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PRS)与分裂样精神病(SFP)临床症状学结构的异同.方法 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及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SIPS),从病历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中筛选出PRS患者71例及SFP患者39例,采用精神病高危症状量表(SOP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估两组疾病症状严重性.结果 两组患者起病形式存在显著性差异(x2=9.24,P=0.010),PRS组以亚急性发病常见(76%),SFP组以急性为主(61%);相关分析显示,SOPS总分与BPRS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敌对猜疑因子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1);SFP组SOPS阳性症状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PRS组,BPRS总分及思维障碍、激活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PRS组(P <0.05,P<0.01).结论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与分裂样精神病是同源类疾病的不同状态,分裂样精神病阳性症状严重于精神病风险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分裂样精神病”因属过渡性诊断,一直是临床精神医学中值得探究的课题。为了进一步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归属等问题,我们对157例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分裂样精神病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裂样精神病45例临床分析郑士全,王兆梅,刘方礼临床上,有一组起病急、病程短、分裂性症状突出、被命名为分裂样精神病(SFD)的患者,一般归为精神分裂症(Sc)的一个诊断亚型[1,2]。为探讨两者之间的区别,及SFD诊断亚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对SFD... 相似文献
6.
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617061)杜海英①王耀华戎建铁DSM-IV和CCMD-2-R诊断标准中,均把病程的长短作为区别分裂样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尺度,其科学性和正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仅对我院收治的现已确诊为精神... 相似文献
7.
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随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分裂样精神病的转归。方法用前瞻性方法收集分裂样精神病病例并进行随访,将随访后维持分裂样精神病(SFP)诊断的病人和修正为精神分裂症(SP)诊断的病人的各种变量进行比较。结果7073%病例维持SFP诊断,SFP与修正为SP两组病例之间在个性特征、急性期时间、症状的结构、疗效、维持治疗时间和剂量、社会功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提示SFP和SP两组疾病存在异源性,并对提高SFP诊断的准确性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癫性类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本文对36例癫性类分裂样精神病患者与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分析。结果癫性类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发病年龄大、思维粘滞、病理性赘述、情绪不稳、易激惹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在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活动减退则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且病前内、外向性格有显著差异。结论癫性类分裂样精神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癫癎性类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本文对36例癫癎性类分裂样精神病患者与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分析.结果癫癎性类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发病年龄大,思维粘滞、病理性赘述、情绪不稳、易激惹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在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活动减退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且病前内、外向性格有显著差异.结论癫癎性类分裂样精神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11.
83例分裂样精神病病人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裂样精神病的诊断及转归。方法 对 1990~ 1992年首次发病住本院治疗的分裂样精神病人进行了随访。结果 共随访了 83例 ,随访间隔首次住院时间为 7.14± 0 .6 8年。发现 36例改诊为精神分裂症(43 .4% )、4例改诊为情感性精神病 (4.8% )。结果提示难以对首次发病的分裂样精神病人进行转归预测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猜疑症状较情感性精神病人严重 ,分裂样病人的复发及再住院次数少于前两类病人 :首次发病的病期少于 1个月者较病期超过 1个月者起病快 ,再住院次数少、装相作态症状明显。结论 作者认为分裂样精神病作为一种提示良好预后的精神分裂症亚型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2.
分裂样精神病前驱症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探讨前驱症状对分裂样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对30例首次诊断分裂样精神病,复发后改诊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改诊组)与50例维持诊断分裂样精神病的病人(维持组)的前驱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前驱症状的发生率,尤其是不恰当行为,工作学习能力下降。孤僻退缩、讲话离题模糊,不寻常感觉,及怪异想法等的发生率在改诊组显著高于维持组,预示真正的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前驱症状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3.
分裂样精神病的遗传方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分裂样精神病的遗传方式。方法 采用分离分析方法和多基因阈值理论对 87例分裂样精神病家系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结果 分裂样精神病的遗传方式分别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结论 提示分裂样精神病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分裂样精神病106例随访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炬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5)
目的探讨分裂样精神病诊断及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6例首次住院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的患者进行1~6年随访,将资料作分析研究。结果106例患者中维持分裂样精神病诊断30例(283%),改诊为精神分裂症72例(68%),情感性精神病4例(37%)。分裂样精神病改诊为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病与其病前性格、社会功能恢复状况、思维形式及情感障碍等因素有关,而与家族遗传史、起病形式以及精神症状中幻觉、妄想、行为障碍关系不大,治疗效果两者差异亦较大。结论分裂样精神病作为过渡诊断仍有保留之必要 相似文献
15.
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探讨分裂样精神病 (以下简称SFP)与精神分裂症 (以下简称SP)的关系。 方法 对经过二年随访仍维持SFP诊断的 6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 ,并与SP对照。 结果 SFP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 ( 60 3 % )而急性起病 ( 76 5% ) ,情感交流好 ,对检查合作程度好 ,阳性症状重 ,阴性症状轻 ,破裂性思维、思维贫乏、原发性妄想、情感障碍、意志减退及被动体验少见 ,病程短 ,预后佳。 结论 SFP可作为一个独立疾病单元 ,建议其诊断标准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分裂样精神病2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裂样精神病(简称SFP)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 对首次入院诊断SFP的89例患者进行2年随访,分别按照CCMD-2-R及DSM-IV二种诊断标准作比较。结果 从诊断标准看,根据CCMD-2-R,改诊SP的54例(60.7%),维持SFP的31例(34.8%),根据DSM-IV,改诊SP的48例(53.9%),维持SFP的37例(41.6%),两种标准间无显著差异。从临床特征看,SFP患者与改诊SP患者比较,临床不具思维化声,维持治疗期疗效好,阴性症状改善明显等特点。结论 SFP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有其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分裂样精神病6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分裂样精神病(简称SFP)诊断归属及临床特征。方法:对经过6年随访仍维持SFP诊断的4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改诊为精神下(简称SP)65例作比较。结果:115例患者中维持SFP诊断43例(37.4%),改诊为SP65例(56.5%),改诊为情感性精神障碍7例(6.1%)。SFP患者与改诊为SP患者比较,具有病前性格多外向,多社会心理因素诱发,检查合作程度高,阳性症状多,阴性症状少, 相似文献
18.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分裂样精神病患者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AmP-RFLP方法,检测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和对照组的5-HT2A受体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分裂样精神症患者5-HT2A受体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分裂样精神病患者A2A2基因型频率、A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精神病家族史分裂样精神病患者A1A2基因型频率有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本实验结果提示,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分裂样精神病及有精神病家族史的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密切相关,A1等位基因可能是分裂样精神病发病的风险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