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湘杰  王远胜  阳兴 《广东医学》2005,26(7):921-922
目的观察持续输注小剂量多巴胺和腔静脉阻断前、开放前血管活性药的预先输注对原位肝移植术(OLT)围手术期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6例晚期肝病患者,ASAⅢ~Ⅳ级,择期行OLT手术。随机分为两组(n=8),即多巴胺组(D组):麻醉后即多巴胺2μg/(kg·min)持续微泵输注,必要时加大多巴胺剂量。腔静脉阻断前、开放前推注去甲肾上腺素0.2~0.4μg/(kg·次)或肾上腺素0.2~0.4μg/(kg·次)。对照组(C组)根据血压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记录患者在无肝前期、腔静脉阻断时、腔静脉开放时、新肝期5min、新肝期30min、术毕的HR、SP、DP、CVP、PAWP和血管活性药的用量。结果C组与D组比较各观察指标在腔静脉阻断时、开放时、开放后5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D组:与术前值比较,SP,DP在腔静脉阻断时无明显变化(P>0.05)开放后立刻下降(P<0.05),CVP在腔静脉阻断时降低(P<0.05),开放后增高(P<0.01)PAWP在新肝期增高(P<0.01)。HR在腔静脉阻断时、开放后增快(P<0.05)。C组血管活性药用量大于D组(P<0.05)。结论在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中血管活性药的预先输注能很好的维持手术期间循环系统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我院1998年1月成功地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完成1例原位肝移植的麻醉处理和监测结果。方法 采用异丙酚、芬太尼、阿屈库铵、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无肝期利用心肺机行体外静脉转流;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体温、酸碱和血生化指标。结果 术中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仅在静脉转流后5min内平均动脉压一过性降低;体温在无肝期末下降34.4℃(肛温),术毕恢复到35.5℃’;无肝期血钾偏低,新肝期血钾在正常水  相似文献   

3.
体外静脉转流下进行的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4.
体外静脉转流下进行的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采用DelphinⅡ型离心转流泵和不用全身肝素化的静脉静脉转流技术进行的1例临床原位肝移植术的成功经验,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了体外静脉轮流技术和UW保存液对原位肝移植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生化、尿量及出血量等。根据原位肝移植术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的特点 ,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结果 ① 13例肝移植病人手术均成功完成 ,手术较一般手术出血多 ,快速输血 ,给予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维持血压 ,术中呼吸、循环维持满意 ;②术中出血 (44 5 0± 2 6 40 )ml,尿量 (45 0± 2 5 6 )ml,手术时间 (370± 110 )min ,无肝时间 (86± 2 6 )min ;③与麻醉前相比 ,血压在腔静脉阻断和开放即刻下降 (P <0 .0 1) ;CVP在腔静脉阻断时降低 (P <0 .0 1) ,腔静脉开放后 5min内增高 (P <0 .0 1) ,心率在无肝期和新肝期增快 (P <0 .0 1) ;④与麻醉前比较 ,无肝期和新肝期K+ 浓度和TCO2 下降 (P <0 .0 5 ) ;无肝期至手术结束时红细胞压积、pH和HCO3 -1值均下降 (P <0 .0 5 ) ;PCO2 无肝期下降、新肝期升高 (P <0 .0 5 ) ;BE新肝期和术毕均下降 (P <0 .0 5 )。结论 非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下病人原位肝移植围术期循环、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变化剧烈 ,积极预防性对症治疗是麻醉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经脾静脉途径插管的改良体外静脉转流,并评价其在猪原位肝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无肝期作门静脉、脾静脉插管,将下腔静脉和门脉区血液引流至颈内静脉。观察术中平均动脉压、门静脉压、血电解质和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供肝热缺血时间为5.7±2.1min,冷缺血时间为6.9±2.2h。受体手术时间为5.3±0.8h,体外静脉转流时间为2.2±0.3h。术中平均动脉压稳定,门静脉压无显著升高;血电解质和肝肾功能变化轻微。全肝开放后30min左右胆汁分泌。4只猪的存活时间分别为3、8、13和20h。而常规体外静脉转流下的实验猪无一存活。结论改良体外静脉转流更有利于术中血流动力学和血生化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原位肝移植术是将病变的肝脏全部切除 ,然后在原位植入同种异体的肝脏以获得相应的正常的肝脏功能。这种手术的复杂难度超过大多数其他器官的移植 ,同时也因手术、麻醉给机体带来严重的创伤 ,手术涉及到供体肝脏的快速灌注切取和受体病肝的切除、无肝期的静脉转流和新肝的植入等主要步骤。自 1998年 5月起 ,我们随机抽取家养猪 32头 (16对 ) ,排除其他疾病 ,全麻下手术 ,体外静脉转流 ,手术时间 5~ 8h,体外静脉转流下 6头猪手术均获成功 ,存活时间为 6 h至6 d,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术前准备护士必须了解和熟悉肝脏移植手术的全过程及…  相似文献   

