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和浅Ⅲ型新鲜齿状突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揭阳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经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2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Ⅱ型16例,浅Ⅲ型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均采用单枚螺钉固定。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均行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片和颈椎CT、MRI检查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复位满意,所有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固定螺钉无松动、移位或断裂。23例患者枕颈部基本恢复正常的颈椎活动度,尤其是颈部旋转、屈伸功能。结论经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和浅Ⅲ型新鲜齿状突骨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较好地保留颈椎正常活动度,尤其是颈部旋转、屈伸功能,是治疗该类型骨折较好的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在治疗齿状突骨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13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在透视监视下行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术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13例患者中,术后除2例患者出现短暂吞咽困难外,余均获得了满意疗效.随访9~18个月,平均12.5个月,齿状突骨折愈合良好,无不稳定或假关节形成.结论 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精确的操作技术和恰当的适应证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路单枚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6例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颅骨牵引复位后,用单枚空心螺钉固定,术后颈围保护2~3个月。结果本组16例均获随访6~16个月,X线示骨折均能愈合,愈合时间6~8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单枚螺钉内固定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寰枢椎间的运动功能,是治疗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较为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例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其中Anderson Ⅱ型8例,Ⅲ型3例.结果 1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4 h,平均出血量30 mL,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颈部活动基本正常,过伸过屈位X线片显示无寰枢不稳.结论 经皮微创空心钉螺钉内固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少、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应用颈前路中空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新鲜齿状突骨折25例,其中Ⅱ型18例,浅Ⅲ型7例.结果 22例获得5~24个月(平均10.2个月)随访.19例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0.5~35.6周,平均26.2周;3例骨折不愈合.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基本正常,旋转(91.5±17.8)o,屈伸(42.8±9.1)°.结论 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新鲜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具有创伤小、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持和重建寰枢椎的稳定性、骨不连率低等特点,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的复位方法及颈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对13例齿状突骨折行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其中7例齿状突前移位患者采取全麻后颅骨牵引下复位。结果:随访6~42个月,平均(14±3)个月,末次随访全组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螺钉断裂及骨折移位。全组患者颈椎旋转及屈伸活动度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颈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创伤小,且能较好地保留寰枢关节活动度。应用改良的复位方法对骨折进行复位能扩大该术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颈椎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前路中空螺钉固定齿状突骨折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对6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行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术。结果6例患者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经4~24个月(平均9.6个月)随访。齿状突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3周,颈椎活动基本正常。旋转(90.2±16.8)°,屈伸(40.5±10.1)°。结论颈前路中空螺钉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疗效确定,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齿状突骨折的复位方法及颈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例齿状突骨折行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其中7例齿状突前移位患者采取全麻后颅骨牵引下经口咽按压复位的方法进行复位.结果 随访6~42个月,平均(14±3)个月,末次随访全组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螺钉断裂及骨折移位.全组患者颈椎旋转及屈伸活动度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颈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创伤小,且能较好地保留寰枢关节活动度.应用改良的复位方法对骨折进行复位能扩大该术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6年7月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骨科诊治的9例齿状突Ⅱ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9名患者骨折均获良好复位,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血管、脊髓以及颈部重要器官损伤等并发症出现。术后X线平片显示骨折愈合,螺钉位置良好,寰枢关节稳定、活动度良好。9名患者术后末次随访ASIA评分均为E级。结论:颈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但临床上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10.
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单枚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这种固定方法的优势.方法 10例齿状突骨折均为车祸致头颈联合损伤,骨折位于齿状突基底且移位明显,均伴有神经刺激症状.经颅骨牵引复位后,在C型臂透视监测下施行1枚3.5mm空心钛螺钉固定.结果 10例患者均获得3~24月的随访,平均9月.1枚3.5mm齿状突螺钉固定可靠,齿状突骨折愈合,术后神经刺激症状消失,且便于护理.结论 单枚3.5 mm空心钛螺钉固定术更适用于国人Ⅱ、Ⅲ型(Anderson分型)齿状突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少、恢复快、固定可靠,便于护理及最大限度保留颈椎正常活动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前侧入路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2例髋臼骨折病例经前侧入路(髂腹股入路或Stoppa入路)应用重建钢板一期骨折复位和固定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0.2月(12~45月)。按Matta标准评价髋臼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4例,2例复位差,复位优良率90.91%。采用改良的D'Aubigne功能评分,优13例、良6例、中3例,优良率达86.36%。结论:对于具有适应证的髋臼骨折,通过前侧入路,能得到满意的显露及复位固定,相对于髂腹股沟入路,前侧的Stoppa入路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双头加压中空钉张力带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8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1例行AO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B组37例行双头加压中空钉张力带内固定术,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率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高于A组,且术后并发症例数少于A组.结论双头加压中空钉张力带内固定术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内固定方法,治疗效果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3.
