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及控制感染最经济有效的策略。目前,大多数控制急性病毒感染的疫苗行之有效,而针对慢性病毒感染的疫苗却不尽人意。研制针对慢性病毒感染的疫苗较为复杂,需要病毒学、免疫学、生物工程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本文着重阐述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疫苗研究的不同策略,并讨论了研制HIV疫苗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方法。虽然至今尚未获得理想的疫苗,但在此方面的努力必将为开发新型疫苗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4.
5.
T辅助细胞在疫苗研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感染性疾病疫苗之关键挑战在于利用确定的抗原以刺激产生能引起保护作用的合适的免疫反应。肽类疫苗的运用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意义在于,已知不同的多表位构成单一结构以诱导出所希望的免疫反应所表现出的灵活性。这一般比利用减毒的活疫苗要安全并且相对而言比制造亚单位疫苗要容易。然而,多肽疫苗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这一方法在诱导遗传背景复杂的人群免疫反应方面受到限制,这与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物(MHC)多态性有关。因同样的理由,肽类免疫应答常因缺乏适当的辅助T淋巴细胞(HIL)而引导出不充分的细胞毒素T淋巴细胞(CTL)和抗体反应。另一个运用线性肽链结构的可能缺点是:为了引导出合适抗体反应,表面免疫球蛋白受体簇对于激活静息的B细胞就成为必须因素。由WHC多肽性引起的问题可由运用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来解决。从麻疹病毒F蛋白(氨基酸288到302)中得到的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和鼠的确定结合在多种MHC分子上的辅助T细胞表位(v1EB,aa191-209)已被定性并且被用于能极大激发免疫应答的结构中,以克服单一限制型免疫应答的缺陷。合成的,非自然Pan DR表位(PADRE)具有退化的结合几种通常HLA—DR的能力,能以绝对效价和抗体反应质量两种形式来增强激发短肽链的免疫应答。另外,一些所谓的从流感病毒血凝素(HA)来的“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恶性疟疟原虫红细胞前期抗原和分枝杆菌蛋白被报道能激发广泛的免疫应答。为了不加区别地结合于几种同型和同种异型的MHCⅡ类分子,这些肽类应显示出部重叠MHC结合形式或应利用保存于配体中的固定位点和应缺失等位基因特异性固定残基,以防止结合于其它Ⅱ类分子。了解MHCⅡ类分子对肽链的不加区别及特异性识别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将为在疫苗设计中突破遗传限制的策略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许多全病毒疫苗是从鸡胚中生产出来的。但是,在禽流感大流行期间,无害鸡蛋只能短期供应。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其他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疫苗的生产平台。一种新的全病毒疫苗在前期人体试验中初露希望,这种疫苗是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毒素培养)中生产出来的。在所进行的6项规范化试验中,最佳结果是在超过四分之三[76.2%(32/42)或78.6%, 相似文献
8.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279-284
肿瘤免疫疗法在过去的十年被临床肿瘤学界视为一种越来越有效的治疗模式。近年来,对肿瘤疫苗中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简述,目的是为读者梳理出肿瘤疫苗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及其抗肿瘤疫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其基本理论依据是:通过调节或增强机体固有的内在性防御机制(主要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排斥)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或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转化,促进恶性细胞分化来降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 ccells,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成熟DC表面高表达MHC-Ⅰ、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等)和黏附分子(LFA-3、ICAM-1等),而有效将肿瘤抗原提呈给T细胞,T细胞与DC结合后,大量分泌IL-12,诱导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增强细胞免疫应答,有利于肿瘤清除。DC尚能分泌多种趋化因子,作用于初始型T细胞,增强T细胞的激活,使DC具有高水平抗肿瘤免疫功能,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和研究方向,并获得快速发展。现将近期DC肿瘤疫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干酪乳杆菌肽聚糖作为佐剂对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协同作用。方法从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提取肽聚糖,并将其与禽流感疫苗混合后致免小鸡。予加强免疫后,每周采样,连续6周。检测鸡血清中的HI抗体效价、IgG含量以及鸡脾脏中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同时与添加弗氏完全佐剂的禽流感疫苗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佐剂效应。结果注射干酪乳杆菌肽聚糖组鸡血清中HI抗体效价、IgG含量均显著提高,鸡脾脏中T淋巴细胞转化率也明显提高。结论干酪乳杆菌肽聚糖能增强机体相应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能力,具有良好的免疫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12.
13.
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制备狂犬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生产狂犬疫苗。方法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待细胞在微载体上长成单层后,用狂犬病毒aG株感染细胞。培养5d后,开始灌流收获病毒液,每天取样测定病毒滴度。经灭活后制备成试验疫苗,进行效力试验。结果3次培养,细胞密度均达到1×106/ml以上,病毒滴度都在106LD50以上,3批试验疫苗的效价分别达到5.88、6.49和5.98IU/ml。结论在生物反应罐中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制备狂犬疫苗工艺合理,所获免疫原性良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乙肝核心抗原为载体进行HCVT表住的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将HCVT表位(131-140aa)插入HBcAg el-loop处,构建病毒颗粒样抗原表达载体pTrc-core-HCV(T),并在JM109中进行表达,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纯化表达产物HBcAg-T,该蛋白经免疫原性检测、纯度分析及定量后,以pTrc-core表达产物HBcAg作对照免疫Balb/C鼠。适时进行抑瘤实验、HBcAb检测、流式细胞仪进行T细胞分类,以观察HBcAg—T的免疫原性。结果抑瘤实验中HBcAg—T免疫组小鼠仅形成一个瘤块,数量和大小均低于对照组,ELISA结果显示HBcAg-T免疫组HBcAb滴度相似于HBcAg免疫纽,流式散点图显示HBcAg-T免疫组CD8^+T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高。结论HBcAg-T诱导出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HCV治疗性疫苗的候选。该实验为HCV治疗性疫苗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发现的抗原递呈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也是唯一能够激活初始免疫应答的APC,在对肿瘤产生主动免疫上起着重要的作用。DCs瘤苗的制备与应用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DCs的生物学特性、抗肿瘤机制及肿瘤疫苗的制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生物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显示了其在免疫系统中的关键作用,也为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但DC疫苗还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已经发现了许多扩增DC及其负载抗原的方法,使DC疫苗在肿瘤患者身上开始临床研究成为可能。本文就DC疫苗的临床应用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负载胶质瘤细胞肿瘤疫苗治疗脑胶质瘤母细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传统的手术及术后放化疗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树突状细胞负载胶质瘤细胞肿瘤疫苗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放化疗后,实验组完全缓解者17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病变4例,有效28例,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完全缓解者13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病变11例,有效21例,有效率为65.6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67,P=0.0389),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8.9%,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52.7%,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231,P=0.014);实验组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4.38%,对照组3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90)。结论采用树突状细胞负载胶质瘤细胞肿瘤疫苗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疗效较好,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PC),DC疫苗的开发研制尚处于早期阶段,但已获得的大量有价值的实验数据可以表明,DC在启动抗肿瘤免疫的抗原呈递中发挥出强大的功能。DC体外培养的方法渐趋成熟,提高DC生物学功效的手段多彩纷呈,日益增多的临床研究工作推动着该领域的迅速发展。作者就DC肿瘤疫苗制备方法及其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提出该免疫治疗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