8.
原位肝移植手术创伤大,对机体干扰明显。主要表现为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和内环境与凝血功能紊乱,并累及重要器官的功能。麻醉质量的高低是决定肝移植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术中进行多系统连续或定时的监测,有计划地预防和治疗术中可能发生的严重病变,提高麻醉管理水平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现将在非体外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手术麻醉管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行背驮式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文本方法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加连续硬膜外阻滞。在无肝期采用人工心肌机在全身肝素化下进行门静脉-腋静脉转流。结果;无肝期出血少,血流动力学稳定;肝脏恢复血流时出现再灌注综合征,经处理,5min后血流动力学恢复稳定;  相似文献   

10.
11.
邓天忠  陈秉学 《广东医学》1997,18(12):795-796
对6例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在无肝期采用左侧股静脉和门静脉至左侧腋静的体外表脉-静脉转流,转流量为400~800ml/min围术期分别在转流前,转流期30分钟和60分钟,开放后新肝期30分钟,术毕等采动脉血作酸碱和生化检查。结果显示:BE在转流60分钟有所下降(P〈0.05),Ca^2+在开放后30分钟显著下降(P〈0.05),其它指标如pHK^+等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在体外静脉-静  相似文献   

12.
作者采用美国的DelphineⅡ离心式转流泵,在非全身肝素下,于实验猪原位肝移植术无肝期中行门静脉,下腔静脉至上腔静脉系统的体外转流。总结24例次的观测结果,无肝期心输出量仅下降33.3%(P<0.01),关腹前恢复正常(P>0.05),血钾全肝血流开放早期有一过性增高(P<0.01),血肌酐值于无肝期无显著变化(P>0.05),关腹前由基础值79.8μmol/L升到103.7μmol/L,其它指标平稳,较理想地维持了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和血生化稳定。且肝素用量小,凝血功能影响小,减少了麻醉管理的困难,术者能从容操作,动物多能在手术结束时恢复自主呼吸和迅速清醒。  相似文献   

13.
苏群  金旭东 《浙江医学》2003,25(3):159-160
原位肝移植病人都为终末期肝脏疾病患者 ,术前由于肝功能衰竭而使呼吸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加上麻醉、手术创伤以及新肝缺血再灌注所致损伤等原因 ,使得循环呼吸管理有其特殊性。我院于1999年2月至2001年1月共行原位肝移植手术32例 ,现对围手术期的循环呼吸管理作一分析。1.1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 ,女4例 ;年龄19~52岁 ,平均 (42.7±6.5)岁 ;肝炎后肝功能衰竭15例 ,原发性肝脏肿瘤17例。入手术室未吸氧时动脉血氧分压 (PaO2)9.32~12.7kPa ,平均 (11.1±1.2)kPa ;二氧化碳分…  相似文献   

