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腺管开口分型在诊断大肠粘膜病变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放大内镜检查中.发现病变后.对病灶喷洒靓胭脂.采用放大内镜观察病灶粘膜腺管开口形态,按Kudo分型作病灶性质判断,并与切除或活检组织作病理学比较。结果:在124处病灶中.放大内镜诊断为炎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大肠癌的病理符合率分别为100.0%、93.3%、90.9%、100.0%.总病理符合率为96.1%。结论:放大内镜对判断大肠病变性质有较高的病理符合率,使我们能够区分肿瘤与非肿瘤.良性与恶性肿瘤,预测癌的浸润深度,决定合适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染色放大内镜下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大肠癌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普通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的176例结肠黏膜外观异常的患者及15例结肠黏膜外观正常的病例,应用染色放大内镜,结合化学染色,对大肠黏膜腺管开口行Kudos分型,病变黏膜随后行黏膜活检或黏膜切除、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测量其MVD;分析黏膜腺管开口类型与MVD的关系.结果 176例大肠黏膜病变中,染色放大内镜发现腺管开口形态为Ⅰ型27例、Ⅱ型35例、ⅢL型54例、Ⅳ型49例和Ⅴ型11例;病理诊断黏膜炎性病变28例,增生性息肉36例,管状腺瘤53例,绒毛状腺瘤48例及大肠癌11例;15例正常黏膜腺管开口均为Ⅰ型,炎性病变腺管开口以Ⅰ型为主,增生性息肉腺管开口以Ⅱ型为主,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的腺管开口分别以ⅢL型和Ⅳ型为主,11例大肠癌则均表现为Ⅴ型腺管开口,黏膜腺管开口类型与大肠癌变之间具有相关性(rp=0.964,P〈0.001),且大肠黏膜病变腺管分级与MVD值也呈正相关,分级越高,MVD值也越高(rp=0.943,P〈0.001).Ⅴ型腺管开口MVD值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开口(P〈0.05);当MVD值≥30时,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结论 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与组织病理学改变及MVD均有明显相关性,MVD越高癌变可能性越大,腺管开口形态联合MVD,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大肠上皮表面腺管开口分型对诊断早期大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3月采用结肠镜检查1280例,应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对部分病变部位结合放大内镜及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pit分型),并与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pit分型应用工藤分型。结果 170例患者发现大肠隆起、扁平等不同病变共195个,共检出早期大肠癌10例,进展期癌52例,Ⅱa、IIb、II c、Ⅱa+Ⅱc病变76个。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型)病变有23个,直径为15~108mm,其中Ⅱ型2个,ⅢL5个,Ⅳ型8个,VA型1个,VN型3个。非肿瘤性息肉主要以I、Ⅱ型腺管开口为主,占80.45%;而腺瘤性息肉则主要以Ⅲ、Ⅳ型腺管开口为主,占82.48%;黏膜腺管开口破坏无结构为进展期癌的主要表现,为VN型;10例早期癌中有6例腺管开口为V型,其中VA型1个,VN型3个。结论大肠上皮表面腺管开口分型对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指导及时的内镜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大肠黏膜表面型病变的癌变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放大内镜联合黏膜染色技术来寻找表面型病变(Ⅱ型),比较大肠黏膜隆起型病变(Ⅰ型)和Ⅱ型病变的癌变率。方法 连续3000例患者通过放大结肠镜检查来寻找大肠隆起型与表面型病变。应用息肉切除术或内镜黏膜切除术切除病变,全标本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在3000例患者中。643例患者发现大肠黏膜病变(Ⅰ型、Ⅱ型)725处,其中Ⅱ型病变占病变总数的7.179%(61/725)。725处病变中有659个腺瘤。659个腺瘤中Ⅰ型病变598个(90.74%),Ⅱ型病变61个(9.26%)。全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Ⅰ型和Ⅱ型腺瘤性病变发生轻一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和早期癌的例数分别为269/598(44.98%)和34/61(55.73%)、43/598(7.19%)和11/61(18.03%)、7/598(1.17%)和6/61(9.84%)。结论 重度异型增生和早期癌的发现车Ⅱ型明显高于Ⅰ型病变。大肠黏膜腺瘤Ⅱ型病变与Ⅰ型病变比较,具有更高的癌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放大内镜观察不同大肠黏膜病变的pit形态,探讨其用于诊断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的准确性,研究大肠癌前病变及早期大肠癌的放大内镜下特点及其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放大内镜观察病变表面结构,与病理准断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放大内镜诊断非肿瘤性病变(增生性、炎性、肥大赘生物)和肿瘤性病变(腺瘤和癌)的病理符合率分别为82.19%和96.05%。11个癌变病变中(8个黏膜内癌、2个黏膜下层癌、1个进展期癌),10个出现了Ⅴ型结构。30个病变同时进行了实体显微镜观察。结论放大内镜通过对pit形态的观察可以很好地区分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出现ⅤA型pit者多为黏膜内癌,出现ⅤN型者可能为黏膜下层癌或进展期癌。