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3 毫秒
1.
论精神伤害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精神伤害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孙东东刘克鑫非法侵犯他人精神健康并致受害人精神活动障碍的行为,即为“精神伤害”(mentalinjury)。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精神伤害的特殊性,致使对有关精神伤害结果的诊断定性和轻重程度定量鉴定,要比躯体伤害结果的诊断定性...  相似文献   

2.
精神伤害与赔偿问题是目前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涉及到精神伤害方面的问题也逐年增加.在司法实践中,对非法侵犯他人健康权利的伤害结果的诊断定性,和伤害行为轻重程度定量鉴定较为复杂和困难,特别是精神伤害问题,也是当前法学界、司法、精神病学界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就此问题,谈一下个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谈精神损伤案件的司法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身伤害包括躯体损伤与精神损伤,在司法实践中,精神损伤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当此类案件进入诉讼阶段时,常遇到司法精神病的鉴定、赔偿费计算及对精神损伤认识方面的问题。现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谈些探索性意见。1精神损伤,精神伤害,精神损害的含义精神损伤是指在某种外...  相似文献   

4.
民事伤害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6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民事伤害案受害者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特点。方法:对我院61例民事伤害案受害者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民事伤害案受害者主要为农村青壮年;伤害案使用的工具主要为钝器及拳脚,锐器较少;伤害部位以头面部为多,容易出现各种精神障碍。结论:为避免民事伤害案的发生,应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农村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5.
恶性案件57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桂兰 《上海精神医学》2000,12(4):216-216,218
本文分析我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57例恶性案例,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占84%,其中以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情感性精神病为多见,中青年精神病人作案占84%,农村病人作案占66%,伤害作为造成15人死亡,69人受伤,说明本资料中的伤害行为与病情有关,对家庭、社会的危害程序极其严重。加强中青年的心理保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强化防病治病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司法精神病鉴定对抑郁症患者盗窃行为分析亢明邵晓芬卢月兰抑郁症在司法精神鉴定中并不少见。国内学者报道多为凶杀案[1~3],而涉及其它作案类型者较少[4]。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抑郁症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发生盗窃行为的并不少。本文就我院近四年来司法精神鉴定中...  相似文献   

7.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性别差异。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227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对其中184例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女性平均年龄比男性小、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诊断率明显高于男性、男性凶杀、盗窃、伤害案占的比重大,女性性伤害案占的比重大;男性责任能力评定比例明显多于女性,女性行为能力和精神伤害评定比例多于男性;女性完全责任能力评定率高于男性。结论:男性以攻击性案件为主,须加强监管;女性以性伤害案件为主,须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凶杀行为特征。方法:用自编行为特征调查表,分别对83例精神分裂症行凶与62例精神正常行凶进行对照分析,并对前的精神症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行凶性格以内向及多疑为主,而精神正常行凶性格以外向及暴躁为主,精神分裂症行凶其作案目的不明或受病态支配为主,精神正常作案目的以贪利及激情作案为主,精神分裂症患多于白天在自己家中公开作案,伤害时象以家人为主,精神正常以伤害同事为主,精神分裂症患作案后多数不潜逃、不销毁工具,其作案工具以菜刀及身边物件为主。精神分裂症行凶其精神症状以被害妄想及幻听为主。其伤害的家人主要是妻子及母亲,大部分在起病3年内作案。结论:两组在个性特点、行为动机、作案方式、伤害时象、案发后表现及作案工具方面有显差异,可以作为评定辨认能力及控制能力的重要因素。为减少精神分裂症凶杀行为的发生,应尽量加强刚起病3年内的看护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病理性半醒状态临床特点与伤害行为的关系,报告3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病理性半醒状态,并简要复习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例为他伤(致死1例),1例为自伤,此3例均无责任能力,考虑为意识障碍下的伤害行为是病理性半醒状态的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病理性半醒状态临床特征与伤害行为的关系,报告3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病理性半醒状态,并简要复习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例为他伤(致死1例),1例为自伤,此3例均无责任能力。考虑为意识障碍下的伤害行为是病理性半醒状态的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人的凶杀伤害行为与责任能力江苏省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24002)缪金生,周于志有人统计,精神病人有杀人行为者占42.13%,伤害行为者占13.06%[1].为探讨上述两种行为与精神病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及责任能力问题,故将所见38例的有关资料作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凶杀作案行为及作案后表现的特点。方法对43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凶杀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占凶杀案例鉴定为有精神障碍总数的43%;被鉴定人作案先兆、动机、预谋、作案方式、作案后表现均有一定的特点。结论精神病理因素影响精神分裂症作案后的表现,综合分析作案行为及作案后的表现,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的辨认、控制能力评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自杀前凶杀或伤害他人案例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特点。方法对33例自杀前凶杀或伤害他人案例的司法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杀前凶杀或伤害案例的诊断以精神分裂症、应激相关障碍为最多见,作案原因以精神病性症状影响或支配、扩大性自杀和报复性自杀为多见.不同作案原因的鉴定诊断及责任能力有所不同.不同鉴定诊断的作案原因与责任能力也存在区别。结论通过分析下同诊断、不同作案原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区分各自的责任能力特点.有助于提高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精神病患者同凶杀、伤害、性侵犯、纵火等危害行为需进行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者,近年来似有逐渐增多趋势。我院自50年代后期接受这类鉴定以来,到87年12月为止,共鉴定1,600例,其中少数民族146人,凶杀案例就有88例,经鉴定84例患有各类精神障碍,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报道并探讨一例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严重伤害家人的病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该病伴发重度精神行为症状较为少见,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6.
伴嫉妒妄想的精神分裂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321016)汪红斌,胡纪明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表明,嫉妒是严重攻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在因嫉妒产生的危险行动中,精神分裂症的嫉妒妄想仅次于病态人格之嫉妒而居于第二位[1]。本文就我院在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17.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违法的特点和刑事责任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12例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违法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总结了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品行和违反社会规范行为特征,以及违法犯罪特点和预后情况,并对此类患者违法应负 安全刑事责任能力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伤害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正常者伤害案的差异。方法 用自制犯罪行为特征调查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正常者各 80例的伤害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伤害致死、伤害对象、作案场所和作案后有无自杀和自首行为等方面 ,两组有显著差异。研究组大多数受幻觉 ,忘想支配下作案 ( 88 6 % ) ,致死率高 ( 4 3 8% ) ,作案对象多为亲属 ( 37 5% ) ,多在家中或在晚上作案 ,少有自首行为。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伤害案的犯罪特征明显异于正常人 ,此差异与患者病理心理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在精神病人肇事伤人时,伤害甲被鉴定是病态作案,不负刑事责任,而伤害乙却认为是有现实动机,被鉴定应负刑事责任,致使办案人员大惑不解,在司法精神病学领域中亦争论不休。个人认为应从《刑法》15条来寻求统一。《刑法》第15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不同病期精神分裂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特点。方法:将147例精神分裂症划分为早期、发展期、缓解期和残留期进行比较。结果:以凶杀伤害为主的暴力型作案多见于早期与发展期,其作案动机以病理性为主。缓解期以现实动机为主,残留期以混合动机为主;早期与发展期无1例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缓解期无1例评定为无责任能力,残留期以部分责任能力为主。结论:不同病期精神分裂症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存在一些不同特点,有助鉴定结论的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