14.
报告1例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行背驮式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麻醉方法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加连续硬膜外阻滞。在无肝期采用人工心肺机在全身肝素化下进行门静脉-腋静脉转流。结果:无肝期出血少,血流动力学稳定;肝脏恢复血流时出现再灌注综合征,经处理,5min后血流动力学恢复稳定;手术结束时凝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24h病人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5.
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肾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肾功能变化.方法 根据无肝期是否使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venovenous bypass,VVB),分为非转流组(n=26)和转流组(n=29).测定围术期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Cr)和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又根据术后有无肾功能不全将病人分为有肾功能损害组(A组)和无肾功能损害组(B组).结果 非转流组与转流组术后血清Cr和BUN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有肾功能损害组术前血清BUN、血清总胆红素、术前肝功能Child C级人数、术前血清血Cr或血BUN增高人数明显高于无肾功能损害组(P〈0.05),术中出血及输血量明显高于无肾功能损害组(P〈0.05).结论 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与VVB原位肝移植,术后均易出现肾功能损害.术前肝功能严重障碍、肾功能不全及术中大量出血是造成术后急性肾功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在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40例肝病患者全麻下行OLT,常规麻醉诱导后放置Swan-Ganz导管监测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PCWP)和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分别于诱导后30 min(T1)、门静脉阻断即刻(T2)、阻断30 min(T3)、开放10 min和60 min(T4、T5)及术毕(T6)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记录心排血量指数(cardiac index, CI)、每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 SVI)、外周(system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SVRI)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PVRI);同时在以上各时点取桡动脉及肺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供(oxygen delivery,DO2)和氧耗(oxygen consumption,VO2).结果:Child C级患者各时点mPAP及T1和T2时的CVP均高于Child A级和B级患者.所有患者门静脉开放后的PCWP均显著高于开放前,其中Child C级PCWP在T1,T2和术毕较Child A级和B级患者高.Child C级患者T1时SVRI和T3时PVRI显著低于Child A级患者.患者术中DO2均超过1 000 mL/min,VO2均低于正常值并于术毕恢复.结论:不同Child分级肝病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呈高排低阻型,术中过高的PCWP和CVP与临床表现不一致.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术中VO2低于正常值,并于术毕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 (VVB)用于原位猪肝移植手术中受体血流动力学和血液生化的变化 ,探讨VVB在原位肝移植手术中应用的管理。方法  2 8例原位肝移植手术受体猪采用静脉诱导插管后肌松控制呼吸。无肝期先采用离心泵行髂内与颈内静脉体外转流。阻断门静脉并插管后进行体外门、髂内静脉与颈内静脉转流。观察无肝前期、无肝期和新肝期等时点静脉引流、血流动力学和血液生化变化。结果 VVB时间为(79 2± 1 3 5 )min ;门静脉阻断时间为 (1 9 9± 4 3)min ;转流量 4 5 0~ 90 0ml/min ;转流中维持MAP 80~ 1 35mmHg ;CVP维持于 1 5 5~ 5 5cmH2 O。无肝期及新肝早期呈轻度酸中毒状态 ,无肝期 ,新肝早期血电解质正常。无肝期静脉引流充分 ,肠管色红润 ;尿量足。结论 采用离心泵VVB可较好地维持猪原位肝移植中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开展了10例肝移植手术,现将其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手术期间巡回管理程序。【方法】通过 32例肝移植手术的巡回配合 ,介绍术中的护理经验与管理程序。【结果】术中护理得当 ,32例手术术中各项指标稳定。【结论】术中要保持体温的稳定 ,及时应用各类药物 ,精确计算失血量 ,并进行恰当的输液输血是提高手术效率及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了背驮式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历时11小时30分,手术获得成功,供肝热缺血时间3分12秒,冷缺血时间9小时10分,受者无肝期2小时12分,术中对质地坚硬且体积巨大的肝脏仍采用左,右翻转法顺利处理第三肝门,肝静脉重建采用供肝肝上下腔静脉与受者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术中在无体外静脉转流的情况下,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术后恢复良好。结合文献对手术操作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