陈东 《河北医学》2008,14(11):1291-1293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F系统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病人29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全部病例均于术前、术后行X线检查及术前行CT检查,记录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s角.结果:术前、术后相比,伤椎前、后缘平均高度由术前47%、69%恢复到术后94%、98%;Cobb′角由术前的10°~40°矫正到术后的0°~6°;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标准,除A级6例无恢复外,其余病例中6例D级及4例C级完全恢复,2例C级恢复至D级,8例B级恢复到C级.结论:AF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伤椎复位、纠正脱位、稳定脊柱等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104例,全部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 结果:随访6月-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锁骨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复位好,固定确切,有利于 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方法: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DHS内固定治疗,术后1年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1~16个月,平均13.6m。优21例,良15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正确手术操作,DHS仍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前路椎体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4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比较,观察其局部脊柱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恢复。结果46例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0.5-5a,平均2.2a。X线片提示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6°恢复到3°,畸形得到纠正,植骨均已融合,伤椎高度平均恢复94.5%,未出现钉棒松动、断裂。神经功能ASIA分级恢复1级23例,恢复2级9例,恢复3级2例,无恢复5例,与治疗前比较p〈0.01(x^2=16.327)。结论对于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前路减压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I期内固定植骨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手术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手术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 52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 ,行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手术 ,对其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椎体高度的恢复、椎管减压的程度、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侧前方入路手术脊柱后凸畸形矫正度为 (91±8) % ,手术后没有矫正度的丢失与内固定的失败 ;术前椎体前缘压缩为 (36 .5± 1 4 .8) % ,术后平均压缩 (8.1±1 1 .4) % ,术前椎管前后径压缩为 (46 .2± 1 2 .4) % ,术后平均压缩 (3± 4) % ,术后Frankel评分 1~ 2级及以上的恢复率为 91 %。结论 侧前方减压一期植骨加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非常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下颌骨骨折治疗中加压内固定和非加压内固定的疗效差异,对两种固定形式的临床应用作出评价。方法:下颌骨骨折57例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加压内固定和非加压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研究两组病例术后愈合情况,功能恢复,X片检查结果等差异。结果:两组病例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共有7例术后有咬合干扰,调磨后恢复正常;2例术后感染;术后8周X片显示加压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改建基本完成,优于非加压内固定组。结论:加压内固定和非加压内固定都完全能达到AO关于内固定的要求,均是下颌骨骨折良好的固定方式,加压内固定技术要求高,但固定理想,骨折愈合更快,临床应用表明加压内固定的骨折愈合早期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L/DL)LA(70/30)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于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对19例颌骨骨折患者使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L/DL)LA(70/30)进行内固定术.结果除1例患者(左下颌颏孔区骨折)出现一块可吸收板断裂取出外,其余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固定稳定,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L/DL)LA(70/30)在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中,能提供足够的稳定和固位,是颌骨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和评估USA-Plate和Z-Plate在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对19例胸腰段陈旧性骨折患者行椎管侧前方减压,USA-Plate内固定11例,Z-Plate内固定8例,观察术前、术后神经损伤ASIA分级。结果:随访时间6月-18个月,平均10.6个月。ASIA分级:术前A4例,B3例,C7例,D5例;术后A3例,B1例,C4例,D3例,E7例, 1例失随访。结论:USA-Plate和Z-Plate具有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安全,不影响MRI检查,是理想的前路短节段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