和1、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VAD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VD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和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较轻微,在停药和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或缓解。VAD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感染、脱发和血液毒性等,其中感染多以3-4度为主。结论: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优于VAD方案,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To a physician practicing in a small community, the resources and facilities that make up the “team approach” to rheumatoid arthritis only seem beyond reach. Even if a large medical center is not nearby, the basic ingredients of comprehensive care are close at hand. The program begins with an interested physician who sees the disease for what it is, a lifelong problem.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对马法兰和阿霉素耐药的人骨髓瘤细胞系。方法:在人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1.0×10-8M的阿霉素(DOX)和1.0×10-6M的马法兰(LP),每周3次换液,DOX于10月后增加至1.0×10-7M,LP于47周后增加至5×10-6M。MTT法测定敏感细胞系和耐药系8226/DOX的IC50值,在耐LP细胞系8226/LP中加入丁硫氨酸亚砜胺(BSO)阻断谷胱甘肽的合成,MTT法测定细胞系8226/S、8226/LP细胞及8226/LP+BSO细胞的IC50值。HE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表面P-糖蛋白、CD38、CD45、CD19。台盼蓝拒染法测出8226/S、8226/DOX、8226/LP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所培养耐药细胞系8226/DOX、R8226/LP具有亲母细胞系的生物学特点,形态相似,均为CD38+CD45-CD19-表达细胞,倍增时间与亲母细胞系相近。比较IC50,8226/DOX对DOX的耐药约15倍于亲母细胞系。8226/LP对LP的耐药约7倍于亲母细胞系,而经过BSO阻断,其敏感性明显增加。结论:建立的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LP、RPMI8226/DOX可作为骨髓瘤耐药研究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depression is an eminently treatable illness, it is often overlooked. When it is detected, it can be difficult to manage because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antidepressant therapy. Dr Kuzel presents recommendations for better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this common clinical problem in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  相似文献   

19.
20.
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准确率,以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3例MM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3例分别表现为腰痛、咳嗽、咳痰、腹痛、腹胀及反复黑便,先后诊断为软组织肉瘤、肠梗阻、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后经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MM.结论:MM临床表现复杂,常易误诊或漏诊,临床医师应提高MM的诊断意识,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