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叶菁 《全科护理》2012,10(21):1922-1923
[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方式在锁骨下静脉置管和颈内静脉置管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12例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新方法组,传统组使用悬吊固定法,新方法组使用顺势弧形法,观察两组病人导管固定效果、局部感染发生率、敷料更换频率。[结果]新方法组出现贴膜卷边、导管半脱落等固定不良情况明显减少,局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结论]新方法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感染的发生率,导管固定效果好,病人的不适感减少,敷料的更换频率下降,继而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减少了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2.
杨萌  钟玉杰  段明娟 《护理研究》2007,21(8):719-719
[目的]比较两种敷料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使用效果。[方法]将148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3M伤口敷料和3M透明敷料,观察两组更换敷料间隔时间、穿刺点周围红肿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穿刺点周围皮肤红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3M伤口敷料更换间隔时间长,固定性好,伤口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敷料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使用效果。[方法]将148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3M伤口敷料和3M透明敷料,观察两组更换敷料间隔时间、穿刺点周围红肿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穿刺点周围皮肤红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3M伤口敷料更换间隔时间长,固定性好,伤口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4.
叶红 《全科护理》2013,11(10):919-920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和IV3000敷贴在颈内静脉置管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首次行颈内静脉置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IV3000敷贴换药;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换药。观察两组中心静脉置管局部感染发生情况和病人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病人局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的舒适度。[结论]颈内静脉置管后护理中应用水胶体敷料可降低局部感染率,提高病人整体舒适度,效果优于IV3000敷贴。  相似文献   

5.
3M透明敷贴对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种敷贴对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PICC置管术后对3M透明局部皮肤过敏者的患者分别采用4层尤菌纱布敷料或安舒妥IV3000潮气感应透明薄膜敷贴进行局部换药,比较导管感染、导管脱出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4层无菌纱布敷料进行局部换药.发生导管感染10例占19.4%.导管部分脱出7例占6.5%.采用安舒妥IV3000潮气感应透明薄膜敷贴局部换药出现导管感染1例占3.2%,1例导管脱出占3.2%.结论 采用安舒妥IV3000潮气感应透明薄膜敷贴局部换药,它的优越性解决了普通透明敷贴、无菌纱布敷料上的不足.减少了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析无缝线固定方法在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肿瘤化疗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4例和实验组12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病程、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置管时穿刺部位予4#(2-0 USP 3 Metric)蚕丝线缝合加3M无菌透明敷料(9546HP)固定,实验组置管时穿刺部位不缝合,只用3M无菌透明敷料(9546HP)加无纺布敷料﹝优韧宁粘贴型敷料10 cm×10 cm(法国优格)﹞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与不适感、导管感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皮肤破损、敷料松脱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更换敷料次数及费用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比较对照组在疼痛与不适感、导管感染、皮肤破损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更换敷料的次数及费用方面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时予无缝线固定方法可避免穿刺时缝合、置管后缝线牵拉与拔管时拆线的痛苦,减轻了不适感,减少了皮肤破损和导管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了更换敷料次数和费用.两组患者的导管脱出发生率、导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无缝线固定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并发症少的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潘莉  操静  伍友春  陈宛婷  王爱红  王兰 《护理研究》2011,25(20):1833-1835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固定方法。[方法]将226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的固定方法,比较两组颈内静脉置管时间、透明敷贴每小时更换次数、护理用时、护理费用、局部皮肤机械性损伤、导管感染、导管脱出情况及病人颈内静脉置管护理舒适度。[结果]两组颈内静脉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敷贴每小时更换次数、护理用时、护理费用、局部皮肤机械性损伤、导管感染、导管脱出情况及病人对颈内静脉置管护理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固定法减少了局部皮肤机械性损伤、导管感染、导管脱出的机会和护理费用,减轻了置管期间的护理工作量,提高了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2种敷料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术后的使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血液透析置管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使用7 cm×7 cm德舒妥自粘伤口敷料,对照组使6cm×7 cm透明敷料,观察2组敷料更换时间、固定性、穿刺点周围红肿、伤口感染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穿刺点周围皮肤红肿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7 cm×7 cm德舒妥自粘伤口敷料更换时间长、固定性好、伤口感染率低,更适用于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锁骨下静脉置管时医护合作在预防导管异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锁骨下静脉置管132例,置管前超声探查颈内静脉并做标识。医生常规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穿刺成功后,护士轻转患者头部至右侧,按压颈内静脉至血管闭合后,医生送导丝、导管置入后,再次超声探查导管有无异位。结果5例穿刺失败改颈内静脉置管,1例B超显示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予重新调整,所有126例经胸片验证,均未显示导管异位。结论医护合作预防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异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姜丽 《护理研究》2008,22(24):2187-2187