放大内镜与实体显微镜观察息肉pit形态,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染色内镜与放大内镜诊治大肠息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肠息肉表面结构形态和病理组织学关系,以提高对小病灶的检出率及大肠息肉的实时诊治水平。方法对84例121枚大肠息肉用0.4%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形态,在根据工藤法基础上增加了混合型,Ⅰ、Ⅱ型为非瘤性息肉,ⅢL、ⅢS、Ⅳ及混合型为腺瘤性息肉,Ⅵ、ⅤN型为癌变,比较息肉腺管开口形态与大体形态和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带蒂息肉多为Ⅰ、Ⅱ型(14/18),ⅢL、ⅢS、Ⅳ、ⅤI、ⅤN及混合型主要为亚蒂和广基息肉(70/103),Ⅵ、ⅤN型均伴有糜烂或溃疡;小于1cm息肉多见于Ⅰ、Ⅱ型(37/42),Ⅲ、Ⅳ、Ⅴ及混合型多大于1cm(69/79);89.2%(108枚)的息肉位于直肠至脾曲结肠,各型与其发生部位无关。炎性、增生及幼年性息肉中非瘤性形态分型81.8%,瘤性形态分型18.2%;腺瘤中非瘤性形态分型3.1%,瘤性形态分型96.9%。分型判断瘤性和非瘤性息肉的敏感性为96.9%和81.8%,特异性为85.1%和95.7%,其诊断准确性为90.9%。结论黏膜染色结合放大内镜分析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形态,能有效鉴别大肠非瘤性息肉、腺瘤和癌,在检查过程中实时地选择性处理大肠息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放大肠镜鉴别及治疗大肠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61例患者的78个病灶进行染色后放大观察,按工藤分型进行了同步pitpattern诊断。镜下摘除或手术切除后,将放大肠镜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其一致性。结果放大肠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2%,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85.7%。肠镜下对70个良性病变进行了同步微创治疗,并为决定其他8个病灶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通过放大电子肠镜对病变表面的腺体开口形态进行观察、分型准确,是及时鉴别大肠病变中肿瘤与非肿瘤的良好诊断方法。利用内镜可以完成对绝大部分病变的同步、微刨治疗。  相似文献   

8.
钟碧波  钟芳 《临床医学》2011,31(7):68-70
目的分析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特征,评估其内镜下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孝感市中心医院进行的4636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发现病灶后均进行黏膜染色,记录患者的发病年龄以及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病理分析及随访结果。结果 4636例患者共检测出LST 32处,其中颗粒均一型10个(46.6%),结节混合型15个(25.9%),平坦隆起型6个(18.1%)、假凹陷型1个(7.8%)。病变分布:直肠15个(46.8%),乙状结肠6个(19.7%),降结肠5个(15.6%),横结肠3个(0.09%),升结肠3个(0.09%)。病理检查:32处病变中,管状腺瘤6例,绒毛状腺瘤14例,管状绒毛状腺瘤9例,锯齿状腺瘤3例,其中有3例合并早期癌变,2例为黏膜内癌,1例为sm1癌。结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作为一种新型的大肠肿瘤,不同于一般的腺瘤,需引起内镜医师的重视。结合染色内镜,对LST进行内镜下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的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及手术经验。方法将确诊为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包括早期癌、癌前病变及良性息肉)的患者26例应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进行病变切除治疗,观察其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所选病例均一次完成切除治疗。病变大小:最大28mm×35mm,最小4mm×5mm。所治疗患者除5例有术后少量刨面出血(经局部喷洒肾上腺生理盐水成功止血)外,无一例有迟发出血、肠穿孔、局限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临床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无肠管瘢痕狭窄或其他远期并发症。结论EMR是治疗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必须掌握手术适应症,讲究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0.
内镜黏膜下剥离治疗消化道肿瘤性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治疗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胃镜、肠镜发现的较大直径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包括标记、黏膜下注射、边缘切开、剥离病灶及创面处理.结果 50例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患者,因出血终止操作1例,余49例患者顺利完成ESD治疗,所有病灶均1次完整切除;术中出血少,使用钛夹止血2例,术后无迟发出血.无穿孔发生.随访病灶目前均无复发.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不仅能切除较大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治疗,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微创治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