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围绝经期妇女健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探索围绝经期症状及相关因素,对600名40~60岁妇女进行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绝经年龄为(48.67±3.01)岁。绝经年龄与妊娠次数、职业有关。围绝经期症状表现为月经失调、腰酸腿痛、乏力、潮热等,其程度与妊娠次数、教育程度、月经周期、身体状况有关,围绝经期妇女患病率28.3%。提示要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健康妇女下肢肌力、骨密度(BMD)的影响,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OP)的目的。[方法]将2004年12月在本院体检后健康,双能-X线、神经肌肉分析仪(MES分析仪)测量BMD及下肢肌力正常的围绝经期妇女8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每季度进行电话或家庭随访,内容包括强化教育,促其掌握预防OP相关知识;指导合理饮食;指导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督导运动训练、户外活动及日照时间;戒烟酒。每年做1次BMD检测。对照组同干预组妇女2007年12月同做1次BMD。3年后观察两组一般情况和BMD。[结果]干预组的下肢肌力、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围绝经期妇女掌握OP相关知识,提高遵医行为,提高围绝经期妇女下肢肌力,保持骨密度,降低腰背痛的发生率,减缓身高缩短进度,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亚健康状态的影响,以积极预防该人群亚健康相关疾病的发生。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5~55岁围绝经期妇女70例为研究对象,构建个人、家庭、单位/社区共同参与式保健模式,采取群体干预及个体指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实施有氧运动、饮水及饮食调节等措施。干预前后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亚健康指标测试。结果干预后3个月与干预前亚健康相关指标参数比较,被测人群的体质量、脂肪、体质指数、肥胖度、腰臀比明显降低(P<0.01);肌肉含量、蛋白总量、骨总量、体内细胞质量、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水分总量以及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该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亚健康状态;减少体质量及体脂量,改善腹部脂肪堆积;增强肌力,增加骨量,改善体内水分含量,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降低围绝经期妇女罹患骨质疏松症及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健康妇女下肢肌力、骨密度(BMD)的影响,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OP)的目的.[方法]将2004年12月在本院体检后健康,双能-X线、神经肌肉分析仪(MES分析仪)测量BMD及下肢肌力正常的围绝经期妇女8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每季度进行电话或家庭随访,内容包括强化教育,促其掌握预防OP相关知识;指导合理饮食;指导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督导运动训练、户外活动及日照时间;戒烟酒.每年做1次BMD检测.对照组同干预组妇女2007年12月同做1次BMD.3年后观察两组一般情况和BMD.[结果]干预组的下肢肌力、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围绝经期妇女掌握OP相关知识,提高遵医行为,提高围绝经期妇女下肢肌力,保持骨密度,降低腰背痛的发生率,减缓身高缩短进度,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生理与心理干预现状及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澶 《护理研究》2007,21(9):2363-2364
介绍了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概念。从生理、心理方面阐述了围绝经期妇女健康问题,综述了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心理干预现状及护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围绝经期妇女高血脂患者治疗中对预后改善的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高脂血症患者105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及行为干预等。比较两组高脂血症预后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及护理干预3个月后,2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T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及行为干预等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围绝经期妇女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澶 《护理研究》2007,21(26):2363-2364
介绍了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概念,从生理、心理方面阐述了围绝经期妇女健康问题,综述了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心理干预现状及护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导致的以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征,主要发生在45~55岁。此阶段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焦虑、抑郁、出汗、心悸、暴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性功能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着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往往以药物为主,而忽视了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使得治疗效果不佳或者不理想。本研究对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72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临床症状、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围绝经期妇女的主要临床症状减轻,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症状和情绪障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05例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宣教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分别在第1年和第5年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妇女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 第1年和第5年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总体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1年后P<0.01,5年后P<0.001).结论 持续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提高妇女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围绝经期妇女远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降压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以知识宣教、心理、用药、行为等方面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改善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序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接受为期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集中教育,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运动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行为改善评分,血压、体重指数测定。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行为改善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01,18.89,21.60,9.44;分别为21.05,20.48,10.50,5.57;P〈0.01);血压、体重指数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18,4.11,1.88;t分别为4.20,5.08,2.15;P〈0.01或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降低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对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 目的:探讨建立妇女关爱家园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实施健康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某社区45~55岁妇女350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建立妇女关爱家园,全面评估围绝经期妇女,举办家园活动,提供为期一年的干预措施,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简明生活质量(WHOQOL-BREF)量表评估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后对比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社区建立妇女关爱家园,能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升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高危人群患GDM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GDM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建立微信公众号进行GDM健康宣教和答疑、体重的监测与指导、定期随访、营养科医生指导等。对照组接受常规产检护理。所有研究对象发放孕期保健手册,参加至少1次“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课程,并发放“生活习惯及膳食调查表”,填写后回收。随访研究对象直至分娩。记录并比较两组糖耐量筛查试验血糖值、孕前BMI、孕期增重、GDM发病率及妊娠结局。结果 实验组GDM发病率为19.9%,对照组GDM发病率为3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期增重低于对照组,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和早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GDM高危人群发展为GDM,减少孕期体重增长,降低巨大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对冠心病病人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蕊林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2):1258-1260
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住院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病人对冠心病病因、病情及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从而降低冠心病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和猝死发生率.方法 将我院237例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09例对照组病人仅采用以往常规的功能制护理,未进行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对128例观察组病人在冠心病病因、病情及危险因素等方面的认知程度进行了护理评估,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和猝死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病人的认知程度,缩短住院日,改善病人的预后,延长病人的寿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干预图的概念、实施步骤及其在院前预防、院内护理和院后康复方面的应用,其中院前预防包括传染病防控和疾病早期筛查、妇幼健康促进、控制风险因素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院内护理包括促进护理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和人才培养、医患沟通和信息交流、健康教育和风险评估,院后康复包括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和健康行为改变、术后患者和癌症幸存者的康复护理,并总结了干预图的优点和局限性,以期促进干预图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临床护理干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剧吐患者止吐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妊娠剧吐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治疗的同时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的止吐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结合护理干预后,孕妇治疗7d后的止吐效果明显好,住院时间明显短,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呕吐状况,缩短治疗时间,利于母婴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针对其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管理对策,降低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方法 选取2007年度发生的658例护理缺陷按照不同原因,发生差错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护龄低、年龄小、部分班次容易发生护理差错,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加强环节管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是防范护理差错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将产科门诊符合调查要求的580名妊娠期妇女设为观察组,同时抽取550名已婚未孕健康妇女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两组受检者的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妇女自评量表阳性症状检出率为31.38%,平均总分为(2.26±0.8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一般未孕妇女人群,妊娠期妇女是情绪障碍的高风险群体,需要积极地应对,不断地探讨、研究和完善其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 《中华护理教育》2011,8(4):171-17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产前检查及正常足月分娩的初产妇35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20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孕妇产后6周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和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孕28周基础EP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干预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6.50%(13/200),对照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4.67%(22/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孕产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其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