中心静脉置管术主要包括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广泛.护理上妥善固定导管、维持导管通畅、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临床普遍应用敷贴覆盖穿刺口以预防感染,并对导管有一定的固定作用.但常用的透明敷贴和无纺布敷贴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M、IV3000、水胶体敷贴3种常用敷贴在PICC置管术后固定导管时局部皮肤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及其成本-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3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3组:3M敷贴组(A组)、IV3000组(B组)、水胶体敷贴组(C组),进行对照研究。成本只计算材料成本,效果以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为评价标准。结果:3种敷贴发生接触性皮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率最高(P<0.05),B组与C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成本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结论:3种敷贴(3M、IV3000和水胶体敷贴)中,经成本-效果分析,在不超过预算成本的基础上推荐优先选择水胶体或IV3000敷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不同方式深静脉置管的优缺点。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及能否配合操作,分别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将三种术式的优缺点及所致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76例深静脉置管术中(1)经锁骨下置管者220例,占79.71%。其中术后感染2例,占0.91%;误入动脉2例,占0.91%;纵膈血肿1例,占0.45%;(2)经颈内静脉置管者35例,占12.68%。其中术后感染3例,占1.40%;误入动脉者1例,占2.86%;气胸1例,占2.86%;术后导管脱落者1例,占2.86%;(3)经股静脉置管者21例,占7.60%。其中术后感染5例,占23.8%;误入动脉者1例,占4.76%。结论:几种深静脉穿刺术中,尤以经锁骨下穿刺者并发症相对较少,是深静脉置管方式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镂空式固定法在危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100例行脐静脉置管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镂空式固定法固定脐静脉导管,对照组按常规采用透明敷贴密闭式固定,比较2组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敷贴更换频次、脐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1.057,P<0.001);敷贴更换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t=-17.321,P<0.001);观察组皮肤浸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脐部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透明敷贴密闭式固定法相比,镂空式固定法能够延长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减少敷贴更换频次,有效降低皮肤浸渍和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所致局部湿疹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40例PICC置管后发生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混合液湿敷后加IV3000透明敷料固定PICC;实验组患者采用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混合液湿敷后加银离子抗菌敷料固定PICC。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O.01)。结论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混合液湿敷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PICC所致局部湿疹疗效确切,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5.
水胶体敷料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早产儿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PICC置管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常规固定PICC导管。比较两组PICC留置的时间及穿刺周围局部皮肤情况(包括皮肤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压疮等)。结果 观察组PICC留置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压疮等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早产儿PICC导管,不仅能妥善固定PICC导管,而且还能保护局部皮肤,避免局部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及皮肤压疮等情况的发生,还可以预防或减轻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骨下、颈内及股静脉3部位深静脉置管术主要并发症及置管的难易程度。方法:选取600例患者,随机分为锁骨下静脉(A)、颈内静脉(B)和股静脉(C)组,比较3组的穿刺成功率及主要并发症指标,明确3部位穿刺技术的优缺点。结果:一次性成功率以锁骨下静脉最低,股静脉最高,3者比较P〈0.05;但总体成功率P〉0.05。锁穿发生导管易位率最高,P〈0.05,但与颈内静脉对比在其他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P〉0.05;股静脉置管虽在导管易位及气胸方面有优势,但其他并发症均高于前二者,P〈0.05。结论:三部位置管术各有优缺点,操作者应根据患者情况及自身经验合理选择,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良好的解剖学知识及丰富的置管经验是深静脉置管的必须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不同部位中心静脉置管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02月-2014年02月收治的75例气管切开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锁骨下静脉置管组(A组)、颈内静脉置管组(B组)、股静脉置管组(C组),每组25例。分别对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渗液、导管堵管、脱出、导管相关感染、敷料更换频率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各组之间差异。结果各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A组显著低于B、C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患者导管更易脱出,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具有较低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且便于护理治疗,应作为首选置管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符晓  朱笑萍  吴鸿  袁芳  陈星 《中国血液净化》2009,8(6):309-310,311-312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和处理,总结其经验。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07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1251例,留置中心导管1269例次。其中,置入股静脉409例,颈外静脉544例,颈内静脉285例,永久性置管31例。结果导管留置时间:股静脉平均3周,颈内、外静脉平均4月,永久性置管平均11月。置管过程中主要的并发症为误穿动脉(2.36%)、局部血肿(2.13%)和渗血(1.26%)。导管留置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为感染(6.38%)和导管流量不足(5.04%)。感染包括局部感染(6.38%)和导管感染(2.83%),股静脉置管者感染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10.27%和3.67%,是股静脉留置时间最短的主要原因。颈内、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局部感染者每日消毒换药,导管感染者采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尿激酶1万单位封管,封管2~3次症状缓解者继续封管2周,无效则拔管。导管流量不足原因有导管贴壁、打折或导管内血栓形成,以双腔导管多见。导管异位以颈外静脉置管者多见(2.57%),主要和颈外静脉的解剖位置有关。结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但应注意其适应症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水胶体敷料防治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观察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据医生开医嘱先后顺序,将80例患者间隔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并选择6cm×7cm的水胶体敷料沿穿刺静脉走向平行覆盖于透明贴膜上方,下缘距穿刺点2~3cm,覆盖3~7d。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后导管护理。如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再覆盖水胶体敷料。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并比较应用硫酸镁湿敷和应用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共有8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水胶体敷料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8例(88.89%)治愈,1例(11.11%)显效;应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14例(87.50oA)治愈,1例(6.25%)显效。结论 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及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